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透視日本師團編製:城市的嘲笑鄉下的,分級嚴重常打架

透視日本師團編製:城市的嘲笑鄉下的,分級嚴重常打架

文 | 白孟宸

在抗戰時期日本國內的新聞報道中經常出現例如「兵團」、「部隊」這樣奇怪的單位。更有甚者,日本當時的新聞報道,包括日軍的正式文件中,經常將某一師團的番號略去,直接用一個字代替,例如「鯉兵團」、「楓兵團」、「玉兵團」等,讓對日軍不太了解的人看後感到一頭霧水。那麼,日本的師團編製是怎樣的呢?有著什麼樣的特色?

「鄉土部隊」體制:老鄉成戰友,「少爺兵」嘲笑「鄉土兵」

在20世紀20年代,日本陸軍的兵力一度擴展到76個步兵聯隊的規模,為了保證每年為這些步兵聯隊補充足夠的兵源,《昭和2年兵役法》將日本全國劃為16個師管區,每個師管區負責為4-5個步兵聯隊補充人員。因此日本陸軍各聯隊的人員大致來自同一地區,這也造成了日本陸軍的各師團和聯隊帶有濃厚的地方風格。

師管區補充體系的源頭,是明治初年的鎮台兵補充制度,大村益次郎等人在制定明治兵制時,主要參照了普魯士和法國的徵兵體系,但在向明治天皇等人解釋這套制度時,卻借用了中國春秋時期管仲在齊國建立「士鄉體制」的故事,鼓吹這樣的部隊可以做到「夜戰聲相聞、晝戰目相識,居同樂,死同哀」。由於兵員來自同一家鄉,日本國內將師團和聯隊稱為「鄉土部隊」。在現實中,「鄉土部隊」確實有利於提陞官兵間的凝聚性。而且,各師管區也能通過宣傳相應「鄉土部隊」的作戰情況,來推動徵兵工作。

但是,隨著日本陸軍在中國戰場遭到中國抗日軍民的迎頭痛擊,「鄉土部隊」體制也在日本國內造成了許多風波。以日本陸軍的第34步兵聯隊為例,它由靜岡縣人編成,在1937年9月被運到上海登陸。僅僅過了兩個月,第34聯隊就有1248人被擊斃,2046人負傷。1937年11月5日第一批被擊斃日軍的遺骸運抵靜岡,在當地掀起了巨大的怨憤。

當時擔任第34聯隊聯隊長的田上八郎娶了一位時年39歲的東京媳婦,在盧溝橋事變後,東京媳婦特意搬到靜岡,準備和「鄉土部隊」的軍屬們同甘共苦,結果成為當地人發泄憤怒的最好目標。據當時的新聞報道,田上八郎家的玻璃幾乎每天都會被砸,即便在門口安排了憲兵,仍然有大量恐嚇信被投入院中。田上八郎的夫人不堪忍受,很快被逼瘋,在1938年自殺身亡。此外,一部分日本研究者也發現,「鄉土部隊」一定程度上導致日本各師團間配合和溝通始終不夠順暢。例如來自日本東北地區仙台、福島和來自九州熊本、鹿兒島等地的兵員,分屬第2和第6師管區,由於這兩地民風淳樸而彪悍,與大城市出身的東京周邊第1師管區和大阪、神戶及周邊第4師管區的「少爺兵」格格不入。在配合作戰時,主官們會私下調侃對方的口音,而基層官兵之間因為籍貫不同而鬥毆導致被禁閉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部隊三六九等分級嚴重

國內的媒體和研究者經常會提到日軍某某師團是「甲種師團」,某某師團是「乙種師團」。實際上,在日本陸軍的編製體系內,不同時期的「甲種師團」含義完全不同。日本陸軍特別喜歡在部隊中分出三六九等,從明治維新建立第一批步兵聯隊開始,就分出了近衛聯隊和鄉土聯隊。由於日本總人口有限,不可能經常性維持一支龐大的常備軍,因此日本陸軍建立了「常設師團」,作為陸軍的基幹部隊。從日俄戰爭到20世紀20年代的西伯利亞出兵,日本陸軍的「常設師團」一度增加到21個,但最終熬過山梨軍縮和宇垣軍縮的只有17個師團。

