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得了一塊奇石,可治百病,他救人無數卻慘被打死(故事)

得了一塊奇石,可治百病,他救人無數卻慘被打死(故事)


故事內容有一定的事件原型為基調,影子再加以重組改編潤色,創作成新的故事。只為故事,無真實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對號入座。讀一個故事,品一段人生,願每一個故事後,你會擁有更好的自己!

得了一塊奇石,可治百病,他救人無數卻慘被打死(故事)

舊時黃鹽縣有一位少年姓馮名允之,年幼時親眼瞧見自己的母親因無錢求醫而活活病死,便在心中立下志向,成年之後定要做那懸壺濟世的良醫,他要讓那天下的窮苦百姓,不再為尋醫求葯而丟了性命。

奈何馮允之空有一腔熱情,卻苦於家中太過貧寒,交不起去醫館做學徒的那二兩銀子,只得在村中拜了一位游醫為師。這老者醫術倒也了得,十里八鄉誰家有個病痛皆是由其治癒,近幾年一直住在村裡。

馮允之與老者學了五載有餘,才將書中記載的數千味藥材熟記於心,還未習得如何望聞問診,老者便仙逝了。留給馮允之幾本醫書,說是畢生心得,讓其好生鑽研,將來必能在醫術上有所成就。

安葬好老者之後,馮允之依著老者的囑咐,每日用心揣摩書中奧秘。村中百姓偶有個頭痛腦熱前來尋他瞧病,馮允之雖將癥狀與書中細細對比,用藥慎之又慎,能治好的,卻十中無一。時間久了,大家也知他就是個半吊子,不再來請他了。

村中的小孩更是編了首歌謠來取樂他,「黃口小兒欲救世,苦修七年未成事。學藝不精假大師,娘死爹嫌喪門子。」日日傳唱,甚至見著馮允之了,還學著大人的模樣,將那小腦袋直搖晃,嘴裡說:「不行,不行吶。」

每每如此,馮允之便羞愧難當,他天生愚笨,學東西慢,如今沒了老師指導,靠自己摸索則更是舉步維艱。見村中人都嘲笑他,馮允之想起老師說過行醫者,需多走多看方能有所積累,便收拾了行囊,打算外出遊歷一番。

離開家鄉那一夜,馮允之在心中暗暗發誓,再回之日,必定是他醫術大成之時,任世人如何笑他,辱他,輕視他,他要救人的信念,無人可擋。得了一塊奇石,可治百病,他救人無數卻慘被打死(故事)

一路向南,馮允之可謂大開眼界,山間有無數奇珍異草隨處可見,城中有各種疑難雜症懸賞尋救。他每到一處,便虛心拜訪當地的名醫,將心中所惑一一求教,儘管馮允之以自己所采寶葯交換,肯向他解惑的醫者卻少之又少。是以數年下來,馮允之除認識了更多藥草外,在醫術方面,卻長進不大。倒是順手救了不少乞丐窮人,也算是能治點小病小痛了。

這一日,馮允之行至一個名為黑鳳山的地方,此地常年雲霧繚繞,大片大片的山脈藏匿在其中。馮允之在老師遺留的書中看過關於此地的記載,說是此山中有不少世間罕見的奇葯,既然遇見此地了,不去長長見識倒是可惜了。

初入山中,白晝如夜,繞是馮允之目力極好,視力範圍也不過丈許。小心翼翼的行走於荊棘雜草之中,時不時跳出幾隻未曾見過的野物,馮允之是又怕又心生好奇。這座山,果真是不一般呢,才不過走了半日,他竟是碰到了十幾種在外面極難尋到的藥草,每一株可都價值萬金。得了一塊奇石,可治百病,他救人無數卻慘被打死(故事)

採摘下成熟的葯株,也謹記老師教誨,留下幼苗根系,讓其不至於絕種。在山間轉了幾日,一個背簍倒是裝得滿滿當當,馮允之見此山並沒有什麼危險,壯了壯膽,往更深處走去。

誰知又走了三日,周圍竟豁然開朗起來,密林高樹全部消失,一個小小的山谷中,反倒是鮮花遍野,陽光明媚。馮允之欣喜不已,正欲進去瞧個仔細,卻突然聽到一陣悲鳴。尋聲望去,卻是一隻母狐受了傷,幾隻小狐狸趴在其身邊嗷嗷待哺。

