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今天,全球70億人都應該紀念這位諾獎得主,因為他發現了……

今天,全球70億人都應該紀念這位諾獎得主,因為他發現了……

7月28日是已故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的誕辰日。我國正在為摘掉「乙肝大國」的帽子不懈奮鬥,公眾卻並不知道,乙肝病毒的發現者就是他!

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

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1925—2011)是美國醫學家,1976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由他發明的乙型肝炎疫苗至今仍服務著世界70多億人口。

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生平頗富傳奇色彩。他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在家中三個孩子的排行老二,二戰時擔任美國海軍軍官,戰後他加入在紐約的Schenectady大學,並以優異的成績從那裡畢業。

畢業後的幾十年間,巴魯克去了美國各地的醫學聖地研究病理學。他通過數十年的堅持,終於發現了乙型肝炎的存在。1976年是他人生中的光榮之年,他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巴魯克的一生風雨不停,人們把他稱為「西方醫學之子」。他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乙型肝炎的研究事業。他在2011年去世,為紀念這位現代醫學大師為我們做出的貢獻,人們將「世界肝炎日」從5月19日變更為7月28日。

其實,慢性乙肝並不可怕,不去檢測才是最可怕的。乙肝病毒是種「卧薪嘗膽」的病毒,它默默蟄伏在人體內,十年甚至二十年才爆發。

看看肝病專家怎麼解讀這個有來頭的「病毒」。

「5歲以前特別是新生兒感染乙肝病毒,90%為慢性感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賈繼東說,及時檢測和規範治療,可阻斷慢性乙肝的發病進程。

今天是第七個「世界肝炎日」,我國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的宣傳主題是「規範檢測治療,遏制肝炎危害」。

乙肝病毒

「患了肝炎,由於涉及隱私可以不讓別人知道,但自己一定要知道。」賈繼東說,規範檢測有兩個含義:一是入學入職時,不查乙肝以防止乙肝歧視;二是健康體檢和醫療需求時,非常鼓勵公眾主動檢測乙肝來發現疾病、及時治療保護健康和生命。

賈繼東說,5歲以後及成人感染乙肝病毒95%都是急性感染而自行康復,但如果5歲以前特別是新生兒感染乙肝病毒則90%為慢性感染。不過,只要能夠及時檢測和規範抗病毒治療,就可以及時阻斷慢性乙肝的發病進程。

他介紹,今年的世界肝炎日旨在號召公眾重視病毒性肝炎的防控,積極主動進行檢測;已感染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要積極接受抗病毒治療,延緩或阻止慢性病毒性肝炎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的進程。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五種類型,其中乙肝和丙肝病程複雜,是我國疾病負擔最重的重大傳染病之一。據估計,我國有乙肝病毒攜帶者約7000萬—9000萬人,其中約2500萬—2800萬人為慢性乙肝患者。當前乙肝防治的重大挑戰是,如何儘早發現這部分人群並及時開展診斷及規範治療。

「唯一的方法是檢測。乙肝沒有顯著癥狀,一旦有癥狀就晚了。」 賈繼東說,尚未察覺自己感染乙肝病毒或患有慢性乙肝的人群數量,目前還沒有相關數據統計,但可能遠比已知的人群數量更大。賈繼東提醒,沒有打過乙肝疫苗、家中有乙肝病人或肝臟異常的人一定要去做乙肝檢測。

乙肝化驗驗什麼呢?首要的項目是「兩對半」,它可以初步判斷病毒的活躍程度。第二是HBV-DNA檢查,它可是反映乙肝病毒複製的「金指標」。第三是廣為人知的B超檢查,主要檢查乙肝患者肝臟大小形態等,可以判定患者的病情是否向肝硬化的方向轉變。最後的乙肝檢測「殺手鐧」就是肝功檢查,它可以檢查出乙肝患者肝臟受損的程度,使患者真正了解自己的病情。

如果是沒有打過乙肝疫苗、家中有乙肝病人或肝臟異常的人一定要抽空安排去做一個乙肝檢測。

為自己,為家人哦!

註: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朱麗 實習生王藝霏

審核:管晶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23秒·24萬生靈·一座城·死與生
厲害了!NASA不僅能送你去太空旅行,還能給你建一個太空居住艙
同一房間,兩家機構做出的甲醛檢測結果卻大相徑庭!我該信誰?
中國水稻研究緣何引領世界 知識分子「落地」科技日報
五部門通報集中撤稿查處最新進展!治理學術造假將納入法治軌道

TAG:科技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627萬得主時隔40天現身領獎 竟一直未發現中獎
200塊一個月,30人一間房,這裡卻培養出最偉大的諾獎得主
此人提出一理論,影響了我們60多年,差點成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獎得主
堵車「堵來」1011萬 中獎得主這樣說……
這個05後不得了,13歲即成名成家,魯迅文學獎得主都讚嘆不已
這個英國王思聰,他的兩筆遺產,造就了29位諾獎得主
剛拿諾貝爾獎的日本得主,第二天就把1億1500萬獎金都花了拿來做這個!
1600多年前藥學家,被稱為仙翁,他的一個藥方啟發了諾獎得主
20名諾獎得主眼裡的創新與未來,竟然是這樣的!
過去20年的歐洲金靴獎得主,你看到了多少熟悉的名字?
2017年諾獎得主的「助推」理論,還可以這樣「玩」
一份價值900萬的提示:諾獎得主告訴你對抗「生物鐘」的後果!
牛!這位諾獎得主研發的藥物一年能賣200億美金
世界最聰明的3民族:一個出了14個諾貝爾得主,我們也榜上有名
比獲諾貝爾獎更可怕!剛拿諾貝爾獎的日本得主,第二天就把1億1500萬獎金都花了拿來做這個!
GDP還沒上海多,但卻誕生了14位諾貝爾獎得主,這個國家不簡單
2002年韓日世界盃的季軍得主們 他們現在過得好嗎
可怕!剛拿諾貝爾獎的日本得主,第二天就把1億1500萬獎金都花光了!
誕生9個諾獎得主,日本的這所大學為什麼這麼牛?
此人提出一理論,影響我們半世紀,差點成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