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找到自己的命運,而不是他人的命運

找到自己的命運,而不是他人的命運

黑塞(1877-1962)

專欄:傳奇Legend

- 往期精彩推薦 -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黑塞

他被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

「追求真理的英雄與先驅者」

他用對自然、對萬物、對生命的大愛

舉起了人道主義的旗幟

他的作品敢於面對殘酷的現實

鼓勵人們勇敢地承受生活的壓力和社會的墮落,

努力追求美好的世界。

「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

赫爾曼·黑塞(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8日),德國作家,詩人。1877年出生於德國,1919年遷居瑞士,1923年入瑞士籍。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62年於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歲。

1877年7月2日,黑塞出生於德國南部的施瓦本地區一個叫卡爾夫的小城。他的家庭具有多國血統和濃重的宗教氣氛,使其從小就接受比較廣泛的文化和開放的思想,不僅受到歐洲文化的熏陶,也有東方、主要是中國和印度的古老文化的影響,這對黑塞日後的文學創作,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881年,隨父母移居瑞士巴塞爾。

1884年,進入巴塞爾的密遜小學,開始寫詩。

1886年,黑塞一家再次回到卡爾夫。到十三歲為止,就讀於卡爾夫小學和拉丁語學校。《在輪下》、《德米安》、《童心》、《回憶少年時》,皆以此四年的少年時代為小說的題材。

1891年,考入毛爾布倫修道院,過著不愉快的寄宿生生活,還曾企圖自殺。《在輪下》詳細記載從拉丁語學校到神學院這一段生活。此外,關於毛布農神學校的作品還有《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玻璃球遊戲》等。

1892年,逃出神學院。因神經衰弱自殺未遂。後逐漸恢復。

1893年,在埃斯林根當書店店員,三日後又逃出。擔任父親的助手,借讀書消磨憂鬱的日子。對其影響至深的祖父赫爾曼·根德爾特去世。

1894年6月,在卡爾夫的佩羅特鐘樓大鐘工場當學徒工,工作是磨鐘塔時鐘的齒輪。

1895年10月,在圖賓根的赫肯豪爾書店當學徒,開始埋頭研究十八、十九世紀的文學。讀書、寫詩。

1899年,自費出版《浪漫之歌》。這部處女詩集收載詩人18歲至21歲之間的詩作。接著又出版《午夜後一小時》,包括圖賓根時代的九篇散文習作。 7月末離開赫肯豪爾書店。 秋天在巴塞爾的萊希書店工作。

1903年,辭掉萊希書店的工作。第二次到義大利旅行。

1904年,發表長篇小說《彼得·卡門青》,一舉成名。同年,與鋼琴家瑪麗亞·貝諾利(1868—1963)結婚。

1906年,小說《在輪下》出版,獲得很大的成功。

1908年,中篇小說集《鄰人》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收錄了《婚約》等。

1910年,以音樂家為主角的小說《蓋特露德》出版。

1911年,去亞洲旅行。經紅海至錫蘭、新加坡、南蘇門答臘旅行,年底回。旅行的動機是想逃避歐洲、對東方的憧憬、打開家庭生活的僵局等。

1912年,攜全家遷居瑞士。在此期間,除了寫詩、撰文抨擊沙文主義外,除支援德國流亡者出版的刊物外,還堅持同軍國主義、後同法西斯主義鬥爭,直至二戰結束。

1913年, 散文、詩歌集《印度之旅》出版。

1914年,描寫藝術家的家庭生活悲劇的小說《藝術家的命運》出版。 7月,一戰爆發。在伯爾尼編輯慰問德國戰俘的報紙和圖書。9月,在新蘇黎世報上發表反對德國軍國主義分子的《朋友們,別唱這種調子!》,反對極端的愛國主義,受到德國文壇和出版界攻擊。

