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搏擊孤兒」們,或許需要一個兒童利益代表

「搏擊孤兒」們,或許需要一個兒童利益代表

最近,一個新聞在網上引發了很大的爭論:四川省某自由搏擊俱樂部,將數十名學齡兒童集中住宿、集中培訓散打技術。孩子們的來源地有關部門,很快認定這種做法違反了《義務教育法》,表示將會把他們接回、妥善安置;而因為這些孩子多數都是留守兒童或者孤兒,「回去只能吃煮洋芋」,也有很多人對這一處置結果表示了不滿,「義務教育是目標,不是形式」,認為接回去安置的做法,對於這些孩子的未來並無好處。

「搏擊孤兒」問題,相信各位讀者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本妖想要說的,卻是另一個問題:對於尚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甚至是兒童、嬰幼兒,如果涉及到他們的利益時,到底該由誰來做出決定呢?

利益問題,從不簡單

所謂「談錢傷感情」,一旦涉及到利益問題,特別是未成年人的利益問題,事情就沒法簡單得起來。往大了說,涉及某個嚴重疾病的,是保守治療還是激進治療更好?涉及教育問題,是去私立的教育機構學習,還是去公立學校讀書更好?涉及撫養問題,是在老家由爺爺奶奶照顧,還是在城裡跟著雙方都在工作的父母更好?往小了說,周末是在家玩耍呢,還是去上各種輔導班好?某種預防針是打了更健康呢,還是不打更安全?

上述問題,在現實中都有突出的案例。比如,米國某個兒童,罹患嚴重疾病,一直靠著設備維持生命,但父母覺得還可以搶救,而醫院就入稟法院,要求頒布「不搶救令」。國內也有少數父母,非要把孩子送去「國學讀經班」,把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卻完全不顧中考、高考。甚至在是否接種疫苗上,國外也有父母堅信某些疫苗可能導致自閉症(本妖是堅決不信的),拒絕給孩子接種,然後孩子不幸真的染上了傳染病的……

這些問題中,絕大多數都無法用法律直接給出一個「對不對」的答案,必須結合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以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為依歸,得出一個「最好的」選擇。那麼,誰來做這個裁決呢?目前看來,最適合的機構當然就是法院,畢竟法院本身就是說理的地方。然而,另一個問題就跟著來了,上了法庭,當然應該是原告、被告雙方對立,互相辯論,俗稱「兩造具備」;而這種案件里,誰來充當原告方和被告方呢?父母和其他監護人,法律默認就是未成年人的利益代表,總不能自己告自己吧?

監護人缺位,又該如何?

除此之外,還有兩類情況下,父母或監護人,也是不適合充當孩子的代表的:一個是監護人已經缺位,另一個是監護人利益衝突。

第一種很好理解,父母及其他近親屬因為死亡、失蹤或長期不回家,讓未成年人特別是兒童,長期處於無人照管的狀態,實際上是沒有監護人的。儘管我國法律規定,基層組織(街道、村委會)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充當監護人,但囿於資源有限,在執行中往往並不能充分的履行該職能。在「搏擊孤兒」這個事件中,有些孩子就遇到了這種問題:父母都不在了,能代表他們做出送養決定的(即:把未成年人交給符合法定條件的人收養),或許就是鄉、村的機構了,而這些機構又能派出多少人力,對該搏擊俱樂部的情況進行全面考察呢?

