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海男童路ofo逆行騎車被撞身亡索賠878萬 共享單車變社會牛皮癬:報廢會產生近30萬噸廢金屬,相當於5艘航空母艦結構鋼的重量

上海男童路ofo逆行騎車被撞身亡索賠878萬 共享單車變社會牛皮癬:報廢會產生近30萬噸廢金屬,相當於5艘航空母艦結構鋼的重量

上海男童路ofo逆行騎車被撞身亡索賠878萬 資本綁架下的共享單車究竟是中國新四大發明還是社會牛皮癬

從社會創新到變成社會牛皮癬,共享單車只用了2年時間。

共享單車再現中國式創新的大鍊鋼鐵效應,中國自行車協會官網報道,2016年,近20家品牌投放了約200萬輛共享單車,而2017年預計投放總量極可能接近2000萬輛。這些自行車報廢之後,會產生近30萬噸廢金屬,相當於5艘航空母艦結構鋼的重量。

而現在的問題不僅僅是社會浪費問題,因為死人了!一個上海娃死了!ofo在上海成為被告。對於擁有數不清資本的ofo來說,幾百萬不是問題,而且作為一個家庭個體來說,要和資本打官司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且,這幾個寡頭來說,錢不是問題,能用錢解決的真不是問題。

但不是問題的共享單車們,對於老百姓來說,一方面確實實現了解決最後一公里的目標,但另一方面,又成為社會問題。小編大概理一下,包括。

安全問題:娃死當然是個特例,小編那天出門親眼看到一個明顯不到18的娃在騎車,當時我就問你怎麼開車的,開始還說自己已經到年齡了最後承認是她媽給搞的(明顯這媽有問題吧)。這個就如王者農藥的問題一樣,如果控制娃娃們的安全真是個問題。

牛皮癬問題:各個公司都來搞這,所有資本都在搞這,而本質上共享單車並沒有什麼科技創新,有錢就搞,從火車站到大海邊,到處堆起這些五顏六色的廢物。

資本問題:各種資本都來了,人人不知道如何今後盈利,都當成一種風口的炒作,後面誰來買單。

創新問題:共享單車這種大練鋼鐵形式的創新扼殺了真正的的科技創新,擠出效應恐怕要時間來證明。

上海男童之死

5分鐘前:

界面

2017年3月26日,上海天潼路,一位11歲男孩在使用共享單車過程中與客車相撞,被捲入車底身亡。7月19日,死者父母將ofo連同肇事方訴至上海靜安區人民法院,索賠878萬元,並要求ofo立即收回所有機械密碼鎖具並更換為更安全的鎖具。

據原告代理律師介紹,2017年3月26日中午,該男孩與同行三位夥伴(均未成年)騎ofo單車時,於當日13:37分許在天潼路、曲阜路、浙江北路路口與上海弘茂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客車相撞,致使該男孩倒地並從該大型客車前側進入車底遭受擠壓、碾壓,後經上海長征醫院搶救無效於當日死亡。

靜安區交警認為,該男孩未滿12周歲,駕駛自行車在道路上逆向行駛,且疏於觀察路況,未確認安全通行,負本起事故主要責任。

2017年7月初,該男孩父母將肇事司機及車輛所屬的汽車租賃公司以及相關保險公司告上法庭,靜安區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原定於8月24日開庭審理。7月19日,該男孩父母追加ofo提供方北京拜客洛克科技有限公司為被告,並調整了訴訟請求。

原告律師張黔林指出,究其事故原因,受害人不足12周歲,而ofo小黃車對投放於公共開放場所的車輛疏於看管,該自行車車輛之上也無任何警示受害人不得騎行的提示;且該車輛上安裝的機械鎖,存在安全隱患。

據該男孩父親表示,孩子沒有手機根本無法註冊賬號,而父母也沒有註冊過共享單車的賬號。當天,該男孩在路邊尋找到一輛密碼鎖可直接按開的小黃車,和3個小夥伴一起上路騎行。

就在男孩出事前3天,上海市質監局官網正式發布《共享自行車》和《共享自行車服務》兩個團體標準徵求意見稿,規定用戶年齡必須在12歲以上。

但原告律師指出,ofo當時普遍使用的機械鎖存在安全漏洞,用戶還車時並不需要上鎖,只需在App上點擊「結束行程」即可;其次,即使還車上鎖,也會有不少用戶未將密碼打亂,一按即開。給未滿12歲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單車留下安全隱患。

