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唐煎宋點在當代人文視野下的復興與創新

唐煎宋點在當代人文視野下的復興與創新

一、唐宋時期的湯花沫餑

無論唐代煎茶或宋代點茶,都以茶湯能起湯花(也稱沫餑)為能事,我們在陸羽《茶經》、蔡襄《茶錄》、宋徽宗《茶論》中都能讀到有關論述。使茶湯起湯花,不僅是煎茶、點茶的需要,也是健康養生的需要。

湯花是指擊拂茶湯時在茶湯表面形成的泡沫狀物質,唐宋做法不同。唐代煎茶時先用竹筴攪動茶釜中的沸水,然後下茶末,這樣利於形成沫餑;宋代點茶則用茶匙、茶筅擊打(也稱擊拂)茶湯,從而形成沫餑。

陸羽《茶經·五之煮》:「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余,無乃[鹵舀][鹵監]而鍾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環激湯心,則量末當中心而下。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

初沸的時候先調和鹽味(宋代點茶則禁止用鹽,因爲鹽能鬆懈沫餑),然後舀出一瓢水,貯於熟盂中,用來止沸。接近二沸時用竹筴攪動釜中沸水,就茶末當中投下,並不停攪動,這樣能出更多沫餑。接著用所出熟水止沸育華。華,就是湯花,也稱沫餑。通過在釜中投入熟水,達到育花的目的。

「凡酌,置諸碗,令沫餑均。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於水湄,又如菊英墮於鐏俎之中。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陸羽《茶經·五之煮》)

這一段文字很優美,也是陸羽《茶經》中少見的抒情之筆,可見茶聖陸羽以及唐人對沫餑的喜愛了。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沫指浮沫,是湯花的清揚者,如同棗花、青萍一樣漂浮在茶湯表面。而餑則是湯花之細密者,皤皤然若積雪,需要用茶滓(即較粗的茶末)煎煮,攪動後就會形成厚重的沫餑。

蔡襄《茶錄》「點茶」條:「茶少湯多,則雲腳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原註:建人謂之雲腳粥面。)鈔茶一錢匕,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入,環回擊拂,湯上盞可四分則止,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斗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故較勝負之說,曰相去一水兩水。」雲腳,代指湯花,形容湯乳初成時如同雲頭雨腳的景緻。

宋徽宗《大觀茶論》「點茶」條則描寫尤為詳盡:「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妙於此者,量茶受湯,調如融膠。環注盞畔,勿使侵茶。勢不欲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櫱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則茶麵根本立矣。」

點茶先要調膏,投茶末、注沸水比例要合適,這是宋代點茶的關鍵。南宋末點茶法傳入日本,但少了調膏這個環節,不能算「正宗」。

到第七湯時,「乳霧洶湧,溢盞而起,周回凝而不動,謂之咬盞。宜均其輕清浮合者飲之,《桐君錄》云:『茗有餑,飲之宜人』,雖多不為過也。」

茶湯點好後,就可以分取沫餑飲用了。無論唐代煎茶還是宋代點茶,都取飲湯花沫餑,這和我們近代以來只是飲用茶湯的做法有很大差別。在唐宋茶人看來,湯花沫餑是茶湯的精華,「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陸羽《茶經·五之煮》)「乳霧洶湧,溢盞而起,周回凝而不動,謂之咬盞。宜均其輕清浮合者飲之。」(趙佶《茶論》)將湯花從茶釜、茶銚、茶盞中取出,古人稱作「酌茶」或「分茶」,就是將湯花沫餑舀出而飲的意思。

沫餑,雪乳,細乳,粟紋,素濤等,都是唐宋時期茶人們對茶湯湯花的美好稱謂。譬如唐代皎然禪師《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飲茶歌送鄭容》:「霜天半夜芳草折,爛漫緗花啜又生。」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驟雨松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陸龜蒙《奉和襲美茶具十詠》:「閑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北宋茶人丁謂《煎茶》:「花隨僧箸破,雲逐客甌圓。」林逋《茶》:「石碾輕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歐陽修《嘗新茶呈聖俞》:「停匙側盞試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梅堯臣《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石瓶煎湯銀梗打,粟粒鋪面人驚嗟。」蘇軾《試院煎茶》:「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浣溪沙》:「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以及陸遊《入梅》:「墨試小螺看斗硯,茶分細乳玩毫杯。」《臨安春雨初霽》:「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都是描寫湯花沫餑的絕妙佳句。