中國全面抗戰爆發後,日本陸軍提出了《1938年度動員計劃》,在計劃中將17個常設師團稱為「甲種師團」,並要求儘快以常設師團為基幹,編成13個「特設師團」,即「乙種師團」。當然,此時日本陸軍還並未明確規定常設師團和特設師團之間在裝備和兵力上的差距。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日本陸軍正在將落伍的四單位制師團改編為新式的三單位制師團,另一方面也是「倒在」宇垣軍縮中的4個師團要求與其他新特設師團相區別。

隨著中國戰場戰況的發展,日本陸軍的兵力日漸捉襟見肘,而且很多裝備也被證明並不適合中國的環境和基礎設施。因此在1941年11月22日,日本陸軍頒布的動員計劃中正式將陸軍師團分為三等,即第1、第8和第10等「甲等常設師團」,番號在50以上的「乙等常設師團」和番號在100以上的「特設師團」。

1937年10月28日,津浦線山東禹城段,加水的日軍火車

從編製和裝備情況上看,無論是「甲等常設師團」還是「乙等常設師團」均下轄兵種齊全的步、騎、炮、工、輜、化學和摩托化搜索部隊,但「特設師團」就沒有自己的野炮兵聯隊和裝備汽車的搜索部隊。此外,由於「特設師團」主要在中國戰場執行反游擊任務,作戰形式以主要是小股部隊的遭遇作戰,作戰環境則多為山地和丘陵,因此「特設師團」的「丙等山炮聯隊」實力甚至超過「甲等常設師團」的山炮部隊,而「丙等輜重聯隊」在總兵力上僅為常設師團輜重聯隊的1/3,主要裝備輜重大車作為運輸工具。

雖然「特設師團」建立時間較晚,但由於這些師團基本以常設師團留在日本國內的留守部隊為基幹組成,因此各部隊中都有一些此前擔任教官的老兵油子,在某些情況下,特設師團的新兵在老兵的幫助下反而能夠更快學會如何在戰場生存。同時,「特設師團」也不是日本陸軍中裝備和戰鬥力最差的師團。1945年4月,日本陸軍為了在盟軍登陸日本後繼續負隅頑抗,在日本國內編練了一批「本土決戰師團」,由於這批師團的兵員幾乎沒有得到有效的訓練,也沒能配發足夠的裝備,因此又被戲稱為「急造師團」或「竹槍師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座叫博羅季諾的小村莊兩次拯救莫斯科,是俄羅斯的精神豐碑
做得了實驗,上得了戰場:中科院院士「肥田粉」變炸藥,親自指揮炸火車
抗戰時期,中日兩國單兵作戰能力相差不大,但日軍槍法令人頭疼
辛亥革命湘籍巨頭,黃、蔡去世只剩他自己:程潛,一開始就註定寂寞
在古代,演員能隨便扮演帝王先賢嗎?

TAG:國家人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師、美國師、日本師團,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
只聽說過師團、旅團、聯隊,二戰時期,日本軍隊里的總軍和支隊都是什麼編製?
二戰日本最精銳的師團,普通師團下轄8個聯隊,它卻統轄15個,師團長是親王
二戰時,日本最強戰力師團,號稱「鐵軍」的師團是哪個
抗戰謎團:為何中國一個軍打不過日本一個師團?
日本的獨特軍隊編製,最差的師團才一萬人,卻是中原大地的大禍害
製造南京大屠殺的六個日軍師團,最後都是什麼結局?
抗戰時,日軍的甲種師團和常設師團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此戰全殲日本一個師團,師團長險些被俘,這次國軍打的漂亮
日本最悲催的師團長,在日本投降的當天,被自己人打死了
攻入南京的日本第六師團,最後到底什麼結局?
唯一一個被中國全殲的日本師團,在日本名聲有多臭?
中了大彩?四炮幹掉日本中將師團長
二戰時期,日軍最強的17個甲級師團也分一二等,如何區分他們的差別?
一個日本軍隊的甲級師團,到底擁有多少火炮,戰鬥力很強?
日本軍隊中,一個甲級師團有多少火炮?最大的差距在哪?
日軍,機械化師團——第五師團,師團長是怎麼死的,真是該啊
日軍板垣師團號稱鋼軍,和第五軍比誰更厲害?輸的那個幾乎被全殲
二戰期間,愛好「和平」的日軍師團,個個都是演技派
二戰中的一個德軍步兵師和日軍的一個甲級師團,能不能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