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你想過嗎,宇宙或許是有意識的

你想過嗎,宇宙或許是有意識的

幾個世紀以來,科學的進步一直在拉進人類與宇宙萬物之間的距離。先有牛頓證明,掉落的蘋果與沿軌道運行的衛星適用同一組物理定律,再有卡爾·薩根(Carl Sagan)發出「我們都來自恆星物質」的感慨,就是說,構成我們身體的每個原子,都是在其他恆星的核熔爐中鍛造出來的。

可即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格雷戈里·馬特洛夫(Gregory Matloff)的觀點也堪稱駭人聽聞。作為紐約城市技術學院的資深物理學家,他在最近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在物質和精神組成上,人類都與宇宙間其他一切類似。

他提出,存在一個涵蓋全宇宙的「原意識場」。太空中的億萬恆星也許都是會思索的實體,有意地控制著自己的運行路徑。說得更直白些:整個宇宙都可能存在自我意識。

宇宙存在自我意識?

左邊是放大後的腦細胞,右邊是超大尺度下的宇宙結構。是不是很像?

這聽起來更像是某些披著科學外衣的神棍所喜歡的話題,而不是學術期刊的探討內容。其實,它有一個正式的學術名稱——泛心論,也稱萬有精神論,而且在各個領域都有聲名顯赫的支持者。

紐約大學哲學家、認知科學家大衛·查默斯(David Chalmers)就是其中之一。

還有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克里斯托夫·科赫(Christof Koch)

以及引力與黑洞領域的泰斗、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爵士(Roger Penrose)

羅傑·彭羅斯爵士(Roger Penrose)

馬特洛夫認為,泛心論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這一切都只是猜測,但可以通過檢驗,來加以證實或證偽。」他說。

三十年前,彭羅斯提出了泛心論中的一條關鍵理論,他認為,意識植根於量子物理學的統計學規律之中,存在於腦部神經元之間的微觀空間。

德國物理學家伯納德·海斯以活躍恆星研究和對非正統科學的開放心態而著稱,2006年,他把彭羅斯的觀點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他提出,意識在瀰漫一切虛空(所謂「量子真空」)的量子場中產生並傳播,遇到任何足夠複雜並有能量流經的系統,便會湧現。

不僅僅是大腦,任何物理結構都有可能滿足條件。馬特洛夫被這種可能性深深吸引住了,他很想通過某種觀測,檢驗一下這些說法的準確度。

生命的標誌性特徵之一,就是能否對刺激作出響應,進而調整行為。於是,馬特洛夫開始尋找意外展現出這一行為的天體。

近期,他鎖定了一種鮮有人研究的恆星運動異常現象,名為帕拉尼戈不連續性(Paranego』s Discontinuity)。平均而言,在繞銀河系中心轉動時,低溫恆星的速度要快於高溫恆星。

格雷戈里·馬特洛夫(Gregory Matloff)

針對這種現象,多數天文學家認為,它是恆星與星際氣體雲互動所造成的。馬特洛夫則提出了另一種解釋。他指出,出現這種異常的恆星,其溫度都足夠之低,以至於使其大氣層中有分子存在,這使它們的化學複雜性大大增加。

馬特洛夫進一步指出,一些恆星只朝一個方向噴流,這種不平衡的過程可能會促使恆星改變運動軌跡。於是他想:這是不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那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判斷這一猜測?

如果帕拉尼戈不連續性是由銀河系內部的特定狀況引起的,那麼,它在不同位置應該不盡相同才對。但如果原因來自恆星內部——比如意識——它在各處就應該全都一樣。馬特洛夫宣稱,已有的恆星數據似乎支持後一種觀點。

到2018年,旨在繪製星際地圖的蓋亞太空望遠鏡將發回詳細的觀測結果,屆時,更加嚴謹的檢驗將成為可能。

馬特洛夫並不指望他的同事們會順利接受這一觀點,但他並不悲觀。「至少先檢驗一下再說吧。誰知道呢,也許泛心論真的會從哲學領域運用到天體物理學領域。」他說道。

物質之外的精神

克里斯托夫·科赫(Christof Koch)

同樣為驗證泛心論,馬特洛夫選擇了仰望星空,而克里斯托夫·科赫則將目光投向了人類。在科赫看來,一種普遍存在的意識,與當前科學界對意識的理解——即神經起源——密切相關。

「關於意識,目前只有一個佔主導的理論,而這個理論認為,它是與複雜性有關,也就是一個系統就自身狀態採取行動、決定自身命運的能力。」科赫說,「這個理論可以延伸到非常簡單的系統。從理論上講,一些純粹的物理系統,即便是無機的非生物系統,也有可能是有意識的。

科赫受到了整合信息理論的啟發,這是當代神經科學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該理論認為,判斷一個系統有無意識,關鍵看它能否被前置狀態所影響,以及是否能夠影響後續狀態。

人腦只是這一過程的極端案例。科赫解釋說:「我們相對比較複雜,自我意識更加強烈——至少有些人是這樣——但其他系統也有意識。這種體驗也許是人和其他系統所共享的。這就是意識的本質:它能感受一切,從平淡無奇的經歷,到最為深刻的宗教體驗。」

