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牆外的巨人——魅族Flow耳機林氏評測

牆外的巨人——魅族Flow耳機林氏評測

牆外的巨人——魅族Flow耳機林氏評測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 傲慢才是——劉慈欣。

牆外的巨人——魅族Flow耳機林氏評測

「1、手機廠商有錢,比耳機廠牌普遍有錢的多;

2、手機廠商完全不用考慮耳機行業的現有規矩,他們甚至可以不指望自家耳機掙錢;耳機廠牌則不然,不光只靠這個掙,還需要清晰的規劃產品線,區別開高中低端,通俗說就是便宜東西不能做太好,不然貴的沒法賣廠子沒法活了,這都是很現實的事情。

3、不管手機廠牌還是耳機廠牌,低端的東西很少有自己研發甚至生產的,大多都是找到耳機代工廠,買設計下訂單ODM並貼牌,這不是什麼秘密。

於是同是低價位耳機,手機廠牌往往比耳機廠牌有更大量的訂單(手機在渠道上優勢太大),於是有更低的單價成本,而且由於他們未必需要靠耳機掙錢,還可以考慮更加不要命的下本錢做東西,當然也有因經驗不足而玩脫的可能(華為榮耀引擎包裝那麼漂亮設計做工也都非常好,就是調音奇怪,我懷疑就是吃了經驗不足的虧,但是那個塞子必然沒少花成本),可總體來說,在中低端這種區域,手機廠牌的資源優勢導致了它不應該被小視。」

——摘自《耳機音質大亂斗之國產手機耳機篇》作者是我自己,寫於2014年十月。

······················································線割分·········································

三年前,或者更早幾年,很多人就意識到了這麼一件事:手機品牌玩耳機,哪怕只是隨便玩玩,都夠傳統廠牌喝一壺的,大家玩法不一樣,這場比賽從一開始就不公平,當然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所謂的絕對公平,有的只是天道大勢,煌煌輪轉~

牆外的巨人——魅族Flow耳機林氏評測

於是,我們這幾年見到很多絕不「傳統」的品牌拔地而起,1MORE是一個,Fiil是一個,魅族也是一個,且都走了自己研發這條路。與此同時森海們在中低端的銷量越發包容樂觀,如果有天被迫賣身,或者不得不退守到歌德的戰線上——幾乎把消費級市場全盤讓出,只以小產能維持中高端的話,這顯然不是我願意看到的結果,並且我知道這並不是最糟的那個結果。

現在,魅族,那個曾經以MP3起家後來轉型做手機,這些年卻沒有怎麼打音質牌的魅族,要回來了。早非吳下阿蒙,更非隨手玩票——這次的這款Flow耳機背後,是魅族整家公司的新方向調整,是其規模龐大的新音頻團隊建立後首次亮相在世人面前,是配件部門野望初露,更說不定——還是耳機界亂世紀元的開幕式。。。。。。

牆外的巨人——魅族Flow耳機林氏評測

這塞子,具體怎樣呢?

設計不錯,各角度都比較好看且沒有任何硌手、佩戴硬傷、反人類的地方,這個設計一看就是有整體設計語言有大廠風範的,擱在傳統品牌那裡,花這個錢買這個設計是要下很大決心的,因為貴,因為世道艱難,買了萬一賣不好,光這塊兒虧的錢都夠心疼好一陣子。

配件包裝懶得說了,網上有大量圖,自己看即可,另外那個飛機插頭是自己開模做的,之前大家用的都是台灣的同一家的飛機插頭。

牆外的巨人——魅族Flow耳機林氏評測

聲音方面:妥妥的泛流行+高素質塞,走的大致是黑黃鸝那種熱情飽滿的路線,低頻紮實,量感偏大彈性中等;中頻結象挺豐滿泛音也合理,人聲位置略靠前口型偏大且齒音程度和顆粒感表達都很合流行審美;高頻不算順而是有些挑——某個峰值調得比較亮,這樣做的優點是在中低頻走向的前提下不會讓人覺得高頻偏暗,缺點是視乎前段和音樂類型可能會表現出容易「刺」的聽感。

聲場解析層次感這些的話,這麼說吧——這塞子的素質,換傳統廠LOGO賣2K是很正常的,2K以上我覺得就明顯貴了,至於魅族這個599的標價,他們自己表示這麼賣賺頭很少(信不信由各人),但是人家就這麼標了,傳統渠道要考慮的毛利率、渠道成本什麼的在這種品牌的視角里不成立……很殘酷,很流氓,,,,,

