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館藏文物八十萬,含蘊華夏百萬年。——國博館藏重器專題

館藏文物八十萬,含蘊華夏百萬年。——國博館藏重器專題

中國 · 北京

中國國家博物館

紅旗簇擁國徽懸,

黃牆翠瓦映藍天。

歷史革命兩部分,

一統國家博物館。

館藏文物八十萬,

含蘊華夏百萬年。

濃縮中華文明史,

可聞驚雷觀烽煙。

國家博物館裡的精美佛像

這些佛像在寺院里是看不到的,是古代佛像文物。都是不同時期、地域、質地的佛像文物精品。有中亞遺風的彩塑泥像,有中土氣韻的木雕造像;有簡潔質樸的古印度造像,華麗莊嚴的藏傳佛像。有窖藏出土的石刻精品,有海外回歸的石窟瑰寶。特別是高達兩米的宋代木雕觀音菩薩像 (下圖),是國內博物館首屈一指的藏品,其雕刻之精、造型之美、體型之大,實為罕見,可稱是精美絕倫。

佛教自漢代傳入我國內陸地區,在與本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中,逐漸形成了有中國特點和王朝風範的漢傳佛教藝術。7世紀佛教傳入西藏,融合當地文化信仰、風俗習慣,匯聚了佛教顯宗、密宗和藏地苯教等內容,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藏傳佛教藝術。漢傳佛教藝術和藏傳佛教藝術交相輝映,展現著中國佛教藝術的輝煌成就。

砂岩佛半身像 北魏 2014年國家文物局劃撥

造像窄長臉,高肉髻,面帶神秘的微笑,具有雲岡三期秀骨清像的典型特點。北魏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孝文帝遷都並推行漢化改革之後,佛教造像出現了反映中原文人清瘦高逸、超凡出塵的精神特點,一改胡貌,開始體現中國化佛像的特點。此像風格與雲岡石窟曇曜五窟的造像迥異,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雲岡石窟流失雕像雖多,由於砂岩材質容易風化,留存至今的非常少見,且雲岡三期作品目前存世完整者極少,此像更加珍稀。

夾紵菩薩坐像 宋 2014年國家文物局劃撥

夾紵器即脫胎漆器,大約始於漢魏,流行於唐代。以夾紵方法製作佛像據說始於東晉,夾紵佛像的流行大概是因為銅荒和佛教節日行像的需要。這種乾漆夾紵佛像,經久不蛀,光澤如新,不易開裂。此菩薩像仰面向上,當是面向主佛,呈遊戲坐姿,是宋代流行的菩薩坐姿,生動而親切。此像歷經千年,雖有殘破,仍然光亮如新,是難得的夾紵佛像精品。

下圖是早年被日本商會盜鑿流失海外後回歸國家的山西太原天龍山唐代石刻菩薩坐像,姿態生動,衣紋流暢,是盛唐石窟雕塑的傑出代表。

公元1世紀,在古希臘雕塑藝術影響下,佛教造像最早出現於印度。中國的佛造像藝術是在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發展起來的,將佛教高深的哲理轉化為藝術形象,不斷吸收、融入中國之文化藝術,逐步發展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藝術內涵、鮮明時代風格與不同地區特色的中國佛造像藝術體系。彩塑佛造像欣賞 (下圖)

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甘肅麥積山石窟、江蘇南京棲霞山石窟等大批石窟寺被開鑿。受大型石窟造像的影響,石雕佛教造像成為佛教造像的主流,其中山東青州、山西太原天龍山和河北定州曲陽的石雕佛教造像完全脫離了對印度式佛教造像的模仿,創造出全新的中國式佛教造像。

宋代以後,木雕佛教造像流行,注重形象塑造,工藝精巧。特別是宋代木雕菩薩像突破了典籍儀軌的限制,追求美而不嬌、端莊含蓄、樸素無華的自然之美,呈現出高雅和飄逸的藝術風格。