在上海一案中,原告除了要求被告賠償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賠償金等共計878萬元以外,還要求靜安區人民法院判令ofo小黃車:立即收回所有的ofo機械密碼鎖具並更換為用戶用完後必須鎖住且兒童無法輕易打開的鎖具。

原告律師表示,「我們希望在共享單車已經成為城市交通重要組成部分的當下,釐清平台責任,推動政府監管,使類似悲劇不再重演。」

共享

單車之顏色革命

名字

上:

小字輩: 「 小藍單車」 、「 小白單車」 、「 小強單車」 、「 小蜜單車」 、小鹿單車、小黃車( o f o ) 和「 小鳴單車」 。

騎字

輩: 酷騎單車、享騎電單車、騎唄單車

動物系: 熊貓單車、小鹿單車、小蜜單車、快兔單車、悟空單車。

B i k e 系: m o b i k e , C C b i k e 、D D b i k e 、 O b i k e 、Q b i k e 、f u n b i k e 、U - b i c y c l e和h e l l o b i k e ( 哈羅單車) 。

顏色

上:

綠色車: 享騎電單車、易拜單車、酷騎單車、小強單車、雲單車、小鹿單車、騎唄單車、

優拜

單車、熊貓單車、樂途單車、快兔出行

淺藍色: 1 步單車、智享單車、小藍單車、由你單車、小鳴單車、途爾電單車

黑色: Q b i k e 、黑鳥單車、米家騎行、曲奇單車、酷玩單車、北京出行

紅色: 龍城單車、西遊電單、貝慶單車、閃騎電單車、哈羅單車、共佰單車

橙色: 微笑單車、F u n b i k e 、摩拜單車、C C b i k e

白色: 小白單車、芒果電動車、O b i k e 、D D b i k e

銀白色: 7 號電動車、智慧單車

深藍色: 公共自行車

土豪金: 酷騎單車

【終

結者】彩虹色: 七彩單車

資本

燒錢速度前所未見:

先來

看一下如今市場上最受關注的兩家:

o f o :

2 0 1 6 年2 月1 日, 完成由金沙江創投領投, 東方弘道跟投的超過1 5 0 0 萬元的A 輪融資。

2 0 1 6 年4 月2 日, 獲得由真格基金和王剛( 天使投資人) 等聯合注資的1 0 0 0 萬元A + 輪融資。

2 0 1 6 年9 月2 日, 獲得了由經緯中國領投, 金沙江創投、唯獵資本跟投的數千萬美元B 輪融資。

2 0 1 6 年9 月2 6 日, 獲得了數千萬美元的B + 輪融資, 投資方包括滴滴出行。

2 0 1 6 年1 0 月1 0 日, 完成由美國對沖基金C o a t u e 、順為、中信產業基金領投, 經緯中國、元璟資本、Yu r i M i l n e r 以及滴滴、金沙江等早期投資方跟投的1 . 3 億美元C 輪融資。

2 0 1 7 年2 月9 日, 網傳融資1 . 5 億美元, 隨即被闢謠, o f o 公關總監表示「 不知情」 。

2 0 1 7 年3 月, 又宣佈獲得唯獵資本4 . 5 億美元的融資。

而且最近又有消息傳出,o f o正在以3 0億美元的估值尋求新一輪超過5億美元的融資。

摩拜

2 0 1 6 年8 月1 9 日, 獲得了由熊貓資本、愉悅資本等機構的數千萬美元B 輪融資。

2 0 1 6 年8 月3 0 日, 完成由祥峰資本領投, 熊貓資本、創新工廠跟投的數千萬美元B + 輪融資。

2 0 1 6 年9 月3 0 日, 完成由紅杉中國、高領資本等投資的超過1 億美元C 輪融資。

2 0 1 6 年1 0 月1 3 日, 完成了近億美元的C +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華平投資集團, 騰訊、紅杉、啟明創投、貝塔斯曼、愉悅、熊貓、祥峰和創新工廠等多家國內外風險投資機構跟投。美團點評C E O 王興以個人名義投資了摩拜。

