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方列強運來的洋貨都被清朝否決,為何販運鴉片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西方列強運來的洋貨都被清朝否決,為何販運鴉片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處在急劇衰落中的清朝,和東方各國,似舊保持著密切的往來。清初即已形成的中朝關係,始終緊密未斷。使節頻繁往來,貿易規模很大,文化互相交流,友誼繼續加深。嘉慶+四年(1809),朝鮮國金魯敬出使北京,長子金正喜同行,金正喜愛好中國的文學和歷史,他的勤奮治學精神,受到了中國學界名流阮元等人的推重。嘉慶二十一年(1816),有個朝鮮學者叫趙寅永的,來到北京,在書店裡結識了愛好金石考古學的劉喜海,把帶來的朝鮮卡碑拓本幾十種送給他,回國後繼續搜寄。趙寅永和其他朝鮮學者的幫助,使劉喜海終於編出一部《海東金石苑》的書籍,它是研究朝鮮歷史和中朝關係的重要書籍之一。

鴉片戰爭以前日本國江戶幕府和清政府都閉關、鎖國,但雙方從康熙二十三年(1684)「大開海禁」以後不斷聯繫以來,經濟、文化的交流也一直在繼續加強。康熙二十七年(1688),抵達長崎的中國人,就有9128人。而從康熙初年到鴉片戰爭前夕,開往日本國的中國船舶,更在四千艘以上!中國的各種商品,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清朝的考證學風、文藝作品、繪畫以及自然科學,都給日本學術界、文藝界、科學界很大的影響。安南國,明朝永樂皇帝曾在那裡設置「交趾布政司」。宣德三年(1428),黎利受封安南國王(對內稱大越皇帝)。清朝順治皇帝平定雲南,黎氏遣使勞軍,康熙五年(1666),主動上繳了桂王所賜之印,被康熙皇帝封為安南國王。但是,安南國內始終不穩,政治總是混亂不堪,到了乾隆時期,黎氏政權更加衰弱,權臣鄭宗和土豪阮文惠等殺得不可開交,王族在本國住不下去,跑到廣西太平府的龍州避難,國王黎維祁也化裝潛伏起來。乾隆五十三年(1788),乾隆皇帝便派孫士毅、許世亨去搭救和維護安南國王。提督許世享領兵八千,經諒山,長驅直人河內,封黎維祁為國王並授印,土豪阮文惠逃到富春城稱降。但是,安南土豪們一向狡猾異常。阮文惠後見孫士毅驕而不備,便突然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1月26日(大年初一)夜裡,攜炮驅象偷襲清軍。乾隆皇帝聞報,急調福康安代替孫士毅。而狡猾善變的阮文惠,為了避免中國和暹羅的兩面夾擊,竟改名阮光平,叩關謝罪。乾隆五十五年(1790),還親自到中國來為乾隆皇帝80誕辰祝壽。嘉慶七年(1802),長於內戰的安南統治集團,又打倒阮光平;嘉慶九年(1804),阮福映被嘉慶皇帝封為安南王。清朝和越南的關係從此更穩定。清朝與其他一些東方國家,也保持著友善的關係。

然而,西方國家連連派遣貿易使團,沒有引起「天朝」的重視西方國家不斷運來的洋貨,也沒能砸開「天朝」的大門。這對於一向以牟取暴利為最高準則的西方殖民主義者,不能不說是一樁憾事。

16、17、18三個世紀,西方商人從事海外貿易,贏利通常是400%,最高時竟達2000%。16世紀中葉,海上霸權,掌握在葡萄牙、西班牙手裡。明萬曆九年(1581),葡萄牙歸併於西班牙。萬曆十六年(1588),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被荷蘭摧毀,荷蘭力量驟增。但是,1652-1654年、1665-1667年和1672-1674年,英國在與荷蘭的三次戰爭中,排擠了荷蘭的勢力,奪取了海上霸王的桂冠,加之後來工業革命的開展,又成了「世界工廠」,遂極力向全世界傾銷起商品來。

然而,英國的商品(鐘錶、玻璃製品、棉毛織品、金屬製品等),不受中國人的歡迎。中國農民自織的土布,比洋布既便宜又結實。17世紀中、後葉,英商三次來華全虧了本。康熙十三年(1674),英國商人來華,在澳門一共只用賤價賣了11匹布。18世紀中葉以後,英國對華貿易,每年額差仍在二百萬元左右。英商見中國缺少鋁製品,改販鋁製品,還是不行。有個英商盤算:中國四億多人,每人一套食具(刀、叉)、每家一架鋼琴,該買多少!於是,運來大批刀叉、鋼琴,結果賠了大本。因為中國農民連飯都吃不飽,還哪裡有錢買琴彈!

