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植物專家都在研究啥?看了就明白了!
7月24日上午,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在會展中心開幕,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邁克爾多諾霍、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李家洋發表了2份全會報告。
圖為李家洋院士全程用英語發表主題報告
7月24日上午,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在會展中心開幕,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邁克爾多諾霍、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李家洋發表了2份全會報告。
國際植物學大會有117年的歷史,是植物科學領域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會議,被譽為植物科學界的「奧林匹克」。第一屆大會於1900年在巴黎舉辦,每6年舉辦一次。迄今已走過全球12個國家16座城市。
大會於7月23-29日召開。此屆大會聚集5000多名來自全球各地的植物科學研究及應用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發人員、教育界人士等。依據大會傳統,此屆大會的科學議程不僅涵蓋所有植物學科的各個方面,包括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形態學和進化生物學等,還涉及跨學科交叉研究和整合性多學科研究等內容。
美國教授邁克爾多諾霍研究揭示北半球植物與氣候變化的關係
邁克爾多諾霍是美國耶魯大學生態和進化生物學院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及人文與科學院院士、世界知名植物學家。他發表了題為《模式譜系在系統學和比較生物學研究中的非凡價值》的主旨演講。
多年從事系統發育學、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多諾霍教授指出,對模式譜系類群的綜合分析對於加深人們對植物及其進化的理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相關的研究為分析生物體如何進行整合,以及這種整合的演化機制和演化結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多諾霍教授以五福花科莢蒾屬植物的研究為例,介紹其葉片的結構、功能和演化之間的聯繫,並且闡述其葉形和葉習性的全球分布模式。他的研究重點是了解植物的多樣性和演化,特別是被子植物起源和演化,以及北半球植物在過去與氣候變化相關的運動。該研究將為全球變化的潛在研究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中國專家李家洋院士介紹水稻株型設計的分子基礎
水稻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理想的模式植物。如何提高產量和品質是水稻研究和育種中的主要挑戰。為了保障糧食供應的安全,在2030年前,單位面積的作物產量必須增加50%。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分子遺傳學家李家洋對此作了題為《水稻株型設計的分子基礎》主題演講。
李家洋研究組一直致力於系統解析調控水稻株型的關鍵基因及其分子機制和遺傳調控網路,並運用這些發現培育高產優質新品種。
植物株型是作物產量的主要決定因素之一,涉及到植物特定器官的形成與發育、生長調節物質的合成與作用機理、基礎代謝產物的合成與利用等方面。對水稻植物株型的研究和對分子基礎與調控機制的認識,對基礎科學和實踐應用都具有重要意義。
李家洋介紹說,他們對水稻株型缺陷的突變體進行了分子鑒定並克隆了相應的基因驗證其功能,發現分櫱表型主要是由控制分枝的激素獨腳金內脂的合成途徑和信號轉導缺陷,或者是由株型形成中的轉錄因子缺陷造成的。對這些基因功能的認識使人們能夠在植物株型的基礎上闡明一個全面的管理網路,並極大地擴展了對植物發育的認識。
來源:深圳新聞網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更多相關內容


※污染可使老年痴呆發病機會增加,鍛煉還是少去公路上暴走吧
※地球,有20億人在假裝活著
※超聲波 3D 列印的技術優勢在哪?
※科學家提出平行宇宙的新理論,多重宇宙會在量子層面上互相影響
TAG:關你健康 |
※研究表明,癌症最喜歡這幾種行為,看看你中槍了嗎?
※我有酒,你看世界盃嗎?| 好物研究所
※狗真的能看到鬼嗎?聽聽看研究這方面的專家怎麼說
※宇宙中有神嗎?為什麼找不到經絡?這些都需要用理論物理學來研究!
※清代學者在《史通》研究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又取得了哪些成就?
※專家研究出精神病患者的幾種習慣,網友:應該都是病人了
※吳昕反問大家這身哪裡丑了?我們就來研究一下丑在哪裡?
※呱兒子不回家的日子,我研究起了它家門口的植物
※為什麼我們研究的物理越來越小?
※在濮陽!有這麼一伙人專門推廣美食,研究美食!快來看看他們是誰!
※水中的魚能看到水嗎?科學家深入研究,發現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物理學研究真的像你想的那麼高端嗎?真實情況又是什麼?
※考古專家發現棺木里竟有現代的東西?在場的人都嚇尿了,他卻還在研究
※為了研究怎麼找對象,我讀了個博士
※水晶頭骨,科學家研究百年沒結果!它到底隱藏了什麼驚天秘密?
※父母如何影響後代的健康?這些研究值得一看!
※為何一踏進書店就「便意滿滿」?還真有科學家研究了…
※聚焦寫本研究 來看看中外學者帶來了哪些好選題
※專家邀請溥儀研究清史,溥儀很尷尬,說了4個字,讓專家哭笑不得
※研究 | 好看的單眼皮妝都是怎麼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