1915年,小說《漂泊的靈魂》、詩集《孤獨者之歌》出版。8月,羅曼·羅蘭訪問黑塞,二人開始了多年的友誼。

1916年,小說《美麗的青春》出版。3月,父親逝世。末子馬丁患重病。妻子精神病惡化,入院治療。研究弗洛依德。

1919年,移居瑞士南部的蒙太格諾拉,以辛克萊的筆名發表小說《德米安》,引起戰後人心熱烈的反應。從第九版起,改為黑塞所作。與妻子分手。開始作畫。

1920年,小說《克林梭爾的最後夏天》出版。

1922年,小說《悉達多》出版,講述了古印度貴族青年悉達多求道之路。本書是黑塞年輕時代開始對印度的關心集大成之作。

1923年加入瑞士籍。正式離婚。

1924年,和女作家利查·維恩佳的女兒魯特·維恩佳結婚。

1927年長篇小說《荒原狼》出版,引起了德國文學界的激烈爭論。跟第二任妻子離婚。

1928年,去慕尼黑訪問托馬斯·曼。

1930年,小說《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出版

1931年,與猶太裔的藝術史家妮儂·多賓結婚。遷入蒙塔紐拉近郊的新居。

1932年,小說《東方之旅》出版。

1933年,希特勒政權成立。納粹開始焚書、迫害猶太人。儘力於幫助逃亡者和籌措救濟資金。

1939年,納粹德國發動閃電戰,吞併捷克,侵入波蘭,二戰爆發。到1945年為止,被列入德國不受歡迎的作家名單,斷了出版作品用紙的配給。

1943年,小說《玻璃球遊戲》出版。

1946年8月,獲歌德獎。秋,由於「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了一個範例」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55年,獲法蘭克福德國書籍業的和平獎。《堤契諾之歌》出版。

1962年8月8日,腦溢血逝世於蒙塔紐拉。8月9日,詩集《一根斷枝的呻吟》出版。

黑塞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一生曾獲多種文學榮譽,包括諾貝爾獎、歌德獎。他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為題材,表現對過去時代的留戀,也反映了同時期人們的一些絕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東方之旅》《玻璃球遊戲》等。

據學者統計,在世界上,黑塞的作品已被翻譯成742種文字,流傳於世界各地,總數達3億冊以上。在1977年黑塞百歲誕辰時,已有研究黑塞的專著50部,博士論文200篇,文章5000篇。可見其影響力之大、之深遠。

赫爾曼·黑塞已然感受到我們內心的騷動,青春時代自尋其路的固有需求;這種需求讓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索取我們自己的生命。他的這種先知先覺也必然啟發未來時代的人們。 ——保羅·柯艾略

找到自己的命運,

而不是他人的命運

黑塞,「一個人平步青雲、汲汲於功名的時候不會想到他,一旦挫敗感襲來,排憂解惑的首選便是這個採菊東籬的德裔瑞士人。」和單純表現迷茫情緒的作品不一樣,黑塞的作品有明確的指導性——那些年輕的主人公不管怎樣彷徨,最後總有歸宿。

他在《德米安》中曾寫過這樣一句話,「在世上,最讓人畏懼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而黑塞的文字,就是在幫助人們尋找,那一條通向自己的道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對大眾理想的懦弱回歸,是隨波逐流,是對內心的恐懼。」那麼,在通向自己的道路上,「持燈者」黑塞給了我們那些指引呢?

博愛。在春秋時期,我國著名思想家墨子就提出了「兼愛」的說法,主張愛無差等。在《彼得﹒卡門青》(1904)中,彼得追隨聖徒濟方格的腳步「愛世人」,同殘疾人博比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陪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在這其中,彼得也找到了一條通向自己的道路——「他擁有著一個清晰而理智的世界觀,帶著一份幽默認真來仔細地觀察生活,也讓我有所收穫」、「與人相處的能力,我一直都無處可尋,現在則輕而易舉地學會了」。詩人海涅說過,「德國創造出來最輝煌、最神聖的東西,是那人道主義,那種普遍博愛的精神」。黑塞無疑是其中的旗手,他終身不渝、九死不悔地反對和抨擊那些虛偽地打著愛國名號的戰爭支持者。

覺知。黑塞強調,完善的自我存在是思維和感官的統一,認識自我必然基於自我對生存的體驗。悉達多悟道的體驗最能代表此觀點。在《悉達多》(1922)中,從婆羅門到沙門,悉達多從一個尋找阿特曼的貴族少年到一個苦行者;然後成為富翁,和高級妓女甘瑪拉交往,學習;然後在夢境中覺醒,在命運與自身的指引下成為一個擺渡人。他終於體驗到了萬事萬物的圓融統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毀的本性,並最終將自我融入了瞬間的永恆之中。

