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曾國藩無可撼動的領導力從何而來

曾國藩無可撼動的領導力從何而來

(視頻試聽,節選於曾國藩為官之道)

領導藝術,是最高端的管理學,是一門高深學問。一個傑出的團隊,必然有一個深諳領導藝術的帶頭人,必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

在歷史上,曾國藩的湘軍集團,就是一個傑出團隊。如果從現代企業視角來看,曾國藩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卓越的職業經理人。置身於一個經營每況日下、內部管理山頭林立,內耗嚴重,官僚主義橫行的公司,而他,能夠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成功衝破各種藩籬障礙,成為公司最重要的中流砥柱,不得不佩服曾國藩的韌性和個性。

湘軍是所謂的「官勇」,即地方政府招募的臨時性武裝,並非國家的正規軍。而作為一個文人,從沒有帶過兵,也並非出生在將門世家的曾國藩,何以在最短的時間把一支本是烏合之眾的草根團練隊伍,捏合成赫赫有名的「湘軍」,成為那個時代最具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團隊?

曾國藩必然有他獨特的領軍之道。

在整個湘軍體系中,曾國藩是擁有著絕對的領導地位的。後世一提到湘軍,總是以他為實際統帥;同時代的人,也視他為湘軍領袖。其實,長達十年時間中,曾國藩只不過是一個空頭名號的沒有實權的統帥,但是湘軍中各級將領,都對他敬佩有加、生死相隨。在坐困江西,危機四伏時,剛剛回到湖南衡陽老家治傷的水師統領彭玉麟,就收到曾國藩的告急信,要他儘快趕回。而當時湖南通往江西的路已被太平軍切斷,彭玉麟接信後仍然立即出發,繞了個大彎,「茫鞋千里」,步行千多里路趕回曾國藩大營,與之共度難關;有的湘軍統領遠在千里之外打仗,臨時被當地督撫徵調,只要曾國藩一封信,他們都要求返回曾國藩軍中;就連擁有湖北巡撫實權的胡林翼都表示「唯滌公馬首是瞻」。

咸豐七年(1857),曾國藩因父喪回湖南守制,清軍提督福興奉旨赴江西會辦軍務。但福興來到瑞州視察湘軍時,湘軍諸將都把他當成是客帥,根本沒有把他當成自己的領導。福興想調動湘軍,沒有人聽他的。但只要遠在湖南的曾國藩一張紙條,湘軍就義無反顧奔赴千里之外,救援身處危急的友軍。由此可見曾國藩在湘軍中的地位和影響,「唯滌公馬首是瞻」並非虛言。

胡林翼

曾國藩離開湘軍回家守制期間,湘軍「二把手」胡林翼坐鎮湖北,統籌全局,加之太平軍內部局勢的變化,湘軍東征取得了重大勝利,並一舉攻克了江西重鎮九江,一舉扭轉了曾國藩在江西時的困局。胡林翼還大力舉薦和任用湘軍大將李續賓、鮑超等,其聲望地位之隆,儼然有取代曾國藩之勢。曾國藩在家聽說之後,心中對胡林翼都產生一絲羨慕嫉妒。然而,就在這種大好形勢下,備受胡林翼賞識的李續賓,卻專門給胡寫了一封信,公開提出請胡向朝廷說情,讓曾國藩復出。他說,環顧國內大局,惟湘軍是賴,而要實現克複南京、平定東南的戰略目標,就必須請曾國藩再度出山,由"滌帥"主持前方戰事,由"胡公"在後方支撐大局;現在大家都在想念"滌帥",有的人還開始說出了一些不利於胡大人的話了。

胡林翼收到信後,不信沒有怪罪李續賓,而且很快就想辦法怎麼讓曾國藩復出。事實上,他也看到了曾國藩的領導力,是自己所不逮的。

身處尷尬境地的曾國藩,並沒有被李續賓等將領所拋棄,他們反而為了能使他儘快復出而努力奔走。這不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是基於湘軍這個團隊的事業發展。可見,曾國藩的領導力是無人能比的。

領導力即號召力。這領導力從何而來?絕對不是上司給的。上司只賦予你一個領導職位,在這個職位上你有多大的領導力,取決於你的號召力。簡而言之,就是你說話有沒有人聽。因此,當一個領導發現部下不聽話時,就應當馬上警醒,這是領導力下降或者喪失的標誌、信號。

那麼,曾國藩這種無可撼動的領導力從何而來?

著名曾國藩研究專家劉緒義把這簡單歸結為曾國藩的「五個一工程」。所謂「五個一」是指一面旗幟(一個主義)、一支隊伍、一個班子、一種文化和一塊地盤。

一面旗幟

旗幟就是主義,就是使命、理想。曾國藩的旗幟是「衛道」,吸引的自然是抱道君子。理想凝聚人,使命激勵人。有理想才有擔當,有使命才有動力。這是聰明人最好的戰略。

一支隊伍

隊伍是基本盤,是幹事創業的力量,是領導的基石。離開了隊伍,領導就只能是孤家寡人,二者是互相依存的關係。曾國藩沉澱懂得這一點,因而對隊伍的生死表示極大的關注,不打浪仗,不打險戰,就是絕不會將隊伍置於危險的境地,平時連行軍都要求不超過50里,注重保護隊伍的戰鬥力。

