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真拼「命」!為中考體測得高分,家長竟讓孩子提前吃興奮劑!究竟是成績重要還是身體重要? | 特別關注

真拼「命」!為中考體測得高分,家長竟讓孩子提前吃興奮劑!究竟是成績重要還是身體重要? | 特別關注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在體育界,有運動員為了拿金牌而偷用興奮劑的新聞很多人都聽說過。


 


但萬萬沒想到,日常生活里也有這樣的事!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為了在中考體育測試中拼高分,竟有家長讓孩子吃興奮劑!


 


中教君聽說,興奮劑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會有很大影響,如果不對症下藥的話,很容易誘發身體中的疾病。


 


為了中考體育測試能提高一些分數,家長們真的有必要做到這樣的份兒上嗎?







為拼高分 家長讓孩子吃興奮劑

 



現在不拼一把,以後就沒機會了


據報道,張女士的兒子小偉(化名)就讀於北方某省重點初中。該省中考體育總分50分,計入初中學業考試總分。


 


為了讓孩子在中考取得一個好成績,張女士用上了非常手段:經多方打探,她讓小偉提前一個星期服用一種含有麻黃鹼的藥物。


 


「麻黃鹼能起到興奮作用,考試的時候再喝兩罐功能性飲料,應該多少會起點作用。」張女士說,「畢竟這是決定命運的考試,現在不拼一把,以後就沒機會了。很多學生提前幾個月就吃藥,我讓兒子提前一個星期吃,已經是後知後覺、不負責任了。」


 



不想點辦法,可能比別的孩子差10分呢


「平時他的水平就是39分,周圍50分的孩子很多,大部分都在46分以上,僅體育一門就差別人10分,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張女士稱。


 


最終,小偉取得了46分的成績。「可能考試時拼盡了全力,也可能是吃藥、喝飲料起了作用吧。能考到這個成績我很高興。」小偉說。至於藥物是否會導致不良反應以及是否違反相關考試規定,小偉可能從來沒有考慮過。


 



有啥副作用,上了高中再往回補


在另一所中學就讀的小超(化名)則在母親劉女士的安排下服用了另一種含興奮劑藥物,最終取得了47分的成績。劉女士說:「如果不想點辦法,他比別人能差10多分,對孩子影響太大。有啥副作用,等上了高中再慢慢往回補。」


 



如此拼「命」,圍觀群眾咋評說?


理解者——「可憐天下父母心!誰能不知道興奮劑有副作用呢?家長應該是最心疼孩子的,只是不得已,為了孩子能取得好成績,可以理解。」


 


反對者——「為了成績就可以吃興奮劑?那文化課占的分數更多,為什麼不敢作弊?歸根結底這樣的家長就沒有從心底重視體育,沒把體育當成嚴肅的科目來看。」


 


「多那八九分,能比健康重要?不是幹什麼都有捷徑的,不懂這個道理,不擇手段考了高分,將來也成不了有用之才。」








為得高分吃興奮劑,究竟身體重要還是成績重要?



「吃興奮劑拼高分,傷了身體以後補」——這種拿身體健康換成績的買賣,家長做起來真的划算嗎?


 



「你說孩子的小心臟能受得了嗎?」


中考體育測試本是為讓學生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然而,為拿高分,一些家長竟選擇讓自己的孩子服食含有興奮劑類藥物。這不僅背離考試初衷,更會危害學生健康。


 


半月談網在相關文章中還提到,從法律上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反對在體育運動中使用興奮劑國際公約》和國務院《反興奮劑條例》中都規定,嚴格禁止任何體育運動參加者使用興奮劑。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2017年興奮劑目錄中,新聞中兩位家長分別讓孩子服用的藥物都赫然在列。


 


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健康科學系主任、運動生理學教授孫飆認為,這種為了達到一時目的,鋌而走險的方法非常不可取。採用「興奮劑」提高成績,本身就是作弊行為,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另外孩子身體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可能會出現不可預知的意外。


 


「想讓心臟跳得更快,你說孩子的小心臟能受得了嗎?」


 



興奮劑不是靈藥,盲目跟風適得其反


一位國家級反興奮劑教育講師說:「興奮劑不是萬能的,它必須配合長期的訓練才能發揮效力,許多家長根本不懂這些,只是在盲目跟風,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事實上,服用興奮劑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會造成危害。如麻黃,屬於刺激劑,可能導致失眠、焦慮、體重降低、依賴成癮、脫水、四肢震顫、心速和血壓增加、中風概率增加等危險。


 


北京大學附屬仁和醫院呼吸科醫生田慧介紹,任何藥物長期服用都是有毒副作用的,尤其是含興奮劑的處方類製劑或治療目的性較強的藥物。如果不對症的話基本等同毒藥,容易誘發身體原有的基礎病。


 


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想要提高身體機能,還是要通過科學的健身和訓練方法。








中考體育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啥?




