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決演出市場票務問題不能一味追求低價

解決演出市場票務問題不能一味追求低價

演出票務市場屢屢被消費者抱怨的買票難、票價低問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能否得到較好地解決?答案是肯定的。

不過,近日一家票務網站意圖通過低票價模式來吸引消費者注意力,這顯然是走錯路了,甚至引發消費者反感。

長期以來,演出票市場出現的票價高、票難買現象的根源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國內演出市場還在發展初期,熱門演出場次稀缺,導致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從演出票務市場角度來說,大量非市場化的黑箱操作導致演出主辦方跟消費者之間信息不對稱,加上中間環節過多增加了額外成本,最終推動了票價非理性上漲。

移動互聯網時代,演出票務網站最該做的不是在打低價模式,而是在於構建票務買賣雙方的市場化交易平台,進而推動演出票價格符合市場規律,避免非理性的高價票出現。這才能直擊目前票務市場問題根源,推動演出票務市場良性健康發展。

演出市場亂象並非價格高

2016年年底王菲演唱會門票崩盤事件,讓演出市場票務亂象再次赤裸裸曝光在公眾面前。然而,對於長期深受票務市場混亂之苦的廣大受眾而言,大家只看到了演出票市場的各種炒作及黃牛倒賣,卻不明白演出票務亂象產生的本質原因,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演出票務市場亂象?

不同於電影票務市場構建統一售票系統,熱門影片全國統一排片上映,這讓電影票價透明,買賣雙方信息對稱。然而演出市場上,由於演出內容不統一、演出場館各自為政、演出票務缺乏有效而統一的監管,讓演出票務市場存在大量空子可鑽。

從目前國內文化市場來看,各類演出門票的銷售渠道以一級票代公司為主,但由於諸多因素的存在,許多門票在一級市場往往一票難求。但票務流通在二級市場又是另一番景象。演出主辦方的工作票、客請票以及個人轉讓票,流轉不在少數,甚至根據業內人士的估算中,熱門演出賽事的一級市場流通可能僅佔5%不到,而大部分門票都在或明或暗的二級市場上流通。微博、淘寶、趕集這些信息集中地就成了很多類似交易的承載場所,但這樣無保障的交易方式也滋生了售假、虛售等事端。

這就可以理解了,演出票務市場問題的本質並不在於票價高低,而在於票務交易黑箱較多、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自然也就不是單純的打低價票噱頭,而是促進買賣雙方信息對稱,讓票務交易更公開透明。

某票務的低價悖論

而最近一家二級票務公司顯然是走歪了路,這家票務定位於「有海量折扣票的演出票務網」,直指人民群眾觀看演出的行為中最基本、也是關注度最高、最敏感的價格因素,那麼他們真的能做到么?

公開資料顯示,這家票務從黃牛鏈條中最頂端的資源型黃牛手中拿票,驗明真偽後再呈現給消費者,並包攬票務銷售和配送過程。這裡資源型大黃牛就相當於批發商,該票務就相當於零售商。原本的票務鏈條是大黃牛把手中的票賣給下面各個分散的小黃牛,再由小黃牛賣給更小一點的黃牛或消費者。但在這裡,這家票務取代了這些銷售型的黃牛,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平台型的大零售商,直接把票賣給消費者。這家二級票務的方式,直接就充當了一個黃牛角色。

很顯然,他們作為二手票商,並不能低於市場價獲得門票,如果要主打低價票,除非這家票務自己燒錢補貼演出票。事實上,作為二手票商,其商業模式主要是利用市場一手票稀缺,囤積居奇,待價而沽,從而賺取差價,如果自己倒貼錢顯然有悖商業模式,如果不是違反市場規律的補貼票價低價虧本出售,那麼目前看,低票價就只能是個噱頭。

事實上,低價噱頭已經引發部分消費者反感。一些觀眾反映,本來奔著低價、打折的口號而來,進入後發現很多演出反而比票麵價格還要高,反而有受騙上當的感覺。「還不如老老實實當個票販子,貴了我也認了,給了消費者低價預期,卻不能切實做到,還不如不做。」一位消費者表示。

解決之道還在構建買賣雙方交易平台

對於演出市場的亂象,並非沒有解決之道。事實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演出票務市場的亂象有望得到解決。

據悉,目前演出票務市場上有三種模式。

第一種,傳統B2C模式,以大麥永樂為代表,熱門票買不到,價格不靈活,導致大量好票進入二級市場,該模式已不可取,從全世界範圍看,這種模式將越來越式微。

第二種,新類B2C模式,以摩天輪、票牛為代表,自己包票,然後加價出售,被稱之為「變種的大麥」,與老模式相比,相同的是自己拿票沾票,不同的是價格浮動,這個模式是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破壞了市場定價機制,傷害了其他經銷商和粉絲用戶,能取得暫時優勢,但是不長遠。

第三種,第三方平台模式,以西十區為代表,不包票不沾票,通過打通一級和二級市場,充分引入大量賣家,以比價購買的方式來充分競價,讓價格回歸合理,並通過賣家認證、保證金等制度,來規範市場和提供保障,這類模式在西方已經取得成功,代表是stubhub和viagogo,被稱為證券交易所模式,這種模式不允許交易所自己參與進市場去坐莊,必須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才能做到長遠。

很顯然,第三種模式能夠構建公平透明的交易平台,大大縮減中間環節,促進買賣雙方信息對稱,進而推動演出行業更具市場化,進而讓演出票價格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回歸理性、杜絕炒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至於票價高低,並非平台需要考慮的問題,讓市場去決定,平台需要做就是推動票務交易的公開、公平、公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經貌 的精彩文章:

TAG:新經貌 |

您可能感興趣

在線票務市場用戶超半億,三強爭霸格局詳解
《後來的我們》陷退票疑雲,票務平台壟斷亟待規制
電影市場高歌猛進,急速催生在線票務市場增量
周杰倫巡演一票難求,粉絲曝票務方耍流氓:想看就先買薛之謙的票
貓眼「冒寒」上市:在線票務平台要講更多故事
世界最大實時票務交易系統已經成立,你買票了嗎
淘票票閃電回歸票務市場第一 貓眼已「回天乏術」,網友:差距真的顯而易見
《後來的我們》遭異常退票疑似聯合票務平台造假? 貓眼回應:從未有過、絕不姑息
《後來的我們》遭異常退票疑似聯合票務平台造假? 貓眼回應:從未有過、絕不姑息
《後來的我們》遭異常退票疑似聯合票務平台造假? 貓眼回應:從未有過、絕不姑息
「天王」演唱會中途迫止,票務問題引爭議:花三千多,聽三首歌
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市場快速增長 業內:單劇冷熱不均
遼寧球迷半夜排隊都買不到票,黃牛卻手握球票叫囂:這叫實力票務
捆綁銷售藏貓膩 在線票務四大亂象困擾消費者
民航局出新規改進票務服務 整治機票退改簽「亂象」
疑因「元宵燈會」搶票太火爆 故宮票務網站一度癱瘓
在線電影票務市場邁入「寡頭統治」,平台豈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娛票兒沒了,貓眼睜了,在線票務兩強來了
貓眼攜手QQ音樂探索演出票務市場新玩法
阿里入局萬達電影,線上線下融合助淘票票決勝在線票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