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共享舞蹈」:向每個人開放的「接觸即興」

「共享舞蹈」:向每個人開放的「接觸即興」

這個盛夏,被譽為亞洲「接觸即興」舞蹈教母的古名伸攜古舞團首次亮相北京77劇場,帶來了系列「接觸即興」工作坊和名為《這一天,那些事》的即興演出。讓我意外的是,這是一台頗能讓普通觀眾親近的現代舞演出,由於預設元素和現場即興的巧妙編織,即便沒有太多現代舞觀舞經驗的觀眾也能自在地接受其中的「確定」和「不確定性」。

「接觸即興」是源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舞蹈家對現代舞的反思浪潮,是一種深受東亞傳統文化影響的後現代舞,通常是一種雙人舞,也可以多人共舞,近二十餘年已成為對身心互動有熱切期待的舞者或「非舞者」的一種「世界身體語言」。

這種語言的強大在於——它能打破慣性思維,或是潛移默化的身體記憶。這種語言的魅力是身臨其境,就像你來到一場接觸即興的「大趴」JAM,也被稱為「舞醬」,如若不參與其間,多半會感覺自己是那個「多餘的人」。因為「舞醬」不是一種表演,不需要參與者自我「表現」,所要做的只是放下思考,卸下防備,跟隨直覺,順應當下,用接觸到的身體動勢或各種「微語言」,比如視線、微笑、聲音……去引導或回應,跟隨或給予彼此的身體。如同我們的人生,不僅需要自我覺知,還需要對周遭的人、人群、環境保持敏銳和關注;需要關愛自己,關愛他人,同樣也需要被關愛。而且人生往往是沒有台本的,計劃也趕不上變化。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仍然有許多事完全無法預設,說不定就有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再打一個比方,在這個「共享時代」,接觸即興的「舞醬」就好比「共享舞蹈」,當然彼此之間不是經濟關係,而是身體信任關係,以及與空間的和諧。在此過程中,彼此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信任,從信任到認知,從認知到開發,以此來表達對人、群體、空間、音樂或某種觀念的認知,以及對身體運動和身體意識的不同理解。參與者通常一起合作,結果都會出乎自己的意料。參與者彼此投入的「專註力」越多,就越能相互吸引、相互促進。

他們舞動的空間是向每一個人開放的,就如同7月16日那晚在77劇場的「舞醬」,當一層層的座位席被撤離後,劇場已經不再是一個表演場所,它全然開放給每一位想來舞蹈的人。其中有教母級「接觸即興」舞者古名伸和古舞團的舞者,也有北京舞蹈學院的現代舞專家曾煥興、國際知名的獨立舞者戴劍,還有很多參與創辦於2012年的「北京接觸即興」每周聚會的人,以及一些舞蹈愛好者,甚至完全沒有任何經驗的普通人。或許他們中就有奔波勞累的都市白領,有每天還要接送孩子的年輕父母。專業的、業餘的,年輕的、年長的,有經驗的、剛入門的……身體在這裡沒有等級。

如果將「即興」與「接觸即興」運用到表演上,那麼觀演關係就成為一種新的「情境」,就好比觀眾作為「看客」或「路人」,去旁觀了其他人的生活,這樣的事件也是天天上演。作為台灣唯一以「即興」和「接觸即興」從事舞蹈表演的專業團隊,此次台灣古舞團的四場演出中的最後一場,古名伸將十餘年前一些作品的部分錄音和「野餐會」橋段「預設」進了結構里,更有意義的是,竟然巧妙地關照到了一些前來觀舞的普通觀眾。因為還有不少觀眾不太習慣將自己的體驗代入,很在意編導在舞作中的表達,畢竟這是欣賞主題鮮明的「中國當代舞風式」作品不可或缺的態度。其實在現代舞的歷史上,以編導為中心的「編舞術」已經悄然走進博物館,編導與作品、編導與舞者、作品與觀者之間的關係早已是交互多向的了。

「用語言的不準確性來準確地說……懂了……真的嗎……其實……我想……」一組隻言片語在我們耳邊響起,這段十餘年前「語言不確定性」的畫外音恰好能引領此類觀眾,正如很多事情是語言說不明白的,你以為的「懂了」其實是因為自己主動的「投射」。身體語言更是具有這樣的特質,當然這取決於編導是否預設了明確的場景。野餐布、音樂、零食……當身體語言被材料符號化時,編導的意圖和觀眾的投射很容易走到一起。

在一個小時左右的表演中,給人印象很深的是一對男女舞者互相較勁的場景,儘管演後談上男舞者許程崴強調自己「沒有角色的投射」,但兩人間近乎於技擊的動勢強度和動作速度,製造出了空間的緊張感,幸而古老師適時隔開了他們,整個場景竟然產生了某種「戲劇性」!很難想像,如果此時沒人介入,兩人會發展到怎樣無法收拾的地步。這便是觀看錶演無法迴避的投射,觀眾被一些「劇情想像」套路化,而舞者其實只是做出了他們「當下」最真實的身體反應。