功夫下在平時:平時加強體育運動是唯一的「捷徑」


《太原日報》的記者曾在今年中考前採訪到這樣一對母女,今年2月起,每天早晨5時,天蒙蒙亮,初三學生嘟嘟就會跟媽媽在小區里跑圈,40分鐘的時間,連跑帶走4000多米……當時,母女倆的跑步鍛煉已經堅持了兩個多月。


 


「以前我都是帶著孩子到處補習語、數、外,真沒想到有一天還得『惡補』體育。」嘟嘟的媽媽胡女士說。胡女士還算了一筆賬,以今年初三考生為例,體育成績滿分是50分,「這50分可是完全不能丟的。這也是考生家長真正著急的原因。」胡女士說。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中考成績當然重要。家長為了孩子的成績從而「臨時抱佛腳」也不難理解。不過,如果不從小加強孩子體育鍛煉,而只是在考試前開始焦慮,就違背將體育納入中考的初衷了。


 


孩子的成長需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做基礎。讓孩子參加運動的意義並不在於培養多少體育人才,而是讓孩子有機會到室外鍛煉,強健體魄。減輕些功利心,實實在在的讓孩子去運動,除此之外,無論是考前突襲還是吃「興奮劑」,都算不上是捷徑。


 



擺正心態:克服功利心,尊重體育進中考的初衷


有人說,讓孩子堅持運動說起來容易,可是你算一算,一天運動一小時,小學初中九年時間,需要花掉多長時間?而體育滿分也不過區區幾十分,不運動不可能得零分,運動了也未必得滿分。所以有家長選擇「臨陣磨槍」,不過是平衡利弊後的一種選擇。


 


這是,這種完全把運動與分數、升學聯繫起來的看法,反映的真是有些家長濃重的功利心。加強體育鍛煉不僅僅是可以在中考、高考、和高校體測中輕鬆過關,還會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讓孩子受益終生。另外,體育項目有著人格完善的教育作用,是一般課堂和書本教育中無法達到的效果。


 


而且,即使經過突擊培訓後孩子考試順利過關,但孩子並不會因此提高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反而這種方式可能會給孩子造成錯覺,讓孩子形成「平常不努力,惡補能過關」的心態。這對孩子升入高中、大學後,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注意培養興趣:讓體育運動成為相伴孩子一生的興趣


當孩子不喜歡閱讀時,大人會想方設法去培養閱讀的興趣,可是卻少有人想盡辦法來培育孩子對運動的興趣。


 


其實,加強體育鍛煉光靠學生在校的體育課是遠遠不夠的,更要靠家長的幫助。如果每個家長都先培養自己的體育愛好,進而帶動孩子對體育的興趣,在節假日等離校時間,帶著孩子一起進行體育活動,既增加親情交流,又有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








讓體育更被重視,還有這樣的妙招



長期以來,體育課被貼上「副科」的標籤,還有人認為,上體育課無外乎就是帶著學生「玩」,還不如背會兒單詞,刷張試卷重要。


 


可是隨著體育成績納入中考,體育課受重視程度日漸提高。而僅以考試這根「指揮棒」來改變學生、家長對體育課和運動的態度,還是不夠的。為了讓大家扭轉過去的印象,有些學校想出了妙招。


 



體育老師加入家長QQ群,大受歡迎


就在剛剛過去的春季初,濟南市勝利大街小學的家長們發現,班級QQ群里邀請了體育老師入群,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


 


六年級學生家長岳女士說,體育老師進群第一件事就是給家長們講體育運動對孩子的益處,今後的體育家庭作業要求,甚至講解了現行體育中考的政策和標準,這讓不少家長對體育這門「可有可無」的學科一下子重視起來。


 


「我很少在群里發言,但那次真是發自內心地點贊,說實話,小學老師能為孩子三年後的身體素質做打算,真是用心良苦。」岳女士說,即使不為考試,從孩子健康角度,也確實該動起來了。


 


從此,體育作業成了勝利大街小學各個年級每天必做的家庭作業之一。


 


該校體育老師俞健說,以前也向家長發出過各種健身倡議,但都收效不大,因此乾脆把體育鍛煉納入了家庭作業,一來有了目標、質量和數量的約束,二來像文化課作業一樣,體育作業的評價也影響到每個學生的評價賦分。


 


俞健給他所帶的六年級5個班布置的家庭作業是,每天10分鐘不間斷跑,目標兩公里;女生做共計兩分鐘仰卧起坐,目標40次/分鐘,男生每天做三組曲臂懸垂,每組堅持15秒,不同年級的體育老師布置不同的體育家庭作業,要求家長每周反饋一次完成情況。


