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沙有色金屬行業再奪「金」

長沙有色金屬行業再奪「金」

湖南頂立新項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新產品打破美、德壟斷並出口俄羅斯

前不久,湖南頂立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納米鎢基材料製備技術及裝備」項目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日前,該公司自主研製的產品「全自動智能化十八管還原爐」投產,成功打破了美國、德國壟斷高端鎢粉還原設備的局面,結束了中國粉末冶金行業關鍵裝備依賴國外進口的歷史。

湖南是有色產業大省,但「大而不強」,規模佔全省GDP逾10%,但在全省財政收入中佔比不到5%;能耗佔全省的13%,但工業增加值只佔全省的7%。《湖南省有色金屬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為此謀划了宏偉目標:補齊短板,做優增量,到2020年,全省有色金屬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萬億元。

A 鼓勵創新 省市扶持首台(套)裝備研發

昨日,記者走訪了位於天心區暮雲工業園的頂立科技生產車間,在現場看到,俄羅斯買方代表維塔利圍著佔地有一個籃球場大小的機器怪獸「全自動智能化十八管還原爐」直打轉,用中文連聲誇讚「了不起」!頂立科技負責人戴煜在一旁介紹道,多管還原爐是硬質合金、鎢鉬材料、電子工業製取難熔金屬粉末的關鍵設備。1980年代技術改造大潮中,我國曾引進德國產品;「八五」期間有企業成功研製出15管還原爐,但一直存在「產量低,良品率低,保溫系統差,能量損失大,控制系統落後」等問題。

在「中國製造2025」、振興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下,「裝備智能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無人化」成為趨勢。頂立科技抓住行業發展機遇,成功研發「全自動、智能化十八管還原爐」及「柔性控制迴轉式煅燒還原爐」,標誌著國產粉末冶金裝備製造技術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在現場,市經信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滔肯定了頂立的成果,告訴記者,「長沙工業30條」的第21條明確,鼓勵企業擴大國內外市場,對當年進出口額度較大的企業,給予進出口增量部分適當支持,並鼓勵企業設立國際營銷網路;第16條提出,扶持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研發。

湖南有色金屬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勇表示,頂立科技研製的新產品實現出口,不僅為我國鎢、鉬等有色金屬精深加工提供了裝備保障,也為湖南有色金屬企業自信「走出去」樹立了標杆,提升了湖南有色金屬精深加工裝備技術水平。

B 含金量高 有色金屬行業惟一全國性科技獎

前不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揭曉,「高性能納米鎢基材料製備技術及裝備」項目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該獎是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惟一的全國性科技獎項。中國是世界上鎢儲量、鎢產量、鎢消費量、鎢出口量最大的國家,然而由於技術落後、裝備缺位,導致國內鎢行業以初級產品為主,資源流失嚴重。

「中國如何從鎢業大國走向鎢業強國?裝備先行!」中國鎢業協會秘書長劉良先告訴記者,鎢基材料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對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鎢基材料的納米化,不僅可以提高材料的塑性、韌性、硬度、強度等物理性能,還可以極大提高其使用壽命,是製造高性能鎢基材料的有效方法。

他說,頂立科技的研發打破了國際壟斷,尤其保證了我國鎢基深加工製品的質量,並已推廣應用至粉末冶金領域,獲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系列生產設備已實現出口,遠銷美國、歐洲、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C 前景遠大 長沙有色裝備製造產業園蓄勢待發

湖南有大大小小3000多家有色企業,存在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同質化以及粗加工產品比重大、精深加工產品比重低等問題。湖南省有色金屬管理局副局長寧建業曾表示,湖南有色金屬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但長期以來沒把這些優勢財富化。

《湖南省有色金屬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圍繞打造萬億有色金屬產業的戰略目標,「十三五」期間將新建8個特色園區。其中,長沙有色裝備製造產業園將集聚全省的優勢企業如山河智能、有色重機等,將大大提升湖南有色行業的創富力度和附加值水平,未來將迎來新一輪快速增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沙晚報理財吧 的精彩文章:

國科微上市無懸念「秒停」
融創632億買萬達資產 近一半的錢由萬達借
金融力量助百姓重建家園

TAG:長沙晚報理財吧 |

您可能感興趣

從「海上有戲」到「湘滬有戲」:長沙博物館呈現「戲墨之美」
魏斌:吳簡釋姓:早期長沙編戶與族群問題
袁隆平在長沙接受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獎盃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