牆外的巨人——魅族Flow耳機林氏評測

移除

總的來說,這個調音我是很稱許的,因為聰明:消費者一耳朵會覺得哎呀人聲真好聽真清楚,口型都那麼清楚!接下來會覺得這聲場這信息量真的值票價,去AB同價位的傳統品牌很容易贏一截,樣子也不錯佩戴又舒適……那這還要啥自行車,599這種價格你買什麼SE215、N20之類的型號坦白說比起來穩輸,只剩下LOGO上的輝煌了——可是比LOGO,魅族也有情懷和歷史可說啊~~~

牆外的巨人——魅族Flow耳機林氏評測

那個詞叫什麼來著:降維打擊——對,降維打擊!人家可以拿你未必敢拿的錢去設計,在工廠定你幾十倍的起訂數量壓低單品成本,用你這輩子都沒法想的輿論廣度把宣傳直達完全不關心耳機的消費者,然後賣你不敢賣的價格留你不敢留的毛利率,最後賣你小體量談不下來的渠道,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手機品牌這麼玩耳機,所謂「四大耳機品牌」玩不起,所有人都玩不起!

回到一個老例子來——當初的蘋果小白,和後來的earpods,其實光後者那個設計,傳統品牌就做不來,那設計真的貴出尿來,這個真沒辦法。

牆外的巨人——魅族Flow耳機林氏評測

移除

提下這個耳機的缺點:一個是之前提過的高頻會有點刺,看前端看音樂看接受程度;一個是作為流行取向的塞子,聽聽搖滾電子爵士也沒問題,古典可能就不大對味兒了,相位排布到三頻銜接在聽古典時都會有些彆扭;最後是我比較了一下現場幾位媒體老師手上的塞子,發現聲音略有不同,可能是初批次的原因——但這點不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東西的聲音完成度已經很高,且走向是很對消費者胃口的。

唉,喟嘆之餘,只能說時代真的變了,老品牌還有不少技術底子,但光啃這些怕是只能保住高端產品線的榮光和存活,如今連傳統耳機經銷商都越活越難,試聽門店都找不到多少了,光這麼下去怕不是辦法。

學科技/手機品牌的玩法自然更加行不通,要能學早學了,先不說思路不一樣資源不一樣級別不一樣,光是錢都差了太多,再有錢的音頻品牌,在這些巨無霸面前都隔了量級。

該怎麼辦?作為歷史面前的意志螻蟻螻蟻,我不知道。我只是站在城牆上,看到有巨人正在我旁邊的牆外,對準大門踹出那可怕的一腳……

牆外的巨人——魅族Flow耳機林氏評測

移除

這篇文章,出自一個憂心忡忡的觀察者之手,資本的強硬和時代的洪流面前,真心希望各位傳統廠商的舵手儘快看明變化,找准出路,我不希望若干年之後,我耳機架上那些曾經熟悉的牌子,一個個淪為歷史,魅族Flow不是第一個踢開外牆的巨人,也絕不是最後一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中國 的精彩文章:

提升拍照可玩性 金立S10火爆熱銷中
4099元,是選Pro7 Plus還是i6 Plus
魅族Pro 7正式發布,創新背部畫布屏幕讓生活更有趣!
早報:小米5X跑分不如紅米Note4/X30很強

TAG:手機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禮品級的中檔耳機 三鍵線控 魅族flow bass評測
魅族16th Plus體驗評測:魅族的摩登style
涅槃重生,魅族Flow Bass耳機視聽體驗,猶如千元水準?
一圈二鐵三單元震撼你的耳膜:魅族Flow Bass 耳機上手體驗
黑莓推出精英版 KEYone/魅藍發布 S6 手機和 Flow Bass、魅族 Live 兩款耳機
魅族Halo激光藍牙耳機上手
魅族中的拍照旗艦魅族Pro 6s
疑似魅族Android Go新機現身工信部
評測:為新買手機尋一款國產耳塞?魅族Flow Bass值得嘗鮮!
動圈黑科技之「石墨烯」,魅族 Flow Bass 深度體驗
魅族將與 Google 合作生產 Android Go 手機
傳魅族將與谷歌合推Android Go手機
魅族Flow Bass:給你不買小米圈鐵耳機的理由
魅族LIVE耳機
魅族Flyme 7特性曝光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 圖集 [Soomal]
魅族手機:15Plus 所謂泄漏的手機外觀?
「畫屏」顯魅力,外媒癮科技如此評價魅族PRO7 Plus!
情場上的「美女殺」,魅族Flow Bass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