2 0 1 7 年1 月4 日, 獲得2 . 1 5 億美元D 輪融資, 由騰訊、華平領投, 攜程、T P G 、紅杉、高瓴等跟投。

2 0 1 7 年1 月2 3 日, 引入富士康為戰略投資者, 並與摩拜達成行業獨家戰略合作。

2 0 1 7 年2 月2 0 日, 新引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 Te m a s e k ) 的股權投資, 高瓴資本再次追加投資。

2 0 1 7 年6 月1 6 日, 摩拜再獲得騰訊領頭的超6 億美元融資。

摩拜截止到目前累計融資額11億美金,估值約為2 0億美金。

這個市場時間不長, 但是燒錢的速度, 資本站隊的速度比當初的滴滴還要嚇人,騰訊、愉悅、紅杉、華平、攜程高瓴等2 2家站摩拜,而滴滴、金沙江創投、真格基金、經緯中國等1 7家站o f o,還有些兩邊都占, 不管誰剩下來都不賠本, 合併了更好!

英國

金融時報:中國共享單車未來怎樣盈利?

兩家中國初創公司摩拜與ofo如今已經穩坐北京共享單車市場的頭兩把交椅,接下來就是如何實現長期盈利。

更新於2017年7月21日 06:17英國《金融時報》 米強 報道

去年夏天,共享單車在北京風靡伊始,灰橙相間的摩拜(Mobike)單車便開始零星地出現在中國首都的街頭。

騎行用戶可通過該公司的智能手機應用找到並解鎖摩拜單車。這是摩拜的偉大創新。與倫敦的「鮑里斯單車」(Boris bike)不同,摩拜單車用戶可以把單車停放在任何地方,而不必鎖在固定的停放點。

但當時還沒有那麼多共享單車供用戶騎行。想騎摩拜單車變得有些像玩《口袋妖怪Go》(Pokémon Go)遊戲——玩家互相競賽,在真實世界的不同地點捕捉虛擬精靈。等到一位摩拜用戶定位了那輛本該停放在附近的單車時,很可能已經有別人把它騎走了。

但如今,找到摩拜單車再也不是問題。摩拜單車以及競爭對手ofo的黃色共享單車已是無處不在。這要得益於兩家初創公司的指數級增長。

自2016年8月以來,出身記者的35歲的胡瑋煒創立的摩拜已經吸引了逾4億美元投資,投資者包括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Tencent)、美國華平投資集團(Warburg Pincus)和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

差不多同一時期,25歲的戴威創立的ofo已從中國的順為資本(Shunwei Capital)、俄羅斯的數字天空技術(Digital Sky Technologies)等投資公司籌集了5.8億美元。如今,擠在北京各處路邊人行道和廣場上的10萬輛共享單車中,摩拜與ofo佔了絕大多數。

共享

單車創業者正淪為資本家傀儡?

劉曠:共享單車創業者在資本推動下盲目樂觀,幻想成為下一個「滴滴」,事實上他們早已任由資本家擺布。

更新於2017年3月9日 07:35 劉曠 為FT中文網撰稿

首先,燒錢砸市場。歷史不會重演,但是歷史的本質並不會改變。今天的共享單車正在重演當年滴滴快的的燒錢大戰,各種充值優惠活動層出不窮,而且力度一個比一個大,甚至有的平台還推出了免費騎行的活動來補貼消費者。

另一方面,摩拜、ofo、小鳴、優拜等共享單車平台也開始了瘋狂的城市擴張,戰火甚至已經從國內市場蔓延到了海外。然而,共享單車卻仍然沒有找到合理的商業模式,甚至還因為押金問題被業內眾多人士看做是一場金融騙局,燒錢與盈利遙遙無期已經嚴重不平衡。

不論是摩拜單車,還是ofo,他們都紛紛推出了電機系統、防盜系統、智能鎖等「智能」共享單車,一場共享單車的科技秀也在悄然打響。我們不得不對這場科技秀給予一定程度上的肯定,藉助新技術確實能夠給共享單車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但還需要更多的落地。

最後,PK產業供應鏈。共享單車的火爆也間接推動了整個自行車產業鏈的發展,尤其是上游的自行車製造業,於是這些共享單車平台們也開始了向上游製造產業鏈的滲透。

摩拜從一開始就選擇了自產車的重模式,並發布了摩拜輕騎(Mobike Lite),融合了部分傳統自行車技術,並採用了多項先進技術,啟動了GPS、智能鎖、太陽能板充電等新技術。ofo則通過與飛鴿、鳳凰等自行車名企達成戰略合作,逐步向上游自行車製造業開始滲透。隨著共享單車平台對於自行車投放量的不斷增長,未來他們在上游製造業領域會競爭得更加激烈。

中國

「摩拜單車」籌得2.15億美元

該自行車共享公司在第四輪籌資中獲得騰訊和美國私募股權公司華平領投,在中國擁擠的自行車共享市場脫穎而出。

資本家能否在共享單車領域再造一個新「滴滴」?