中國的生絲、絲織品、茶葉、土布、大黃,英國等西方國家卻不能不買。英國從非洲弄到的白銀,卻大部輸入中國。這種入超的局面,只在英國大批販運鴉片之後,才改變過來。

鴉片,唐代貞元時期(800年左右)已從阿拉伯輸入中國。那時叫罌粟。到宋代,蘇軾及其弟子,在詩中又稱為「雞粟水」、「鶯粟湯」。阿拉伯人稱之為「阿芙蓉」。明代中葉後,中國才譯作「鴉片」。由於它含有大量的生物鹼(嗎啡、可太因、那可汀),有提神、鎮痛止瀉、辟癢等作用,因此,《本草綱目》等書,把它列為藥材。最初,中國人只是吞其籽、食其殼,明末,才把它的漿跟旱煙末和成丸來吸。康熙時,也當藥材進口。後來,雍正皇帝才下令禁止吸食。乾隆以後,政治腐敗,官僚們開始吸食純鴉片。乾隆中葉,主要煙販是葡萄牙人,但每年不過販來二百箱。

英商第一次向中國輸入鴉片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他們終於發現這是賺錢生意:每箱買價只需250印幣,而賣價竟高達1600印幣!於是,他們便開始大量向中國輸入,乾隆四十五年(1780)至嘉慶二十一年(1816)間,每年都向中國輸入五千來箱。嘉慶二十二年(1817)到道光十八年(1838),短短的21年間,鴉片的輸入量又增加了8倍多!英商不僅從海上運來鴉片,而且從印度、錫金向西藏輸入。

鴉片的大量輸入,引起了嚴重的後果:中國由出超國變成了入超國,白銀大量外流、銀價急劇上漲,老百姓(尤其是農民)負擔空前加重。道光三年(1823)到道光十四年(1834)間,平均每年外流白銀五百萬元,銀價上漲一倍還多!

嘉慶皇帝和道光皇帝,都曾嚴令禁止輸入鴉片。但是,英國政府和商人,卻通過武裝走私、宗教走私、賄賂清朝地方官走私,使買賣越做越大。他們盤踞廣州灣中的伶們島、大嶼山、買通吏役,哨官和衡門,用大「毫船」作海上倉庫,用小型快速的「飛剪船」往大陸運,還組織了替他們轉賣的「窯口」。衙門成了煙館,官吏成了煙販,伶們島成了毒窟!

英政府和英商,通過賣毒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有個叫詹姆斯·孖地臣的走私鴉片販, 經常乘坐西班牙商船、扯著西班牙國旗,沿著廣東海岸私賣鴉片,成為靠岸走私的首創人。20多年的鴉片買賣,使他大發橫財,回國後廣置田產,而且當上了國會議員和爵士。

後來,太平天國革命的領袖洪秀全曾經這樣描繪過鴉片煙的毒害性:「煙槍即統槍,自打自受傷。多少英雄漢,困死在高床!」相傳早在明朝,神宗皇帝30來年不召見群臣,即為此毒所累;又傳說,清朝道光皇帝也曾一度上癮。嘉慶二十四(1819),有個叫江廣生的考生,參加春考,煙癮一犯,還死在考場之中。