一個班子

班子是領導集體,是隊伍中最優秀的人才,是一個具有開放性的有機的統一的組織。曾國藩湘軍的領導班子沒有明顯的成形機構,但是在他心目中初具雛形,大致成員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其中兩湖巡撫、湖廣總督、江西巡撫、安徽巡撫和湘軍水師統領,後來又加上了浙江巡撫,江蘇巡撫是相對穩定的班子成員。自己的幕府只是參謀、諮詢機構,還算不上班子成員。大政方略、戰爭謀劃,他會徵求他們幾個人的意見,聽取他們的看法,並且做到虛心納諫,和衷共濟。這個班子中曾國藩無疑是核心,在不違反他既定的方針路線下,他樂於接受各方意見。

一種文化

曾國藩很重視湘軍的文化建設,也就是團隊的風氣。湘軍總體上雖然是由農民組成,但卻是一支有文化的隊伍。文化熏陶人,文化改變人。思想如果沒有文化作基礎,很難形成統一的共識,產生巨大的精力力量。

一塊地盤

地盤放在最後,並不意味著地盤不重要。相反,地盤就是根據地,就是勢力範圍,隊伍的來源、經費的來源,都在這裡。曾國藩長期沒有地方實職,沒有實職,就是沒有地盤的人,好在他團結了一批有地盤的地方督撫作為他的班子成員,因而,儘管很多時候需有求於他們,總體上還是比較順利的。尤其是兩湖地區,湘軍隊伍和經費大半出自這裡。有地盤才有利益,沒有利益,空談理想,是虛偽。

「凡是勇於做事的人,心中都有大慾望。」來投奔您的人,除了少數以天下為己任的人以外,絕大部分是為利益而來。這利益可能是金錢的回報,可能是自己發展的空間,可能是世俗的官位。假如得不到發展的機會,相信他們將都會銷聲匿跡,又怎麼會肯來為我所用呢。所以曾國藩作為一個明智的用人者,特別注意滿足人才各自的慾望。這叫做你替他著想,他為你賣命。曾國藩稱是「合眾人之私,而成就一人之公。」 馬克思、恩格斯說得很透徹,「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會使自己出醜。」

曾國藩前期為什麼挫折多,大半是因為沒有自己固定的地盤,被清廷看作是並不重要的「消防隊長」,直到他獲得兩江總督後,情況才發生根本改變,只用了3年多就打下了最後的堡壘。

曾氏的門生薛福成後來總結了一句話,可以看到地盤的重要性:「大臣建樹之基,在得一行省為之用;而其績效所就之大小,尤視所憑之地以為準。」大臣能不能有所建樹,基礎是擔任一行省的實權領導,績效大小,也取決於這一行省的地位。正是看到了曾國藩的例子,後世軍閥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爭奪地盤也就成了主要目標。假如北京一開始就賦予曾國藩地方督撫的實權,可以調動必要的資源,如王陽明那樣,便宜行事,也許這場太平之亂不會持續那麼久,12年的時間或許可以縮短大半。

曾國藩將一群草根起家的烏合之眾打造成一支精兵,而從湘軍出身的名臣名將也是人才輩出,星斗燦爛,乃至「湘軍精神」流傳後世,成為「團隊精神」的代名詞。這無不體現了曾國藩強大的領導力和管理智慧。

打造一個秩序井然、紀律嚴明、工作效率高、執行能力強、有創新意識的現代化企業一直是企業管理者孜孜以求的目標。而曾國藩的領導藝術值得很多中國企業家學習。曾國藩的治軍理念非常契合當代企業管理,或者說曾國藩管理軍隊的理念和實踐至今仍然沒有過時,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

治企如治軍

跟曾國藩學領導力

請聽水煮百年攜手著名曾國藩研究專家劉緒義

傾力打造的20節全新微課

《曾國藩為官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國藩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李煜、秦觀、晏幾道和納蘭性德的經典記夢之作!中國詞壇F4!
時自笑,虛名負我,半生吟嘯!
越是膚淺的人,越浮躁不安
胡適: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
王陽明:人須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TAG:曾國藩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曾國藩的領導力從何而來
與太平軍關鍵的一役,李鴻章為何寧可抗旨也不助力曾國荃?
清朝水師戰鬥力如何?從大炮威力即可得知,由此激發曾國藩造船
曾國藩:前行的動力來自內心的愉悅
曾國藩如何「振作人才」,想要當領導的都應該看看?
洋務運動領導者之一,湘軍首領曾國藩,緣何被稱為「曾剃頭」
曾國藩親手提拔他,他卻不幫助曾國藩,原因很感動
「最鈍拙」的曾國藩何以最有領導力?
曾國藩識人術,老鄉的一個小動作,讓他斷定此人不可用
曾國藩傳:艱苦得來而可久可大
洋人來犯連咸豐都跑了,為何曾國藩還不北上護駕而是全力滅太平軍
曾國藩人生六戒五勤: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曾國藩與人吃飯,斷言此人不可用,給機會讓他種地後重用,為何?
曾國藩的領導力模型
曾國藩手握大軍可以和清朝對抗,將領多次勸他恢復漢室,為何他卻遲遲未動?
曾國藩:人品不好,再努力也沒有用
他才德平庸,還曾與湘軍為敵,曾國藩卻將頭功讓給他
曾國藩攻陷天京後為何要屠城?原因很簡單,讓人無力反駁
曾國藩同鄉前來投奔他,只因飯桌上一舉動,曾國藩:此人不可靠
李秀成的一個優點,反而導致曾國藩將其殺害,可惜,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