二、現代人關於湯花的誤區

明代中葉之後,唐代煎茶、宋代點茶均已消亡殆盡,漸漸遠離了茶人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沖瀹法,茶品也由唐宋時期蒸青團茶替代為炒青綠茶,古人煎點茶湯時最爲在意的沫餑不再受到關注,明清時期茶人們重視的是沖瀹茶湯時的香味和韻致。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隨著茶文化逐步復興,泡茶法在大陸得到歡迎,隨著泡茶法的日益普及,唐代煎茶、宋代點茶、明代烹茶也開始受到關注,茶湯沫餑也逐漸成這人們討論的一個話題。大家開始注意到,泡茶時茶湯表面常常會漂浮起一層「泡沫」,有人認爲這是食物煮沸後產生的污垢,泡茶時要把它「刮」掉,甚至認爲這是「農殘」遺留造成的,可謂眾說紛紜。

現在科學研究證明,茶湯表面產生的這種「泡沫」是由一種稱作「茶皂素」的物質形成的,泡茶時由於水流和茶葉振蕩的原因,茶湯表面會產生泡沫。用古人的觀念理解,這就是湯華,也稱沫餑,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養生品,古人視之為甘露,尤其珍重。正如趙佶《大觀茶論》引用《桐君錄》云:「茗有餑,飲之宜人,雖多不為過也。」我們現代人卻將之刮沫捨棄,實在是一種誤會。這都是不了解古代茶文化、不了解茶湯沫餑而造成的認知誤區。

三、茶皂素與沫餑

茶葉的化學成分是由3.5—7.0% 的無機物和93~96.5%的有機物組成。有機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鹼、茶多酚、有機酸、色素、香氣成分、維生素、茶皂素等。茶皂素(Tea Saponin),又名茶皂苷,是山茶科植物中含有的一類天然糖苷化合物,基本結構由皂苷元、糖體、有機酸三部分組成。茶皂素味苦而辛辣,難溶於冷水,PH值5.6--5.7之間呈微酸性,具有很強的起泡力,不受水質硬度的影響,所以一般泡沫豐富的茶滋味相對濃郁。

茶葉成分中茶皂素、蛋白質、茶多酚均能起沫,並影響茶湯口感,其中茶皂素這主要起泡物質。在茶樹自然生長過程中,茶皂素會隨著鮮葉的生長過程而累積增多,因茶皂素而引起的泡沫對人體無害,而且在古代,還將茶沫視為精華。

魏晉杜育《荈賦》云:靈山惟岳,奇產所鍾。瞻彼卷阿,實曰夕陽。厥生荈草,彌谷被崗。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農功少休,結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擇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

煮茶用上等茶品,初秋時節才開始煎水烹茗。汲來岷江清流,選擇東甌越瓷。用公劉式匏瓢來酌飲。此時細輕的湯花漂浮,光亮鮮明如同耀眼的積雪,華麗燦爛又如同欣向榮的春花一樣。可見從晉代開始,湯花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用「華浮」「積雪」「春敷」這樣美好的名詞來形容,足見其珍視程度。

四、宋代分茶與沫餑

對於沫餑的重視,兩宋時期達到極致。

宋代飲茶,最重點茶法,由此又有分茶、鬥茶的區別。分茶,是點茶的藝術化呈現。宋人楊萬里《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詩:「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禪弄泉手,隆興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歐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紛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萬變。銀瓶首下仍民高,注湯作字勢縹姚……」可見分茶是講究「技法」的,通過湯瓶注水的控制,在茶盞里幻化出「怪怪奇奇」的畫面。

