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大文豪卻又是地下黨,如果棄文從政,至少應是開國元勛級別

他是大文豪卻又是地下黨,如果棄文從政,至少應是開國元勛級別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既熟悉而又不熟悉的人。

他是誰?這裡先賣個關子。大家在自己或短或長的讀書生涯中一定都學習過或讀過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有《子夜》、《林家鋪子》、《白楊禮讚》等等。說到這裡,大家都知道他是誰了吧,對,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茅盾。

茅盾是文學家大家都知道,但他還是一個身份是我黨最早的成員之一。他的入黨時間是1921年。1921年就是中共一大召開的年份。

茅盾這個名字實際上是他的筆名,他的真名叫沈雁冰。據現在證實,沈雁冰的筆名共有98個,「茅盾」其實是他最常用的筆名。

茅盾在1921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時他在商務印書館工作。這裡閑談一句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在那個時代是屬於絕對的新興事物,和現在的很熱的新媒體是一個概念,它與當時的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商務印書館的出現,才標誌著中國現代出版業的開始。大家現在司空見慣的報紙,雜誌,這裡算是鼻祖之一了。

當時的茅盾就在這個新興機構中工作,由於當時書籍、報刊的發行量呈噴髮式增長,每天來往於這裡的人流量是非常的大,所以這裡也秘密的成為了中共中央的通訊聯絡處。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的一段時間內,差不多每天都有好幾封寫著「沈雁冰先生轉鍾英小姐台展」的信郵寄到上海商務印書館。這裡大家會問了,鍾英小姐是誰?其實,鍾英就是「中央」的諧音。只要外地的共產黨員來到北京,一般也都會先來他這裡接頭,然後再由他介紹到其他中央機關。可謂是名正言順的地下聯絡員啊。這樣的情節不比現在的電視劇情節差吧。

講到這裡,大家知道當時的茅盾有多牛了吧,他可是中共中央在北京最為重要的連接點與聯絡紐帶啊。

轉眼間,時間到了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開始了,通過這個契機,茅盾加入了國民黨,當時的毛主席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時,他是宣傳部的秘書。在這段時間內,他與毛主席工作生活都在一起,住的地方也非常近,二人也由此積累下深厚的個人感情。

不到三年,到1927年,蔣介石蓄謀已久,突然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被迫宣告結束,共產黨在這次的浩劫中遭到了巨大的損失,黨組織被破壞殆盡,這時的茅盾被迫轉入了地下,在此期間,茅盾失去了生活來源,為此他被迫的靠寫作謀生,在這段灰暗的時光里,他相繼寫下了《幻滅》、《動搖》、《追求》三部曲,並交付當時的《小說月報》發表,由於當時的心情十分矛盾,當時他自己給自己取了筆名叫矛盾,後來小說月報的編輯覺得這個名字太假,就在矛字上加了一個草字頭。這一在當時看似輕描淡寫的一筆,卻由此造就了中國文壇的一個傳奇。

1928年,國內的形勢持續惡化,茅盾只能被迫亡命日本,遠走他鄉雖保全了性命,卻也在客觀上與國內的黨組織失去了聯繫。1930年,當他再次回國後,他加入了當時著名的左翼作家聯盟,與魯迅一起做了許多工作,在此期間他也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子夜》。

在此期間,茅盾沒有忘記尋找黨組織的下落,1940年,茅盾受到軍閥的迫害,舉家來到了西安,但也就是這次遷徙讓他見到了朱德,在朱德的帶領下,茅盾來到了延安見到了很久不見的毛主席。

今天,我們無法想像當時二人見面的情景,那一定是經過流離顛簸後的親近與喜悅吧。在延安期間,茅盾向毛主席提出了恢復黨組織生活,然而,這次,毛主席卻拒絕了,當時毛主席說:「你的身份特殊,留在黨外對革命事業更有幫助。」就這樣,茅盾一直就以非共產黨的身份繼續活躍在中國的文壇上。

新中國成立後,茅盾出任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長,中國作家協會主席等職位。1981年,在臨終前,茅盾再一次向黨提出恢復黨組織身份,這次中共中央同意了,決定恢復茅盾中國共產黨黨籍,黨齡從1921年算起。

今天,以茅盾命名的茅盾文學獎依舊是我國對文學創作最高的榮譽。顛沛流離,一心向黨,茅盾一生可謂是經歷了無數的坎坷與挫折,他的作品被後世人永遠銘記,但大家也應記住,他是我黨資格最老的中共黨員之一,如果沒有歷史的波折,他成為開國元勛也不是沒可能的事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交山野語 的精彩文章:

俄共傲慢的說中共建黨全靠我們出經費,毛主席拿出賬本回了一句話
中國又一黑科技上天:為何被西方稱為外星科技震撼全球

TAG:交山野語 |

您可能感興趣

馬伊琍談藝校中專,直言棄文從藝不是最好的選擇,將留下無盡遺憾
袁世凱科舉受挫棄文從武,但他最終能發跡,卻離不開一個貴人
他是藍蘋的前夫,旅法棄文從商,改革開放後回國受到葉劍英會見,真實身份成謎
此人棄文從軍卻成殺鬼子最多的將軍,因一小事被蔣介石囚禁33年
此人科舉三次落榜,棄文從武后竟成武狀元,為國戰死後皇帝也落淚
此人科舉三次落榜,棄文從武后竟成武狀元,為國戰死皇帝也落淚
兩代出舉人,母親臨終時卻要求兒子棄文從武,兒子聽了,後成上將軍
曾講話也會害羞,放棄文員當演員,一個角色無人超越,今低調護妻
此人科舉三次落榜,棄文從武后竟成武狀元,為國戰死後皇帝落淚
博人嫌棄文太不帥,拒絕繼承通靈獸,沒想到最後卻坑了佐良娜
一個投錯胎的書生,四十歲後棄文從武,一項戰績至今無人打破
英雄方誌敏本是個文藝青年,曾獲魯迅賞識,棄文從武后不幸犧牲
中國最有情義富豪:發財之後不拋棄文盲妻子,千億財產全交給她
「蘧草」高古不群,為使形式複雜多變,不惜捨棄文字可讀性
蔣百里與蔡鍔於日本想棄文從武,過程卻是一波三折!
駙馬的後代,考中舉人進士卻很難升職,無奈棄文從武
演了上百部電影全都是配角,可他沒有放棄文藝男主角的夢
南宋文人棄文學習風水,覓得寶地為自己設「死局」,後代人才輩出
她是最受賭王器重的女兒,因家族放棄文藝夢想,感情路坎坷不平
他17歲決心棄文從武,抗日時期他焦急萬分,周恩來送來一物他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