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今天楊振寧的這位兄弟,會讓所有中國人都沉默一會......│原創

今天楊振寧的這位兄弟,會讓所有中國人都沉默一會......│原創






1949年,


大名鼎鼎的楊振寧在美國,


和自己的好兄弟留下了這張照片。






左邊楊振寧,右邊他兄弟,


他的這位兄弟,

1米80的大個子,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


清秀的眉眼能驚艷時光,


渾身上下都透出一股正氣!


你認出他是誰了嗎?






他與楊振寧是同鄉、校友、


兩人情同手足,患難與共,


有著長達半個世紀的友誼,


楊振寧曾經不止一次救過他的命,


兩人絕對稱得上是好兄弟,


他們經歷了同樣的時代,

成長的軌跡也大致相同,


學術上成就更並駕齊驅!


但是在美國學成後,


他們從此分道揚鑣,


最終兩兄弟選擇了一個,

完全截然不同的人生……




他是享譽世界的中國傑出科學家,


是功勛卓著的中國「兩彈」元勛,


是他帶領中國邁出了,


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


在1986年前中國

進行的32次核試驗中,


他親自在現場主持過15次。


他一生為中國的核事業留下了,


四座里程碑!


他是天才,


卻因常年接觸核輻射,

而身患癌症,英年早逝,


他功勛無數,卻默默無聲,


當他離世後,才被世人所知,


而所有知道了他故事的人,


無不為之感動!




他,就是

鄧稼先






1924年6月25日,


鄧稼先生於安徽省懷寧縣。


這是一個書香世家,



鄧家六世祖

鄧石如


是清代書法篆刻大家,


被稱為千年難得一遇的宗師。





鄧石如




父親

鄧以蟄,

傑出的美學家,


是中國現代

美學

奠基人之一,


在書法界有著開創性的地位。





鄧以蟄年輕時風度翩翩




他出生後不久,全家遷往北平,


鄧以蟄在清華大學及北京大學任教授,


和楊振寧父親楊武之既是同鄉,


也是同事,在清華園裡又是鄰居,


因此

鄧、楊兩家有著深厚的友情。


鄧稼先5歲時,


進入北平武定侯小學。



12歲時,

考入北平崇德中學,


那時高他兩個班的楊振寧,


常常幫助他學習物理和數學,


兩個男孩在一起就像一對好兄弟。





1934年在北平,右一為鄧稼先




他13歲那年抗日戰爭爆發,


北平迅速淪陷,


因父親身患重病,


他和家人只能滯留下來。


在日軍的統治下,中國人受盡侮辱,


日軍每佔領一個城市,

就強迫百姓上街,


高舉日本國旗開慶功會。


中國人敢怒不敢言,只能乖乖服從。




對待強者的態度,


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與骨氣!




小小的他無法忍受這樣的屈辱,


一次會後,他怒火升騰,


當眾撕碎了日本國旗,


覺得還不解氣,


又在旗上狠狠地踩了一腳。


沒想到被特務看到,


引來了殺身之禍!


16歲還是少年的他就被迫離家,


南下去

昆明避難,


臨行前,父親堅定地

對他說:


「稼兒,以後你一定要學科學,


不要像我這樣,不要學文。


學科學對國家有用。」






到達昆明後,他以優異的成績,


考入了為祖國培養出無數頂尖人才,


令天下學子夢寐以求的西南聯大!


他和楊振寧這位好兄弟,


又成了西南聯大的校友。







當時的西南聯大是由:



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合併而成的,


成立於國難當頭的抗戰時期,


當時的教學及膳宿條件都十分簡陋,


但聯大卻有著最好的學術空氣,


鄧稼先所在的物理系就有,


吳有訓、周培源、吳大猷、


王竹溪、霍秉權、饒毓泰等等優秀人才。


楊振寧,李政道,朱光亞等等,


這些大智大才也都畢業於這所學校。


讀朱光亞的故事點擊此處








這個原本瀟洒無比的少年,


因為亡國恨而更多了一份內斂,


他憑藉聰穎的天資和刻苦精神,


在名師的指導下,兄弟楊振寧的幫助下,


努力攻克了物理和數學。


西南聯大畢業後,他回到北平,


在北京大學物理系任助教。


為了能夠學更多的本領報效祖國,


1947年,他又通過

赴美研究生考試,


次年,到達美國進

普渡大學


Purdue University)

物理系,


這所美國著名大學,


以其嚴格的錄取和教學聞名世界,


而他就是個天才,


不到兩年就讀滿學分,


年僅26歲就通過博士論文答辯,


被人們譽為「娃娃博士」!






