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學論文包發表一篇要價4-6萬,被通報代寫機構仍在運作

醫學論文包發表一篇要價4-6萬,被通報代寫機構仍在運作

「第三方」機構豐恆的客服介紹,公司所在地為上海閔行區共享我家大廈。

從2014年底始,中國學術界的近三年被一波又一波醜聞侵擾——從定製虛假論文的「學術工廠」、巴西期刊大量中國論文涉嫌代筆到近期的107篇發表在《腫瘤生物學》的醫生論文因涉嫌同行評審造假被撤稿。

就在科技部對107篇撤稿論文逐一徹查時,南都記者調查發現,一家2016年底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報點名的第三方機構,還在公開叫賣已經寫好的論文。一篇影響因子0-1的論文開價4.4萬,影響因子1-2的論文從撰寫、翻譯、代投,改稿,一條龍服務售價6.6萬元。

發現

5家被點名「第三方」,3家疑為「一家人」                  

2015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集團BMC撤下了旗下12種期刊上的43篇論文,41篇來自中國。出版商在調查時發現,投稿人在投稿時,提供的同行評審人聯繫方式,名字是真的,但郵箱是假的,來自這些的評審意見也是假的。

這些蛛絲馬跡讓出版商斷定,這些文章投稿過程中,「有第三方勢力操縱了稿件的評審。」這是中國近三年撤稿風波不斷的序幕。

中國科協隨後一一調查了撤稿涉及的 31 名作者,發現有 5 家第三方機構與 15 位被撤稿作者合作。這五家機構是:上海豐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濟南豐核醫藥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翊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艾斯泰微(武漢)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魔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上海豐核、濟南豐核和上海翊東的股東中曾出現同一人,背後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疑為「一家人」。

2016年1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報了一批學術不端的典型案例。僅2015年,四大國際出版集團先後撤銷中國作者論文117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調查28篇與科學基金項目相關的論文時發現,這些論文全部是委託第三方投稿。其中,近一半論文投稿與這個名為「上海豐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有直接或間接關係。

根據基金委的調查,上海豐核總部在上海,在濟南有一家分公司,北京、瀋陽等 6 地設有辦事處, 由王立山、臧衛東先後擔任法人代表,對外宣稱提供科研外包和學術輔助服務,實則收取費用進行科技論文代投甚至代寫,另一方面則招募相關學術人員進行專業的論文「潤色」或代寫,將「偽造通訊作者郵箱、偽造論文審稿人郵箱、提供虛假審稿意見」玩弄於股掌之間,由此牟取暴利。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顯示,上海豐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王立山2014年還曾經作為校友代表出席生命科學技術學院2014級新生開學典禮暨入學教育大會,分享了自己的創業史。

記者隨後的調查更是發現:即使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報為典型案例,但上海豐核並沒有因為此前的欺詐行為受到懲處和行業禁入。目前他們以另一家公司「上海豐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義繼續對外經營論文潤色、代投等業務,還公開買賣論文。這兩家公司的股東,仍然是王立山和臧衛東。

開價

現成文章「包發表」,一篇4.4萬元              

日前,南都記者以「工作中急需一篇文章」的名義,通過QQ上聯繫上海豐恆的客服人員,對方發來的留言介紹竟仍自稱「豐核」而非「豐恆」:「上海豐核提供最專業的醫學及生物SCI包發表服務,近百人的全職編輯團隊,交大實驗平台支撐,為科研保駕護航」。

對方坦蕩表示,「我們這兒有寫好的文章,一篇是4.4萬」。這是一條龍的服務價格,包括寫、發、修改、投稿、投稿之後的一改、二改,甚至接受函之後的校稿都包含在服務價格里了,全部由公司負責。

記者與客服的部分聊天記錄。

具體怎麼署名,全部由甲方客戶自己說了算,「想加誰都是可以的,不用額外加錢。」對方客服還介紹,投稿的期刊也是由專門的部門,根據以往的經驗、論文的質量來選擇的。「我們簽的是包發表的合同,發表不成功會退定金」。

