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打造專業級新一代影像 看到科技要做VR全景視頻領域的大疆

打造專業級新一代影像 看到科技要做VR全景視頻領域的大疆

作者|劉敏

編輯|陳光

微信公眾號ID|Xtecher

2014年VR概念的火爆,帶動了一大批VR頭盔、VR眼鏡、手機盒子等硬體設備的問世,但關鍵的內容端依然缺乏成熟的解決方案,360度全景相機的出現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並受到谷歌、諾基亞、Facebook等主流廠商的青睞。

根據艾瑞數據,2016年VR頭戴設備以20.5億元的規模佔據中國VR市場整體份額的59.2%,各種細分領域也將進入蓄力爆發階段,VR內容市場預計到2021年規模將上升至386.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63.4%。內容市場將超過VR頭戴設備,成為佔比第一的細分市場。

來自深圳的創企看到科技就瞄準了內容市場這一潛在機遇,公司專註於VR視頻軟硬體一體化研發,能夠面向大型直播機構、電視台、視頻工作室等專業級用戶提供全景直播、VR視頻製作端到端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據看到科技COO蔡樹煥介紹,公司從2015年年中開始籌備;2016年1月拿到天使輪融資,並正式註冊成立;2016年6月,獲得奧飛娛樂數千萬融資;2016年11月,完成香港上市公司天彩控股4000萬戰略投資。

Obsidian R版

最新的成績是,看到科技的VR相機Obsidian(黑曜石),包括Obsidian R版(高解析度)和Obsidian S版(高幀率)兩款機型,在7月18日啟動預售後,將於8月中旬正式發貨,首批200台。看到科技自主研發的全景視頻處理軟體Kandao Studio也將同步上線。在此之前,Obsidian曾在今年CES上,擊敗三星、索尼等競爭對手,獲得數碼影像類別唯一的一個「最佳創新獎」,看到科技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中國公司。

面向專業級市場

提供3D全景內容生產工具

在看到科技進入全景相機領域前,行業已經迎來一個不小的爆發拐點。國外的Google、三星、諾基亞、360 Heros、Jaunt VR、Next VR以及Bubl,國內的暴風魔鏡、Wipet、完美幻境、Insta 360、UCVR、小蟻科技紛紛進入該領域,推出硬體產品,部分還開源了硬體設計、軟體拼接演算法及播放器平台,以「平台生態」的打法高調切入。

面對這一現狀,幾位創始人在一番調研後,看到科技最終確定了面向專業級市場提供3D全景內容生產工具這樣一個差異化的定位。

「我們不認為做平台,又建生態,是一個創業公司撬得動的事情。在分析了觀看平台、內容生產方、內容生產工具後,結合從業經驗及現有資源,我們認為內容生產工具這個鏈條所需要的能力,我們基本齊備了,也比較適合創業公司來做。」蔡樹煥說道。

方向清晰後,看到科技很快就研發出了產品demo,歷經一年打磨,3D全景相機Obsidian先鋒版面世,由6個平行魚眼攝像頭組合而成,攝像頭之間能夠實現像素級同步,可拍攝4Kx4K每秒30fps的360度VR視頻,支持在VR設備、手機、平板、電腦及投影儀上觀看。

Obsidian榮獲CES 2017年度數碼影像類「最佳創新獎」

先鋒版只是看到科技提供成熟內容生產工具的第一步,簡單而言,看到科技需要一款集成平台核心技術的產品,走到實際的市場應用上去,讓用戶切實體驗其功能,並提供反饋意見,這是優化正式版的「養料」。摘得CES 2017年度數碼影像類「最佳創新獎」,從一方面也驗證了Obsidian的商業價值。

在掌握市場脈絡下,看到科技於今年7月正式啟動Obsidian正式版預售,包括Obsidian R版和Obsidian S版兩款機型,定位於高端影視專業市場,售價均為68000元人民幣。兩款相機均可在3D模式下,進行全景視頻、圖片和延時攝影拍攝。

Obsidian R版和Obsidian S版主打不同特色功能,R版是8K超高清畫質,能夠拍攝8Kx8K每秒30fps,或4Kx4K每秒60fbs的3D全景視頻,解析度是普通單目4kx2K全景視頻/照片的8倍。S版主打高幀率,可拍攝高達120幀每秒的3D全景視頻,並支持6K/30fps和60fps兩種拍攝模式,適用於極限/高速運動等場景,也可用於拍攝慢動作特效。

配置上,兩款設備採用高度一體機身設計,鎂鋁合金外殼,機身總重不足1.5KG,便攜性強,兩塊單反標準電池可支持50分鐘視頻拍攝,電池可熱插拔。

除SD卡本地保存,兩款相機均支持通過一條網線供電、導出文件素材及Wi-fi遠程連接,用戶可在手機、平板、電腦上安裝控制系統,對一組6個鏡頭或任意鏡頭的成像進行遠程預覽和控制,並調整曝光、快門、ISO、白平衡等專業參數。例如因光線分布不均,視頻/圖片呈現一邊明、一邊暗的「陰陽臉」現象時,用戶通過調整某幾個鏡頭的曝光、白平衡,可讓成像看起來更自然。