而此時,美國的兩顆原子彈,


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已3年多了,


而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


還連最簡單的物理儀器也造不出來!


當時世界範圍內自然科學,


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


物理學上的突破,


可以把原子核變成武器,


變成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重要標誌。







在這樣的背景下,


他的博士學位論文選中了題目:


《氘核的光致分裂》

年輕的他由此進入了原子核,

這個奇妙無比的微觀世界裡,

他對科學充滿了激情。




因為當時他在物理學上表現得太出色,


美國教授都想帶他去英國繼續深造,


對他未來能摘取諾貝爾獎都充滿了信心,


學校與教授也都希望對他大力培養。


究竟是去英國,


在優越的環境里繼續做研究?


還是回到正百廢待興的新中國,


在清貧的環境里過苦日子?


如此懸殊巨大的對比,


他竟然沒有絲毫的猶豫!







他在取得學位的第九天,


就謝絕了美國教授們的好意,


告別好兄弟楊振寧,


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威爾遜總統號輪船


毅然踏上了回國之路。



乘坐威爾遜總統號輪船回國的中國留學生們





當時外事部門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酒會。


有人問他帶了些什麼回國?


他說帶了幾雙眼下中國,


還不生產的尼龍襪子給父親,


還帶了一腦袋關於原子核的知識:


中子、質子、裂變、聚變、氘氘、重水等。


當時大家可能都沒有料到,


他這一腦子的原子核的知識,


對8年後從事研製我國的原子彈、


氫彈的事業,是何等的重要!







回國後,他在中國科學院,


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


1958年,帶領大學生從事

原子核理論研究,


在1951年到1958年的《物理學報》上


他相繼發表了諸多原子核相關理論

論文,


填補了我國

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當時,蘇聯、美國不斷宣布擁有核武器,


中國在核威懾的壓力下急需擁有核武器。


蘇聯人說中國人20年也造不出原子彈,


美國中央情報局也斷定中國人搞不出,


但是中國人不相信!







34歲這一年,是他人生的轉折點,


他的抉擇也影響了他後半生的命運……




1958年8月的一個夜晚,


有人找到他,說:


「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


想邀請他一起加入這項必須絕對保密的工作,


他立刻明白了,


如果接受這項任務,


意味著從此以後將要:


隱姓埋名,


不能發表學術論文,


不能公開作報告,


不能出國,


不能隨便與人交往,


不能說自己在哪裡,


更不能說在幹什麼,


功勞再大,成就再多也無人知曉,


甚至到死,也只能默默離開,


但他二話不說,


就同意了!




從此,鄧稼先消失了,


家人朋友都不知他是死是活?




而此時祖國的

大漠戈壁,高牆深院里,


他正廢寢忘食,埋頭苦幹,


他就任

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


擔任原子彈的理論設計總負責人。


在面對撤走的

蘇聯專家,


留下的核爆大氣壓數字時,


他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


解決了關係

中國原子彈試驗,


成敗的關鍵性難題!


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他的結論,


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工人們要加工

原子彈的核心部件,


這個不能有任何偏差,不能有任何出錯,


他深知重要性,就堅持站在工人的身後,


鼓勵工人們不要害怕,一站就是一天

一夜


直到第二天早上拿到合格產品為止。




原子彈爆炸試驗前,要插雷管,


這個工作是最危險的!

一旦操作失誤,


在場的人瞬間就會

化為氣體,


以他的職位,完全不必親自參與,


只需要待在辦公室指揮就可以了。


但是每次

插雷管,


他都默默地站在操作者的身後,


與工人們一起面對生死。





如果要打開

密封罐觀看測試結果,


他總是首當其衝,


成為接觸

放射性物質最多的一個人。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艱苦的工作,大量的

放射性物質,


一點一點地損耗著他的身體,


但研究卻在一點一點地接近成功。


終於,他最後簽字確定了,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設計方案。







1964年10月16日,


東方向世界發出一聲巨吼,


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在大漠上騰空升起!


