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出國後才發現,我對英語有很大誤解

出國後才發現,我對英語有很大誤解

出國後才發現,我對英語有很大誤解

大二那年假期,我一個很好的朋友要在美國做一年的交換生,我便也跟著她一起去了美國旅旅遊過暑假,趁著四六級的餘溫還沒過,我趕緊把單詞本拿出來每天看看。去之前我自信滿滿,想著就算是複雜的句式不太會說,用些簡單的單詞和句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交流啦,於是帶上一本厚厚的《日常英語九百句》,我們登上了前往美國的飛機。

為了避免用詞太過幼稚,聽起來也更專業一點,我們還特地整理了一些所謂「高級辭彙」,在飛機上互相交流,嘰嘰喳喳說了一路。落地美國時,雖然稍有疲憊,但還是被滿眼的外國人小小震驚了一下,幾次提醒自己,已經來到美國了。腦子裡瘋狂搜索著提示牌上英語的含義。

我跟著朋友來到她的寄宿家庭里,一家人非常歡迎我們的到來,男女主人有兩個孩子,一個已經在外地工作,另一個正在讀大學。大家非常熱情的幫助我們搬行李,打掃屋子,我們自然也說了很多次「Thank you.」在中國的課堂里,Thank you非常常見,回答方式也諸如「You』re welcome.」,「My pleasure.」等,但是在這裡,我聽到的更多回答是「Sure.」「Of course.」聽上去字面意思像是「你當然得謝謝我」,但實際上是「我當然應該幫助你」的意思。

了解到這一點讓我對英語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改觀,任何語言都不能脫離語言環境,也是從這一刻起,之後的每一天我都對英語的使用上有著「原來是這樣啊!」的驚呼。

第二天男主人工作出差,正在放假的小兒子Kevin自告奮勇帶我們出去玩,有了嚮導我和朋友自然開心的不得了,快要出門時,朋友指著門口的小轎車問:「Is this your automobile?」我在心裡暗暗讚歎,這個詞用的好!高級!以前說到汽車就是car,太普通的詞了,正等著Kevin誇朋友說的地道,沒想到他楞了一下,然後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聲說:「Next time just say car,no one says automobile.」我和朋友都有點驚訝,尷尬地笑了笑。晚上回來,我們倆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這件事,趕緊翻開了字典查,查完的結果讓我們蹲在地上爆笑了半個小時。上午朋友問的話相當於一個外國人問中國人:「那是你的四輪機動車嗎?」

出國後才發現,我對英語有很大誤解

諸如此類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我認知中的英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大部分辭彙都會有很多種含義,而當你只知道其中一種時,誤會也就常常發生。而且在國外,人們也經常會使用一些字典里的辭彙並沒有的意思,類似於國內一些引申出來的「網路辭彙」,比如,我和Kevin討論昨天去的美術館怎麼樣,Kevin說完他的觀點之後,會說「You reckon?」reckon這個詞譯為「認為」,但是這句話的意思卻是「你同意嗎?」

我經常被這些用法弄的暈頭轉向,叫苦連連。也是在那一天,男主人出差回來,一進門,他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Hi!How are you?」我心想這不就是李雷與韓梅梅的經典對話嗎?勝券在握,我立即回答:「I』m fine,thank you.」And you還沒來得及問出口,男主人有驚訝,急忙問:「What』s going on?」我慌了神,一臉驚異,Kevin在一旁偷笑,又丟臉了,我心想。原來在這裡早就不用「I』m fine.」來回答了,這句回答的程度稍重,比如可以在生病痊癒之後回答「I』m fine.」表示「我還好,沒那麼糟糕。」而回答「How are you?」通常會說「I』m good.」

就在這樣一次次地把自己頭腦中的英語世界打碎重建之後,我的假期也接近尾聲,我才發現,原來我對英語的誤解頗深,任何一種語言都是變化的,流動的。閉門造車的方法無法學習好語言,而創造語境,浸入式的學習才更有效,學到的英語也更接地道,對於國內來說,也許同外教學習或者跟外國友人保持一定頻率的交流,對英語的提升會有很大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口語貓 的精彩文章:

TAG:口語貓 |

您可能感興趣

別再被寶媽們的經驗貼騙了!出國後才發現給娃的英語啟蒙全跑偏了
「hey「竟有不可描述的意思?出國後才知道,招呼不能亂打…
「hey「竟有不可描述的意思?出國後才知道,招呼不能亂打….
「出國後才明白,身為中國人,何其榮幸!」
出國後才知道的殘酷真相:真正的安全是用錢和知識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