在資本推動下,共享單車們正在開始瘋狂擴張自己的地盤,甚至比過去的滴滴快的們表現得更為激進,他們已經提前將自己的戰線擴散到了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市場。之所以這些資本家們會如此瘋狂地給共享單車輸出血液,是因為他們想在共享單車領域再造一個新「滴滴」,再造一個新「Uber」。不過在貪婪資本的推動下,整個共享單車開始問題頻發。

一是,瘋狂擴張後引來亂象橫生。共享單車遭到破壞、霸佔、違規停放等問題正在變得越來越嚴重,據悉福建莆田的「卡拉」牌共享單車僅存活了19天,原因是由於車丟失過多引發來投資人撤資。而共享單車平台在面對單車遭受破壞、違規停放卻幾乎沒有任何對策,長此以往下去,共享單車給社會帶來的就不是出行便利,而是出行障礙了。而導致共享單車亂象橫生也是由多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其一,最根本就是人性上的問題,無怪乎大家把共享單車說成是國民照妖鏡。一方面,素質差導致了共享單車的亂停亂放,對城市管理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另一方面,由於共享單車不是自己的單車,大家對於單車的愛惜程度自然就非常低,人為損壞現象也就層出不窮;此外,還有一些市民會無故破壞這些露天的單車,甚至還有些人將其據為己有。

其二,把責任完全說成是國民素質差也不合理,共享單車平台同樣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很多人經常會對單車體驗進行吐槽,比如無法隨意調動坐墊、客服電話始終難以聯繫上、押金退還不及時等,用戶體驗的下降,這也導致了他們把氣撒在了單車上。

其三,盲目擴張背後帶來的管理經營不善。短短一年多時間,共享單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國各大城市擴張,但在擴張的同時也暴露了很多問題,尤其是管理跟不上。面對如此眾多的城市,每個城市投放如此眾多的單車,對於單車的使用規範以及管理成為了痼疾。

其四,在部分城市地區,共享單車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城市的負荷量,這無形之中導致非機動車道路資源緊張,城市中心城區的非機動車停車位緊張等,這也間接導致了很多用戶亂停放自行車。

二是,混亂不堪的共享單車也將迎來政府監管風險。此時正值「兩會」期間,多地代表都提出了共享單車「亂停放」的問題。就在前不久,上海市黃浦區約4000輛共享單車由於亂停亂放、過多佔用原有非機動車停放點等原因,被上海市黃浦區車輛停放管理公司暫時統一管理,收繳在位於製造局路的停車場內,已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摩拜單車,也有部分ofo小黃車和小鳴的小藍車。共享單車的集中爆發給非機動車停放資源緊張的城市地區帶來了諸多挑戰,也給共享單車行業帶來了政策監管風險。

第一,共享單車管理主體的明確問題。對於共享單車的停放管理問題,有三個管理主體:一個是共享單車平台;另一個車輛停放公司;還有一個則是交通城管部門。那麼,究竟該由誰來管理,目前還沒有一個可行性的方案。事實上,共享單車平台與車輛停放公司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雙方並沒有就單車停放問題達成共識,這將導致越來越多的亂停放共享單車會被車輛停放公司長期扣押。

第二,共享單車的法律責任問題。對於用戶蓄意破壞、私占共享單車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但同時用戶騎行共享單車出了交通事故該由誰來負責?目前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責任承擔主體。

第三,共享單車目前也缺乏一個統一可行的運維標準。之所以導致今天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損壞現象等問題層出不窮,這與共享單車的運營管理有著密切的關聯。隨著共享單車亂象越發嚴重,政府必然會對共享單車平台的運營管理提出一定的要求和標準。