明清時期宮廷造辦處製作了大量藏傳佛教造像。這些造像吸收了漢地傳統的造像手法和風格,注重表現造像含蓄、溫雅的神態,裝飾華麗,雕刻細膩。明代藏傳佛教造像雕琢精緻,漢地風格佔主導地位。形式多樣,鑄造工藝精細,裝飾繁縟。

藏傳佛教是佛教傳入西藏地區後發展起來的一種宗教,匯聚了佛教的顯宗、密宗和西藏地區的苯教等內容。在獨特的地理環境中,藏傳佛教造像藝術不僅融匯了克什米爾、東北印度、尼泊爾等外來文化,還將漢傳佛教造像藝術的精華融入其中,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因素的造像風格,是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博物館 館藏宗邦重器

作為禮器,青銅容器是貴族地位的標誌,家族永寶的聖物,國運昌祚的象徵,以其別緻多樣的造型、獨特的裝飾紋樣及鐫鑄在器身的文字,成為中華文明熠熠生輝的瑰寶。

士山盤 西周中期 2001年徵集

水器,盤內底鑄有銘文8行97字。該形制的盤流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根據周代歷譜,考證其紀年為懿王十六年。士山盤銘文為研究周代服制提供了重要史料,可知西周王朝派遣使臣巡戒征察南土諸侯和方國職事貢獻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銘文記載諸侯、方國國君饋贈使臣禮物的史實,可補西周賓禮之缺。

衛簋 西周中期 2006年徵集

盛食器,衛簋共有4件,形制、紋飾、銘文、規格基本相同,分別為博物館和私家收藏,屬於同時製作的成套器物。這件簋蓋內和器內底鑄有對銘12行123字。從銘文可知,衛與為兄弟關係,為兄,衛為弟,他們在王朝任不同官職,因此歸屬不同的職官系統管轄。作為小宗宗子的衛雖然有權獨立鑄造祭祀父親的禮器,但在表達自己作器意圖的銘文上,完全追隨大宗宗子,表明西周宗法制度在當時貴族家族內被嚴格執行,在同一宗族之內,大宗在祭祀活動上以及相關的禮器製造方面具有主導權與決定權。

蓮蓋蟠螭紋壺(2件) 春秋晚期 2015年徵集

盛酒器,兩壺基本相同,蓮瓣形器蓋,圈足。壺身紋樣以4條綯索紋為界欄隔出5條裝飾紋帶,口部和近圈足部各裝飾一周填充蟠螭紋的波帶紋,器頸肩部位裝飾兩周蟠螭紋,器腹部裝飾一周饕餮銜龍紋,圈足裝飾一周綯索紋,為東周三晉地區流行的裝飾紋樣。

形制和裝飾紋樣基本相同的壺出自太原金勝村墓地M673,同墓地M674出土的蟠螭紋壺上的饕餮銜龍紋與這對壺相同。此對銅壺應出自三晉地區,鑄造精美,裝飾繁縟華麗,是極其難得的青銅禮器精品。

王子臣俎 春秋晚期 2014年徵集

切割承載器,祭祀時常與鼎、匕配套使用。俎面兩端共鑄有鳥篆銘文8字,帶有楚文化風貌,器主「王子臣」是楚國王室的一位公子。東周時期發現的青銅俎數量較少,此器是現存唯一的帶銘銅俎,彌足珍貴。

國家博物館 館藏文人翰墨

中國書畫在收藏界備受青睞,成為拍賣市場的寵兒和炫目天價的創造者,給博物館的書畫徵集工作帶來重重困難。國博近藏書畫作品是在相關政府機構支持下克服書畫徵集難題的成果體現。