信仰。「因為我和你一樣。因為我也和你一樣孤獨,和你一樣不能愛生活,不能愛人,不能愛我自己,我不能嚴肅認真地對待生活,對待別人和自己。世上總有幾個這樣的人,他們對生活要求很高,對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又不甘心。」《荒原狼》(1927)中的哈勒爾,像一隻狼一樣被精神的痛苦無情地追獵,在與赫爾米娜、帕布洛、瑪麗亞等幾個重要人物之間的相互交往中走向了人生的兩難,陷入了生命的絕境;最終他又從歌德、莫扎特等「不朽者」的崇高思想中得到啟發,找到信仰,擺脫絕望,重新回到了現實生活。

「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無論他的歸宿是詩人還是瘋子,是先知還是罪犯——這些其實與他無關,毫不重要。他的職責只是找到自己的命運——而不是他人的命運——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黑塞作品年表

01

小說《彼得·卡門青》(1904)

《彼得·卡門青》(或《鄉愁》)寫了一個在瑞士中部山區的農家弟子,為了接受高等教育,尋求理想的人生,進入都市上流社會,但是卻與資本主義的「現代文明」格格不入,大失所望。經過一番苦苦探索,他終於回歸故鄉,在大自然的懷抱和純樸的鄉人中得到了精神慰籍。作品文筆優美,抒情、寫景、哲理思考,交相映發,具有詩與繪畫的魅力。

02

小說《在輪下》(1906)

《在輪下》(或《輪下》、《車輪下》)是一部教育小說,由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所著,它具有濃重的悲觀色彩。書名取自書中校長告誡年輕的主人公吉本拉特的一句話:抓緊研習,以免丟落在車輪下。這部小說取材於黑塞在毛爾布侖修道院的不愉快經歷,其中有對一所寄宿學校生活和卡爾鐘錶廠工作的長篇敘述。

03

中短篇小說集《婚約》(1908)

《婚約》首次出版是被收錄於《鄰人》。本書只取書名,採擷的26則中短篇小說均是黑塞此類作品中的精品,它們體現了作者早中晚不同創作時期的特點和風格,對我們全面了解黑塞以及他的創作思想和藝術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發。

04

小說《蓋特露德》(1910)

《蓋特露德》(或《生命之歌》)是黑塞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蓋特露德是作者筆下完美女性的化身,她熟諳音律、嗓音優美,且相貌迷人、心地善良。與男主人公庫恩因音樂相識、相知,卻最終成為庫恩好友穆奧特的妻子。庫恩年少輕狂時因一場戀愛事件意外殘疾,儘管飽受殘疾與愛情所帶來的壓力與折磨,仍在音樂之途不懈追求,最終爆發出旺盛的創作激情,成為了一位大音樂家。最後,蓋特露德的婚姻以悲劇告終。這既是一部關於音樂與愛情的小說,同時也是一部探究生命意義的哲思小品。書中對音樂和情感的描寫非常細膩而感人,在這裡,音樂、愛情、友情、親情和生命交織為一體。

05

小說《藝術家的命運》(1914)

在《藝術家的命運》(或《羅斯哈爾德》《駿馬山莊》)中,黑塞藉著善感畫家約翰·費拉谷思的故事,道出了他自己婚姻生活的內幕。在文明極度發達的歐美現代家庭制度中,黑塞描寫一位苦悶的藝術家如何專心致力於藝術天地的創造中,來挽救家庭崩潰的命運。孤獨的抒情私人黑塞用寫實主義的手法,刻畫悲劇畫家內心的掙扎與苦悶。本書是詩人黑塞繼《生命之歌》後又一部成名的傑作。

06

小說《漂泊的靈魂》(1915)

《漂泊的靈魂》(或《克努爾普》)由《早春》、《懷念克努爾普》和《結局》三篇連續性的小說組成,是黑塞著名的「流浪漢體」小說。

07

詩集《孤獨者之歌》(1915)

《孤獨者之歌》(又名《黑塞自傳》)共收十二章,包括《一個魔術師的同年》《學校生活記趣》《我的外祖父》《往事追憶》《憶印度之旅》《紐倫堡之旅》等,可以說是了解、認識黑塞那顆熾熱又復冷靜的心魂*的告白。黑塞曾於一九四六年榮獲歌德獎,同年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殊榮,羅曼羅蘭稱譽:「黑塞的人生態度是歌德似的,新德意志精神的復興基礎即奠基於此。」

