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在《我的前半生》里,我只看到社會對女性的貶低與傷害

在《我的前半生》里,我只看到社會對女性的貶低與傷害

文丨張一條

《我的前半生》絕對是我近期最花時間的一部劇了。原版小說也只有12章,每章閱讀只需10分鐘,結果光是電視劇版,前前後後就花了我三天時間刷。

可是看完原版小說又有用呢?除了「羅子君」、「唐晶」這些人名還在、故事的起點仍然是主角婚姻被第三者插足、被丈夫「丟棄」之外,就沒有什麼是真·《我的前半生》的內容了。上海版的《我的前半生》,活脫脫是一出「中年瑪麗蘇」的女性勵志大劇。

亦舒版《我的前半生》里,子君是一個美麗的、低調的全職主婦。與馬伊琍所演繹的「大綠」「大黃」「大紅」堆身上的羅子君完全不是同一個。

亦舒版:

我挑了兩條開司米呢長褲,讓店員替我把褲腳釘起。

姜太太搭訕說:「要買就挑時髦些的。」

我笑著搖搖頭,「我是古老人,不喜款式。」有款式的衣服不大方。

馬伊琍版(以下簡稱「馬子君」):千言萬語不如看圖。

亦舒版的子君在遭遇丈夫的背叛之後,她心裡默念:「自小我不是那種敏感多愁的女孩子、唐晶也笑過我「美則美矣,毫無靈魂。」當年涓生(陳俊生原版名字)以及其他的追求者看中的,也就是這份單純。小時候的天真到了中年便成為遲鈍,但是婚變對於再愚蠢的女人來說,也是傷心的事。

字裡行間是可以感受到她的難過與掙扎的,死要抱住「生活質量保障」不放手的事,她沒有做,也做不出來。

「體面」本應該是這個故事裡最值得大家參考的東西。

子君因為丈夫出軌被掃地出門,(沒錯,原版的陳俊生更現實更狠心)失去經濟來源的她依靠唐晶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迎來了人生的第二春。這期間她結識了認定「只有你懂我」的愛占女人便宜的公司小職員、也有被羅小姐的冷清、優雅吸引的金髮洋人、合夥做陶藝生意的gay蜜還有最後決定託付後半生的完美先生。

不可否認,本來這就是個精英故事。可意外的是,在這些精英的氣氛里,我仍然看到了生活的煙火氣。

二次創作後的《我的前半生》,刻意加入了婆媳劇的喧鬧——選男人一定要看房看車、丈夫晚歸家就發100條語音詢問催促……企圖貼近窮苦大眾,但是很可惜,適得其反,至少對我來說,沒有用。

馬子君離婚前期每天嘮嘮叨叨、在懷疑丈夫與實習生有染之後,立馬衝到公司里大吵大鬧又放出「相比家庭和婚姻,教養是完全不值得一提的東西」這樣的雷人言論時,直擊我的不是「編劇無下限」,而是當下中國女性的焦慮——男人的出軌就是女人造成的。

所以我覺得很遺憾、非常遺憾。「出軌」這個也許是避無可避的老問題,從人物設定的改變來看,明明子君是被出軌的一方,但她的無禮、無知、無理取鬧都讓觀眾不自覺地站在「怎麼可能不出軌」的選擇上。

因為追求因果,也因為男女不平等,所以「受害者有罪論」這樣的情況自由地在影視作品裡發芽。

公司的女老闆得知馬子君的婚姻結束的導火索是第三者時,她的第一反應竟是:「啊,不過也難怪,你人長這麼漂亮,誘惑多是肯定的。」(這種側面描寫也並不能起到烘托主角貌美的效果啊喂!)