《楓林愛晚圖軸》 藍瑛 清順治九年 絹本設色

2010年國家文物局劃撥

藍瑛(1585~1664或1666年),字田叔,號蝶叟,晚年號石頭陀,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藍瑛將各家之長和自然造化熔於一爐,自立門庭,與文徵明、沈周並重。此幅畫作是藍瑛晚年之作,描繪的應是北方深秋山林景色。整幅畫仿范寬筆意,筆墨嫻熟而大氣磅礴。

《山水圖軸》 髡殘 清順治辛丑年 紙本設色

2010年國家文物局劃撥

髡殘(1612~1692年),字石谿,一字介丘,湖南武陵(今常德)人,在清初畫壇上,與石涯並稱「二石」,與程正揆並稱「二溪」,與原濟、朱耷、弘仁並稱「四僧」,藝術上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此畫作於辛丑年(1661年)十月,畫家時年49歲,筆意已日臻老辣嫻熟,有「奧境奇辟、緬緲幽深」之境。

國博館藏之傳世良工

瓷器、瑪瑙器、青銅器、金製品等,它們攜帶著豐富的物質文化信息,展現了我國古代工匠的卓越智慧和高超技藝,是我們了解已經消逝的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這些徵集來的珍貴文物從製作工藝與創新發展的角度向觀眾展示了古人生產和生活的多彩畫卷。

鴟鴞形馬胄飾(2件) 春秋早期

2011年郭焱捐贈

兩件造型、紋樣基本相同,以金箔剪切成鴟鴞形,通身捶揲出象徵翎毛的變形竊曲紋,每件在喙、首、背、尾、腹、爪等部位分布有9對釘孔,應是馬胄上的飾物,張家坡西周墓地M196和M198出土有類似尺寸的銅馬胄飾。它們出自遭群體性盜掘的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大墓,盜出後被販賣至歐洲,歷經幾次轉手終於回到中國。這兩件富麗堂皇的馬胄飾製作精美,不僅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對認識和研究早期秦文化具有重要學術意義。

錯金銀雲紋鼎戰國中期 2012年徵集

炊煮器,由蓋、器兩部分組成,除蓋頂飾三瓣花紋外,通體裝飾錯金銀雲氣紋。錯金銀是在青銅器表面鑄出淺凹的紋飾,或用硬度較大的工具在銅器表面鏨刻出有淺槽的紋飾,然後在淺槽內嵌入細薄的金銀片或金銀絲,再用厝石將所裝飾的銅器表面打磨平滑,從而使金銀與青銅映襯出各種不同的紋飾色彩。錯金銀工藝約始於春秋晚期,盛行於戰國中晚期至西漢。此鼎紋飾疏密有致,色彩美觀,反映了戰國時期高超的錯金銀工藝水平,較為少見。

彩繪雁魚釭燈 西漢 2010年徵集

作大雁回首銜魚站立狀,由雁首及長頸、雁體、燈盤、燈罩4部分套合而成,可以拆裝。器表施紅、綠彩繪,以墨線勾勒出翎羽、鱗片和夔龍紋,形象生動,裝飾華麗。煙塵通過雁脖頸導入雁體內,融於水中,科學環保。漢代青銅燈造型多樣,有雁足燈、卧羊燈、朱雀燈、牛燈等,這件雁魚釭燈彩繪保存完好,設計構思巧妙,做到了實用功能和形式藝術的完美統一,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青花纏枝花紋菱花口盤 明宣德

2010年國家文物局劃撥

十二瓣菱花折沿口,弧腹呈瓜棱狀,盤心繪纏枝番蓮紋,內壁繪卷枝四季花卉,外壁繪折枝四季花卉。纏枝紋在明代也稱「轉枝」,是在圓弧線上綴以葉子和花朵。這種紋樣盛行於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多作主題紋樣出現。

國博館藏之回歸的國寶

近代中國先被西方列強欺凌,後被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在那段屈辱的國難歲月里,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遭到踐踏和蹂躪,加之猖獗的盜墓及文物走私,不計其數的珍貴文物流失海外。那些客居海外的國寶何時才能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一條漫漫長路,也是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子龍鼎 商 商後期 商末周初