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成功

了!




人們歡呼雀躍,激動得蹦蹦跳跳!


被日本人欺辱時,他沒有掉過眼淚,


被特務追殺時,他沒有掉過眼淚,


為了造彈離開家人時,他也沒有掉過眼淚,


如此堅強的他,


此時卻再也剋制不住情緒,


一瞬間崩潰,繼而熱淚長流……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意義,

是難以估量的!


它徹底改變了

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海內外的中國人,

從此都挺起了腰桿!


以前,南非對中國人的歧視很嚴重,


有一個在當地開飯店的中國人,


平時坐公交車都是坐後排,


因為只有白種人可以坐在前排。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


這位飯店老闆回家坐公交車時,


像往常一樣往後排走去,


沒想到卻被司機叫住了,司機大聲地說:


「你們中國的原子彈爆炸成功了,


你坐到前排來!」







而舉國歡慶剛過,


建功者們還未來得及品嘗勝利的果實,


就迎來了那場轟轟烈烈的文化浩劫,


鄧稼先全家一起在劫難逃,被批被斗,


他心愛的女兒,當時還不滿15歲,


就被

下放到內蒙古建設兵團。


不久後,他也未能倖免,


基地里的科學家們,開始分成兩派對打,


研究

氫彈的

工作被迫停止。


在如此複雜,可能會被人打死,


自身難保的情況下,他卻挺身而出,


以自己的威望和人格魅力,


奇蹟般地將互相叫罵的兩派,


重新擰成一股繩,


一起為研究氫彈出力。


他在複雜的形勢下,


仍舊領導著科學家們,


日以繼夜地工作,


絞盡腦汁地想辦法。






終於,他和同事于敏提出了,


後來轟動世界的

「鄧-於理論方案」。


這個方案於

1967年6月17日,


讓我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

氫彈!


先於法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氫彈的國家!







在那個瘋狂的時代,


功勛並未能抵擋迫害,


一樁樁不幸的事接踵而至,


他的妻子、女兒已經

被折磨得瘦弱不堪,


1968年,他的三姐又被迫害致死。


形勢越來越嚴峻,


1971年他又被批判,被圍攻,


有人下定決心要搞死他。


這個時候他的好兄弟楊振寧正好回國探親,


給周總理列了一份朋友名單,


第一個要見的人,就是鄧稼先。


他被周總理

召回北京和好兄弟見面,


這才躲過了這一劫。






右一當時回國的楊振寧,左二鄧稼先




自己雖躲過劫難,·


但一個個令他心碎的消息卻不斷傳來,


1973年,父親因病逝世,


1976年,在奔赴大西北的路上,


得知周恩來總理逝世,


之後又

在一次空投核彈過程中,


因降落傘沒能打開出現了事故,


當時天空沒有蘑菇雲,


核彈直接從高空摔到地上,


指揮部立即派出100多名防化兵去尋找,


戈壁灘上找了許久都沒能找到。



一顆核彈躺在中國大地上,一旦

爆炸,


大量平民百姓將被無情地奪走生命,


中國將會變成日本廣島那樣的

人間地獄!




他心急如焚,要跟著防化兵一起去尋找,


基地的領導立即攔住了他,厲聲說道:


「老鄧你不能走,你不能去,


你的命比我的值錢。」


他笑了笑,義無反顧地去了,


是他第一個找到了事故現場,


獨自捧起了摔碎的彈片,


然後拖著疲憊不堪的步伐返回基地,


見到領導的第一句話是:


「平安無事」


這意味著全中國的人民是平安無事的。




但是,


他卻有事……



因為心急之下他直接觸摸了核彈,


核燃料放射性鈈239直接

侵入了體內,


這種致命核燃料將終生傷害被輻射人的身體,


這也是現代醫學所無法補救的


他不是不知道核彈的毒性,


但是為了全中國的平安無事,


那一刻他早已忘掉了自己的生命安危!


在離開事故現場前,


似乎是察覺到自己的壽命期限,


一向不主動合影的他,


卻拉著同事

合影留了念……







幾天後,他住院檢查身體,


結果證明,他的尿液具有很強的放射性,


幾乎所有的化驗指標都不正常!