所以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貶低,看女性對女性的態度就知道了。

男女地位的不平等,讓女性爬到男性一樣高的位置上要付出的往往是兩倍+的努力,在這個社會裡,又是每個階層都有每個階層的焦慮。所以自由自在主宰自己人生的唐晶,是不可多得的正常人。

原著里的唐晶:「是永遠白色絲襯衫不穿胸罩那種女人,她的豪爽是本地妞所沒有的,她的細緻又非洋妞所及,怪不得洋人朝她看了又看。」照舊這麼拍,且不說觀眾能不能接受,恐怕連過審也難。

上海版里唐晶的前衛往裡收了一些,其餘的仍如原著,毒舌、積極、獨立,總帶著一種懶洋洋的性感。衣食住行自給自足,她有足夠的理由驕傲。

值得誇獎的是,袁泉就是唐晶本人。

故事的早期,唐晶的男朋友賀函——完美霸道總裁的出現也同樣讓我欣喜若狂。主角不正常沒問題,重要配角都正常就是我看完全劇的動力。

唐晶與賀函相識、相戀十年,他們「在一起不談未來,不談婚姻,不談戀愛」的座右銘、亦師亦敵亦友的關係,才是真正的親密敵人。他們雙方勢均力敵,共同進步,沒有非你不可的強調,這應該是最成功的改編也是我覺得最進步的完美戀愛了。

6年前徐靜蕾自導自演的《親密敵人》,也不過是給出了一個「親密敵人」的概念。但故事內容上來講,乏善可陳,兩人既沒讓人覺得來電,又沒有通俗的「第三者」來挑釁感情。通篇借商戰來談情說愛,無聊得一眼望到頭。

《親密敵人》劇照

可我這前腳剛誇完此「親密敵人」完勝彼「親密敵人」,後腳它就馬上播出了霸道總裁與馬子君雙雙墜入愛河的戲碼……我手裡提把大砍刀就想往上海沖。

搞什麼啊!隔壁韓劇早已摒棄兩女爭一男的故事,放在我國最新勵志女性大劇里竟然成了下半場的主旋律,好氣哦!

受傷的唐晶質問賀函:「為什麼是她?」

賀函答曰:「可能是因為她讓我覺得真實和輕鬆吧!」

呵呵,賀涵,你來跟我交往看看,我每天早上素顏賴在床上不願起床的樣子,你會覺得我更真實輕鬆。

氣過之後冷靜一想,發現這一處隱藏的社會對女性的貶低與傷害更令人氣憤。

在原著里,亦舒是這麼描寫唐晶的:

在陽光下,她的臉上有一層晶瑩的光采,那麼愉快,那麼自然,她雙眼中有三分倔強,三分嘲弄,三分美麗,還有一分挑逗。她是永不言輸的,奮鬥到老。

唐晶敢愛敢恨敢求婚,她與霸道總裁糾纏的十年里旗鼓相當,我以為這樣的愛情有趣,充滿生氣,永遠鼓舞戀愛中的人,不停地向上,去遠方。

沒想到一個軟弱的、愛哭的馬子君出現就輕易打破了這樣的平衡。

明明半年前賀涵和馬子君一見面就吵得不可開支,互相唾棄,怎麼就愛到「我永遠等你」的痴情程度了?僅一次離婚的蛻變,如果沒有好底子,再深的靈魂洗禮也絕變不成王熙鳳啊!

所以看清楚了嗎,男人對女人的追求永遠是可掌控。唐晶再聰明,跳脫了可掌控的範圍,男人就會自降標準選擇另個可掌控的女人。這是多麼深的貶低啊!女強人注孤生的設定,連帶著讓我也在心裡深深地鄙視賀涵。

唐晶面對前來求和的馬子君,流著淚帶著恨決絕地說的那句「讓賀涵愛上你,就是你做的最錯的事。」是她最正常也最閃光的證明。

我想稍微有點社會經驗的人一定會懂得,男女之間的曖昧往來絕不可能沒有在主動性的引導下發生。

我在微博上看到支持賀涵與馬子君在一起的觀眾抗議唐晶道:「沒有結果說明不合適「。這是劇中的一句台詞,簡短而強有力。就跟「我覺得你沒有那麼愛我」一樣,是對他人最粗暴的控訴。我當然能夠理解CP站隊的心情,但也期待著大家的格局可以一點一點地擴大。

前有女權運動創始人之一的波伏娃說過:「我與薩特(終生未婚伴侶)的關係主要是建立在知性而非婚姻或家庭的基礎上。」後有李銀河老師說過「婚姻制度終將消亡。」

就算普通人的思想覺悟沒有這麼高,離我們最近的徐靜蕾與黃立行奉行「只戀愛不結婚」的生活方式也一定早有耳聞。大家什麼時候才能明白,能夠保障情感的未必是婚姻?

