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人科學家群力突破80年物理難題 | 張富春這樣解讀

華人科學家群力突破80年物理難題 | 張富春這樣解讀


?

埃托雷·馬約拉納(1906-1938),來源:wikipedia




撰文 | 呂浩然





 

 



7月21日,學術期刊《科學》

Science

在線發表了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王康隆課題組主導,斯坦福大學張守晟課題組及上海科技大學寇煦豐課題組等8家單位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研究團隊首次在磁性拓撲絕緣體薄膜與超導體結合的異質結構中發現了一維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證據

[1]

。此次工作也是繼去年6月上海交通大學賈金鋒課題組發現基態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證據之後,該領域又一重大發現,這讓我們距離徹底揭開馬約拉納費米子的神秘面紗又近了一步。




粒子世界有兩大家族:費米子家族和玻色子家族,它們分別以物理學家恩利克·費米

(Enrico Fermi,1901—1954)

和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

(Satyendra Nath Bose,1894—1974)

的名字命名。人類已知的所有基本物質粒子都是費米子,是構成物質的原材料

(電子、夸克、中微子)

,而傳遞作用力的粒子

(光子、介子、膠子、W和Z玻色子)

都是玻色子。




較早之前,學界普遍認為,每一種粒子都有它的反粒子,且狀態與粒子本身相反。直到1937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埃托雷·馬約拉納

(Ettore Majorana)

預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類特殊的費米子,它們的反粒子就是它們自身,這種費米子被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在馬約拉納預言這種特殊費米子存在後近80年的時間裡,科學家一直試圖找尋它的蹤跡,卻一直未果。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反粒子就是它本身這一特殊屬性,發現它的蹤跡對解釋宇宙中各種未知的難題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如此,馬約拉納費米子因可以在量子計算過程中形成穩定的比特,考慮到目前量子計算領域的巨大發展潛力,包括微軟、IBM等知名IT巨頭紛紛投入大量資金,爭相佔領量子計算領域的制高點。




2016年6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學賈金鋒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在《物理評論快報》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發表論文

[2]

,宣布課題組在拓撲絕緣體與超導體結合形成的拓撲超導體

(TSC)

界面中成功觀察到了由基態馬約拉納費米子所引起的特有自旋極化電流,為證明零維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提供了確定性證據。




而此次研究團隊發現,在磁性拓撲絕緣體

(Cr-(BiSb)

2

Te

3

薄膜與超導體

(Nb/Au)

混合的結構中施加強度很低

(0.3T)

的磁場之後,會形成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態與超導態共存的狀態,此時在磁場交替反轉的位置可以觀測到手性拓撲超導序對應的半整數量子化電導

(half-integer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s)

,這種現象也是馬約拉納費米子模式的一個鮮明特徵。



不僅如此,此次研究還具有以下幾個創新點:

·


可以通過施加外加磁場來改變邊界電流的傳輸路徑

·


在研究的異質結構體系中,量子反常霍爾態可以與超導態共存,研究人員將其稱為手性拓撲超導態

(chiral topological superconductor)。

·


可以在不同的外加磁場下,實現手性拓撲超導態N從+2→+1→0→-1→-2的量子相變。而當N=±1時,其對應的即為一維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態。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上海科技大學寇煦豐研究員告訴《知識分子》,此次工作首次在二維空間中觀測到了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的量子態,且在不同的樣品中實現重複觀測。這一發現可能為控制馬約拉納費米子,進而實現拓撲量子容錯計算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針對此次的研究成果,《知識分子》邀請到了中國科學院卡弗里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張富春教授解讀:




《科學》在線發表的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王康隆實驗組與斯坦福大學張首晟理論組等合作在拓撲物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實驗上發現了手性馬約拉納零能模。馬約拉納費米子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在理論上預言的可能存在的一種基本粒子。與電子、質子等自然界其它費米子不同,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反粒子就是它自身。最近的理論研究指出,特定凝聚態體系中可能演生出馬約拉納零能模,它可以組成基本構件發展拓撲量子計算。