據陶谷《清異錄》記載:「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茶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幻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分茶也稱茶百戲,又有水丹青、湯戲、茶戲等名稱,是一種能使茶湯紋脈幻化成物象的分茶技法。關於分茶法,陶谷《清異錄》里還有這樣一段記載:「沙門福全能注湯幻字成詩一句,如並點四碗,共一首絕句,泛乎湯表。檀越日造門求觀湯戲。」福全曾有詩詠道:「生成盞里水丹青,巧畫功夫學不成。卻笑當年陸鴻漸,煎茶贏得好名聲。」可見分茶是通過湯瓶在茶盞中注水,「別施妙訣」,使茶紋水脈成為各種物象、以及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甚至可以幻化出詩句來,堪稱絕妙。近幾年隨著傳統文化的逐漸歸復,宋代點茶法也隨之復興。據說有用筆頭或茶匙蘸水,在盞中「點畫」出圖案,並標為「鬥茶」「茶百戲」者,純屬臆造,殊失古意,不足為法。福全詩里明明寫道:「生成盞里水丹青,巧畫功夫學不成。」茶湯中的紋脈物象不是「畫」出來的,而是「幻化」出來的,通過湯瓶的「注湯作字」,幻化出紋脈物象來,堪稱絕妙。

五、湯花沫餑的健康養生作用

那麼,唐宋時期茶人們煎茶、點茶時的沫餑也是因茶皂素形成的麽?回答是肯定的。

無論是唐代煎茶還是宋代點茶,飲用湯花沫餑,除了能夠改善茶湯滋味外,可能還和其健康養生作用有很大關係。

沫餑主要是由茶湯中的茶皂素形成的,對於茶皂素的認識,古人雖然沒有具體文字記載,但對於其養生益處卻說得很明白:「宜均其輕清浮合者飲之。《桐君錄》雲,『茗有餑,飲之宜人』,雖多不為過也。」(趙佶《大觀茶論》)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茶皂素對多種引發皮膚病的真菌類以及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對A型和B型流感病毒、泡疹病毒、麻疹病毒、HIV病毒也有抑制作用。茶皂素還具有較好的抗滲漏與抗炎作用,可用於調節血糖,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化痰止咳等。另外,茶皂素能抑制酒精吸收,加速酒精的分解,所以茶能醒酒應該是茶皂素的作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茶皂素還具有一定的減肥效果。

茶皂素有阻礙胰脂肪酶活性的作用。茶皂素通過阻礙胰脂肪酶的活性,減少腸道對食物中的脂肪吸收,從而達到減肥目的。此外,茶皂素還俱有促進體內激素分泌、調節血糖含量、降低膽固醇含量、降血壓等功效。這對於我們當代大多數人而言,可謂是「健康福音」了。工作之餘,為自己煎點一盞茶湯,讓湯花盈盞,讓沫餑湧起,然後分茶而飲,細細品飲,既有迷人的口感滋味,又有良好的健康養生作用,誰會忍心拒絕這樣一盞內涵豐富的茶湯呢?

茶皂素也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天然表面活性劑。茶皂素在茶籽中含量最高,刊於明代的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就有「茶籽搗仁洗衣去油膩」的記載。茶皂素從1931年被日本青山次郎首次分離發現後,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全面而深入的科學研究和使用。目前,茶皂素也廣泛應用於洗滌,毛紡、針織、醫藥、日用化工、建築行業等領域。

六、茶湯沫餑的真相

現代人在泡茶過程中發現,一些多毫茶葉、碎茶葉茶葉沖泡時最容易起沫。究其原因,都和其中茶皂素容易分解有關係。

多毫茶葉因爲其茸毫多,所含茶皂素內質也豐富,沖泡時容易起沫。碎茶葉因爲茶葉部分「破壁」的原因,也容易起沫。從而也就不難理解古人煎點茶湯時要將茶餅、茶葉搗碎、碾細的做法了。

