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徐增平談購買瓦良格航母:不能融資只能靠信用和關係

徐增平談購買瓦良格航母:不能融資只能靠信用和關係

新浪軍事編者:為了更好的為讀者呈現多樣軍事內容,滿足讀者不同閱讀需求,共同探討國內國際戰略動態,新浪軍事獨家推出《深度軍情》版塊,深度解讀軍事新聞背後的隱藏態勢,立體呈現中國面臨的複雜軍事戰略環境,歡迎關注。

  徐增平接受本刊專訪

  本刊記者:大約20年前,您排除萬難斥巨資購買「瓦良格」號並歷盡千辛萬苦運送回國,這一當時不為人知的壯舉已成為您人生經歷中最寶貴的一筆財富。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您怎麼看待當年的這一決定和行動,對比當年,有哪些新的感受和想法?

  徐增平:49年前我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軍人,雖然在1983年轉業,但心裡和行動上從來是按中國軍人的最高標準要求自己,那就是熱愛祖國,熱愛軍隊,隨時聽候黨和祖國的召喚,服從軍隊領導的指令,不惜一切努力和犧牲達成使命,不辱中國軍人榮譽。具體說,就是關鍵時刻沖得上去,拿得下目標。

  談起當年購買航母,說實在的,我當時心裡沒底,論財力,我比不了很多人,購買航母的重重險關,有一條很重要:不能從正規渠道融資,全部要以個人信用和關係去完成。

  記得,當時好朋友曾經勸我,大哥,這是九死一生,幹不成的。

  從我個人來講,最大的壓力還不是錢,錢可以慢慢找,還可以討價還價。我擔心的是自己實力不夠,完不成任務。讓祖國和軍隊錯失了這艘航母,那是難以背負的歷史責任。

  我經過痛苦的思考,也和家人商量過。不行,破產了就回山東老家種地去。軍人,需要的是關鍵時刻迎上去拼刺刀的血性,是祖國需要你時永不退縮的擔當。這就是後來航天科技公司劉超英大姐說的,關鍵時刻徐增平義無反顧地衝上去了。

  在購買「瓦良格」號的過程中,亞洲經濟危機大爆發,導致創律集團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我毅然決然繼續推動航母購買計劃,當然難度和成本增加了很多,風險也加大了。長達18年的航母購買項目,是我從商以來接受過時間最長的磋商項目,是對祖國的那份責任感和軍人的擔當,支撐我咬牙堅持了下來。

  現在大家矚目的「遼寧艦」,幾乎每天都是新聞,幾乎成了中國軍隊的象徵,過去中國軍隊沒有鋼鐵巨艦的大型武器,秀的是肉,沒人看見骨頭。航母讓我們看見巨人的身影,看見隨時可以搏殺的中國航母戰鬥群。

  作為曾經的軍人,我感到驕傲和自豪,自豪我率領的團隊,圓滿地完成了使命,為祖國強大和崛起做出了貢獻。

  本刊記者:我們注意到一些細節,您當年購買「瓦良格」號時,特意多花了大量資金和精力去斡旋,最後買回了重達數十噸的圖紙資料,其中包括很多關鍵性技術圖紙。您當時是怎麼考慮的?

  徐增平:2011年,我接受老家一家報社專訪,有一個重點值得注意,就是在「瓦良格」號航母的競拍行動中,中方獲得了「瓦良格」號的設計圖紙。即第一次中方運走的50噸30萬張圖紙中,有關鍵部點陣圖紙被烏克蘭國防部和俄羅斯的情報人員已取走。後來,我再赴烏克蘭,通過私人關係,終於說服了黑海造船廠廠長和總工程師,將船廠工藝室保存的另一套完整圖紙拿了回來。

  熟知造船的人都會明白,如果沒有相關圖紙,對「瓦良格」號的改裝就無法進行。從基本功能上看,圖紙可以分為系統圖紙與製造圖紙兩類。前者主要反映設計者的設計意圖,面向產品功能,而後者則是用以指導製造者如何動作,面向產品裝配。而在航母建造(包括改裝)這個極為複雜工作中,缺少圖紙,特別是製造圖紙,結果將是災難性的。

  首先,我們能通過圖紙知道「瓦良格」號在建造中使用的是何種材料(這裡不但包括鋼材等建造材料,也包括焊接、塗裝材料等),這既能夠為中國建造大陸航母時選擇材料提供借鑒,也能夠為改裝中使用合適的替代材料提供標準。

  其次,圖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瓦良格」號的船體結構強度特點,從而在船體以及艦島的內部改裝時避免結構性損傷。比如原來的「花崗岩」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就被取消,沒有圖紙的幫助是難以實現的,並且要冒極大的技術風險。