當記者以最近查得比較嚴,會不會有風險時,客服說,「合作是基於信任的,論文寫完之後會出具查重報告。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來公司看看,公司有一部分固定的實驗客戶」。

走訪

一家公司變三家,有分工有協作                

幾日後,南都記者以作者的身份來到豐恆客服提供的地址探訪,發現上海閔行區「我享我家」大廈1008室掛牌顯示的是「上海爾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而當工作人員拿出包發論文「一條龍」合作的協議時,協議的抬頭又是「上海衛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我享我家」大廈1008室門口掛的公司招牌為「上海爾雲」。

客服人員先後拿出的了兩張不同抬頭的名片,簽合同的公司又是另外一家。

一名接待人員拿出「豐恆大客戶經理林圍偉」名片,解釋說,爾雲和衛山都是豐恆的子公司,三個公司有所分工:豐恆負責實驗,爾雲負責數據分析,衛山負責發稿,協議一般與衛山簽,如果要和豐恆簽也可以,「沒什麼區別」。

由上海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顯示,上海豐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1月16日註冊成立,法定代表人臧衛東,註冊資本300萬元,從事生物、化工、醫藥、環保等技術諮詢、轉讓等服務。

上海衛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4月22日註冊成立,法定代表人沈玉林,註冊資本50萬元,從事信息科技、生物信息數據分析領域內的技術開發、諮詢、服務、轉讓,還有實驗儀器、試劑耗材等銷售。

上海爾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網站顯示,上海尓雲註冊於上海紫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員工100餘人,碩士及以上學歷佔60%以上。國家企業公示信息系統顯示,上海尓雲擁有爾雲癌症驅動基因預測軟體等24項專利。

上海爾雲的網站顯示,「豐恆大客戶經理林圍偉」同時也是上海尓雲的業務顧問。

公開信息顯示,上海豐恆的股東臧衛東和王立山曾投資上海衛山和上海尓雲,但2015年6月從這兩家公司中撤出。

「我們老闆就是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博士,我們和上海交通大學也有合作,做一些實驗,因為有些實驗儀器很貴」,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介紹,目前公司大概有百餘人,除與客戶對接的銷售員外,其他大部分都是碩士、博士等高材生,有的自己發表過多篇論文,專門做論文修改、潤色、把關等工作。

合同

影響因子1-2論文6.6萬,版面費另算                

上海豐恆工作人員拿出的合同文本顯示,簽訂協議的由頭是雙方共同開發以論文為主題的項目,乙方協助甲方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影響因子為0-1的期刊上,簽訂合同後甲方立即支付預付款,乙方收款後啟動項目研發,幫助甲方完成科研成果轉化並交付後,甲方打尾款。

合同註明,完成交付一般是投稿收到電子郵件形式的雜誌接受函,或在網上系統查詢論文是否被SCI期刊接受。約定的開發周期為18個月。

「我們簽的是包發表的合同」,工作人員還向南都記者強調。合同上的確也有一條相應的條款註明,乙方由於客觀原因未完成所承擔的服務內容,雙方經過友好協商可以適當延長合同;如甲方確認不再繼續合作,乙方需向甲方退還已付款項。

另外還有專門的保密條款,規定乙方有義務為甲方提供任何資料,包括但不限於科研成果原始資料、數據、科研設計、分析結果等,甲方有義務對乙方的技術方法和步驟進行保密。

工作人員介紹,收費按影響因子來,發表在影響因子0-1的雜誌上,「一條龍」(包括撰寫、翻譯、潤色、代投、修改)服務一篇論文4.4萬元,如要發在影響因子1-2的雜誌上,一篇則要6.6萬。如果自己提供數據,經技術人員評估可用的話,費用可以減半。