馮允之走近才發現,母狐應是被什麼毒物咬傷了後腿,整支腿已然潰爛。醫者仁心,哪怕這是只小狐狸,馮允之也沒有不救的道理,他從背簍中抓出一株藥草,搗碎了敷在狐狸的傷口處,又扯下一片衣襟,為其包紮。

做完此事,馮允之自言自語到:「母狐啊母狐,不是我不願救你,只是你這腿爛了大半,如今雖能止痛袪毒,以後怕也只得瘸著了。這一群小傢伙又當如何是好?」望了望幾隻小狐,滿臉擔憂。

「恩人勿需擔憂,煩請你將我抱至山谷正中那口泉眼處,小狐便能自救。」誰知那白狐竟口吐人言,還學著人的模樣半跪著,對馮允之做了個揖。得了一塊奇石,可治百病,他救人無數卻慘被打死(故事)

繞是馮允之聽老師講過狐魅一族因靈智超群常有修成人形會講人語的事迹,也愣是被嚇得三魂丟了兩魄,腿肚子直打轉。呆坐在地上許久,見母狐並無傷他之意,才壯起膽小聲問了一句:「你可是修道之狐?」

「哪能修什麼道,不過因為此山有靈,我們這些野物在這裡開了靈智罷了,恩人放心,且將我抱去吧,小狐定當重謝。」母狐說完,似是沒了力氣,整個身子蜷成一團,再不作聲。

馮允之心中百轉千回,最後仍依言將母狐抱到了它所說的山泉邊,只見小狐狸一個個全都衝進泉中,咕嚕嚕飲下一大口水,卻並不吞咽,而將其含住跑來母狐身邊,小心翼翼的灌進它口中。

馮允之雖不明白小狐的用意何在,卻也取了腰中水壺,打滿泉水回來餵給母狐,不過片刻,那母狐慢慢醒了過來。眼睛亮的發光,再渾身一抖,竟是站了起來,圍著幾隻小狐狸打轉。

馮允之滿臉的不可置信,他醫術再不濟,但明明已經壞掉的腿,他是不可能看錯的。許是狐狸見馮允之有了疑惑,便咬開之前他為它包紮的布條,果然腿上一點傷痕沒有,完好如初。得了一塊奇石,可治百病,他救人無數卻慘被打死(故事)

「恩人,此泉仍是整座山脈的靈眼所在,滋養無數生靈,也得萬千生靈反哺,是以有生百骨活死人的功效。今日得恩人相救,我便贈恩人泉石一塊,雖不如泉水那般有神效,但飲用此石泡過的井水,卻也能治世間百病,療萬種傷痛,算是感謝恩人的救命之恩。」那母狐從泉中銜著一塊手指頭大小的石頭,遞於馮允之。

「這,這小小一塊石頭,可治百病?」馮允之雙手發抖,完全不敢相信母狐所言。

「恩人無需懷疑,拿去一試便知。但恩人要答應我幾點,第一不可將今日所見之事講於第二人聽;第二此石的神奇之處也不可說於他人;第三此石泡水時除了恩人,不能有其他人在場;第四,此石並非一直有效,隨著使用次數越多,便會慢慢失去功效,成為一塊普通山石;第五,恩人此間離去,以後便再也不能回來。恩人可做的到?」

「我乃醫者,自然守信講義,你且放心,我離開此地,便將除了此石以外的其他東西全部忘卻,此生不再提及。」馮允之當即對狐狸立下誓言,不好再留在此處,將石頭揣入懷中,對著狐狸俯身一拜,便離開了。

又是數日方才出山,期間馮允之不慎從山坡上跌了下來,渾身沒一處好地方。便照母狐所言,打了些普通泉水,將石頭在水中泡了一刻鐘,果然喝下之後,身上傷痛盡數痊癒,這可真是令他大吃一驚。得了一塊奇石,可治百病,他救人無數卻慘被打死(故事)

站在山腳,對著黑鳳山又是三拜,卻不知之後應該去往何處。他有了這塊石頭,便就有神技傍身,以後還有何病何痛是他治不了的?再遊歷也無意義,離家快十年了,不若便回去罷,從哪裡被踐踏的,便從哪裡站起來。