  再次,「瓦良格」號內部艙室極為複雜,圖紙可以儘可能避免操作人員面臨受傷甚至生命的風險。

  最後,圖紙可以為改裝「瓦良格」號提供流程式控制制參考,可以在全局上指導「改裝工作」。有了製造圖紙,中國不但能夠對「瓦良格」號實施改裝,還能夠深入了解大型航母設計、建造的一些極為重要的核心機密信息。

  因此,中國能從烏克蘭獲得「瓦良格」號及其圖紙,客觀上極大促進了中國上馬航母的決心和速度,提升了中國航母的「准入門檻」。

  前不久,有人在電視節目里宣稱,「瓦良格」號改建「遼寧艦」航母時,沒有圖紙參考。對此,我沒有參與時間考證,不能回答。

  但是上月底,我去國家發改委參加專門會議(為落實我今年政協提案領導批示)上,隨同我一起參加會議的新華社記者當場發問,有人說改建航母時沒有圖紙,有沒有這回事。中船重工七一四所副總工程師池建文回答:「快別說了,圖紙有的,運回來,就是我帶人整理的。」

  徐增平全家合影

  本刊記者:這些年,也有一些人不知出於何種目的,對您購買航母的行為提出過種種質疑,您怎麼看待這些質疑的聲音,對此有哪些回應?

  徐增平:這個問題,我一直不願意直面回應,不是有多少隱情,是很多事情沒有解密。我借用一位知情者的感言來回答吧:

  購艦是國家行為,沒有國家的堅強後盾,誰也無法做到。我始終說這是集體的功勞,從購艦,外交斡旋、入港設計,施工、下水交付,港口建設這是一個集體行為,誰也不能貪功!徐增平是購艦人,這是毋庸置疑的,這有許多歷史證人證據存在。

  有人說他坐享20年的成果,我本人至少陪他前後受了10多年的煎熬。多少日日夜夜,就是為了籌集資金,還債、還利息。

  我本人親自參與了籌資還債的部分過程,10多年靠吃安眠藥入眠,還款壓力之大,你們知道嗎?多年的委屈和心血,在2013年8月10日得以釋放。徐增平和我攜家人受海軍邀請登艦參觀,在時任海軍副司令員蘇士亮同志陪同下,登艦參觀。當海軍將士在吹響號角歡迎我們的時候,我內心得以釋放,一切都值了。時任「遼寧艦」艦長張崢對我們說到該艦全部設施都是100%大陸製造。我們自豪之情為之迸發。

  這就是事實,事實就是事實。或許其他人有不滿和不同意見,請你們通過正規渠道向有關部門反映和申訴。而不是利用廣大群眾信息不對稱的特性來混淆視聽。

  我相信,事實勝於雄辯,是非曲直,恩怨情仇,在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下都會顯得渺小無比。望大家以一顆平常心看待問題。

  本刊記者:您擔任全國政協特邀委員這些年,積極為國家和軍隊建言獻策,努力探索軍民融合的路子,拿出了許多有分量的調研報告。對於軍民融合和國防建設,您的主要觀點和建議有哪些?

  徐增平:多年來,出於對軍隊感情和實際了解,國防建設和裝備始終是我提案的核心。去年提出《民營企業是獲取海外關鍵技術的生力軍》的提案,得到軍隊代表、委員的聯署支持,新華社《分析報告》也作為重大題材,以專項報告的形式整理提案送呈最高領導。今年,我的提案依舊是軍工裝備問題。

  我認為,在周邊軍事防禦形勢日趨嚴峻,外交手段日趨複雜的當下,保持軍事裝備的絕對優勢,以強大的軍事實力,以高壓勢態「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無法迴避和選擇的現實。日本敢在東海與我短兵相接,就是它的海、空軍力量強於我們,軍事訓練水準強於我們。日本人的民族凝聚力和危機意識高於我們。國家目前加大了武器裝備方面的投入,但戰鬥力還有待提升,目前中國軍事實力的增長與國家經濟發展和捍衛我疆土的主權願望還是不相稱的。

  毋庸諱言,近二十年來,我們的軍力雖然大幅提升,但國人的國防意識特別是憂患意識反而沒有相應提高。短期內要萬眾一心大幅提升國防意識,還有漫長的路要走,民族的凝聚力是民族素質最重要的內涵,這需要從中央到地方要像抓經濟建設一樣重視起來才會有實際效果。

  我們要大力提倡主權意識,強化國人的愛國熱情,將國人的愛國激情順勢引導,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提振國人自信,推進我軍事裝備實力,是完全符合現在軍委和政府提出的思路。我建議,在目前經濟結構調整,主體經濟轉型時機,大力發展民營軍工,強力推進軍民融合是大好時機。