08

小說《美麗的青春》(1916)

《美麗的青春》收集了抒情詩人黑塞的中短篇小說中最膾炙人口的五篇名作。《秋之旅》描寫一個在流浪和懷念之間徘徊的心靈。《憶童年》刻畫緬懷往昔盤旋在腦海的天使、奇蹟和童話。《婚事》表現出黑塞寫作風格的另一面,描述一個常年在結婚生活港口的遙遠處,圍繞梭巡的男人為婚姻而奮鬥的故事。《大旋風》中,少年多夢的日子尚未逝去,愛的幼苗已開始,思春期的煩惱,難堪難耐。《美麗的青春》是一篇謳歌青春期心靈的作品,勾畫了少年嚮往流浪卻又懷念家鄉;憧憬浪漫自由生活卻又希求安定歸宿的美夢。篇篇意境雋永,充滿幽默和警世意味,令人回味無窮。

09

長篇小說《德米安》(1919)

《德米安》(或《彷徨少年時》)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以抒情的筆調、細膩的文字描寫少年辛克萊追尋自我、堅定地成為自己、探索自我命運的心路歷程。這部心理小說可以說是黑塞標誌性的、紀念碑式的名作。

10

小說《悉達多》(1922)

《悉達多》(或《流浪者之歌》)是諾貝爾文獎得主赫塞融和東西文化,探求人類內在精神真實體驗的一部巨作。在本書中,赫塞藉由主角求道的過程,反應出潛藏世人內心各種不安、迷惑、莫名蠢動誘因力道之強大,以坦白、不假修飾的真誠頻率,帶領讀者以一種平和、不執妄的喜悅心,臻至追求真我性靈的豐美與滿足的境地。

相關推送:《悉達多》:我們都在翻山越嶺,找自己

11

小說《荒原狼》(1927)

《荒原狼》的時代是一個信仰缺失的墮落時代,黑塞在作品中充分展現了時代的墮落和罪惡,並在以哈立為代表的荒原狼身上展現了個體靈魂的苦難和困境。小說幻想色彩濃郁,象徵意味深遠,被認為有「 超現實主義」風格,托馬斯·曼稱它為「德國的尤利西斯」。

12

小說《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1930)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或《知識與愛情》)敘述代表理性的禁欲主義與代表情人感官享樂主義的一對朋友的經歷。 修道院年輕的納爾齊斯才華過人,覺得院長達尼爾喜愛。新來的學生歌爾德蒙迷戀世俗生活,他們雖成了朋友,但歌無視納的理性的說教,偷偷去村子裡和姑娘幽會,接著又逃出修道院,到處流浪,歷經歡樂與艱辛;漫遊使他逐步成熟,可之後因愛上總督的情婦而被判死刑。做了修道院院長的納爾齊斯把他從獄中救出,讓他專事雕塑藝術。歌再次外出遊行,途中染上重病,納在他臨終前表示對他的友愛,使他懷著幸福死去。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表現了兩種不同人性的衝突,並在探索理想過程中獲得和諧的統一;有評論家稱它是「融合了知識和愛情的美麗的浮士德變奏曲」。

13

小說《東方之旅》(1932)

在《東方之旅》中,通過敘述者H.H.對精神盟會及其首領雷歐的回憶和追尋,展現了黑塞對自我探索以及個體與整體關係的思考。

14

小說《玻璃球遊戲》(1943)

《玻璃球遊戲》是黑塞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作品以長篇小說的形式出現,卻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長篇小說,它用一系列象徵和譬喻編織起一種哲學上的烏托邦設想,虛構了一個發生在二十世紀後未來世界的寓言。

15

散文《堤契諾之歌》(1955)

1919年,年輕的黑塞在連遭喪父和婚姻危機的重創後,懷著一顆破碎的心來到瑞士南部一個叫「堤契諾」的小山村。那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及淳樸的民風把他吸引住了,他在那裡過起了半隱居的生活。他畫畫,作詩,寫小說,在同第三位妻子妮依結合後,事業上的發展突飛猛進,寫下了10餘部不朽的中長篇小說。這本《堤契諾之歌》收錄就是黑塞此時期創作的散文、詩歌和繪畫作品中的一部分。