子龍鼎重達230公斤,通高1.03米,比著名的大克鼎和大盂鼎都高。造型雄偉,紋飾精細優美,在商末周初時期重器中,子龍鼎是商末周初已知的最大圓鼎。它與著名的國寶后母戊方鼎一方一圓,合稱商代重器雙璧。它也是目前所知的帶有「龍」字最早的青銅器。子龍鼎在20世紀20年代前後流入日本,此後銷聲匿跡。直到2004年,日本一位企業家在大阪舉辦了一次私人藏品展,子龍鼎在展覽中露了面,並引起轟動。2005年負責承辦國家重點文物的專家前往日本,追尋子龍鼎的下落。當對方得知我國要追回子龍鼎時,竟開出了上億元的報價,當時不得不暫時放棄買回子龍鼎的想法。幾個月後,子龍鼎神奇地出現在香港,專家馬上前往香港。經過六七次的洽談,子龍鼎終於回到中國。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實物的場所,尤其是國家博物館的這些瑰寶,讓更多人看到和珍視將是全民族之幸。

國博館藏之元明清青花瓷

青花瓷,瓷器釉下彩的一種,先在瓷坯上用鈷料描繪紋飾,再上無色透明釉,1200度以上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由於花紋罩在釉下,看得見摸不著,所以不易磨損,永不褪色。

青花瓷創燒於唐,成熟於元,興盛於明清,在我國瓷器史上沿襲時間最長,產量最大,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元朝開始盛行青花瓷,原因是馬背民族蒙古人尚(喜好)藍、尚白和尚紅。元朝相對短暫,一共只有98年,而青花到了元代中後期工藝才成熟,所以傳世的元青花非常珍貴。據介紹全世界的元青花館藏只有300-500件,而國博展覽了6件。

青花束蓮卷草紋匜 元 高4.4厘米。

很多關於瓷器的書都會提到這個展品。匜像是一個瓢,是古代的凈手水器,說白了就是洗手用的澆水器,是宋元時期典型器形,元青花的匜傳世量很少,此件青花匜釉面發青,圖案繪製簡單,應該是早期青花作品,彌足珍貴。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元 22.5厘米

青料為蘇麻離青

蘇麻離青是一種來自西亞的青花料,發色凝重幽艷,由於成分中鐵含量較多,鐵多了發黑,會出現斑斑點點的黑色結晶痕迹,也就是鐵鏽斑。明成化年後,逐漸被回青料替代。

青花雲龍紋罐 元 高29.5厘米

主體繪有蒼龍火珠,矯健飛揚,四爪剛勁,青料為蘇麻離青,是元青花轉型時期的精品。

青花纏枝花卉紋罐 明永樂 高23厘米

腹部繪纏枝牡丹紋,器形碩大,釉面肥潤,白中微閃青。

青花團龍紋十棱洗 明宣德

宣德官窯器之精品,洗是古代用以盥洗用的,類似今天的洗臉盆

青花纏枝菊印暗花卉紋碗 明宣德 高7厘米

外壁裝飾纏枝蓮紋

青花雙鳳穿牡丹紋罐明宣德高13.5厘米

肩部和足部是曲折幾何紋,腹部是雙鳳穿牡丹,鳳首描繪細膩,展開的雙翼層次分明,飄動的尾羽婀娜多姿,青花色澤淡雅,盡顯宣德官窯風采。

青花纏枝葡萄紋罐明宣德 高12.8厘米

肩部和下腹部飾如意雲頭對飾,腹部飾纏枝葡萄,線條流暢,器形樸實。

青花雲龍趕珠紋缽 明宣德 高11厘米

外口沿飾海水紋,外壁繪有趕珠雲龍紋,造型敦厚,紋飾流暢,雲氣飛動,龍紋矯健,是宣德官窯器重的典型器

青花翼龍紋罐明高37.5厘米

頸部是「壬」字朵雲紋帶,肩部是錦地開光內飾寶相花,腹部繪帶翼飛龍,足部飾海水江崖紋

青花高士弈棋圖罐 明成化 高24.6厘米

頸部飾朵雲,肩部飾疊葉芭蕉,器身繪高士攜琴訪友,庭院弈棋,足部飾蓮瓣紋一周,青花發色淡雅柔和,胎面肥潤明快,畫麵線條秀麗流暢,瀟洒飄逸,是典型的平等青(青料)為色,成化青花精品

