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以臟補臟」到底效果如何?這麼吃才健康

「以臟補臟」到底效果如何?這麼吃才健康

民間常有「吃啥補啥」的說法,其依據是中醫的「以臟補臟」學說。在古代醫書中,確實有很多使用動物臟器治病的實例,如《千金方》中就記載了用鹿的甲狀腺治療人甲狀腺疾病。古代方劑中經常可以看到豬心、羊肝、豬腰子之類的動物臟器。例如古人認為用豬心或牛心和丹參一起煎煮服用,可治療心臟病。

「以臟補臟」到底效果如何?這麼吃才健康

為什麼我們的老祖宗會想到以動物的內臟為葯來治療人類的疾病呢?主要原因可能是,這些可供食用的哺乳動物內臟具有與人體內臟基本相同的生理功能,而且各種營養素的含量也與人體內臟非常相似,所以在缺乏現代醫藥技術的古代,人們就藉助這些動物的內臟來滋補人體有病損的內臟。

動物內髒的營養成分

現代醫學專家認為,如果過於迷信以臟補臟也會出現問題。首先,中醫的治療方法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補法只是其中一種,不能見某一臟器有病就用相應的動物器官來補。我們必須先了解動物內臟都有哪些營養成分。

「以臟補臟」到底效果如何?這麼吃才健康


動物內髒的確含有豐富的鐵、鋅等礦物質和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D等維生素,而且生物利用度也較高,食用後能有效補充人體對這些微量營養素的需求。不僅如此,一些動物內臟,例如雞胗,其蛋白質含量與雞胸肉相當,而脂肪含量卻只有雞胸肉的一半,可以算是一種較為健康的食物。

動物內髒的鐵和鋅含量較高,正在長身體的兒童容易缺這些微量元素,可以經常吃一些內臟來獲取這些容易缺乏的營養素。還有一些維生素A、D營養不足或缺乏的人,經常吃動物肝臟也能有效改善,因為肝臟富含這些脂溶性維生素。

古人「以臟補臟」的說法有道理嗎?

其實,在當時缺乏對內臟營養含量等相關知識的情況下,古人將動物臟器入葯也未必都是用來補的,更多的時候是靠它的親和力起到類似「引子」的作用。中醫治病更注重臟器的功能而不是物質。比如肝陰不足,可用地黃、白芍來涵養肝陰肝血;如果肝陽不足,可用杜仲、肉蓯蓉來補腎陽以養肝陽。在這兩種情況下,單純靠食用用羊肝、豬肝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以臟補臟」到底效果如何?這麼吃才健康


內臟雖營養,但這麼吃才健康

動物內臟雖然富含營養,但也不是可以無所顧忌地吃,也需要把握一個度。如果一次大量食用,很容易造成維生素A或維生素D的中毒。有關於一次吃大量的狗肝或魚肝引起的維生素A中毒的報道。所以,動物內臟可以吃也應該吃,但要經常少量,一星期吃上一兩次即可,每次食用量不宜超過50克。無論是哪種動物內臟,其膽固醇含量均比較高,所以血脂高的人最好不吃,而且動物腸的脂肪含量很高,所以較胖的人最好也少吃腸。

總之,以臟補臟可以作為食療的方法偶爾使用,但不是養生治病的正途。真正的養生補益還是得靠自身,平時注意調節情志、規律作息、合理飲食等。



*本文圖片源自網路

「以臟補臟」到底效果如何?這麼吃才健康


馬冠生博士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委員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婦女兒童問題專家

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如需轉載或查看更多文章,請點擊↓「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微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夏乏用這些方法能快速提神醒腦
吃多這六種食物容易口臭
盛傳已久的「養胃秘方」究竟靠不靠譜?
健康吃面你要知道這五點
天熱冷氣不能停?防中暑去濕熱,1個要點請收好

TAG:微微健康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男人「快槍手」?平時多吃這4物,養腎補臟,幫你「血氣方剛」!
常念「六字訣」,可補臟腑之氣
「痧」是離經之血,刮痧+艾灸,逐離經之血,補臟腑之虛,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