此外,考慮專業級用戶實際使用需求,Obsidian R版和Obsidian S版均可輸出最高每秒100M的碼流素材(行業普遍是30M-40M),支持flat/standard/log圖像風格和DNG原始格式,這意味著圖像大量原始信息得以保存,為後期處理預留了更多可發揮空間。

「一鍵」製作3D全景視頻

全景相機的核心競爭力通常來自兩方面,一個是硬體,包括結構、散熱、體積、電子、電路設計等,另一個則是拼接演算法和後處理,拼接演算法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視頻處理的效率和成本,更會影響視頻觀看效果,比如在視頻頂端和底端出現明顯的拼接痕迹,割裂感強,影響沉浸感等。

針對拼接這塊,看到科技打造的電腦桌面應用軟體Kandao Studio,能夠幫助快速生成3D全景視頻,用戶只需將6個鏡頭的文件夾素材導入進來,光流拼接演算法和深度學習圖像演算法,會自動完成高質量的3D全景無縫拼接。用戶可在本地進行編輯和修改,如調整素材片段起止點位置、做曝光補償、調整畫面方向/解析度、設置中心視野、鏡頭縮放等,預覽、視頻文件導出和下載等都在本地完成,大幅降低了生產3D VR全景視頻的門檻,減少所需重複勞動,按照一般的使用流程測算,處理成本僅為傳統人工處理的不到1/10。

蔡樹煥提到一個案例,知名紀錄片導演趙奇為生產一條時長5分鐘的3D全景視頻,前後花費一個月對素材進行拼接,而通過Kandao Studio系統,即使算上人工調整時間也就4-5天。生成的文件格式與國際標準兼容,可以直接導入AE、Premiere等專業視頻製作工具中進行渲染、製作特效等。

為何選擇本地安裝而非在雲端進行拼接?蔡樹煥解釋,1)專業級場景,碼流往往在幾十甚至上百GB,上傳再下載極其考驗網路帶寬,僅傳輸這一項就可能花費十幾天,期間素材相當於處於不可控的「黑箱狀態」;2)很多素材涉及商業機密或有版權保護,並不適合儲存在雲端;3)雲端會打亂原有的視頻處理流程,「視頻製作團隊一般是出去拍好素材後回到工作室,往電腦里一導,就開始做各種處理,如選材、調試、剪輯、配樂等,整個過程自己是可控的,效果也是實時的。本地化更符合專業團隊這樣一種工作習慣。」

本地拼接的難度又在哪?

「主要是演算法」,蔡樹煥表示,如果是雲端,設備供應方可實時把控視頻狀態,發現拼接有問題,可以嘗試自己先糾正,問題繼續存在,才考慮派遣工程師上門服務。本地化相當於將控制權「拱手讓於」用戶,用戶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設備方被通知前對此則是一無所知,倘若演算法處理能力不夠強大,可能會被大量投訴。據介紹,目前Kandao Studio的拼接演算法處理準確率已達到90%以上,能為用戶減少大量重複性工作。

除視頻拼接,Kandao Studio另一個核心功能是進行全景VR直播,六個鏡頭生成的素材實時導入後,系統會以每秒30幀的速度進行拼接處理並推流直播,是目前唯一可以交付使用的3D全景直播方案。Kandao Studio也集成了3D聲音採集裝置,支持後期全景聲製作,並支持調整視頻的幀率、解析度、更改Video格式、比特率等。

「切流、高清、沉浸感

與VR相機體驗核心相關的一個重要工具還有播放器。目前可支持4K解析度的設備並非市場主流,遑論8K,這與終端顯示技術及網路帶寬有關係。考慮這一現狀,除了對編碼進行針對性優化,如採用H.265編碼格式(比H.264編碼節省將近一半碼流),看到科技還利用「切流技術」來降低GPU和帶寬的工作負荷。

所謂「切流」,類似於眼球追蹤中的「漏斗式渲染」,是對中心視線點這片極小的區域進行4K、6K甚至是8K的高清渲染,其他區域則降低解析度渲染,比如1080P的解析度,視線點轉移時局部渲染區域會實時調整。由此,可將推送碼流從之前的12-20M壓縮到4-8M。

為何要推出8K解析度的全景相機?蔡樹煥告訴Xtecher,理論上,3D全景達到16K解析度時,才能實現人眼看真實世界的效果,但16K在現階段顯然不現實,8K則是技術上能夠實現、效果又不錯的折中方案,能夠創造全沉浸感,改善VR設備成像不清晰,屢遭詬病的問題。

設備維護方面,Obsidian R版和Obsidian S版內置的控制系統可通過下載或拷貝升級包到SD卡中或者聯網完成升級,Kandao Studio則支持自動升級;相機出現問題時,APP、相機本身會自動報警,異常情況出現前的大部分視頻/圖片將自動保存。