三是,共享單車偽需求質疑始終未曾停止。對於當前共享單車的市場需求,很多人認為主要是兩股風在推動。

一股風是新鮮好奇感,共享單車被炒得這麼火,很多人卻未曾體驗過,新鮮好奇感讓很多人第一次嘗試體驗共享單車,但是真正長期使用共享單車的回頭客卻並不多。

另一股風則是燒錢的推動,對於燒錢,其實很多人有誤解。很多人認為燒錢能夠創造需求,滴滴就是典型例子,事實卻並非如此,滴滴只是通過燒錢優惠的手段把原來那些打計程車的用戶變成了自己平台的用戶。燒錢並不能夠創造需求,只是可以培養用戶習慣,但資本家們卻錯誤地認為燒錢同樣可以創造出很多單車騎行需求,過去眾多慘敗的上門O2O服務偽需求還不足成為前車之鑒?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校園出行和旅遊度假出行工具,確實存在一定的需求,但是這種需求是否真的具備滴滴出行那般龐大的市場需求確實值得懷疑。就短途出行需求而言,夏天,很多人都不願意去上班前因為騎自行車出一身汗臭;冬天,寒風凜冽下騎自行車甚至都能把人凍個半死。很明顯,更多人不是把共享單車當成了一種短途出行工具,而是一種校園浪漫生活或者旅遊漫步生活方式。

於是,對於共享單車的需求質疑也始終沒能停止,這也不能怪用戶質疑,恐怕連共享單車的創始人們也無法確定究竟有多大的市場份額。

由此看來,在資本的推動下共享單車的確變得越來越火,也不能否認校園出行、旅遊度假出行等剛性需求的存在,但是在這片旺火的背後,實則仍然存在著眾多偽需求,很多人只是把共享單車當作一種新鮮感的體驗,但是新鮮過後並未成為自己的短途出行長期需求;而盲目擴張帶來的亂停車等問題,也給共享單車的管理帶來了諸多挑戰,政府監管風險隨時存在。

而共享單車創業者們只是在資本的推動下盲目樂觀自信,竊竊沉迷於自己打造的共享單車平台即將成為下一個「滴滴」或者「Uber」的喜悅當中。事實上,他們早已成為了資本家們手中的傀儡,任由其擺布,甚至可能還將面臨行業合併後被投資人踢出局的慘痛局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投行報告 的精彩文章:

最新全球軟實力排名:美國首次跌落「神壇」 中國上升
彭博:看看蘋果的現金流 為什麼中國接管海航復興萬達安邦等土豪的現金牆他們就崩潰了!王健林承認借了2000億,是小問題
王健林討饒:主要投資放在國內王健林不是首富了 一代老人大江東去新人新科技的機會來了
王健林犯了什麼錯?王健林孫宏斌李思廉三個老男人的之間的桿杠遊戲 德意志銀行:金融去槓桿剛完成20%

TAG:國際投行報告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7000人擊敗50萬敵軍的神話原來是「假」的?史書吹了10倍的牛皮!
葉檀:2015槓桿牛 2018獨角獸牛 扒開牛皮看一看 無非48塊中石油
詹姆士R19小牛皮11999送皮套送充電套裝
詹姆士R19小牛皮促銷價9500元
2020年前建造50艘艦艇,俄要復甦海軍?專家一語戳破牛皮
美國洛馬公司高管:3架殲20也不敵1架F35,俄:牛皮吹大了
世界第一11-1碾壓日本牛皮糖,對手曾創766拍紀錄
諾基亞新機來襲,4100W+前置雙攝+「小牛皮」,比華為還便宜100
摩拜在上海起訴「牛皮癬小廣告」索賠100萬
諾基亞新機來襲,4100W+前置雙攝+「小牛皮外殼」,比華為還便宜100
埋藏2400年依然鋒利無比,越王勾踐劍輕鬆劃破26層牛皮紙!
人類歷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場戰爭:雙方號稱共有780萬軍隊
案例分析:8年牛皮癬,20天好九成,30天換膚
魅族同款聯發科X30,小牛皮機身+四攝,售價6299元,網友:心疼「黃章」三秒
頂級牛皮碎釘足球鞋只要479!
傳奇5中端牛皮足球鞋299
選用進口牛皮 華為Mate 20 RS保時捷設計登場:8G內存+512G存儲
《「牛皮癬」廣告數據報告》:上半年舉報量達15.88萬
10年後實現紐約到上海僅需39分鐘的火箭飛行 馬斯克又吹牛皮嗎?
它註定是2019年最牛皮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