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宰相系列:伴食宰相,其實是個模範官員

宰相系列:伴食宰相,其實是個模範官員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史料摘譯——

原文:

王舅王仙童暴百姓,憲司按得其罪,業為申列,有詔紫微,黃門覆實。懷慎與姚崇執奏「仙童罪狀明甚,若御史可疑,則它人何可信?」由是獄決。——《新唐書·盧懷慎傳》

譯文:

薛王李業的舅父王仙童侵凌百姓,遭到御史彈劾。李業為他向皇帝求情,唐玄宗命中書門下進行複審。盧懷慎和中書令姚崇奏道:「王仙童的罪狀清楚明白,如果連御史的彈劾都要質疑的話,那還可以相信什麼人?」於是結案。

人在江湖飄,誰能沒外號,哪怕貴為宰相。

棉花宰相劉吉、青詞宰相李春芳、三旨相公王珪、模稜宰相蘇味道、弄獐宰相李林甫、浪子宰相李邦彥……

貌似都不是褒義的外號。

今天要說的是唐朝宰相盧懷慎,他的外號是伴食宰相。

同樣不是什麼正面的形容。

伴食宰相是什麼意思呢?

《新唐書》的原文是這樣的,「懷慎自以才不及崇,故事皆推而不專,時譏為『伴食宰相』。」

盧懷慎自己認為才能比不上另一個宰相姚崇,所以政事都推給姚崇處理。有一次,姚崇兒子過世,姚崇請了十幾天假,結果公文堆成了山。

因此,人們說盧懷慎是個只會吃飯不會幹活的宰相,這就是「伴食宰相」的由來。

這個評價很不公道!

我們知道,作為一個官員,不可能是樣樣精通的全才,尤其對於一個總領全局的宰相來說,最要緊的本事不是自己會多少東西,而是在合適的時機向皇帝提出政策上的合理建議,把合適的官員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把合適的財物安排到合適的地方。

如果,這個宰相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自己又能秉持一顆公心,廉潔從政,那麼,妥妥地就是一個模範。

盧懷慎就是這樣的模範宰相。

伴食宰相的外號,諷刺盧懷慎占著茅坑不拉屎,那麼以此推斷,盧懷慎應該是一個碌碌無為的人。

但是,史料上關於盧懷慎的記載卻完全沒有這方面的事例來佐證。

明代儒學大師李贄評價盧懷慎「當事而讓姚崇,身退而薦宋璟,有識賢之能、讓人之量」,可見,盧懷慎是謙讓而並非無能。

基本上,盧懷慎是被黑了。

盧懷慎出自有名的大家族——范陽盧氏,這個家族從三國時期到宋朝,一共出了22個宰相,其中唐朝就有八個,史稱「八相佐唐」,盧懷慎就是其中之一。

家族勢力龐大,高官厚祿,盧懷慎確是一個清廉的典範。

盧懷慎生活極其簡樸,就在盧懷慎離世前不久,兩個官員去他家探病,只見——

「敞簀單藉,門不施箔」:床上的草席單薄破舊,門上連個擋風的帘子也沒有。

「會風雨至,舉席自障」:正好一陣風吹來,盧懷慎只好舉起草席遮擋自己。

「日晏設食,蒸豆兩器、菜數桮而已」:等到天色已晚,飯菜端上來,只有有兩瓦盆蒸豆和幾根青菜而已。

這就是一國總理的生活?要知道,這時候盧懷慎還兼任了中組部部長(吏部尚書)。

盧懷慎可不是只會扮清廉的偽君子,他在政務上同樣有著戰略性的眼光。

他曾經就官員的升遷考評提出自己的三條主張。

其一,地方官員任職不滿四年,不得遷官。如果升遷頻繁,還沒搞清楚狀況就走人了,下一任繼續花時間搞調研,對地方施政不利;

其二,中央政府的中層官員應該盡量去地方上磨練,積累基層工作經驗;

其三,貪污受賄的官員,免職不滿十年,不得復出。

這些措施即使放到現在,也都是真知灼見,很有現實意義啊!建議有關部門認真學習當年盧懷慎的奏章。

唐朝三百年間,前稱房、杜,後稱姚、宋。

房、杜、姚、宋分別指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四位名相。

盧懷慎和姚崇、宋璟是同時代的,盧懷慎或許在能力上不及姚宋,但正是他的謙讓成全了姚崇,也正是他的推薦,才有了宋璟的上位。

能力超強的姚崇如果沒有和盧懷慎共事,而是碰到一個胡攪蠻纏的傢伙,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政治鬥爭上,就不會有這麼大的成就。

作為後起之秀的宋璟如果不是碰到盧懷慎這樣的上司,如果不是盧懷慎的大力推薦,仕途也不會如此順利。

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盧懷慎就是這樣一個伯樂。

關於盧懷慎,還有一個「死後還陽」的民間傳說。

傳說盧懷慎死後,家中一片悲傷。

因為清廉,家中很窮,甚至連辦喪事的支出都捉襟見肘。

有人說,這樣當官有啥意思?

到了晚上,盧懷慎又活了過來,他回憶自己到陰間轉了一圈,看到陰間種種酷烈的刑罰,但那都是給貪官們準備的,盧懷慎一圈走下來,發現自己不用承受任何一樣。

說完,含笑而逝。

廉潔就是盧懷慎的墓志銘。

如果說這樣的好官是「伴食」,那麼這樣的「伴食」越多越好。

大家都是這樣想的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八卦史記46:一夢亡國
丘處機是太監的祖師爺,誰都要沾點神仙的光(太監系列)
八卦史記44:一場鬥雞引發的大亂子
八卦史記45:棠梨樹下的賢人
戰國時秦國在山東有一塊飛地(八卦史記99)

TAG:大嘴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宰相」不是丞相,歷代宰相稱謂的變遷
清朝大學士:有宰相之名,無宰相之實
宰相和丞相是一回事嗎?宰相只是稱呼,丞相是最高的官職
宰相劉羅鍋的書法,其實都是他三個小妾寫的
清朝軍機大臣號稱實權宰相 卻是一群臨時工
我爸是宰相,宰相為兒殺馬夫,皇帝為兒誅宰相,都是權利惹的禍
《宰相劉羅鍋》的劉墉是個假宰相,他父親劉統勛才是真宰相
宰相的權力很大?其實不然,宰相最初只是個做飯的
唐朝兩位宰相,名字和性格相似,兩個成語形容他們,很容易弄混
張居正:救世的宰相,糟糕的老師
掛名宰相沒被指派任何工作,權臣讓他掃地,宰相欣然接受稱掃地好
宰相家訓:勤謹自律是養兒訣竅
此人在唐朝六次出任宰相,其後代出了8位宰相,簡直是宰相收割機
宰相是個什麼官?其實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崗位?
對於宰相、丞相和相國,三者有什麼不一樣?
雍正命令老宰相給小妾下跪,宰相的兒子卻感激涕零,真相是……
宰相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職位?所以宰相究竟是一個什麼官位?
宰相為官清廉,妻子織布種菜補貼家用,宰相大怒:我要把你休了
宰相想納下屬為女婿,下屬卻嫌宰相女兒太多,宰相的做法太機智
掛名宰相不知該做什麼,權臣說:你負責掃地,宰相笑稱:掃地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