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虐童,孩子的未來到底誰能保障?

家長虐童,孩子的未來到底誰能保障?

最近虐童事件常有發生,除了幼兒園老師還有家長,如以下:

1、江蘇一名6歲男童,被發現渾身傷痕,藏在車底過夜。該男童母親改嫁,在家頻遭生父暴打,警方曾介入警告。近日,只因沒關窗戶,再次遭到毒打渾身淤青發紫跪了一夜,因驚嚇過度,已不敢回家。

暴力父母

2、陝西渭南6歲男童鵬鵬長期遭受繼母孫某虐待,致75%顱骨粉碎,2根肋骨骨折,身體多處潰爛。警方已將該案移送檢方審查起訴。生母柴某自覺能力有限,所以不想再爭取兒子的監護權,「既然他們害了孩子一生,就得負起這個責任」

可以說,幾千年來,中國一直奉行著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格訓,社會文化也一直支持和贊同體罰或變相體罰孩子,默認以暴力來管束孩子。但是看以上兩則新聞,已經超過了我們所認知的體罰。

父母將子女視為私產,認為父母管教孩子天經地義,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別人無權干涉。正因為這樣的思想,親友或鄰居也不會插。繼父母覺得不是自己親生的,就可以不去關愛。這種觀念導致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父母或繼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沒有了界線,但同時也沒有法律的嚴懲。

兒童是一個弱勢群體,小時候受虐待的經歷對以後的情感、行為的培養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即使沒有身體傷害,長期的言語刺激、孤立和忽視以及不正確的引導,也都將給孩子脆弱的心靈留下陰影,造成孩子長期焦慮、抑鬱、易怒、精神異常、自尊心卑下等心理健康問題,甚至造成酗酒、吸毒、反社會、攻擊行為等行為問題。

社會也缺少更加健全的法律體系來維護孩子的合法權益,虐童事件時有發生,總會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有的人說:這樣的父母就應該剝奪撫養權,可是離開家庭,孩子將何去何從,不離家庭誰又保證以後的孩子不會在遭受這樣的毒打,所以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是反思的問題的癥結,如何改善、彌補。

在西方國家,兒童虐待防治機構及其宗旨理念都深入人心,任何人,包括政府機構,在發現兒童虐待案例時,都會第一時間通知兒童虐待防治機構,由他們指派兒童保護專家到場協調處理。父母如果被發現有虐待兒童的行為,防治機構就會出面「接管」孩子,並申請有關部門對其父母進行制裁。但在我國,兒童受虐後,往往得不到幫助,孩子只能獨自承受痛苦。

當然,受虐待的兒童裡面也包括重組家庭,那重組家庭應該怎樣避免虐待呢?

1、從源頭做起,減少重組家庭的產生。

2、重組家庭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應按照法律規定來處理,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成長角度出發,來決定子女撫養權的歸屬。

3、必須提現出法律的警示教育作用。

中國是個注重血緣親情的國家,但是不能因為這個就弱化法律的作用,還是希望通過法律的警示作用,避免悲劇的再發生。

所以,想要解決我國兒童受虐待問題,不僅僅需要父母和社會觀念上的轉變,更加需要國家機構的設立和法律的保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洛夕陽 的精彩文章:

TAG:洛夕陽 |

您可能感興趣

家長和孩子,到底誰的錯?
「您這孩子我們教不了」,幼兒園讓家長領回去,到底是誰的錯?
玩具到底是孩子的,還是家長的?
孩子幼兒園被「熊孩子」欺負,是否要揍回去?家長都該看看
還敢讓孩子看熊出沒,家長就不怕自己孩子長歪掉?
沒有我拐不走的孩子,壞招升級,家長要保護好孩子!
如果家長沒有時間接送孩子上學,那麼如何能保證孩子安全回家?
家長找到,孩子已昏迷,六歲孩童壓車下,原因不明
家長做好「十不要」,保證孩子輕鬆回歸幼兒園!
兒童節來了,什麼禮物才能讓孩子和家長都滿意?
孩子的壓歲錢到底家長能不能花
家長去幼兒園接送孩子,這幾件事是大忌,影響不好還會害了孩子
寶寶總是肚子疼,可能是體內長了蛔蟲,家長趕緊帶孩子去醫院
家長們還在比來比去?要明白別人家的孩子終究不是你自己的孩子
孩子到底幾歲上幼兒園,如今很多家長已經被誤導,你們是不是都做錯了?
幼兒園就開始戴眼鏡的孩子,家長到底做錯了什麼?
人販子不會下手的幾種孩子,家長們快來看,一定要教會自己的孩子!
「雞血家長」教出的孩子,能不能「牛」到最後?
家長:孩子沉迷遊戲,我到底該怎麼辦?
英語啟蒙沒效果,孩子無助、家長崩潰,到底誰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