考慮VR全景相機會面臨各種極端環境的挑戰,尤其是一些極限運動場景,蔡樹煥透露,看到科技對設備進行過零下20度到80度高低溫衝擊測試,結合演算法矯正及彌補,能夠保證鏡頭熱脹冷縮時,成像不會大幅度變形。相機還內置了IMU感測器,能夠進行防抖校正。

要做全景視頻領域的「大疆」

從模式上看,看到科技主要提供2B服務,客戶包括電視台、視頻工作室,以及對專業級視頻製作有需求的發燒友用戶,目前看到科技已與Facebook、華為、NBA、新華網、國務院國資委等企業及機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其中,與Facebook的合作模式是,由看到科技為Facebook的VR生態平台提供內容生產工具,Facebook則向看到科技開放軟體介面,直播推流及相關視頻能一鍵分享至Facebook或Facebook旗下的360live平台上。後期雙方也會探索更加深入的合作形式。

現階段,產品銷售(即相機+演算法)為看到科技主營收入,基於公司技術優勢,通過對合作用戶現有平台進行升級,如優化伺服器及傳輸碼流,提供SDK進行成像修正等,也是一種變現渠道。

看到科技部分團隊成員

市場策略上,看到科技選擇海內外市場齊頭並進,而且專註高端專業級用戶,在這一頂層市場實現滲透,建立起專業口碑度後,才會考慮進行橫向或縱向的業務拓展,這有點類似大疆當年的打法。

略有差異的是,大疆是首先佔據國外市場,才逐漸引發國內市場的重視,目前大疆仍有相當份額的收入由海外市場貢獻。對此,蔡樹煥表示,VR全景相機和無人機發展情況並不相同,基本是國內國外同步發展,甚至中國的熱度在一段時間內要更高,「玩法」應該靈活調整。

VR全景相機專業級市場規模究竟有多大?蔡樹煥認為前景十分樂觀。他提到Black Magic,Black Magic是一家新銳的傳統拍攝器材企業,所服務的市場比VR全景相機還要小眾,但它卻能以創新者的姿態在近兩年實現七八千萬美金的年銷售額。看到科技之所以選擇專業級而非消費級市場,也是因為其有更為成熟的商業變現模式,專業的視頻工作室更多考慮產品的實際效果,以及能夠提升多少效率,對價格反倒不會那麼敏感。

目前,看到科技擁有團隊70多人,大部分是研發,創始人及核心團隊來自於香港大學、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知名學府,以及騰訊、網易、中電等知名企業。股東奧飛娛樂和天彩控股,在內容及硬體供應鏈上分別擁有強大的資源及品牌優勢,能夠助推看到科技快速發展。

X 公告

━━━━━

封面來源:網路 排版:陳光 校對:陳光

━━━━━

如果您有國內外科技行業新鮮資訊或獨到見解,歡迎與Xtecher聯繫

Xtecher官網平台現開通認證作者,

(添加好友請註明公司、職位、事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techer 的精彩文章:

國務院印發新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微軟研製出智能恆溫器GLAS
阿里NASA計劃:城市大腦成智能研究第一平台
乂學教育栗浩洋:對中國教育進行AI式的革命
巨頭加速布局,AI炒股機器人要到來了嗎?
英偉達擴大領先優勢,無人駕駛合作名單越來越長

TAG:Xtecher |

您可能感興趣

回歸專業領域 從P&E展會看影像市場變革
4K專業級影像創作顯示器 你的色彩管理大師
華為新影像大賽重裝,「新技術」加持,華為推動移動影像技術發展
東芝EXCERIA PRO系列入駐科技視訊P&E展台 領銜影像行業回歸專業化
視覺盛宴!義大利藝術家把著名地標建築3D繪畫作品與實景結合的創意影像
影譜科技與北大信管達成戰略合作,推動智能影像生產技術落地
觀界科技CEO劉天成:深耕行業應用,探索下一代影像技術
OPPO影像創作大賽掀熱潮 詮釋視界之外精彩瞬間
影譜科技推動智能影像生產市場在亞洲崛起
瞄準影像行業痛點,VPhoto用技術深挖影像服務價值
心血管領域獨樹一幟,數坤科技能否領跑醫療影像AI落地進程?
科技創新賦能影像行業?VPhoto的底牌不簡單
你需要專業級的影像校正
我的影像視界
大咖齊聚 OPPO影像創作大賽火熱進行中
OPPO研發3D視頻通話技術,全息影像堪比大片?
「影譜科技」獲越秀、巔峰佳境投資 加速智能影像技術行業滲透
OPPO基於5G的3D視頻通話技術商用在望 全息影像很科幻
OPPO攜瑪格南開啟影像創作大賽演繹視界之外
蘋果收購新公司發力AR領域;HMD註冊新商標深化諾基亞影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