《我的前半生》表面上看,是一個中年女性逆襲的故事,但其內里並沒有處理好「女性勵志」的本質。

本來子君婚姻的觸礁只不過是生活方式轉變的一次轉折點,她最後得以「逆襲」,靠的仍然是自己——下班之餘去學習法文德文書法剪紙木偶。不是閨蜜,也不是閨蜜的男人。

而最現實的一點也在於此,再親密的朋友,也無法隨叫隨到,更別說生生世世。原著里的子君很早就明白這一點,所以唐晶在子君婚變的第一個晚上說要陪子君的時候,子君拒絕:

不用,你陪不了一百個晚上,我要你幫忙的地方很多,但並不是今晚。

子君雖然是個10年不與世界打交道的家庭主婦,但在遇到人生轉折之時,她敢於直面慘淡;不弔著每個想追求自己的人,該拒絕就拒絕;敢於面對自己的感情,不否認自己的傾心。

她善良、她獨立、她無爭,她體面。

這就是她能和唐晶一直保持良好關係的原因,也是她後半生賴以生存的倔強。

我為什麼不喜歡電視劇版的《我的前半生》?

因為我覺得這個故事,不體面。它將亦舒筆下的女性一貫信奉的:「做人最要緊是姿勢好看」完全剔除了乾淨。

看起來馬子君的生活動蕩不安,但其實平順得超乎凡人所能及。她所遇到的苦,幾乎都是靠著他人才得以度過。真是空有獨立的名頭沒有獨立的實質。

它既沒有一點生活的滄桑感,又沒有亦舒式的優雅自在。連關鍵的感情發展都擰巴又強行,開掛主角捲入情感漩渦時內心的掙扎也無法感染到我……除了唐晶,除了袁泉,我愛不上任何人。

曹禺的《日出》中,陳白露有句台詞是這樣的:「好好的一個情人,把他逼成丈夫,總有點不忍。」

想請編劇捫心自問:好好的一個故事,最後逼成八點檔婆媳劇,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慧園路三號 的精彩文章:

為火爆影市再添一把火:中國電影資料館八月放映片單
我們謹以這套開創性的動畫劇集,向她表示深深懷念
一部另類的武俠片,一場生存的困境,一個命運的修羅場
《我的前半生》溫情落幕,帶你認識真正的幕後英雄
集結伯格曼、希區柯克六位大師的佳作,不看不是合格影迷

TAG:文慧園路三號 |

您可能感興趣

不怕當「壞媽媽」,在她眼中,社會對好媽媽的定義,才是對女性的偏見
在人類社會中似乎也存在著同樣的過程,生男生女真的可以自己掌握嗎?
全山石:我要把我學到的知識和所有的情感回饋給社會,人生就是這樣一個輪迴
你要的瘦只是對社會的屈從而已,真的美嗎?
社會在變,人心也在變;以前怕鬼,現在怕人!說的太對了
我們仍在堅持,已經是對這個社會的最大回饋了
男權社會下,女性從來就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狼群養大的男子被逼回到社會,他每天都過得不快樂,直言:對人類很失望
當年沒看懂,《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背後藏著如此畸形的社會價值觀
「盲」的是社會盲點,我們沒看到的真實
社會在變,人心也在變;以前怕鬼,現在怕人!說的太好了
順著自己性子活的人,在中年都會遭到社會的重擊
他年紀輕輕就看遍社會的人情冷暖,成名後仍不忘糟糠之妻,坦言要把最好的都給她!
看起來不好惹的黑社會二哈,對自己孩子卻意外的暖!
當今社會的處世良言:人生的三與七,看懂的都不是一般人!
送過那些在打拚中的年輕人,或是要走向社會的年輕了的一些生活哲學
我對這個看臉的社會絕望了
當今社會患癌的人越來越多,醫生無奈說到:和這幾個生活習慣脫不了關係
誠哥只是社會上的一個縮影,好多人卻對他恨之入骨
哥,從今天起你再也不會被人欺負,看嫂子的裝扮就是社會一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