青花獅子戲球紋碗 明成化 高9厘米

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 明 永樂 高30厘米

青料是蘇麻離青,發色濃艷,光彩奪目,是永樂青花大器之精品。足部疊葉芭蕉紋,肩部蓮瓣紋

青花纏枝蓮紋梅瓶 明永樂 高25厘米

肩部是忍冬紋,腹部是纏枝蓮花及花蕾紋。

纏枝蓮又名西番蓮,是受藏傳佛教影響而形成的常見官窯紋樣。

青花捲草紋貫耳瓶 明永樂高19.5厘米

青花發色暈散,藍中泛微黑,是永宣青花黃金時期的代表作。

青花纏枝花卉紋折沿洗 明 永樂高12.5厘米

外沿海水紋,器里外都飾有纏枝花卉,器形仿來自阿拉伯銅器,造型簡潔飽滿,為永樂青花典型器。

青花纏枝花卉蓮瓣紋碗明永樂 高10厘米

外口沿飾回紋,腹部變體蓮瓣紋

青花蓮瓣紋雞心碗 ,明永樂 高6厘米

雞心碗是永樂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器物,造型端正秀巧,圈足矮而且小,碗底心出肚臍,宛若雞心,故名雞心碗。

青花錦紋壯罐 明永樂 高23厘米

因為上下粗壯,故稱壯罐,造型渾厚,紋飾繁密,有異域風格

青花纏枝花卉紋罐明宣德高24厘米,典型的宣德青花器

青花龍紋天球瓶 明宣德 高43厘米

口沿是忍冬紋 ,整個器體繪了氣勢磅礴的三爪龍,怒目張口,毛髮高聳,龍體繞瓶身一周,青花發色濃艷

青花潘斌銘人物紋筆筒 明 崇禎 高20厘米

這個筆筒上畫著貴婦觀樂舞圖和狀元及第圖,畫面上有「乙卯秋日,如意房潘斌」題記,是崇禎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崇禎青花胎體潔白緻密,青花呈色豐富,此筆筒有確切紀年,是崇禎瓷器斷代研究的標準器。

青花山水人物圖凈水碗,明,崇禎,高15厘米。

器身上有五行多達44個字的款,註明製作時間和緣由,字數之多在歷代瓷器中非常罕見,也是崇禎青花斷代的重要標準器。凈水碗為佛前供器。

青花白龍紋天球瓶 清雍正

白龍穿翔藍色雲海,氣勢磅礴,非常少見

青花九龍紋荸薺瓶清乾隆 高29.2厘米

器身繪九龍,姿態各異,穿雲入海,威猛遒勁

青花折枝花果紋六方瓶 清乾隆 高66厘米

青花纏枝蓮紋八寶紋尊清雍正 高70厘米,

器形極其高大,青花紋飾清麗明晰,口沿飾忍冬紋和如意雲頭紋,頸飾蕉葉紋內填朵蓮,肩飾回紋和團花,腹飾纏枝蓮荷和佛家八寶。

佛家八寶是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罐、金魚、盤腸

青花開光人物故事圖瓶清康熙高93厘米

器形極其高大,畫面開光繪人物故事圖,內容豐富,工細精美,反映了康熙時期制瓷技術的高超水平

這個近1米高的大青花上的人物畫的是栩栩如生

青花海水雙龍戲珠紋瓶 清康熙,四爪蛟龍騰躍於洶湧翻滾的海面上

青花魚藻紋鳳尾尊清康熙高45.2厘米

這是什麼桂魚呢

青花雲龍紋雙耳扁瓶清乾隆高26厘米

這條青花雲龍

青花三多紋抱月瓶,清雍正高33.3厘米,瓶身主體繪有青花折枝花果,寓意福壽三多

青花纏枝花紋三羊尊清乾隆高32.8厘米

這裡有弦紋、纏枝花卉紋、海浪紋、蕉葉紋、回紋、卷枝紋.

