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多爾袞搶皇位失敗只能立福臨為帝,自己做皇父控制朝廷

多爾袞搶皇位失敗只能立福臨為帝,自己做皇父控制朝廷

清軍在正式入關進京之前,雖然也曾數次深入內地,但都是攻破城池後,燒殺搶掠席捲而去,一直沒辦法固守攻下的這些城。這主要是因為山海關這座京師最重要的屏障一直沒有攻打下來,所以明軍總可以從山海關出兵繞到清軍後面,使清軍腹背受敵。但松錦決戰終於為清軍開拓了道路,由此打通山海關,就可以爭奪全國的政權了。

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滿族統治者內部突發變故……

崇德八年(崇被十六年,公元1643)八月九日,白天皇太極如往常一樣上朝,處理軍政大事。晚上亥時,他突然感到不適,太醫趕來時已無回天之力。按照如此突然暴病而亡的情況推測,皇太極很可能是突發腦溢血而死。一夜之間,大清的臣民失去了他們的皇帝,一下子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中。

事情來得突然,事先毫無準備,皇太極又正當壯年,連年征戰,還沒來得及考慮後事,一場皇位之爭就在所難免了。此時,清朝還沒有建立起繼承人制度,按照後金時努爾哈赤設立的八和碩貝勒共理朝政的制度,八旗的各位親王都有做皇帝候選人的資格,皇冠從來都是十分誘人的,一場爭奪皇位的激烈鬥爭在清宗室內部爆發了。

禮親王代善,年歲最高,但他在努爾哈赤廢除太子和皇太極壓制八旗親王的事件中都深受其害,因此對皇帝寶座早已心灰意懶;鄭親王濟爾哈朗戰功赫赫,是皇太極手下一等的重臣,但他只是努爾哈赤的侄兒,當時皇太極的朝政中已經更多地吸收和仿效漢族的統治觀念了,所以與其他親王相比,他自知名位不順,就與代善一起充當了純粹的推薦人。真正的角逐者是多爾袞和豪格。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14個兒子,也是努爾哈赤最喜歡的一個兒子。當年因年幼沒能繼承皇位,只封為貝勒,統領正白旗。皇太極統治時,多爾袞戰功卓著。天聰九年(崇禎八年,公元1635),多爾袞統兵征討蒙古察哈爾,他巧設計策,兵不血刃地佔領察哈爾,招降了察哈爾林丹汗的兒子額哲,還獲得了元朝的傳國玉璽。皇太極賜他「墨爾根戴青」的美號,就是聰明王的意思。

後來,皇太極仿效明朝設立六部,讓多爾袞掌管六部之首的吏部,封他為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文武雙全,戰功卓著,備受皇太極器重,在皇太極的朝政中舉足輕重,因此在八旗諸王中奪位呼聲較高。

豪格則是皇太極的長子,他比叔叔多爾袞還大3歲。他也是一名能征慣戰的勇士,被皇太極封為肅親王,掌管戶部。在皇太極的眾多皇子中,豪格無疑是最出類拔萃的。他又佔有嫡長子這一得天獨厚的先機,子承父業,順理成章,因此,當時朝中的元老,如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等基本上都傾向於擁立豪格,從大多數朝臣的態度來看對豪格十分有利。

兩個人都非等閑之輩,他們各具優勢,二虎相爭,必有一番好戲。由皇太極統領的兩黃旗自然大多支持豪格繼位。兩黃旗中的八位大臣密謀立豪格為新君,豪格也躍躍欲試,他又派人與鄭親王濟爾哈朗等朝中重要人物聯繫,以求得支持,並得到了大多數人的首肯。

與此同時,多爾袞兩位同母的兄弟阿濟格和多鐸也在幫助哥哥積極活動。多爾袞和多鐸統領兩白旗,因此兩白旗是他們堅強的後盾。與之相比,豪格實際上親自統率的只有正藍旗一旗。而且,皇太極生前也十分喜愛多爾袞,卻不大喜歡豪格,所以兩黃旗中也有部分人擁護多爾袞。

這天,多鐸和阿濟格來到多爾袞帳中,二人跪請多爾袞繼位,說:「你不繼位,難道是懼怕兩黃旗的大臣們不成?舅舅阿布泰和固山額真阿山他們都說兩黃旗中真正支持豪格的不過區區少數,我們在兩黃旗中的親戚都願擁立睿親王繼承皇位。」多爾袞為人機敏,論能力、論權謀,豪格都不是他的對手。但多爾袞沒有立刻表態,並非他不想當皇帝,也不是怕兩黃旗大臣,而且他很清楚,沒有自己點頭,豪格也絕登不上大寶。但他不願貿然行事,他還需要進一步了解對手,伺機而行。

八月十四日,皇太極去世的第五天,豪格與多爾袞的奪位之爭終於正式開戰。這一天,諸王大臣們舉行會議,選立新君。會前,多爾袞來找兩黃旗大臣索尼,徵求他對擁立繼承人的態度。索尼是兩黃旗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態度實際上就可以代表兩黃旗的傾向。索尼倒也痛快,他直言不諱地說:「我認為必須在先皇的各位皇子中選立一位。」此言一出,多爾袞就明白了兩黃旗堅定地支持豪格。

豪格一派更是先發制人,竟然調兩黃旗的精銳部隊將會議地點——崇政殿團團包圍起來。諸王大臣們陸續到齊,兩黃旗和兩白旗卻在殿外劍撥等張,會議氣氛異常緊張。還是生性魯莽的多鐸率先打破了沉寂,他高聲說:「多爾袞乃我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子,文治武功都是最合適的人選,況且,兄終弟及也符合我朝慣例。」於是,他和阿濟格力勸多爾袞繼位。見多爾袞不置可否,他便決心攪局,就是不能讓兩黃旗的人繼位。