SCI影響因子是國際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以顯示期刊的影響力、學術水平和論文質量等。當前國內醫生晉陞離不開論文,一些地方還明確規定了論文需要達到的篇數及影響因子,還有醫院以影響因子來對醫生進行獎勵,比如發表論文的影響因子每1分獎勵1萬元。

「要求不高的話,一般都簽0-1分,我們會先投2分左右的雜誌,試幾本,如果很急的話,會投接受比較快的」,工作人員介紹,論文很少「一投即中」,可能要投幾次,還需要一改、二改,來回好幾輪,所以18個月是指接受函,而不是正式刊發。

她打開工作平台,顯示部分已經見刊的合作項目,投稿日期從2013年到2016年,大部分客戶都要求影響因子在1分左右,有的要求潤色、有的要求加急,「你看這個發了影響因子2.4的雜誌,費用大概4.5萬元,他是自己有數據的」。

工作人員強調,這個費用不包括論文發表時的版面費,因為版面費是付給雜誌的,每個雜誌不同,貴的可能要2-3萬。

另外,如果不開發票的話,價格可適當優惠,如需開發票,可以開技術服務費、數據分析費、測試費等,「也可以少開一點,能報多少開多少」。

一名在論文發表行業工作的編輯告訴南都記者,SCI當中有一些影響因子較低的雜誌審核較松,在商業利益驅使下放棄質量控制,給「功利性」論文發表開綠燈。地下的第三方中介機構正是利用了這些期刊的這些特點。之所以期刊可以簽「包發表」的合同,也是處於這個原因。即使是某篇文章實在發不掉,也能保障絕大部分的投稿文章都可以過關,這樣就可以保證第三方中介機構有利潤可圖。

內幕

為了發論文,這家「第三方」還有實驗室    

客戶經理介紹,要發影響因子更高的雜誌,就需要做實驗來驗證研究發現,所以公司後來組建了自己的實驗室,也依託和高校的合作來做實驗。

南都記者走進了該公司設在園區另一側一棟辦公樓內的實驗室,員工看上去比較年輕。據介紹,實驗室承接的項目較多,可以做分子細胞、動物、病理等不同實驗,實驗人員都是專職的,「有的項目一簽就兩年,兼職的話老是要倒手不好做」。

公司的實驗室。

客戶經理稱,目前接的實驗項目有的一單幾十萬,一般對方都是申請到了國家課題,但工作忙沒時間做實驗,單位也沒有實驗條件,就交由他們來完成。一般客戶都不參與,以免影響實驗結果,最後不好認定,費用可以根據項目需要開勞務費、耗材費等。

交談中,客戶經理主動談起此前發生的撤稿事件。感慨公司剛成立之初業務較多,近年來要求嚴了,一半是老客戶或朋友介紹過來的,一半是新客戶,大部分是醫生,「也有人怕出事,寧可辛苦點自己寫」。

一些長期合作的老客戶已經對他們比較信任,只要說一聲要什麼文章什麼研究結果,「半年不找我們,等我找他的時候,他說『哦,論文好了』?」

「怕就怕有些公司數據造假,我們所有的原始數據都有來源,真實性有保障」,該客戶經理表示,他們的寫作、發稿過程都按規矩做,數據都有跡可循,而且有專人審核、查重,即使被發現代寫,當事人一般不會願意承認,而且所有寫論文、發論文的記錄都會給當事人,「等於我們代寫方是可以不存在的」。

探討

惡跡斑班的「第三方」,為何越點名越做大?

為什麼第三方機構惡跡斑斑,但卻不受管制,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點名之後仍然不收斂,繼續從事灰色產業,甚至做大做強?

