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半導體製程微縮 最後重要節點是7納米

半導體製程微縮 最後重要節點是7納米

從2010年開始,摩爾定律開始逐漸失效,也讓半導體工藝的微縮進程正在變慢,也讓很多人認為摩爾定律很快走到盡頭。不過台積電、三星都宣布在明年正式量產7nm工藝,而半導體巨頭英特爾也準備在年底量產10nm的Coffee Lake處理器。/

在跨過7nm的工藝之後,半導體製程可能會進入到5nm甚至是3nm。但是實際上,業界認為7nm是目前半導體的最後一個重要節點,再往下的5nm、3nm。之所以說7nm或以下的晶元工藝製造難度更大,不僅限於晶圓刻蝕方面,熱、靜電放電和電磁干擾等物理效應在 7nm 節點比在 28nm 節點更加顯著,同時要讓信號通過狹小的線也需要更大的電力,這讓晶元設計、檢查和測試更難。

半導體晶體管

其次,在7nm之後,製程微縮的實際意義已經沒有想像中大,主要原因是7nm之後的製程已經不能有效的提高晶體管的效率、耗電的問題,繼續製程微縮的意義將變得更小。而7nm乃至更小製程的的設計開發成本非常高昂,據筆者的了解,蘋果A10處理器在台積電16nm工藝晶圓的晶元設計成本超過1億美元,而之前的20nm設計成本僅16nm的一半不到。

在製造方面,現在製造各種晶圓的深紫外光刻機(DUV)雖然有浸入式光刻、相位淹沒等黑科技,但是這些技術難以在7nm及更小的製程中使用。雖然荷蘭ASML的極紫外光刻機(EUV)雖然已經出貨,但是第一代的7nm工藝依然要依賴深紫外光刻機。而且目前沒有任何材料可以控制極紫外光刻機中13.5nm波長的衍射問題,至於今後的開發技術只會更難。

晶圓

對於目前的半導體行業來說,製程微縮已經不再是唯一出路,封裝技術的改進、針對性更強的晶元也是未來半導體技術前進的方向。至於製程微縮的問題,7nmn之後製程工藝需要看成本、性能以及製造難度三者之間的平衡。7nm是半導體製造最後的一個重要節點,再往下的5nm、3nm在能耗控制、性能提升方面並沒有得到大幅度改善,更難的製造工藝也讓成本急劇上升,失去了製程提升的意義,也就變得不再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極網 的精彩文章:

旗艦機用聯發科不夠格?魅族高管有話要說
直擊ChinaJoy2017現場:真人版娃娃機吸睛
富士康曝光蘋果iPhone8機模:電源鍵體積驚人
傳三星S9顯示屏將會放大招:屏下指紋識別?
《神之物語》CJ亮相 引王尼瑪親自帶隊質檢

TAG:天極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毛利率超45%,半導體最賺錢的設備
創35年新低,慘不忍睹的半導體|半導體行業觀察
重磅盤點:半導體晶元行業全梳理,裡面會有十倍股!
功率半導體對汽車到底有多重要?|半導體行業觀察
歷時4個月:半導體史上最大交易案「被終結」
納米結構半導體成為光的超吸收體
半導體併購大事件盤點
半導體封測下半年看漲
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或萎縮12%|半導體行業觀察
存儲器價格將再跌30%,三星半導體龍頭恐不保
半導體硅晶圓產能觀察,2020年後或重回供過於求狀態
美國超微半導體:2017年第四季度業績摘要
5G提前!一天內半導體兩項重大宣布!
深度|半導體什麼職位最有錢途?
觀點:半導體行業要獲得快速發展,商業模式很重要
中國半導體需求仍依賴進口 部分元器件或又漲價
中國將大幅提升半導體自給率 半導體材料需求望爆發
可像塑料模型一樣組裝的5微米超薄半導體應變感測器晶元
半導體行業暴跌 「十年來最糟糕」 拖慢激光加工增長
盤點2018年半導體行業的七大併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