和馬特洛夫一樣,科赫和同事們也在積極嘗試,試圖用實驗來驗證這些觀點。方法之一是研究腦損傷患者,看他們對信息的反應是否與意識的各種生物指標相對應。

更進一步的方法是通過電線,將兩隻小鼠的腦部連到一起,然後觀察:當流經的信息量增大時,整合後的意識將如何改變。根據整合信息理論,當信息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後,兩隻小鼠的腦部便會融合為更大的單一信息系統。有朝一日,我們也許能在人類身上進行此類實驗,將人腦連接起來,看其中能否湧現出新型意識。

儘管在一些問題上有著類似的看法,但對於馬特洛夫的意志化恆星,科赫有些將信將疑。根據馬特洛夫的理論,凡是有生命的物體,其獨特之處不在於它是不是活的,而在於其複雜性。

與細菌相比,太陽之大簡直無邊無際,但從數學角度看,太陽卻要簡單得多。所以科赫認為,即便恆星擁有精神世界並因此存在某種「感受」,但是其程度仍然遠不及哪怕是大腸桿菌這種低級生物。

另一方面,「就連通常我們認為沒有生命的系統,也可能存在些許的意識。」科赫說,「這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講,說宇宙能夠思考或許有些過了,但這不等於它沒有內在體驗,而這種體驗與你我的體驗緊密相連。

泛心論下的宇宙

這就要說到彭羅斯和他那套將意識與量子力學聯繫起來的理論。彭羅斯並不以泛心論者自居,但他認為,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始於腦部的量子事件,歸根結底,這一觀點將我們的意識與宇宙聯繫到了一起。

在《通向實在之路》一書中,彭羅斯完美地總結了這種聯繫:

「物理定律產生複雜系統,複雜系統引出意識,意識產生數學,而數學又以簡潔而啟發靈感的方式,編碼了催生它的物理定律。」

即便是彭羅斯這樣的泰斗級人物,他的意識理論還是招致了反對的聲音。奇怪的是,比起這個,他的同事們更願意接受量子力學中,「有意識的宇宙」這種更為奇特的觀點。

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物理學家一直對一個問題困惑不已:在量子理論中,觀察者扮演著一種匪夷所思的角色,似乎擁有某種特權。粒子存在於一種混沌的不確定性之中,但只要一經觀察並測定,粒子似乎就坍縮進入了某個絕對位置。

已故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曾這樣總結:量子力學看似奇怪,但它卻建立在一個更宏大、更奇怪的真理之上,即宇宙整體都處在一種混沌的不確定態之中,只有在意識體——也就是我們——進行觀測的那一刻,它才變成了一種明確、實際的存在。

「我們都參與了創造現實的過程,既包括眼前的、當下的現實,也包括遙遠的、悠久的現實。」惠勒2006年時說。他將自己的解讀稱為「參與式人擇原理」。若他的理解是正確的,那麼,宇宙就是有意識的。不過,同樣都是認為宇宙存在意識,惠勒的看法卻與馬特洛夫幾乎背道而馳。惠勒認為,宇宙只因意識的作用而存在。

我們很難想像,參與式人擇原理該如何用實證加以檢驗。現實是否依賴於意識而存在?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既沒有恆星可以監測,也沒有誰的大腦可以測定。不過,即便無法證實,參與式人擇原理也延展了當代科學的大一統範圍,激起了一種強烈的連通性,也就是愛因斯坦所謂的「宇宙宗教情懷」。

「在我看來,找到對此能產生共鳴的人,在他們心中喚起這種情懷,並保持這種情懷的鮮活性,這正是藝術與科學最重要的功能。」愛因斯坦在1930年為《紐約時報》撰寫的評論中寫道。

馬特洛夫這樣的探索者常常被視為邊緣思想家,並不受學界重視,然而,人類意識究竟是不是宇宙意識的冰山一角?正是在對這一問題的孜孜以求中,這種宇宙宗教情懷才得到了最完美的表達。

翻譯:雁行

來源:NBC New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一口讓你去見上帝!盤點世界上十大最毒的生物
中德學者製備出新型「人工反鐵磁體」 有助於提升雲計算
若把性命託付給人工智慧,它應該遵守人類的道德嗎?
在這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種叫「自我」的東西
尤瓦爾錯了!AI能夠有意識,也需要有意識!

TAG:造就 |

您可能感興趣

宇宙是有意識的嗎?
魚有沒有痛覺?不僅有,有些還具有意識和思想
原來你在睡眠的時候也是有意識的!
如果沒有了人類,我們的宇宙還有意義嗎?
你想知道與你走得最近的女生是不是真的對你有意思嗎?好好看!
故宮裡非常有意思的景點,也許你來玩過,但都沒有注意到!
只有對你有意思的女生才會這樣稱呼你,你覺得有沒有道理呢
如果你也想擁有有意義又有意思的工作
想想那些很有意思的奇葩冷知識,讓你不知不覺的漲姿勢
帕楚里亞或許不是故意摔倒的,但他的「潛意識」卻是有意在傷人
如果說人的意識是宇宙創造的,那麼宇宙本身有意識嗎?
女人是不是對你「有意思」,看看你們之間的聊天記錄就知道,很准
認識越久,越是讓人覺得有意思的星座!
陳意涵曬照沒有賈靜雯,是有意還是無意,你們怎麼看這對姐妹情?
我們也許連渣都不是,但有意義!
瑜伽鍛煉是在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狀態?
宇宙有可能會是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嗎?
或許你沒有意識到,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沒錯,有些圖就是要倒著看才有意思
「不知道他對我是不是有意思。」「那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