 



家長離開沙發,與孩子一同動起來


自從新學期體育老師進了QQ群,每天晚上,鞠先生都會陪孩子到離家不遠的省體育場跑步鍛煉,他說,如果不是這項作業,他可能很難堅持下來。


 


岳女士說,她的兒子就屬於超重兒童,不過,在聽體育老師講解之前,她從來沒想過超重對三年後的體育中考有啥影響。現在,每天晚上她都要陪孩子出去跑跑步,不僅為了考試,更是為了孩子健康。


 


不過,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每天晚上要寫作業,哪有時間跑步,而且想運動也沒場地,還有的家長說,孩子讓簽字就簽字,到底跑沒跑,老師也沒法檢查。


 


對此,任偉校長說,就像讀書一樣,不一定非得到圖書館才能讀,只要想讀,身邊有本書隨時可以讀,關鍵還在於運動意識,運動的好處太多,可以鍛煉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運動可以活躍大腦,對學習也是促進。她主張,家長從沙發上站起來,與孩子一起動起來,為孩子加油,也是珍貴的親子快樂時光。


 



增設體育學號選修體育學分


上海市川沙中學,每個學生都有「體育學號」。學校有條嚴格規定:學生體育學分沒有修滿,拿不到畢業證書。想要修滿體育學分並不是難事,除了體育課,廣播操的出勤率、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甚至參加運動會的組織和裁判工作,都可計入體育學分。


 


不過,每年總有個別學生倒在這樣一個「嚴標準」上。三年下來,體育學號和體育學分,伴隨著學生們成長。


 


「體育,不是點綴,也不是花瓶,常態化體育,通過採用科學的運行機制和教學方法,使『健康第一』在學校全面落實」,川沙中學校長陳忠新說:「體育運動可以鍛煉學生的毅力,也能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和拼搏精神,讓學生在鍛煉中變得更加陽光,信心也得到提升。這些寶貴財富能夠陪伴他們一生。」









本文編輯 | 郭可暢 齊曉君


責任編輯 | 齊曉君


參考文章 |


半月談網《為拼中考高分不惜讓娃吃藥:怎樣看待應試體育?》


華聲在線《興奮劑入侵中考體育,解藥在哪裡?》


中國青年報《讓中小學生「動」起來》


齊魯晚報《體育老師受邀加入學生家長QQ說群,家長高興壞了》


太原日報《中考體測臨近體育培訓受熱捧 臨時抱佛腳是否有用?》


文匯報《上海川沙中學體育特色方顯「百舸爭流」景觀》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就給小編點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報 的精彩文章:

火遍全球的STEAM教育,在中國的正確打開方式到底是啥? | 推薦
十六種語文課文背誦大法打包送上!暑假練好,開學輕鬆得不要不要的! | 好好學習
國務院定的這件事兒,還不快來看看,因為和每個孩子都相關! | 特別關注
明天的直播禮包來啦!教師專業成長、籃球夏令營探營你想看哪個?| 直播預告
暑期到,讓孩子「背著」古詩文去旅遊吧! | 禮樂詩書

TAG:中國教育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創造力的價值越來越被重視,如何讓孩子擁有它,家長你要這麼做
孩子膽小粘人注意力不集中竟是因為這個?家長們要重視了!
家長們要注意啦,如果家裡的孩子有這些特徵,很可能是自閉症!
這五件事,比讓孩子成績好更重要,家長別不在意!
腸絞痛才是導致寶寶哭鬧不止的重要原因,可惜被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孩子總喜歡重複做一件事是有原因的,家長不要盲目打斷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呢?家長要做好這幾點!
孩子成績好主要是學習方法得當,家長做好這些很重要
家長重視!讓孩子吃苦是對的,但是,這幾種苦沒必要孩子吃,快改
這3類的孩子不是調皮,而是很討厭,家長可要注意!
這幾種因素是影響孩子智力的關鍵,家長們一定要謹慎注意了!
是看重孩子的「氣場」,還是看重孩子的「顏值」,家長審美力是重點!
孩子免疫力差,可能都是這5種壞習慣引起的,家長要重視了!
這種能力對寶寶太重要了,一出生就要培養,很多家長卻忽略了
這件小事不處理好,孩子成績很難提高,家長一定要注意!
家長們注意了,想讓孩子長高個兒,做好這兩點比喝保健品重要!
這個校長有一手,這樣做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自主能力,還能讓家長更加有粘結性!
如果孩子的身體發出這3種信號,很有可能是炎症,家長要重視起來了!
高智商寶寶的家長都是這樣的!論情緒穩定有多重要,看你家孩子就知道了
聰明的家長懂得給孩子吃這種水果,免疫力提高,身體也就更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