  具體做法是喚醒民智、民企、民資,強力推動軍工裝備體系改革。縱觀歷史進程,在經濟危機時,發達國家都大力投入軍工,提振民眾信心;在國家面臨戰爭危機和對外衝突時,民眾更是全心投入軍工生產和研發。我們也不應例外,應喚起民眾愛國熱情,凝聚共識,萬眾一心,強力推動軍民融合的實質進展,也是順勢引導軍工體系變革的良機。

  20年前,有人發起捐助中國航母基金,喚起了許多國人的航母夢想短短半年時間,籌集了近2億資金;現在也有無數有志、有識之士,研發了許多可以應用或有價值的成果,希望無償捐給國家。但始終沒有一個渠道和平台,可以凝聚這種愛國熱情,可以聚合這種民眾的激情,可以整合這些民間的巨大力量,為我愛國精武,強大軍隊戰鬥力做貢獻。封閉的軍工體系總以各種理由將這種民眾熱情拒之門外。

  徐增平港口留影

  關於軍民融合,我的主要觀點如下:

  一、以退轉軍人和技術人員為主體,建立民營主導的研究機構,對企業和個人的研究成果進行評估和輔導,從中發現尖端和使用的技術,或推薦給民營企業開發,或扶持研發者進行成果轉化,為我國防所用。

  二、國家開放部分領域和行業,並定向公布招標項目,鼓勵有實力的民營投入軍工裝備開發,限期保質要求中標企業完成。

  三、建立民營軍工的捐獻機構,為民營的國防裝備註入資金,可以用企業、地名、乃至人名來命名裝備,鼓勵大家以國防為榮,以保衛國家為榮,激勵民間富國強兵的熱情。

  四、地方政府可以積極配合,在融資、征地、國企改制、稅收等一系列方面,秘而不宣予以支持。

  五、對於海歸帶回關鍵技術的個人,對於民營企業利用海外先進技術獻身國防的,經過評估後切實可行的,應在資金、生產條件、經營許可等方面予以特事特辦的鼓勵。

  六、軍隊裝備部門應建立專門的對口單位,對所有民營軍工研發生產部門進行指導,分階段進行扶持、推廣,按照戰鬥力標準驗收、採購可以用於現役的裝備。

  徐增平站在「遼寧艦」模型旁沉思

  我認為,開創軍民融合新格局,在當下咄咄逼人的形勢下,有關部門應有急迫性的思維,我的建議也是廣泛徵求意見,提出的思路有很強的針對性。期待能有回應,讓想為國家貢獻的有識之士,有現實的可操作性。

  因為引進航母的聲名,我得到各界的支持,也獲得有關領導的鼓勵,我準備在南方,依靠成熟的造船技術,投入有限的資金,在國家政策特定扶持、銀行的大力支持下以創新的渠道、力爭在20年內為祖國再造一艘世界先進的大陸航空母艦。(作者署名:鳳凰品城市)

  本欄目所有文章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凡本網註明版權所有的作品,版權均屬於新浪網,凡署名作者的,版權則屬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經本網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母 的精彩文章:

美國至強武力出世,幾可吊打外星人,卻窮得靠賣門票回本!
終將起航的大國藍水海軍,展望002航母
重達54噸運輸機 ,沒有尾鉤 ,不用彈射器 ,如何上航母?

TAG:航母 |

您可能感興趣

在航母上能不能釣魚嗎?
印度維修航母再也不用找俄羅斯?同烏克蘭合作靠不靠譜
只有烏克蘭還算良心賣家,提供航母資料和技術
尷尬!這個能造航母的國家,軍用無人機卻只能依賴進口
航母豈能隨便建造?能建造航母的廠家一把手就能數出來
為什麼明斯克號不能修復為航母,但瓦良格可以?不說你就不知道!
航母編隊的標準配置!真不是一般國家能承受的!
航母對外作戰的時候,如何保證淡水供應?說不來你可能不信
中國能能否出核動力航母?主要限制因素是什麼
土耳其想要建造國產航母,最可能尋求哪國幫助?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中國能造核潛艇為啥不能造核動力航母?專家說的話確實在理!
航母不能把艦島取消嗎?只能勁量小型化不阻礙戰機起降
吃虧不好意思讓人知道,印度用荒唐理由搪塞,反對公開航母購買細節!
吃虧不好意思讓人知道,用荒唐理由來搪塞,反對公開航母購買細節!
美國這項技術,不光能維持航母高昂開銷還不怕外泄
十萬噸貨船能在長江航行,為什麼航母卻不可以?說出來你都不會信
美國要搞一款無武裝無人機,據說能讓航母打擊能力倍增
為什麼常規陸基戰機不能在航母上起降?原因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說了你可能不信,除了食物和武器,航母出航帶得最多的就是現金
核動力航母即將建造,海軍緣何還在買帆船?不是差錢是真有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