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清風 老莊的生死觀

清風 老莊的生死觀

敬天憫人,回歸自然

——老莊的生死觀

作者:清風 本刊編輯:默

作為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的老子,之所以能活101歲(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也許跟他達觀的人生態度有關,尤其是對於生死,他坦然從容,影響了他的弟子,包括後世。

在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時,多次回家省親,勸母親一起回周安度晚年,但其母不願意遠遷故土。一日,忽聞家母病危,待趕回去時母親已辭世,不禁悲痛欲絕,但苦思冥想後,發覺愚鈍,於是恍然大悟,愁苦消解之際,飽餐一頓,倒頭大睡。

醒來後,有人問其原因,他回答:「人生於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倫諧和而相溫相暖;有智,故明理通達而理事不亂。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則人昏庸而事顛倒;以智統情,則人聰慧而事合度。母親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辭聃而去,聃之情難斷。情難斷,人之常情也。難斷而不以智統,則亂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來,以智統情,故情可節制而事可調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於是腹中飢而欲食,體滋倦而欲睡。」又問:「智何以統情?」

老聃答:「人之生,皆由無而至有也;由無至有,必由有而返無也。無聃之母及聃之時,無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無情而子獨有情也;母聃皆無之時,則於情亦無也。人情未有之時與人情返無之後不亦無別乎?無別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難斷矣,人皆如此,合於情也;難斷而不制,則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則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慾損而睡可眠矣。」眾人一聽,甚覺有理。

由此,我想到前不久,曾去豫東民權參訪莊周故里,在莊周陵東展室,我看到「鼓盆而歌」這個典故: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莊子·至樂》)他認為人從無中來,又回歸無,氣聚氣又散,有什麼可悲痛的呢?只不過,一切回歸自然罷了。

後來,莊子覺得自己也要離開人世了,但他依然保持著平靜自若的心態。弟子們想厚葬他,莊子反倒開導他們說:「我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美玉,以星辰為珍珠,天地用萬物來為我送行,我的葬物還不齊備嗎?」 弟子們難過地說:「我們怕烏鴉和老鷹吃老師您的遺體。」莊子笑道:「天上有烏鴉和老鷹來吃,地上也有螻蟻來吃啊,要是奪了前者的食物給後者享用,不是太偏頗了嗎?」

這就是莊子,信奉逍遙的他,面對死亡,沒有絲毫的畏懼,反而提出「通天下一氣耳」和「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他繼承了老子的衣缽與精神內涵。

無論是老子,還是莊子,都信奉「道法自然」,講究順應「天道」,無為而治,面對必然降臨的死亡,持一種敬天憫人的態度,來也坦然,去也坦然,如此,才能坦蕩與豁達。

作者簡介

清風

本名崔自三,河南永城市人,碩士研究生,知名講師,遊走於全國各地講學,國內多家大學客座教授,自由撰稿人,曾到美國、新加坡等地遊學、訪問,現居河南鄭州市,酷愛寫作,曾在各類媒體發表文章300多萬字,出版商戰小說《挑戰》第一、第二部、詩散文集《一縷清風,一彎明月》、《那年匆匆》等八部作品,作品曾榮獲2017第四屆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一等獎。文章風格清新、婉約,深受廣大讀者們的喜愛。

我們的團隊:

三木秉楓傳媒有限公司

總編:三木秉楓

總顧問:雨朵

網站:劉鵬哲

主編團隊:(按刊名排序)

淺淺,楓林,美泉,玉環如玉,青燚,默

朗誦主播:葉燕,蘭,茉莉香,非凡,淺淺

投稿方式

【三木秉楓六刊】徵集優秀原創詩歌、散文、小說等

來稿請附作者簡介及照片,請加主編微信,以奉稿酬。

本刊僅收原創首發稿,謝絕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投稿作品以七天為限,七天不用敬請另投它處

公司網站

手機版:www.smbfdb.com/App/index.asp

手機版:www.smbfnw.com/App/index.asp

手機版:www.smbfxn.com/App/index.asp

手機版:www.smbfdn.com/App/index.asp

手機版:www.smbfzy.com/App/index.asp

手機版:www.smbfhd.com/App/index.as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作為中國人,你會用筷子嗎?
化學家李寧先:我堂堂一個教授,被人家治得死去活來,只好61歲自學中醫
陰間的「鬼火」,陽間人不懂
道醫學堂丨女丹派煉炁化神之方法
陰氣重的人有哪些特徵要怎樣對治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晚清香帥張之洞老照片:兩袖清風辦漢陽兵工廠,一生鞠躬得敬仰!
宛清風 生若雲海
清風散文 雅緻人生
高維生:榕樹伴清風
清風無言,靜謐的微風惹人陶醉
清風遊記散文 昂揚的生命
活出人生的清風徐來
清風遊記散文 生命的綠洲
清風裡的大運河,像我一生詩歌的主題,把骨頭和血液撞疼
壯鄉風情畫,清風撲面!
兩袖清風的故事
風掃梧桐葉落空,雁飛千里傲蒼穹:李福生——清風沐浴展書河
清風遊記散文 古靈山探幽
陽光下的清風
清風徐來、安靜舒適的小風扇!學生和辦公人群的夏天降暑利器
清風莞月 白頭清影不堪承,豈敢這般與君度餘生?
草木染,如清風撫凈生活
清風計劃 這樣泡溫泉才是真正的養生
清風納涼,設計中遇見嚮往的生活
清風莞月 浮生若夢,一任春風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