做一點平日里不常做的事情,或許能在別人身上重新認識自己,以及身邊那些「熟悉的陌生」。「野餐會」這段生活化的場景是「這一天」發生的「那些事」之一,隨著英文老歌一首首飄出,舞者們紛紛打開了琳琅滿目的零食,大搖大擺地吃開來,讓「那些事」變得更為具體,偶爾的慢動作或照片式的瞬間捕捉,更是活躍了整幅畫面,感覺像是看一台「舞蹈劇場」演出。古舞團的即興表演之所以能讓人產生「角色感」,一個重要的原因便在於舞者們太不相同了。眼前的這五個人像一個家庭,或是生活中我們在街頭隨意一瞥就能見到的男女老少一般。場燈點亮後,當其他人都在觀望之際,舞團最年輕的舞者第一個出場,在兩位現場樂師身邊起舞,一開始就主動建構起了自己的動作與音樂及環境的關係。一位優雅有型的年長舞者拿到了「一朵花」,並將花送給了另一位男舞者,一段男子雙人舞令人頗感意外,又是如此自然。而古名伸老師的身上具有一種平衡、中和的力量,她也可以和其他人一樣輕鬆地玩耍,還熱情地分發零食給觀眾,或自在地獨舞,抑或平靜地與他人共舞,隨性、沉靜、平和。

雖然即興表演中的舞蹈不是編排出來的,但也需要一定的「規則」或「命題」,並不是完全隨意的。「接觸即興」的奇妙之處在於一種「在限制中求自由」。與傳統舞蹈不同的是,其核心並不是超越風格化技術限制後的自由,而是身心釋放後,一種真實呈現出生命狀態的「自在」。

《這一天,那些事》中,這些規則由預設的錄音、現場音樂、道具、舞者人數、舞蹈單雙群的構想、舞段長度等等組成,其實這些元素已經與作品結構息息相關了。當然,現場即興演奏的音樂,以及鋪設的燈光,或是偶然間出現的物品,某位觀眾的反應,舞者與舞者的現場關係,也都有可能被代入整體演出中,使得每一場表演都成為「唯一」,不可再現,有「確定」的「不確定性」。

一台長篇幅即興演出的精彩程度其實往往和確定的「限制」相關。當然,哪一場表演更為「精彩」並不是即興演出的訴求,真實的「意外」比「精彩」更為重要。就像我按照計划去看演出,卻在旁邊的「無用展廳」意外地邂逅了設計師馬克的「無用之土地」展覽,這是屬於我的「這一天,那些事」。在這個時時刻刻強調「有用」的時代,「即興」的表演也是「無用」的。其實它是沒有「經世」之用,但卻有著生命之用,與我們之所以為「人」的本真和本性有關。

文:慕羽

供圖/古舞團 攝影/陳若軒

本文刊載於20170725《北京青年報》B7版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大帥哥蘭陵王的面具和心理問題
他曾與倫勃朗「雙星爭輝」 利文斯為何逐漸黯淡?
馬蓉再次發聲:事情過去這麼久了,放過我吧!引來網友紛紛吐槽
原著中的所謂「亦舒女郎」 其實與劇版相去不遠
他知道人們不愛聽道理 只愛聽故事

TAG:北青藝評 |

您可能感興趣

鳥的舞蹈與蛙鳴的天籟,足以讓我開心地笑了
用舞蹈折服眾人的藝術尤物,她開創了一個時代的另類美!
即興接觸舞蹈:你嚮往的自由,藏在你的身體里
國際踢踏舞節,一起來跳用耳朵聆聽的舞蹈
一位「朝聖者」的信仰、時間和舞蹈
私拍「美女靈魂舞者」,舞蹈中的你是最迷人的!
王艷跳舞有兩年了,把曲子的靈魂揉進了舞蹈中
盆景欣賞:每一個盆景都像是一個的舞蹈,搖曳生姿惹人喜
親密關係,是兩個人的靈魂舞蹈 | 直播入口
運用我們的天性,以舞蹈和歌聲,開啟生命的自我療愈
當下最火街舞,很炫酷的一種舞蹈,引起大眾人的注意
英國獨立電視台「冰上舞蹈」開練 各路明星聚集舞力全開!
《這!就是街舞》個人感覺最燃的一支舞蹈,可惜正片里沒有出現!
神童獨舞又開掛,從她的舞蹈里你可能猜到她只有12歲么?還有獨家軟度訓練視頻喲!
令人驚艷的舞蹈
娛樂圈中最有舞蹈功底的5個女演員,劉亦菲第三,第一讓人驚艷
優美動人的盤子舞,喜慶節日必跳的舞蹈!
舞蹈也有「她」獨特綻放的花期
他譽為「練習生之神」,是全公司唯一一個會跳所有前輩的舞蹈的人
失去了主持人的舞台,金星本人又重新回到舞蹈的老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