飲用湯花不僅在古代得到重視,現代社會也同樣重視。譬如啤酒是現代年輕人最爲鍾愛的薄酒飲料,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贏得聲譽,而這「獨特的風味和口感」則是由啤酒花形成的。

啤酒花是一種植物,別名蛇麻花、酵母花、酒花,拉丁文名:Humulus lupulus,是大麻科、葎草屬一種多年生草本蔓性植物。啤酒花的芳香與麥芽的清香賦予啤酒含蓄的風味,並形成啤酒豐富細密的泡沫。啤酒泡沫是啤酒花中的異律草酮和來自麥芽的起泡蛋白的複合體,優良的酒花和麥芽,能釀造出潔白、細膩、豐富且掛杯持久的啤酒泡沫。啤酒、咖啡和茶都以芳香與清苦取勝,這也是其魅力所在。

茶湯的起泡物質有茶皂素、蛋白質、氨基酸、茶多酚等,其中茶皂素爲主要起泡物質。茶皂素的清苦與蛋白質、氨基酸、茶多酚的鮮爽清香一起構成了茶湯沫餑清爽滑膩的特點,沫餑潔白、細膩、豐富,且「咬盞」持久,是一種比啤酒泡沫更爲優良可口的健康飲品。而且自唐宋以來就受到茶人的喜愛和珍重,有大量詩詞文賦遺存下來,值得我們仔細研讀和學習。

筆者通過多年的茶湯沖瀹研究發現,六大茶類經過十分鐘到三十分鐘的悶泡,過濾出的茶湯最容易起沫,注入茶盞用茶筅擊拂,很容易就形成厚厚的一層沫餑。特別是綠茶類,形成的沫餑如同積雪一樣,堆滿盞面,經久不散。紅茶類、烏龍茶類湯色稍稍帶些紅褐色,普洱茶類、黑茶類的湯華也能達到雪乳盈盞的狀況,讓人嘆爲觀止。

古人要將茶葉蒸過、研磨、製成團餅茶,煎點茶湯時還要將茶餅炙烤過,然後碾磨,過籮,經過竹筴攪動或茶筅擊拂,最終形成沫餑,並以此為豪。而我們今人只需將茶葉殺青乾燥,無論綠茶紅茶黑茶白茶,也無論大葉種、中葉種、小葉種,更無論芽茶、餅茶、散茶、碎茶,只要茶湯浸泡的溫度、時間合適,然後通過茶筅擊拂茶湯,就能達到同樣的的效果,可謂簡便易行。

那麽我們不僅要問:這樣的奧秘爲什麽古人一直沒有發現呢?非要走那樣繁複的一道道程序呢?

唐代煎茶用竹筴攪動茶湯,所起湯花並不多,所以陸羽用棗花、青萍來形容。宋代初期點茶用茶匙,擊打出的沫餑也應該不是很豐富,所以才出現了沙門福全、蒸水顯上人、南屏謙師這樣的點茶高手。到了北宋末情況發生了改變,茶筅——這個「點茶神器」出現了,普通人只要一筅在手,都可以擊打出一盞沫餑豐富的茶湯,由此點茶法大興於天下。

由於點茶法是由煎茶法演變而來的,依然保留有煎茶的傳統做法,譬如都用團餅茶,煎點時都要將團餅茶炙烤碾碎,這樣才能出豐富的沫餑,而當時的蒸青散茶並非主流,所以也要碾碎沖點。到了明代初期雖然廢團餅茶而興散茶,但當時的人們依然以唐煎宋點的方式來烹茶,我們解讀朱權《茶譜》就能了解其大概了。明代中葉以後隨著炒青綠茶的興起,沖瀹法大興,人們已經不再關注茶湯沫餑了,只注重茶湯香氣和滋味,這樣的「奧秘」也就無人關注了。唐代煎茶、宋代點茶已成爲絕響,僅僅在東瀛島國得到一些保留,也不以湯花沫餑爲主。