第二種情況比較少見,但也並非不可能。比如,國內有些「國學讀經班」讓孩子十幾年如一日的死記硬背國學經典,甚至有些還摻雜了神秘學書籍,這種做法很可能對孩子的未來發展非常不利。然而,這些孩子的父母非但同意,甚至還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培訓、陪讀,他們當然不會自己反對自己的決定,要求孩子回到義務教育的體系中來。更極端的例子,有些家長連哄帶騙,把自家小孩送去「戒除網癮」(本妖認為這種做法甚至涉嫌非法拘禁),對實施電擊的「叔叔」還發自內心的感激涕零,自然也不會去法院狀告自己。

「搏擊孤兒」們,或許需要一個兒童利益代表

更特殊的情況下,父母對小孩漠不關心,甚至有暴力虐待,顯然就更不適合在涉及兒童權益的問題上,充當兒童的代表。

如果要通過法庭裁決"該不該改變現狀",當然就必須有外部的力量介入。

有「狗代」了,更該有「童代」

那麼,有合適的解決辦法沒有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就在不久之前,很多人都看到了一條新聞:英國有兩條小狗被主人虐待,法庭遂任命了一名律師,充任小狗們的利益代表,簡稱「狗代」,替這些不能說話的生靈在法庭上發聲,以確保它們的利益不會被法庭忽略。

類似的,「兒童利益代表」的做法,在一些國家也有比較成熟的經驗。當監護人因故不能代表未成年人參與訴訟時,比如說監護人缺失(失蹤、坐牢、精神疾病),或監護人本身就存在和未成年人的利益衝突,比如說監護人涉嫌虐待兒童(安排低於18歲的婚姻、疏於照管兒童)、監護人的做法和社會一般習慣相悖(安排孩子參加奇怪的國學班、送網癮戒除治療中心等),由法庭制定一名律師(要求和孩子、監護人都沒有利益往來,也沒有任何親緣關係),代表未成年人在法庭上參與辯論,維護未成年人的正當權益。

這種做法,益處還是相當明顯的。長期以來,傳統觀念都推定「父母總是為孩子好」,但這種推定在特殊的條件下並不一定總是正確的,比如上面列舉的種種情況。如果這種時候依然堅持讓父母代表未成年人做出選擇,則對孩子而言是相當不利的。所謂「當局者迷」,讓一個沒有利益糾葛的、冷靜的法律人士來發表建議,或許是更恰當的做法。

而如果監護人缺位的情況下,「童代」的意義就更明顯了:能夠從多個角度、多種可能性來考量問題,提出各種選擇的利弊供法庭裁決。比如這次的「格鬥孤兒」事件,既然民間支持和反對的聲音都有,為什麼不可以選擇一名代表,把這種聲音帶到法庭上,去公開討論,以得到更合理的決定呢?

「搏擊孤兒」們,或許需要一個兒童利益代表

結語

現代社會,更重視個體的正當權益的保護。而對於那些還無力保護自己權益、不能發出合理訴求的孩子們來說,一個來自第三方的「兒童利益代表」,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未來20年後的人類生活,會是一副什麼樣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過最可怕的武器是什麼?
這些名校還有分校區,畢業文憑有什麼區別?
沃爾瑪4000員工被機器人「吃掉」預示著什麼?

TAG:知識百科 |

您可能感興趣

孤單的你,需要找個伴兒
也許,孩子需要一點飢餓感
女孩子們需要「樹洞」,她很認真地「挖」了一個
孩子需要的到底是怎樣一種愛?
孩子是天使,不需要奴隸
巨蟹只是需要一個擁抱,一直怕孤單,但從來都不孤單
想要生個女兒,備孕你需要這麼做!
餘生,需要擁有一個想要「寵愛」的人
小兒咳喘需要注意些什麼
兒童發燒並不可怕 但有些情況需要立即就醫
這些星座不需要著急婚姻,因為你們太優秀!
一旦被需要,我們就不孤獨
「女性,愛他不是給他做頓飯,他需要一個家」
王菲談及女兒竇靖童,她不再需要另一個父親,是我需要伴侶,網友:那謝霆鋒呢
和貓咪狗狗一樣,主人一旦要出遠門,倉鼠寶寶們也是需要寄養的
當我們不再需要健身的時候,我們還能幹點兒啥?
腰椎痛不欲生?用這個方法,治一個好一個!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家長一般都只關心孩子的需要,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需要的
養成一個獨立的孩子,父母需要做的事情
教你一招看穿這個男生是否對你有感覺,只需要一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