國博館藏金器

嵌寶石行龍銀鍍金簪

狼噬牛紋金牌飾戰國 胡 (前475 - 前221年)飾物

1972年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原伊克昭盟)杭錦旗阿魯柴登出土長12.7厘米、寬7.4厘米、重237.625克這件牌飾用黃金製成,牌面上壓制出四狼噬牛的紋樣。

馬頭鹿角形金步搖南北朝北朝冠飾

1981年內蒙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出土高16.2厘米、重約70克步搖的基座為馬頭形,馬頭上分出呈鹿角形的枝杈,每根枝杈梢頭捲成小環,環上懸一片金葉。馬頭和鹿角形枝杈上鑲嵌珠飾。

金牌清周長115厘米這塊金牌是緬甸贈給乾隆皇帝的禮品

緬甸是中國鄰邦,兩千多年來,中緬兩國有著密切的聯繫,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緬甸國王派使臣帶著大批禮物前來中國通好,受到清政府的隆重款待。

龍紋嵌珊瑚料珠銀盔

銀鍍金嵌料珠領約

金鐲

龍鳳紋金執壺明(1368——1644年)

1958年北京市昌平區定陵出土通高12.5厘米、口徑4.2厘米、圈足徑5.7厘米、蓋高3.1厘米、蓋口徑4.5厘米、重192.5克。

嵌寶石桃鳳銀鍍金釵

金瓶

嵌寶石行龍銀鍍金簪明(1368——1644年)

1958年北京市昌平區定陵出土通長17.4厘米,頂長2.5、寬4.5厘米,重24.8克。

鳳紋金霞帔墜子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1958年江西省南城縣長塘街益庄王墓出土通高16.5厘米、寬7.5厘米、重71.8克。

鎏金三龍耳銀壺

國博館藏木雕及傢具

從遠古到今天,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不斷發展和演變。中國古代傢具經歷了由低型向高型的嬗變過程。漢以前人們席地而坐,傢具以矮型的席、案、床、榻等為主,明代中期以後,高型傢具進入成熟階段,除髹漆傢具外,還出現了更為精美的硬木傢具。明、清傢具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思想觀念和文化傳統,代表了中國古代傢具的最高工藝水平。全面感受明清傢具所蘊涵的深厚、柔美、風雅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進而深刻認知中國古代傢具之「大美」之所在!

國博館藏其他重器及絕世藏品欣賞

中國國家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國博藏品數量為10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整體規模在世界博物館中位居前列,2012年遊客接待量達到537萬人次,2013年達到745萬人次(當年全球第三),是全世界最受遊客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圓明園獸首之兔首

正鼎

孝端皇后鳳冠

烏金釉碗

文徵明 行書七律詩扇

透雕蟠螭紋銅鏡

唐 餃子

銅觶(局部)