那麼,我們今人是否就比古人高明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爲經過長時間悶泡的茶湯滋味苦澀、辛辣,雖然擊打出的湯花是雪白色的,但茶湯並不可口,達不到古人所說「香甘重滑」(趙佶《茶論》)的要求。就這一點而言,古人確實比我們現代人高明。唐宋時期製造茶餅,之所以要蒸青、壓榨、過黃、研磨,無非就是爲了去除茶葉中的茶青味和苦澀味,只留下甘香重滑的滋味,再經過竹筴攪動和茶筅擊拂,從而形成湯花沫餑,可用「甘露」來形容。

我想隨著茶葉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有一天我們也能通過高科技手段,去除掉茶葉中的茶青味和苦澀味,只留下甘香重滑的滋味。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內涵豐富,茶皂素也很豐富,只要用茶筅擊打,就能出豐富的湯花沫餑,此時就真正可以和古人一試高下了。

七、茶湯沖泡出沫實驗數據

實驗數據一

茶品

茶品1:綠茶(聖谷春茶,一年),玻璃杯沖泡

茶品2:白茶(安吉白茶,一年),玻璃杯沖泡

茶品3:中葉種綠茶(黃花雲尖,一年),玻璃保溫杯沖泡

點茶用具:建盞,茶筅,玻璃過濾器

湯花沫餑

10分鐘:茶品1湯花明顯;茶品2湯花稀薄;茶品3湯花明顯;

30分鐘:茶品1沫餑湧起;茶品2沫餑稀薄;茶品3沫餑堆積;

60分鐘:茶品1沫餑堆積;茶品2沫餑稀薄;茶品3沫餑堆積如雪;

實驗數據二

茶品

茶品1:紅茶(古樹滇紅,兩年),玻璃杯沖泡

茶品2:熟普(普洱茶頭,八年),玻璃杯沖泡

茶品3:黑茶(六堡茶,兩年),玻璃杯沖泡

點茶用具:建盞,茶筅,玻璃過濾器

湯花沫餑

10分鐘:茶品1湯花明顯;茶品2湯花稀薄;茶品3湯花明顯;

30分鐘:茶品1沫餑堆積;茶品2沫餑稀薄;茶品3沫餑湧起;

60分鐘:茶品1沫餑堆積如雪,稍顯褐色;茶品2沫餑稍密,褐色;茶品3沫餑堆積如雪;

實驗數據三

茶品

茶品1:紅茶(90年代),玻璃杯沖泡

茶品2:武夷岩茶(兩年),玻璃杯沖泡

茶品3:永春佛手(兩年),玻璃保溫杯沖泡

點茶用具:建盞,茶筅,玻璃過濾器

湯花沫餑

10分鐘:茶品1湯花稀薄;茶品2湯花稀薄;茶品3湯花稀薄;

30分鐘:茶品1沫餑明顯;茶品2沫餑明顯;茶品3沫餑明顯;

60分鐘:茶品1沫餑堆積,稍顯褐色;茶品2沫餑堆積;茶品3沫餑湧起;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六大茶類經過浸泡,都能擊打出豐富的湯花沫餑,其中綠茶類、烏龍茶類、紅茶類、黑茶類沫餑最爲豐富,白茶、緊壓發酵茶類沫餑較爲淡薄。在做以上數據時,對其中一款中葉種綠茶採用保溫杯悶泡,出沫效果明顯。那麼出沫效果較差的白茶、緊壓發酵茶(普洱老茶頭)如果也採用保溫杯悶泡,出沫效果如何呢?於是就有了第四組實驗數據。

實驗數據四

茶品

茶品1:白茶(安吉白茶,一年),保溫杯悶泡

茶品2:普洱熟茶(普洱茶頭,八年),保溫杯悶泡

茶品3:普洱生茶(下関沱茶,八年),保溫杯悶泡

點茶用具:建盞,茶筅,玻璃過濾器

湯花沫餑

10分鐘:茶品1湯花明顯;茶品2湯花明顯;茶品3湯花明顯;

30分鐘:茶品1沫餑湧起;茶品2沫餑湧起,稍顯褐色;茶品3沫餑堆積;