醫生無法明白他的身體為何會搞成這樣。


1982年,新的核試驗臨近前,


他昏倒了,沒有脈搏,血壓為0!


醫生整整搶救了一夜,


才從死神手中將他救回來。


這個原本強健如牛的人,


因為祖國的核事業,百病纏身……


1984年,他帶病再次前往大漠深處,


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







為了祖國的核事業,


他命不要了,


連愛情也「不要」了


因為有一種愛情,叫國家機密……




當年從美歸國後,


他在北京大學任物理系助教時,


認識了在北京大學醫學院的

許鹿希。


一個是留學歸來的青年才俊,


一個是溫婉動人的女大學生,


他們互生情愫,相愛了……




 那年他29歲,她25歲,


才子佳子,一同步入婚姻的殿堂,


承諾一生一世,不離不棄。







1953年婚後,他們的小日子,


過得溫馨而美滿。


他是一個事業有成的男人,


也是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男人。


她好靜,而他好動。


他會帶著妻子一起去溜冰、聽戲,


在她面前炫耀自己

抖空竹,游泳......


他還特別地愛唱歌,


最喜歡用英文、

德文、俄文三種語言,


給妻子唱

《歡樂頌》。





不久他們育有一雙兒女,


溫馨的小家庭又多了幾分熱鬧。


一有空就像個老頑童,


帶著孩子們一起外出

抓蛐蛐,


還跟孩子們介紹自己玩耍的經驗。


1958年8月,


他的女兒4歲,兒子才2歲,


那天他比平時要晚回家,


到家後一向活潑開朗的他卻很沉默,


妻子覺得奇怪,就問他怎麼了,


他回答說:

「我要調動工作。」


「能告訴我是什麼工作嗎?」


「不能。」


「能給我一個通信地址嗎?」


「不能。」


接著他又說為這件事就算是死也值得!


她就再也沒有多問一句,


只是淡淡地說:

「我支持你!」








就這樣,他神秘消失了,


而她

忍受著外界的流言蜚語,


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


默默地承受起一切寂寞和苦衷,


不知丈夫去向,


一年、兩年、三年……


何時是歸期?







而這一等就是整整28年!


他們天各一方,

幾乎沒有見過面。




直到1964年,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


那一刻,她才隱約猜到丈夫的去向,


1971年,她終於見到了闊別已久的丈夫,


看見他的第一眼,


她已無法自己,眼淚傾瀉而出.....


人回來了!可命怎麼搭進去了?


從前那個英俊帥氣,身體強壯的丈夫,


現在卻是彎腰駝背,頭髮花白。


她怎麼也想不到,


丈夫的身體竟會變得如此糟糕!








短暫見面後,


他又匆忙趕回了部隊。


1985年,


他終於再次和家人團聚了,


而此時距離鄧稼先離世,


僅剩一年的時間……




醫生告訴許鹿希,他得了直腸癌……


她是醫學教授,卻對丈夫的病毫無辦法,


看著他大口大口地吐血,她心如刀割。


日日夜夜地守在他的病床前,


彷彿要把這28年失去的日子全都補回來。


他們一起去逛廟會,吃小吃,



時光彷彿倒流,回到了最初的甜蜜,


他們互相開玩笑,聊子女聊家常......


這些平凡的日子對他們來說,


是那麼地彌足珍貴!




這期間他的兄弟楊振寧,


也曾兩次專門從美國趕來看他。







當年意氣風發的兩兄弟,


幾十年後,


楊振寧仍神采奕奕,鶴髮童顏!


鄧稼先卻已滿頭白髮,十足一個老人家!




1985年8月10日一次大手術後,


他開始抓緊時間做一件事,


這件事關係著中國的未來!


他在病床上不停地收集資料做研究,


他要向中央提出一份建議書!


這份建議書將決定我國在國際

核競賽中,


是否能

取得強國地位,


關係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




他以自己敏銳的目光看懂了未來的國際形勢,


當時

美、蘇、英已經掌握了,


不用到空中、地下搞核試驗,


只通過計算機

模擬,


就能取代

爆破試驗的技術,


因此他們想通過禁止別人做核試驗的辦法,


來維持自己

的核強國地位。


這必將會給中國帶來嚴重不利的後果








他不顧疾病纏身,


在重病中研究、起草建議書。


終於,建議書完成了!


