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底層與庸眾

底層與庸眾

在這個世界上,庸眾是大多數。不僅中國,放在別國也是一樣。絕大多數人,一輩子無非是放羊(或者種地,做工)掙錢,娶媳婦,生娃,生了娃,再放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奔一日三餐,打打麻將。多少輩子,日子就這樣過。如果日子沒法過了,就逃荒,逃到異地他鄉,幸而不死,再這樣過。如果連逃荒都不被允許,那就等死。能鋌而走險反抗的,僅僅是一些膽子大的冒險者,有他們的鼓動,所謂的農民起義,才能鬧起來。

庸眾一般都屬於底層,但身在底層的人,卻不見得都是庸眾。那些能夠在危機時刻,鼓動造反的陳勝吳廣之輩,雖然也是為人佣耕者,但卻不是庸眾。因為,他們有一顆做王侯將相的心。

想改變自己地位的庸眾,並非少數。有哪個貧苦農民不想做財主呢?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財主的農民,也不是好農民。歷朝歷代,都有經過自己的奮鬥,積攢財富,讓自己變成財主的農民。中國自秦漢以來,就脫離了貴族社會,多數農民,都是朝廷的編戶齊民。所以,也就有了經過奮鬥改變命運的可能。當然,所謂的豪門大戶,高官達人,也有可能翻到底層,淪為下流。

有人說,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兩戶人家,維持了自己的地位和富貴,一戶是曲阜的孔子家族,一戶是龍虎山的張天師家族。其他的人,就算是帝子王孫,都經過滄海桑田的變遷,被命運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撥弄。

如此富貴貧賤無常的社會,總是能給人以希望。所以,中國最強固的傳統,不是孔孟之道,而是渴望發財。眾多看起來碌碌庸庸地過日子的人們,其實是經過奮鬥失敗了的,或者根本找不到發財之路的人,即便這樣,他們中的多數,也在攢錢——從牙縫裡省。這些人,只要有機會,或者看起來像是機會,就會立馬站起來,奔將過去。這就是為什麼偏偏中國有那麼多騙子和那麼多被騙的人,這裡,還不算那些販賣成功學的能人,中了成功學毒的二貨。

但是,想要打拚出底層的人,即使成功,未見得都能擺脫庸眾的見識。同樣,有些人雖然人在底層,是貧賤之身,卻未必是庸眾。後者可能沒有掙扎出來,但卻不缺乏見識,而前者雖然變成了富人,或者說我們今天所謂的中產,但骨子裡還是庸眾。

改革開放以來幾十年過去了,從前不能自主種地,自主經商,自由遷徙的人們,突然之間束縛少了,由此迸發出來的能量,非同小可。湧現出絕對數量可觀的中產,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對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說,變化的,只是自己的財產狀況,除了這點之外,思想觀念,一點都沒有變。他們中有些人,明明是因為後來的解放發了財,卻懷念那些受束縛的歲月,以及束縛他們的人。

這不是什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他們從底層衝出來,爬上來,憑的就是那股子求財的原始衝動,以及一點好的運氣。身子升到了上面,但腦袋還留在下面。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沒有機會,也沒有這個意願改變自己。也可以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壓根就沒想過改變自己庸眾的面目,有些人,還對這種面目感到欣慰。因為這種面目,使得他們跟那些思想活躍的人劃清了界限,也許可以保他們闔家安全。

他們也許想不到,這樣脫離底層的庸眾多了,說不定有一天,他們還是很有可能被翻到下面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鳴001 的精彩文章:

混文憑和賣文憑的二重奏
不世出的超級猛人康有為
一個頑童皇帝的偉人夢
作為足球先驅的唐明皇
禮佛的背後

TAG:張鳴001 |

您可能感興趣

群嘲女博士分手,庸眾的優越感總是莫名其妙
文化:中國「嘻哈之死」,一場庸眾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