英國的炮艦,打不開「天朝」的大門,但是,英國的鴉片煙,卻傳遍了「天朝」統治下的廣東、福建、浙江、江南、山東、天津、關東各海口、山西、陝西、盛京、雲南、直隸、康藏等地,「天朝」的京官、外官、幕賓、吏胥、貴戚、旗丁、太監、綠營官兵、娼妓、優伶、尼姑、和尚、道士等,都有不少人變成了面色鐵青、骨瘦如柴的大煙鬼。而在廣東、福建、浙江、雲南、山西等地的種植,甚至使得下層人民也逐漸地成了「癮士」。道光十五年(1835),全國就有200萬人抽大煙!英國人馬爾丁也不得不承認:「充當兇手的英國人和服毒自殺的華人彼此競爭,向吃人神的祭台上貢獻犧牲品!」

一大批無恥的官僚,充當了殺人的幫凶。他們身為「天朝」的大吏,卻干著損「天」利已的勾當。朝廷頒布禁令,他們也發布幾張官樣文章,不過,他們並非心有「天朝」,而只是為了勒索英商一些賄賂,一旦賄賂到手,就幫著他們走私!嘉慶時,兩廣總督兼代理關務的百齡,就從保護走私中,每箱得到40元的好處。道光時,兩廣總督李鴻賓,設了巡船,不查煙驗貨,而是每月收賄銀36000兩!這時,還有個水師副將,叫做韓肇慶,竟跟英商講妥:每萬箱送給他幾百箱,他就用兵船代運!

朝廷里,以軍機大臣穆彰阿為首的許多大臣,也從鴉片走私中大撈外快。道光十六年(1836),太常寺卿許乃濟竟公開奏請承認鴉片為合法貿易品,說是這樣政府可以增加大筆稅收,彌補財政的困難。他的這種主張,得到了穆彰阿和直隸總督琦善等的積極支持,只因內閣學士、禮部侍郎朱簿的反對,才沒能實行。道光十八(1838),鴻臚寺卿黃爵滋提出限期一年戒絕,主張嚴厲禁煙。但將禁煙理由講得最透、最後使道光皇帝終於採納了禁煙主張的卻是湖廣總督林則徐。不久,林則徐就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去廣東禁煙。

一場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開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事 的精彩文章:

秦檜跪了八百多年,想要站起來,岳飛後人說:不行!
此人有一項狼的技能,才華不弱諸葛亮,曹操防他一生,子孫卻遭殃
被遺忘千年的滅國大戰,歷史上一人蕩平天竺,試問印度是否已忘?
朱棣的寵妃與太監有染,揭露致命短處,一怒之下處死兩千多宮女

TAG:歷史的事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朝進口的火炮,清朝原封不動仿製,結果在鴉片戰爭吃大虧
鴉片正侵蝕曾經向我們輸出鴉片的西方列強!西方鴉片致死人數激增
鴉片走私為何在清朝泛濫成災?
西方擁抱毒品的背後:讓我們看看清朝是如何被鴉片打敗的
這才是慈禧統治下的晚清,鴉片抽的只剩皮包骨頭,倒是寺廟的和尚體形肥碩
鴉片戰爭前,大清水師竟被越南海盜摁在地上摩擦?
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一把火就能燒光鴉片,為何要拿石灰水浸泡?
為何說鴉片戰爭清政府不可能打贏?乾隆皇帝的尚方寶刀都用洋鋼了
打垮了清朝的鴉片 為什麼又成了清朝的救命稻草?
鴉片戰爭前,清軍的裝備都是大刀長矛嗎?
鴉片貴為「毒品」,為何清朝的窮人都能抽得起?清朝的壓價很關鍵
清朝曾有比鴉片還值錢的東西,可惜拱手讓給洋人
清朝人需求此物,多產於西方,老外靠賣它發橫財,卻沒像鴉片被禁
晚清上色老照片:清朝地主家的大院,被鴉片腐蝕的最美婉容皇后!
清代鴉片為何無法絕禁,鴉片為什麼被美化為「上層社會」的代表?
鴉片戰爭爆發,清軍用女子穢物擺陣,最後被打臉一敗塗地
虎門銷煙的鴉片具體是如何銷毀的?
鴉片又臭又難看,清朝的人為何還都主動吸食?只因洋人用了這一招
鴉片黑臭,還一股尿味,為何清朝人會主動吸食?洋人耍了個小手段
鴉片戰爭鴉片的流入地竟是印度,他們自己不吸買到中國,從唐朝買到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