上 亞丑鉞 下 獸面紋銅鉞

石叟款銅觀音菩薩坐像

身著大祭司服的羅馬皇帝屋大維雕像殘片

群芳譜 局部

群芳譜 局部

群芳譜 局部

群芳譜 局部

群芳譜 局部

群芳譜 局部

群芳譜 局部

群芳譜 局部

青銅人首

青銅人首

青花八吉祥紋扁壺

青花海水雲龍紋罐 局部

嵌珍珠寶石金項鏈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出戟觚

牛頭鹿角金步搖

佩戴王冠的伊西斯神

佩戴王冠的伊西斯神

綠釉陶男俑

明 宣德 祭紅釉盤 明 宣德 祭藍釉暗花雙龍戲珠紋盤 明 弘治 黃釉盤

鷺鷥荷蓮帽頂

龍虎紋盤

夔龍紋璜

夔龍紋璜

龍虎紋青銅尊 局部

郎窯紅釉觀音尊

霽青金彩海宴河清尊

擊鼓說唱陶俑

畫像磚 飛天

花鳥人物螺鈿青銅鏡

哈薩克古代珍寶展展品

哈薩克古代珍寶展展品

哈薩克古代珍寶展展品

哈薩克古代珍寶展展品

哈薩克古代珍寶展展品

哈薩克古代珍寶展展品

哈薩克古代珍寶展展品

哈薩克古代珍寶展展品

非洲的面具

鶻啄鵝絛環

鳳形佩

仿鈞窯匜式尊

錯金銀雲紋車飾

錯銀卧牛青銅鎮

錯金銀雲紋銅犀牛尊

錯金銀雲紋車飾

彩繪石雕武士像

古代佛造像

彩繪貼金石雕佛立像

石雕菩薩坐像

卜骨

彩繪木雕觀音菩薩坐像

雙鹿紋飾件

立鹿紋飾件

金累絲嵌珠石帽花

四羊方尊

石叟款銅觀音菩薩坐像

安濟橋石欄板

南朝 畫像磚

雙羊青銅飾

雙鳳雙獸葵瓣銅鏡

紅地黃彩雲龍紋罐

蹴鞠紋銅鏡

銅手鉗

孝端皇后鳳冠

粉彩鳳穿花紋雙聯瓶

青銅爵

紅彩金魚紋花盆

粉彩桃紋天球瓶

金手鐲

青玉龍形佩

鎏金熊形銅鎮

蓮花瓣鳥紋高足銀杯

彩繪貼金石雕佛菩薩三尊立像

黃釉樂舞圖瓷扁壺

菩薩頭像

藍釉陶驢

鳳形佩

亞長 青銅鉞

素命 青銅鎛 鈕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狐在線 的精彩文章:

預展首日 人氣旺盛
季濤:數據揭秘 今年京城春季拍賣究竟如何?
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晚拍總成交額達6230萬英鎊,較去年升20%!
上海嘉禾2017春拍今日預展!
敬華春拍 珍瓷雅玩集錦

TAG:藝狐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館藏一百七十萬件文物,展陳豐富的陝西歷史博物館,為一級博物館
館藏16萬餘件的廣東省博物館,館藏精品瓷器一覽!
館藏文物達8萬餘件的惠州市博物館,典藏珍寶一覽!
六朝博物館館藏:千年不朽木屐
台灣地區最大的博物館,館藏文物近70萬件
宿州市博物館,館藏數千年前的珍貴青銅器!見證文物之美!
國家博物館「瑞犬納福——戊戌新年館藏文……
茂陵博物館,館藏國寶級文物!其中52斤的鎏金馬,讓人大開眼界
件件稀有!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館藏中國戰國至清代的國寶文物
館藏42萬件珍寶的南京博物院,國寶金器一覽!價值連城,世之罕見
館藏4萬餘件文物的武威市博物館,珍寶級文物一覽!讓人大開眼界
伊朗國家博物館:中國元青花第二大收藏國,館藏品美讓人心醉!
這個日本博物館館藏的中國文物,堪稱另一個「國博」!
大英博物館藏:國寶元青花
英國國立博物館藏品 十九世紀中葉的老照片
國家博物館館藏雞文物
天下館藏|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絕世文物
英國博物館總舉辦各種大型中國藝術品展,顯擺館藏上百萬件庫存
各大博物館百件館藏玉器選粹
天津博物館,館藏珍品玉器一覽!名副其實的「國家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