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脫歐仍要前瞻,英國工業想靠電池翻身

脫歐仍要前瞻,英國工業想靠電池翻身

脫歐仍要前瞻,英國工業想靠電池翻身

【Technews科技新報】英國勞動生產力陷入瓶頸已有十年,然而如今脫歐更雪上加霜,但在此危急之際,英國政府仍沒忘記擬定新的工業戰略,並期許成為世界技術的領導者。

英國工業戰略白書其實早在今年 1 月就已推出,揭示了電動車與電池技術可能是未來的主打方向。如今英國政府在 24 日公布了新進展,確定了尖端能源(Cutting-Edge Energy)領域為主旋律,且公布了更詳細的計劃,名為法拉第挑戰賽(Faraday Challenge)。英國商務大臣 Greg Clarke 表示,政府不僅將會補助企業進行研發,本身也會建立電池研究中心,期待能在世界技術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Greg Clarke 強調這將是一場能源革命,其中除了有 2.46 億英鎊投入電池技術研發外,還有 4,500 萬英鎊將用於讓新科技普及化,以開拓更大的市場,增加英國的競爭力。這些技術之後也會延伸至自駕車及電動車科技,第二階段估計有約 2,500 萬英鎊預算投入自駕車領域。還有大型電池成本急遽下降也有助於英國更能利用再生能源,如風力及太陽能,英國能源監管機構正推出新計劃,希望能通過大型蓄電設備平衡電力使用,建造更有效率的智慧電網。

Greg Clarke 還指出,為了要維持現有以及未來的繁榮,英國經濟必須比過去更有效率。誠如經濟學家所言,英國人的勞動生產力低於德國及法國,亦即必須更努力才能有同等成果,當然一味延長工時並非政府想要的,而是應該抓住機會,讓科學家、企業家及所有民眾一起努力,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

英國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理事會主席 Philip Nelson 也表示,政府提出的法拉第挑戰賽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集合最優秀的頭腦,並透過與工業及創投基金等業者合作,保持英國在基礎科學及技術上的領先。英國政府也表示,目前已收到超過兩千則企業界的諮詢及建議,之後會一一回覆。

不過其實如何選擇戰略性產業仍然是一個大哉問,從歷史來看,政府的眼光通常很差,英國自己也不乏失敗的例子,雖然英國首相 Theresa May 以航空工業為例,認為政府干預有用,但鋼鐵工業的失敗例子卻沒被提起。雖然言之有理,但這個計劃是否真能成為英國脫歐後的經濟支柱,還有待觀察。

(首圖來源:Pixabay)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FaceBook上都是國際新聞的傻子,擅長國際政治及經濟評論。

Latest posts by 黃 敬哲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微軟自行發展人工智慧晶元,翻譯 500 萬篇文章耗時 1/10 秒
朕知道了:敢在淘寶售假貓糧,準備賠償12萬吧
蘋果收購韓國 Pantec 手中 12 項專利,為未來 iPhone 發展進行布局
Gartner 預測 2017 年全球 IT 支出將成長 2.4%

TAG:TechNews |

您可能感興趣

貨船側翻,美國都束手無策,英國只能尋求中國世界級起重機了
美國將從敘利亞撤出英國法國要頂上去,都在玩啥?
美國多是英國人後裔,為何非要脫離英國獨立
「毀滅性」影響 美國將重創英國工業
美國航母為何要採用斜、直兩段甲板,英國首創,中國航母也是如此
為什麼英國要脫離歐盟呢?
二戰中,這些德國人為什麼會背棄自己的祖國,轉投英國的懷抱?
一個自稱文明古國的國家,為了將中國拖下水,力勸英國進攻中國
英國人造出來一武器不會用,德國人卻憑它橫掃歐洲
英國肯德基告急,將來「吃雞」還要靠中國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為何會落得如此地步?
英國男子每天都要給身體充電,家裡停電就會危及生命
中國為何能造電磁炮?英國:技術來自一次收購
航母的發展不能繞開哪個國家?真相揭曉:此國比英國更重要
酷寒天氣再襲英國,多趟列車停運;脫歐後英國奶製品質量可能下降
前俄羅斯間諜被下毒,英國準備制裁;硬脫歐可能威脅英國賽馬活動
中國這一技術,讓中國風電獨步世界,英國看懵稱:我要買買買
中國也能拍出不輸英國的歷史片
又一英國品牌退出中國市場,難道真的是「水土不服」?
為何英國脫歐後,李嘉誠還持續在英國投資,原來有錢人是這麼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