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德戰場納粹德軍的噩夢 一次射16枚火箭彈很粗暴

蘇德戰場納粹德軍的噩夢 一次射16枚火箭彈很粗暴

BM-13「喀秋莎」火箭炮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多管火箭炮系統:它擁有8條發射導軌,每條導軌上下各懸掛一枚火箭彈,可發射132毫米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公里,一次齊射僅需7至10秒,裝填彈藥約需5至10分鐘,一個多管火箭炮營一次齊射可以在短短十幾秒鐘時間裡發射上百枚火箭彈......

1938年蘇聯科研人員發明了多管火箭發射器,經過二次設計後,著名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誕生了。整個衛國戰爭前後,蘇聯人在BM-13原型基礎上研發、改進出一系列衍生型號——BM-8-36、BM-8-24、BM-13-N、BM-13-12和BM-13SN等型號。圖為BM-31-12,可發射300毫米火箭彈12發。

「喀秋莎」火箭炮的發射車為蘇聯自造的吉斯6、吉斯151卡車和美國援助的一些軍車。

戰場上的「喀秋莎」火箭炮。

裝填中的「喀秋莎」火箭炮。

在缺乏足夠數量卡車底盤的情況下(蘇聯當時卡車生產能力有限),蘇軍將各種可用的底盤用來製造喀秋莎火箭炮,以應付戰爭需要。圖為一輛被擊毀的BM-8-24火箭炮,採用的是T-60輕型坦克底盤。

在艱苦的衛國戰爭中,「喀秋莎」火箭炮團一次次協助友軍阻止敵軍裝甲部隊突破,扭轉不利戰局。「喀秋莎」火箭炮齊射時發出的怒吼聲和巨大威力把納粹德軍嚇得心驚膽戰。

到戰爭後期,不但蘇軍裝備了大量火箭炮,就連美軍和德軍也配備了類似武器。圖為裝在美國「司徒貝克」卡車底盤上的BM-31-12。

BM-31-12火箭炮後視圖。該型一次性發射火箭數量減少至12枚,威力卻大為提升。

裝在美國「司徒貝克」卡車底盤上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

1945年,BM-31-12火箭炮在柏林。戰爭的最後一年,蘇軍BM-31-12型300毫米火箭炮投入了攻城作戰,這些簡單粗暴的多管火箭炮又成為巷戰利器!

火箭彈爆炸時產生的碎片、衝擊波和火焰不但能對敵軍肉體產生巨大傷害,更能給敵軍士兵心靈帶來巨大震撼。

火箭炮齊射時產生的威力甚至能對分散在整個展區的敵軍產生強大震懾。

因為火箭炮的射速極快,發射出去的火箭彈幾乎集中落到同一個區域並同時爆炸,會給一個區域里的敵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喀秋莎」火箭炮——蘇德戰場納粹德軍的噩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唐軍情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海軍艦員貓奴眾多 基洛級潛艇上數它過的滋潤
80年中國航母之父訪問美艦 如今老將軍可以欣慰了
莫斯科航展上擺地攤生意火爆 連內衣也融入航空元素
作戰和教練兩不誤:雅克-130掛載能力十分強悍

TAG:盛唐軍情 |

您可能感興趣

1945年蘇德兩軍激戰維也納街頭,坦克火炮巷戰中猛烈衝鋒!
二戰蘇德戰場蘇聯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一舉扭轉蘇德戰場:1943年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蘇聯紅軍霸氣擊退德軍進攻
直擊二戰鏡頭下的羅斯托夫戰役:德軍在蘇德戰場上的第一次敗逃
二戰蘇德著名的戰役——德米揚斯克包圍戰,最後階段德軍的營救!
二戰老照片:德軍在蘇德戰場陷入掙扎、隆美爾在北非戰場一臉憔悴
二戰蘇德戰場上,蘇軍被德軍消滅300萬精銳,為何最後還能翻盤
蘇德戰爭:血戰敖德薩!羅馬尼亞軍隊二戰的最強一擊!
蘇德戰場完虐納粹MP40,波波沙衝鋒槍至今仍在服役
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兩軍投入268萬人,6千輛坦克戰場嘶吼
蘇德戰爭最後階段:雖兵敗如山倒,但12萬德軍仍死扛百萬蘇軍
二戰中的大轉折系列三:蘇德戰場
15張二戰蘇德戰場珍貴老照片,俄羅斯路太爛,寸步難行
蘇德死戰!德軍三天擊毀蘇軍3922架飛機,為何最終卻失敗了?
致命的雪絨花:活躍在蘇德戰場上的德軍山地獵兵師狙擊手
蘇德戰爭中德國投降後,這支德軍還在主動開火,美軍都佩服
庫爾斯戰役,蘇德軍隊1000多輛坦克進行鋼鐵大肉搏
淺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東線戰場蘇德兩軍的坦克對比
蘇德戰爭老照片:惡魔之師閃擊蘇軍,基輔一戰俘虜65萬士兵
老照片:蘇德戰爭德軍遭遇的第一場寒冬,迅速擊垮蘇聯的願望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