多鐸先是自薦自己做皇帝,見得不到擁護,又說:「既然不立我,那就按照年齡排,立最年長的,立禮親王代善。」代善的確資歷最高,但他無意奪位,又見黃、白兩旗勢均力敵,誰都惹不起,就圓滑地說:「睿親王如果應允,當然最好不過。如果不允,那肅親王是先皇長子,就當繼承皇位。至於我嘛,可實在難以當此重任。」聽了此話,豪格覺得灰溜溜的。本來有兩黃旗的保駕,自以為必能當選,但見此時代善態度騎牆,多爾袞三兄弟顯然反對自己,而其他諸王又都不肯先出頭表示支持,豪格賭氣地說:「我福薄命淺,何德何能堪此大任?」說完竟拂袖而去。

這一來,可急壞了兩黃旗的大臣們,他們一齊出來為豪格保駕,但多爾袞仍不表態。兩黃旗亮出了最後的底牌,索尼代表大臣們說:「如果不立先帝皇子繼位,我們便即刻自盡以報先帝!」

雙方箭在弦上,僵持不下。代善的提議受到兩方的反對,而且導致陷入僵局,他丟了面子,又眼見難以收場,便說:「我在先帝朝政中就沒有參與,今天就沒有資格參加這個會議。」說罷一氣之下離開會場,阿濟格見狀也避之不及,隨著代善走了。朝中重臣只剩下多爾袞、多鐸和濟爾哈朗,而兩黃旗的大臣們仍虎視眈眈。

自始至終,多爾袞不肯多發一言,但他的大腦卻在飛速旋轉:看今日兩黃旗的架勢,自己立即當上這個皇帝看來是不大可能;豪格自己退出,卻是好個機會;如何才能既封住兩黃旗的嘴,又不失掉大權呢?……他終於開口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只見多爾袞不慌不忙,沉著地說:「你們大家的意見都有道理。立先皇之子繼位,我同意。但肅親王謙讓,我看就立九子福臨為新君吧。只是他年紀尚幼,不妨由鄭親王和我左右輔佐,分領八旗,等福臨成年,我們當即歸政。」

多爾袞不愧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此招確實出手不凡。兩黃旗堅持擁立先皇的兒子繼位,這無非是要藉此保住兩黃旗在八旗中居首的地位。如今,多爾袞提議福臨繼位,就滿足了兩黃旗保駕皇子、報先帝之恩的要求,他們也不願意真的大動干戈,樂得見好就收,當即表示同意。鄭親王濟爾哈朗本來傾向於豪格,但他態度並不堅決。現在多爾袞的提議得到兩黃旗的認可,而且多爾袞還將他拉上輔政的大位,可以說是佔了個大便宜,所以欣然贊成。

但這次對決的勝方還是多爾袞,雖然他沒能繼承皇位,然而福臨當時只有6歲,鄭親王性格隨和,實際的大權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而且,和兩黃旗達成共識,為自己贏得了主動權,從而為日後登上「皇父攝政王」的寶座奠定了基礎,只是這一碩果憑空地落在了福臨的頭上。

皇太極死後的皇位之爭,終於以福臨繼位而告終。應該說,多爾袞為顧全大局還是作出了讓步的,他提出的折中的方案避免了一場骨肉相殘的慘劇的發生,使滿族貴族內部又恢復了團結。福臨繼位,改元順治。大清的矛頭又指向了明朝。

感謝您閱讀我們的原創文章,如果覺得內容不錯請為我們點贊,若有不同的觀點請進行評論和大家一起討論,小編真誠歡迎您能關注我們,從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多爾袞戰功赫赫又是嫡子,為啥皇位卻是皇太極,他卻寧願做攝政王
防止兒子搶皇位,老皇帝留下一人,可小皇帝不會用人,丟了皇位
她是大清最賢德的皇后,讓自己兒子錯失皇位,卻讓他成為皇帝
多爾袞手握軍政大權,順治帝又年幼,為何不趁機奪取皇位?
乾隆是有多愛孝賢皇后,竟因為皇子在孝賢皇后葬禮哭的不夠慘就剝奪了皇位繼承權
他為做皇帝坑殺忠臣,皇位坐穩,他卻選擇自動退位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為何不奪皇位?
乾隆皇帝主動退讓皇位,是皇帝不好做還是不能去烤雞?
他是晚清最優秀的皇子,母親封皇太后,自己卻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后去世,皇長子在喪禮上不夠悲痛,乾隆:剝奪皇位繼承權
劉玄:給他當皇帝最後自己把皇位弄沒
將軍帶兵殺入皇宮,皇帝:你想坐皇位就告訴朕,何必濫殺無辜
清朝最好命的皇帝,不用爭鬥,父親替他熬死了哥哥們,白撿皇位
皇位空缺,兩個親兒子不立,太后卻要讓他當皇帝
努爾哈赤臨終遺詔去了哪裡?皇太極是否搶了多爾袞的皇位?
多爾袞想當皇帝,有大把的機會當皇帝,為何他並不爭奪皇位
本被康熙看重,卻因不擇手段爭取皇位,反而害自己一生的皇子
漢朝最可悲皇帝,妻子兒子被殺都無能為力,最終將皇位禪讓
大豬蹄子段譽繼承皇位卻沒有確立皇后,並不是留給王語嫣
這對兄弟保全大漢江山,本有希望做皇帝,卻被毫無兵權的叔叔奪走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