他將它交到了妻子

許鹿希的手中,


讓她儘快送走,並

認真地囑咐道:


「這比你的生命還重要。」




在朱光亞的幫助下,


這份建議書迅速被中央重視並採納。


他在建議書中

提出了加快試驗進程的建議。


正是因為他的建議,使我國在1996年,


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之前,


就已經突破了先進核武器的關鍵技術,


成功維護了我們國家的安全,


對我國未來10年的核武器試驗,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不得不佩服他的卓越遠見,


他用自己的智慧帶領中國,


跨過原子彈、

氫彈、


中子彈、核禁試這四個里程碑,


最終進入了可以在實驗室模擬的自由天地。




1996年7月29日,中國鄭重向全世界宣布:


從1996年7月30日起,中國

暫停核試驗。


不久後,中國又充滿底氣地簽署了,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功業已成,昔人便乘黃鶴去...


1986年7月29日,


兩彈元勛鄧稼先,


因癌症晚期全身大出血,

在京離世,


年僅62歲!




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他拉著妻子的手,深情地對她說:


「如果有來生,

我還選擇中國,


選擇核事業,

也選擇你。


鹿希,我這一輩子謝謝你了......




許鹿希抓著他的手,


遲遲不敢相信他離去的事實,


很久很久以後,看著他安詳的臉,


悲痛地說

:「你的血流盡了!」




1986年,國內決定公開報道,


「兩彈元勛」鄧稼先的名字,


謎底終於掀開,


幕後英雄終於來到世人面前,


人們四處尋找,想找到他,


向他表示感激之情時,


才發現,這位功臣早已默默

地辭世……






生而有涯,


精神無涯!


君視名利如糞土,


許身國威壯河山。


鑄成大業入史冊,


深沉情愛留人間!




他英年早逝,


是中華民族

之大殤!


但是他的名字,


必將千古流芳,永垂不朽!




7月29日,


鄧稼先逝世31周年,祭!






視頻:他讓所有中國人都沉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國優才計劃 的精彩文章:

麥當勞驚曝醜聞刷爆全球!你一定沒想到,我們吃的冰淇淋竟然.......
苦日要來了,要留足夠的錢,才能活下去!
都用洗衣機洗衣服了,那怎麼就不能用掃地機器人了?
看完這個震撼人心的短片,你還敢浪費糧食嗎?(再不惜福就晚了)
崔永元宣布退出璞谷塘,稱因得罪利益集團遭報復

TAG:德國優才計劃 |

您可能感興趣

當大家都為霍金R.I.P.的時候,我想談談楊振寧
這一次終於看清楊振寧的為人了!41歲翁帆結婚13年,房子只有使用權!
嫁給82歲楊振寧的28歲翁帆,這15年都經歷了什麼?
95歲楊振寧:還想再陪她5年,跟她度過的15年是最美好的歲月!
楊振寧96歲了,為什麼還在一線帶學生?
嫁給82歲楊振寧的28歲翁帆,這14年都經歷了什麼?
排資論輩?41歲的顏寧和96歲的楊振寧,都被我們拋棄了!
嫁給82歲楊振寧的28歲翁帆,這14年都經歷了什麼
95歲的楊振寧為愛祈禱,為了小54歲的妻子翁帆,活到一百年
96歲楊振寧小54歲的翁帆,恩愛至今15年,只因翁帆這個優點
95歲的楊振寧為愛祈禱:為了小54歲的愛妻翁帆,讓其再活5年
結婚15年,95歲楊振寧的妻子成這般模樣?網友:還想禍害人家幾年
楊振寧背後的女人:世界欠她一個諾獎,中國卻沒人聽過她的名字
96歲的楊振寧到底有多愛42歲的翁帆?這句話足以證明!
她28歲時嫁給了82歲的楊振寧,14年過去,這對夫妻還好嗎?
43歲翁帆含淚道出,為何會下嫁82歲楊振寧,原來我們一直錯了
楊振寧95歲回國,對中國的貢獻不亞於錢學森,令人起敬
耗資300億!地下100公里「大圈」敲定,楊振寧:這是無底洞
他是楊振寧的兄弟,28年拋棄妻子,身份被隱藏了62年……
96歲楊振寧:希望自己再多活5年,不想留下妻子一個人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