市面上較常見的還有

01

《溫泉療養客》

《溫泉療養客》是黑塞作品中少為人知的一部小書,記敘黑塞晚年因坐骨神經痛到巴登療養的故事。不像黑塞的其他作品,此文可稱最為風趣的黑塞,那種在病痛疾苦中所表現出的樂觀幽默以及對個體、生命、自然的思辨,會深深打動人心。

02

《朝聖者之歌》

《朝聖者之歌》是譯者謝瑩瑩從黑塞全集中精選出的散文篇章,有其兒時回憶,有對戰爭的思考,有致親友的信,有遷居雜談,還有對故地、對老的追憶,所有都離不開對人生的感悟。不僅讓我們充分認識了黑塞其人,更是從展露出他的心靈、思索、喜樂悲愁乃至憤慨中,得到心靈的凈化。

03

漫遊者寄宿所

《漫遊者寄宿所》是黑塞的詩集,收錄詩約百首。詩歌對黑塞而言,「是靈魂對經歷的反應……詩最先只對詩人自己說話,是他的呼吸,他的吶喊,他的夢,他的微笑,他的掙扎」。他生命危機時期的苦難黑暗與混亂狀態,內心的衝突與溝通也全都自然入詩。他的詩與他的小說、散文內涵完全一致。

04

《園圃之樂》

《園圃之樂》是德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黑塞的詩文選。在天下多事、殺伐不已的動蕩之年,黑塞退隱山間,在耕讀生涯中覓得些許寧靜。作者長年與園中花木為伍,伴著它們度過晨昏寒暑,見證著它們的榮枯消長。書中文字雋永清新,沖淡平和,得自作者對自然與生命的深切體悟,另有十餘幅黑塞手繪水彩插圖,畫風淡雅,一如其文。

05

《讀書隨感》

《讀書隨感》是黑塞讀書經驗的結晶。黑塞是個優秀的作家,具備了作家本有的、深具人性的智慧,同時又是一個善於讀書、博覽書籍的人,由他來寫這樣一本書,可說再恰當不過了。他寫書,他愛書,所以最能知道書的魅力。他不以學者的立場,而以自由自在的筆法,足可信賴的知識,娓娓道出他對世界名著的看法,讀者可以在本書中品味世界文學的全般風貌,同時鍛鍊出一把開啟世界文學的鑰匙。了解黑塞的讀書觀,可以防止濫讀之害,同時配合自己的愛好,從而逐步深入,系統地閱讀欣賞各國名著的精髓。因此這不僅是一本傑出的讀書指南,同時透過本書可以了解黑塞一生寫作與閱讀遍歷的足跡、思想演變、宗教的探求,了解這位世紀智者在書海暢遊的歷程。

清和君

如果真的有一本書能改變人的一生,那最有可能是黑塞的書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和讀書 的精彩文章:

2017年上半年#每日一書#451本

TAG:清和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戳進來|被命運女神眷顧?不,她只是找到了掌控命運的正確方式!
被命運女神眷顧?不,她只是找到了掌控命運的正確方式!
這樣的女人,很難找到真正愛自己的人!
這三個生肖,桃花運將要帶來,我們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愛!
擊落俄軍戰機的真兇找到了?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人」
你得找到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愛人
好女人,不嫁這3種男人,相信自己能找到更好的!
還是那隻無毛鸚鵡,它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只會抱怨滿身負能量的人怎麼改變 讓你找到自信的自己
年齡不同,運動也不能千篇一律,找到適合自己的健身之道
找到真正的自己,敢於直面自己的靈魂
一心想要普通人生活的他終於找到了能夠不讓他時不時變身的另一半,但是他卻不開心
里皮終於找到鄭智接班人,不是何超而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他!
聰明的金毛找到好心人,不僅救了它自己,也救了它的寶寶們!
你的身體,帶你找到嶄新的自己
我和前夫離婚後又再婚,本來以為找到了自己的真愛,可是他的小心眼卻讓人活的很累!
生命的意義,是尋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
金鐘國單身的真正原因終於找到了,不是摳門和自我管理,而是
找到他適合的,而不是你喜歡的
真正的人生,是要先找到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