常青藤編輯創始人張科宏博士表示,對於第三方機構應該嚴打,可以考慮以欺詐罪來定刑。

長期關注論文中介的監管問題的安徽農業大學法學教授胡志斌說,從法律上看,現行科技立法對代寫、代發論文行為規制的抽象性,使得該行為合法性的鑒別變得模糊,責任追究也因此難以把握。

即便認定其代寫、代發論文是科技違法行為,科技行政主管部門或教育主管部門也只能依法追究科研人員的責任,而無法制裁中介機構,因為他們不是科研人員,而是商業公司,「依法不屬於科技法律調整的行為主體,而其行為的隱蔽性也給執法監管帶來難度」。這是第三方機構逍遙法外的原因之一。

一名在正規論文編輯機構從事的工作人員也對南都記者說,在第三方中介買賣論文的過程中,其實也沒有明顯的受害者,即使是有受害者也很難認定。這也為第三方提供了滋生的環境。

「目前對這些第三方機構沒有任何辦法管理」,2015年曾參與英國現代生物出版集團撤稿事件調研的中國科協科技工作者道德與權益專委會委員王乃彥院士接受採訪時說。

王乃彥曾隨中國科協去國家工商總局調研,得到答覆:只管理企業的註冊,不法經營歸公安部門管理。中國科協又與國家網路信息管理辦公室聯繫,得到答覆:提供確切的網路信息違法依據,可以將網站關閉,但取證並不容易。

南都記者也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監督委員會主任陳宜瑜反映了上海豐恆繼續倒賣論文的情況。陳宜瑜告訴南都記者,「從國家基金委角度,我們沒有辦法對中介機構來進行處罰,只能向上報告有這種情況」。

「中介機構涉及面很寬,涉及到註冊、經營範圍、還有經營當中的規則,這些都要深入研究一下,目前對第三方中介機構的邊界還沒有很清晰界定」,陳宜瑜說,國家基金委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需要解決,「國家正在考慮這個事情」。

采寫:南都記者吳斌 商西 實習生牛偉  發自北京、上海

編輯:林雲 李湘瑩

「撤稿風波」相關報道

醫生評職稱論文造假?人社部表示學術造假一票否決,考慮推行代表作制度

中國科協回應「107篇論文齊被撤」: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理應對此承擔責任

 南都調查|中國107篇醫學論文被德國出版商撤稿 揭秘背後黑色產業鏈

科技部通報「撤稿事件」調查結果:涉事論文作者承擔的項目暫停,打擊論文造假產業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家庭醫生如何才算「飛入尋常百姓家」
新機場有新進展!高明謀劃臨空經濟,南海、高明共建百億產業基金
90後出納挪用百萬公款買房買車
暴雨襲城公共汽車拋錨 江門交警冒雨推車再次被贊「澆警」
深圳男子嫌樓上鄰居太吵 上門勸說被打骨折

TAG:南方都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生物探索CNS2018年第一季報出爐,中國機構發文21篇!
《中國社會科學》2018年發文機構榜單公布
二戰德國情報機構遺留密碼機,拍賣價75萬,僅製造500台
5G+蘋果概念+150家機構調研,何時爆發?
「4號文」發威 大部分在滬非持牌銀行機構已撤出
2018年度複印報刊資料轉載指數及重要轉載來源機構發布
自己成為一個證書頒發機構(CA)
俄羅斯通訊部:首次代幣發行機構需有170萬美元以上的名義資本
生物探索CNS2018年第二季報出爐,中國機構發文22篇!
2018年度複印報刊資料轉載指數排名及重要來源機構發布
他白手起家創130億身價,今被沽空機構盯上,現蒸發18億港元
「債券通」報價機構「擴容」 總數增至34家
生物探索CNS2017年第四季報出爐,中國機構發文12篇!
180億債券12隻信託違約,機構、媒體集體發聲:風險可控
生物探索CNS2018年第一季報回顧,中國機構發文21篇!
18點13分,余承東公布好消息,3家機構發來捷報!
馬爾他數字貨幣代理機構認證考試僅40%通過
國際原子能機構發現沙特正在進行核研發!或是2030計劃一部分
機構今日買入這4股,賣出宏發股份7276萬元
代銷機構建行被判賠57萬,怎麼賣金融產品要負法律責任的時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