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既定國策換來和平兩百多年,清末取消時導致一地區獨立出中國

清朝既定國策換來和平兩百多年,清末取消時導致一地區獨立出中國

清朝有一項政策貫穿了整個清朝時期,甚至在清朝稱作後金的時候就已經在流行了。歷朝歷代都不能缺少的一個大難題,那便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略。清以前的明宋等朝代都不能徹底的解決北方的這一問題。

但是,到了清朝的時候,這個問題被解決了,或者是被擱置了。後金時候,努爾哈赤就娶了蒙古部落的女子,自此便開始長達兩百多年的滿蒙聯姻政策,雙方互為聘娶。最經典的便是科爾沁貝勒之女布木布泰下嫁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

日後這位從蒙古科爾沁走出的女人成為清朝國母孝庄皇后,清朝皇室的公主們也大多嫁給蒙古各王公。聯姻政策不是清朝獨創,但是這樣大規模的和邊關游牧民族互為聘娶恐怕沒有一個朝代能出其右。

歷朝歷代對於蒙古各部都是忍、或者是給財物求得一時的安寧。清朝對於蒙古的另一項政策便是對於蒙地實行「滿蒙聯合自治」,漢人是不允許進入內外蒙古,而內外蒙古的人也是不讓輕易出來並且不準內外蒙古的人們學習漢語文,對於上層的蒙古王公貴族清朝政府給予他們很大的自治權,以此管轄當地。

當時在內外蒙古沒有其他省份似的省縣制度,而是盟旗制度,以上這些硬性的舉措都促使內外蒙古達到一個高度的自治,而這種自治是封閉式的不來訪的不與外人接觸的自治,反言之只是清朝利用的一個手段。

清朝如何管轄呢,便是派出軍隊,駐紮當地。在今呼和浩特便有當時所謂的綏遠將軍留下來的府邸,綏遠將軍便是負責蒙地的軍事以及其他任何事物,是一個決斷性很高的封疆大吏。

在後金政權的前夕,努爾哈赤所率領的女真諸部與蒙古諸部發生過多次大大小小的戰爭,著名的有蒙古九部聯軍伐滿洲,最後以努爾哈赤勝出。正是這些勝利,為日後這項既定國策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但是,也正是這項既定國策導致晚清與蒙古矛盾加深,從而慢慢導致外蒙古獨立,內蒙古起義不斷。由於清王朝簽訂了辛丑條約所帶來的巨大賠款,使清王朝不得不重新規劃對蒙古的管理方式以此籌得賠款。

第一便是放懇蒙地,以此換的大量租銀。清政府歷代對於蒙地的政策是蒙人自治,別人不得開墾。對於放懇蒙地帶來的起義,清政府果斷鎮壓。一些王公貴族與當地人民與清政府矛盾異常激烈,加之俄國與日本的不斷間諜,埋下外蒙古最終獨立的結果。1911年11月30日,外蒙古向清朝庫倫辦事大臣遞交文書,宣布外蒙古脫離中國獨立,「定為大蒙古獨立帝國」。

第二,清政府要將盟旗制度變為省縣制度,對於蒙地實行高強度直接統治,不過由於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沒來得及實行便滅亡了。

縱觀整個清朝對於蒙古的態度,由於幾百年來一向是親密無間,清末一下子急轉直下,過於草率。一方面又怕蒙古反戈急於控制,但是內外交困下也無力回天,最終失去控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舌 的精彩文章:

少帥張學良一段真正的歷史,派出軍隊佔領數萬農民土地
拖雷系的子孫今何在?因怕忽必烈追殺隱姓陸,躲到湖北一個村子裡
村裡住著兩家末代皇帝兄弟的後人,各自有詩為證,由於近親不通婚
朋友圈新潮流:再怎麼發悲傷的狀態,也會在意點贊的數量
這個村子裡為什麼住著的是:成吉思汗女婿的後代?逃難?遷徙?

TAG:獨舌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滅亡後,一地區過了百年才被徹底平定,一直實行一夫多妻制度
這位晚清重臣告誡侵略者:如果割佔中國這一地區,兩國必將成世仇
俄美兩國在敘地區對決之時 中國的這一舉動惹來眾多猜測
中國十大最著名的恐龍,一起過來了解下在中國地區的恐龍
此國被滅後跑到中國躲著,後來直接改變了中國這一地區的民族信仰
一國被滅後選擇西遷,百年後,中國西部一地區民族信仰被改變
該國長期雄踞南半球榜首,有一地區世界出名,卻嚴重有損國家形象
這裡是世界上最獨特的地區之一,部落眾多
當今世界那些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二十一:泰國北大年府
這兩個中東地區強國懟起來了,巴掌居然抽向世界霸主!
東亞地區第一大樓屹立北京五百年,受各國朝拜,卻只是「空房間」
用七年時間挖開了關中地區所有皇陵,唯獨留下一座,一挖就有異象
中東地區強國,硬說自己是中國一消失民族的後裔,我國就是不承認
歐洲地區唯一沒有實現祖國統一的國家,未來希望更加渺茫了
中國遭凌遲處死的最後一位悍匪,曾在清末橫行京津地區多年
中國最被低估的省,現在時來運轉,未來西部地區最大的一匹黑馬
民國第一將軍縣,出了150名國民黨將軍,如今是中國最富地區之一
中國海軍最後一仗還是炮戰,美國卻用導彈將一地區強國海軍干趴下
這個地區,領土面積不到我國一半,但人口卻遠超我國,多出4億
這個地方原本是我國第一大島,後來卻變成了外國一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