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年年歲歲花相似:古代文人的剽竊事件

年年歲歲花相似:古代文人的剽竊事件

人們對於抄襲、剽竊的事件越來越不能容忍了。無論是早年還是近些年,也不管是文壇還是學術圈,一旦有涉嫌抄襲的行為出現,大家往往都加以口誅筆伐。

近日,某些涉嫌抄襲的小說搖身一變為大「IP」打入影視圈,被製作成投資巨大、明星雲集的影視作品,企圖改頭換面,轉移視線,但也不能止息「反抄襲大軍」對於這種變相支持抄襲行為的聲討。

的確,抄襲行為不僅是對原創作者的不尊重,更是對於文學或者學術創作本身的不尊重。實際上,從古至今,都有這樣無恥的行為發生。

年年歲歲花相似

我的詩句為何與你的相似?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相信大家對這一句詩句都非常熟悉,但是如果讓大家立刻說出這是誰的詩句,也許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有讀者去查找資料,就會發現,這句詩居然同時出現在兩首詩中:一首是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還有一首便是宋之問的《有所思》。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兩首詩竟然幾乎是相同的,只有個別字句不一樣。然而,這裡的作者卻是兩個人,更巧的是,這兩個人還是外甥與舅舅的關係。

世上哪有這樣巧的事?這當然不是巧合。

《全唐詩》將兩首詩都收錄了進去,乍看之下好像是不能分辨究竟誰是作者,但實際上稍稍作了解考辨就可以發現誰是原作,而誰是抄襲者。

舅舅宋之問身為長輩,卻做了為人不齒之事:即偷竊詩句,據為己有。

《全唐詩》的收入,實際上留下了證據,也將宋之問永遠釘在了「剽竊」的恥辱柱上。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最早對此事有記載的是中唐劉肅的《大唐新語》。

劉希夷從小就飽讀詩書,文采斐然,雖然寫作多為當時流行的「宮體詩」,但寫作的風格卻常常是悲苦的。

他創作的《白頭翁詠》中的幾句,「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筆調凄涼,彷彿讖言。

不過他轉念一想,生死各有命,哪會由於詩句就應驗呢?於是就將詩句留存下來了。

沒想到,寫完詩不久以後,就被奸人所殺,彷彿是應驗了「詩讖」一般。也有人說是宋之問殺害的。

在《大唐新語》中,並沒有明確寫出宋之問的剽竊事件,但是提到了宋之問殺甥事件,而且與這兩句詩密切相關。

後來,晚唐韋絢的《劉賓客嘉話錄》詳細地記載了這一事件,說宋之問在看到外甥寫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話以後,特別喜愛,於是厚著臉皮向外甥討要這句話,劉希夷當時礙於情面答應了,但後來又反悔。

這一來宋之問就發怒了,竟然用裝滿泥土的袋子將外甥活活壓死。

宋之問人品之惡劣在史書中屢有記載,這裡為奪佳句竟然做出如此殘忍之事,無論真實性有幾分,都足以令人咋舌了。

此仆舊作,何乃見示

一則尷尬的笑話

聽完駭人聽聞的宋之問奪句事件,我們再來看一則與剽竊有關的笑話。

據《唐摭言》記載:

中唐的時候有個人叫李播,在蘄州做官的時候,有個姓李的書生前來拜見,並獻上自己的詩作。

李播取過詩一看,驚訝極了,因為他發現那是自己的創作,於是問這位李姓書生:「此仆舊作,何乃見示?」這明明是我從前的詩作,你拿來給我看是做什麼?

李生慚愧地說:「我拿著這些詩在江淮地區拜見了不少人,都說是我寫的……今天恰好到此處碰到原作,請你索性把這些詩都送給我吧!」

李播非常無奈地說:「我現在已經老了,留這些詩也沒什麼用,那麼就借給你吧」

李生連連稱謝。

李播問他之後去往何處,李生說:「將要去江陵謁見表丈盧尚書。」

李播一聽,笑道:「秀才又錯了!盧尚書是我的表丈,怎麼成了你的了?」

李生羞懼地說:「承蒙老爺借詩給我,那麼把表丈也一併借給我吧!」

李播大笑,隨他走了。

這可真是又尷尬又可笑的一件事!我們彷彿能夠感受到當時流動在空氣中的尷尬因子。

李生美其名曰「借」,實際上就是赤裸裸的剽竊行為,而且在作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行騙千里之地,在原作者面前竟能說出「全都送給我」這樣的話,簡直不可理喻。

若不是李播是寬宏大量之人,當笑話來處理,臭罵一頓似乎也不能解「奪句」之痛吧。

更加可笑的是,除了詩句,還變本加厲,連親戚都一起「借」了,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兩個事件,一可氣,一可笑,卻都反映了當時「剽竊」、「奪句」之事的存在,而且從中可以看到,原創者對於剽竊者的行為都充滿了無可奈何:一個生生丟了性命,一個只得寬容任之。然而這些虛榮、僥倖者的產物,終究躲不過歷史長河中的灼灼慧眼。

尊重原創、抵制抄襲,也是我們每一個讀者應該做到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朱熹:心如明鏡 不滯物情 物去則已 事過便休
「一生一世」的「世」 在古代是指多少年?
一分餘地 三分自由:為人處世的四種「不可盡」
抱歉酒後吐真言
藝術家用貓屍做成玩偶,布置成華麗的婚禮,讓人看了脊背發涼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歲朝清供:古代文人的「年味」
文人如何屌炸天?他少年做匪,青年當官,晚年造反,與杜甫交朋友
民國文人的時尚:那個年代,人人都愛圓眼鏡
春節詩:文人的年味兒
94歲金庸去世,為何倪匡說他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最有錢文人」
民國最無恥文人漢奸,曾禍害七位年輕女子,知命之年娶50歲寡婦
清朝狀元9歲出的對聯,200年來難倒無數文人墨客!
汪曾祺逝世22周年: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曾在文學之外
中國現代無恥文人,糟蹋7位年輕女子,還專情於50多歲的寡婦
古代文人筆下的夏日——關於夏天的詩
古代文人雅士過的「年」有什麼不一樣?
中國現代無恥文人,禍害7位年輕女子後,專情於50多歲的寡婦
私生活最亂的現代文人,丟棄7個女人後,被50歲的她降服
穿長衫最帥的3位男星,王凱最令人刮目相看,年代感十足超有文人范
在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中,元代是一個有些特別的朝代,對於文人的命運來說尤其如此
元宵夜看花燈,古代文人留下眾多詩詞名篇佳作
晉朝文人雅事,嘮嗑嘮出個千古名對
張劍、葉曄:中國古代文人官年現象綜論
《明日歌》讓兩文人陷600多年版權之爭,其中一位還有《今日歌》
古代文人筆下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