因此間歸心似箭,回去的路程倒只花了半年,村中許多識得馮允之的人都老了,當年嘲笑他的那幫孩子也已長大。馮允之尋著老師的屋子,重新打掃一番,掛幡出診,標明只為濟世救人,分文不收。

起初,大夥都知道是當年那個黃口小娃回來了,誰也不搭理馮允之,那拿不出手的醫術,還真是怕反給他醫壞咯。馮允之也不惱,將泉石所泡之水,端出去,專給路邊生病的乞丐流浪漢飲用。那些被其治好的人慢慢多了起來,日日來其門前道謝,村中之人才將信將疑。莫不是此子外出十年,真將醫術練得爐火純青了?

村裡一位年過半百的村民,此間得了癆病,眼瞧著已是日薄西山,便死馬當活馬醫,來尋了馮允之。馮允之表面功夫是要做足的,細細問了病情,探脈瞧色,思量許久,又囑老人等自己片刻,去後屋泡了井水,分裝成三份,再開了幾副滋補的藥材,一併給了老人。說只要用自己的井水加上藥物,三副入喉,必定藥到病除。

這老人一副不以為然的模樣,瞧了無數大夫,都直言對自己這病束手無策。這小傢伙,不過躲藏了十年,回來之後竟是這般大言不慚。就且喝了這葯,若是無效,再來好生羞辱他一番。得了一塊奇石,可治百病,他救人無數卻慘被打死(故事)

馮允之倒也不惱,這石頭奇妙之處他早有體會,這些人,總會將當年嘲笑他的話,重新咽回他們的肚子。果然,三日之後,那老人帶著一大群人,跑到醫館,對著馮允之又跪又拜,說他果然是神醫,自己的病已痊癒,渾身舒暢。

身後那一群人都是身患重病之人,一個個哭哭啼啼,懇求馮允之救他們一命。馮允之自然不會拒絕,照著此前模樣,一個個細心瞧了,開些滋養身體的藥方,配著井水一併給他們,也都是藥到病除。

經此一事,馮允之馮神醫的名號傳遍鄉鄰,鄰縣的許多民眾都慕名而來,馮允之仍遵從自己的初心,看病救人,不求名利,不為錢財。館中藥草沒了,他便拿一株之前採的奇葯去換,一株葯可換得好幾年的普通藥材。村中人也時常送些食物來感激,馮允之倒並不覺得日子難過。

如此幾年,馮允之的名氣越甚,百姓為了感謝他,甚至為其豎了一座石像,每日虔誠跪拜。就連那些皇親國戚也多有上門求醫的,馮允之不論貧富貴賤,皆是一般看待。是以越發令人尊敬。

但馮允之卻不如別人想的那般滿面榮光,他雖完成了自己的夙願,終於成了救死扶傷的仁醫。可這卻不是憑他自己的本事而得,醫術雖越發精湛了,可那神石卻是作用越來越小了些。以往只需一碗水煎藥便有奇效,如今用到五碗水才勉強可行,只怕再過一年,這石頭該徹底成為廢石了,到那時又當如何是好?得了一塊奇石,可治百病,他救人無數卻慘被打死(故事)

馮允之明白自己太過依賴神石,便開始有意的減少使用,可憑他的醫術,想要像之前那般一副葯便藥到病除,是不可能的。久而久之,民間便開始出現了各種傳聞,有說馮神醫醫術退步的,有說馮神醫不願再免費救治的,也有說馮神醫開始沽名釣譽的……

馮允之雖心中難受,卻又無可辯解,又因這幾年將自己所采奇葯都如數換了,如今要開的方子所需藥材不似之前那般普通廉價。漸漸的馮允之便覺力不從心,為了維持醫館,他只得開始向病人索取少量錢財,不求賺錢,只求夠他繼續買葯便好。