60分鐘:茶品1沫餑堆積如雪;茶品2沫餑堆積如雪,稍顯褐色;茶品3沫餑堆積如雪。

八、茶湯實驗結論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實驗結論:

六大茶類經過一定時間、溫度浸泡,過濾出的茶湯通過茶筅擊打,都可以形成豐富的湯花沫餑,其中綠茶類、白茶(黃茶)類、烏龍茶類(佛手茶)、古樹紅茶類(古樹滇紅)、黑茶類、生普系列,都可以形成雪白沫餑。熟普類、紅碎茶類、烏龍茶類(武夷岩茶)形成的沫餑稍顯紅褐色。

擊打出的茶湯滋味柔和,香氣高雅,口感細膩,最適宜品飲。還具有一定的健康養生作用,對於調節血糖、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化痰止咳、美容減肥等都有一定效果,值得在全社會大力推廣和普及,以利益更多人群。

以上數據是沖泡環境下得出的,同樣在煎煮環境下,也可得到相同數據,此不贅述。

九、余話

本文通過對於唐代煎茶、宋代點茶、明代烹茶、明清以來泡茶歷史文化的梳理,提出當代茶湯的解決方案:

六大茶類經過一定時間、溫度浸泡,過濾出的茶湯通過茶筅擊打,都可以形成豐富的湯花沫餑,這對於了解和營造唐宋時期茶湯煎點場景、重現唐宋時期茶道文化風雅輝煌,有一定的宣揚效果。

通過對沖泡茶湯的擊打呈現出豐富湯花沫餑,這就在技術層面解決了恢復唐宋時期團餅茶的難題,也為現代茶業找出一條通路,從茶葉種植、生產、加工、存儲、烹飲、審美等諸多領域都打開一道新的大門,這大門不僅通往傳統,也通往未來。

茶湯烹飲不僅僅是色香味韻這四相(筆者稱之為茶湯四相),還應該包含更深次的思想文化境界以及審美意識,湯花沫餑的重現無疑為我們當代人打開這樣一道封閉已久的大門。而且從保健養生的角度來理解,茶湯沫餑更應該引起我們現代人的重視。

人類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環保、健康是人們最爲關注的話題,回歸傳統文化、回歸優雅生活,則是有識之士的共識。如何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如何復興與創新?無疑也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一條嚴峻問題。僅就中華茶文化而言,唐代煎茶、宋代點茶、明代烹茶、明清以來泡茶如何在當代社會完美演繹?如何傳承與創新?也是每個茶人都應該認真思攷的一個課題。

本文以茶湯沖泡擊打為原理,詳細論述了唐宋煎點在當代人文視野下的復興與創新這一論題,並提出了解決方案,希望以此為契機,為中華茶文化的全面復興提供一些途徑。

主要參考資料

1、陳宗懋主編《中國茶經》,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

2、宛曉春主編《茶葉生物化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

3、《中國茶文化經典》,主編 陳彬藩 余悅 關博文 光明出版社 1999年版

4、《中國歷代茶書彙編》P105 朱自振 鄭培凱商務印書館2007版

5、夏濤、丁以壽主編《中華茶史》《中華茶文化》《中華茶道》《中華茶藝》系列教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6、夏濤、方世輝等編著《茶葉深加工技術》,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年

【作者簡介】馬守仁,號冷香齋主人、南山如濟、如濟居士、煎茶翁等,是中華煎茶道—南山流宗主。號稱生平無它好,唯嗜茶、書而已,著作有《領上有白雲》《無風荷動-靜參中國茶道之韻》《冷香齋煎茶日記》等。

展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淳韻品茶 的精彩文章:

吳國義 烏蒙茶香
名茶推薦:來自廣東潮汕的鳳凰單叢
臨汾這家茶葉店,給客人免費送茶葉?

TAG:淳韻品茶 |

您可能感興趣

晉煮、唐煎、宋點、明清泡,來看看古人吃茶的方式你能接受么!
宋點券加入企鵝電競?曾經怒噴嗨氏,如今千萬年薪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