馬約拉納零能模已經在特定的一維鏈的兩端以及二維拓撲超導渦旋中心有實驗報道,並正在研製量子比特。王康隆等發現的馬約拉納粒子與之前發現的局域粒子不同之處在於,此次發現的是在二維邊界上延伸的手性模式,可用於輸運。這一發現將對凝聚態中馬約拉納粒子的研究和可能的應用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最早關於手性馬約拉納零能模存在的預言指出,該零能模存在於手性P-波超導的邊界。但由於材料問題,一直沒有能夠實現。王康隆課題組此次的發現是在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上利用超導鄰近效應實現的。他們用外磁場調控量子態,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磁性反轉附近觀察到了半整數量子化的電導,獲得了馬約拉納粒子存在的有力證據。他們的發現,也是我們中國幾年前由薛其坤團隊發現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一個重要應用。




參考文獻:


[1] Qing Lin He, Lei Pan, et al. & Kang L. Wang, Chiral Majorana fermion modes in a quantum anomalous Hall insulator–superconductor structure, Science. 21 JULY 2017, VOL 357 ISSUE 6348.


[2] Hao-Hua Sun, Kai-Wen Zhang, et al. & Jin-FengJia, Majorana Zero Mode Detected with Spin Selective Andreev Reflection in the Vortex of a Topological Superconductor, Phys. Rev. Lett. 116, 257003 (2016).




另:感謝中國科學院物理所

丁洪研究員及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何慶林博士、潘磊博士對本文的幫助。






製版編輯:呂浩然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歡迎轉發朋友圈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該不該學奧數

|

擴招

|

五音不全

|

抗癌藥

 


新年獻詞|

最受歡迎

|

西湖

|

農場

|

學術辯

|

日本獎


屠呦呦

|王曉東

|

白岩松

|

何江

|

張鋒

|

楊振寧

|

李佩


盧煜明

|

王小凡

|

|

女性成就

|

張純如

|

數學教皇



知識分子

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

The-Intellectual

投稿:

zizaifenxiang@163.com

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知識分子







點擊「閱讀原文」,牽手科學隊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莫奈晚年哀傷地說,紅色像泥巴,橙色太淡……這是色覺受年齡影響的結果
一個研究數學的世外桃源 特寫
最新研究:空氣污染或使你的幸福感下降22.5%
我們離人造大腦還有多遠?
68年,他打了四億三千萬次嗝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祝賀華人科學家陳志堅榮獲生命科學突破獎 獎金各300萬美元
科學突破!物理學家推翻了一個關於大腦如何工作的100年的假設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在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的科學家
美國超導獲100年新突破!新特性超出科學家認知,潛力難以估量!
100年來新突破:美國超導研究超出科學家認知,潛力巨大無法估量!
庄小威,陳志堅等5位科學家獲2019「生命科學突破獎」
最近40年,美國物理學會告訴你,物理學都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
盤點10個科學上的奇聞異事「科學突破」你知曉嗎?
回顧1-5月中國科學家突破性研究成果!
庄小威、陳志堅等9位科學家分享2100萬美元獎金:2019年科學突破獎公布
外星研究獲得新突破,科學家:外星人已經在銀河系生活110億年
天文突破!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所有的星系10億年旋轉一周
1-5月中國科學家突破性研究成果一覽
華人科學家取得突破,單次過濾99%污染物,或解決全球1/3人缺水!
新紀元!回顧2017年,人類已取得這13項重大科學突破!
美日嚴防死守的技術被中國80歲科學家成功突破
生命科學突破獎揭曉,1200萬美元都給了誰?
世界首例!廣東科學家團隊耗時4年突破全球難題 培育出會「尬舞」的豬
2019年科學突破獎的獲獎者
美國超導研究獲100年新突破!新特性超出科學家認知,或改變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