這期間,黃鹽縣發了瘟疫,大片的百姓都染了疫病,換作以前,直接來找馮允之拿兩副葯便可好的。如今藥效驟減不說,還要伸手問他們要錢,馮允之這良心真是壞透了。

原本對馮允之不滿的民眾,見他說好不收診金藥費的,如今卻開始自打其臉,一時對他怨聲載道。日日在醫館門前罵盡難聽之言,對醫館打砸破壞。馮允之無奈的站在角落一言不發,神石已經完全無效,他即便再想救,也救不了。這些人,當初受自己醫治施捨時,一副副諂媚討好的面孔,如今這般惡毒嘴臉,讓他又怒又惱。他只不過想救人罷了,為何卻如此之難?
得了一塊奇石,可治百病,他救人無數卻慘被打死(故事)

不知是誰從何處得知了馮允之有一塊奇石的消息,說他這些年,便是用此石化水為引,治好的眾人,他哪有一星半點的醫術呢?此消息一出,眾人似瘋了般全數涌到醫館,讓馮允之將石頭交出來,不然便讓他拿命來抵。

馮允之不知自己從何處泄了秘密,百口莫辯,便取出石頭化入水中,將水一飲而盡,向眾人直言,此石已與普通石頭無異。此時早已瘋魔的百姓誰肯信他?見他果真有神石,頓時暇眥欲裂,一起衝上去按住他,奪過石頭,再泡了水喝,卻毫無效果。

某個人喊了聲,姓馮的剛剛喝了水,藥效還在,咱們若是吃了他的肉,喝了他的血,想這瘟疫就必定能治好。一人呼,百人應,這群喪心病狂的傢伙,架起大鍋,生起猛火,真就將馮允之洗凈剝盡丟入了沸水中。等那湯白肉香傳出,一人一口分喝下來,都直言果然有神葯做引的湯水香濃,這病不日定可痊癒。得了一塊奇石,可治百病,他救人無數卻慘被打死(故事)

可憐那馮允之,一生為他人作想,活著只為救死扶傷,死了竟也遂了他的願,被當作人葯來治病除災。一月過後,整個黃鹽縣一片死寂,連只烏鴉都沒有。那些喝過湯藥的百姓,一個也沒能活下來。唯剩下那曾經為馮允之豎下的石像還屹然站立在遍地白骨之間。

(故事完)

本故事由一個影子原創,在一定的事實原型上,改編成了全新的故事,再次強調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故事圖片均來源於網路,與本文無關,如有異議,請聯繫後台刪除,請勿對號入座。喜歡請點贊評論,想看更多故事請點右上角添加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影子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已死孩子託夢,生下女兒,才知道原是母親害死他們(故事)
男子冒死救下五十人,眾人不知感謝,反將他推下懸崖(故事)
生下孩子,她只看了一眼,便瘋瘋癲癲了三十年(故事)
妹妹一場病後,我成了撿來的孩子,父母卻被她活活氣死(故事)
八十歲老人兩次死而復生,打好的棺材給兒子用,只因舍不下腦癱孫子(故事)

TAG:一個影子的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病了又病,可能是身體被「堵」了!打通這些地方,百病自然消除
打開這裡,幾乎可抗百病,不懂得,太可惜
人人嫌它長得丑,卻不知是治百病的良藥!
「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一病一絕招,太難得了!
治病還是致病?一念之間!神奇的人體三角區,養好了,百病不擾
拍打拉筋不止治百病,還一定是千病萬病,經絡暢通,疾病就好了
對著牆,做一個動作,十病除九,百病難侵,很多人受益
大量上市!人人嫌它長得丑,卻不知是治百病的良藥!
梨子吃錯傷身,會吃治百病,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養身 | 人人嫌它長得丑,卻是治百病的良藥!
血管一壞,百病齊來!避免了這4件事,其實你可以更健康
百病從肝治,睡前有這3個壞習慣的人難怪肝不好,裡面有你嗎?
中醫一絕:刮刮手指,就可調治百病,很多人都刮錯了~
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養好百病莫侵 值得一看!
對著牆做一個動作,十病除九,百病難侵,很多人受益
脾虛是百病之源,可能折壽!有這4種情況的,要調理身體了
女人發脾氣時,就得這樣治,包治百病!
百病之源在於肝!肝不好,人就倒,不想被肝病纏上,多吃這些食物
女人脾虛不僅老得快,而且百病纏身!6個脾虛的信號,你有嗎?
人到中年容易百病纏身,要做好抗大病準備,很多人不注意遺憾錯過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