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微博瞧不起豆瓣說起,中文互聯網格局和歐洲地圖不要太像!

從微博瞧不起豆瓣說起,中文互聯網格局和歐洲地圖不要太像!

圖片來源:Aha視頻

一向與世無爭、以自己跟自己玩聞名的豆瓣網友,這周因為新浪微博CEO王高飛的言論躥兒了一回。王高飛在自己個人微博上轉了篇媒體文章,他挑出文中一段話作為轉發語,還在前面配了個emoji:

「中文網站圈裡面最沒價值的兩群用戶莫過於豆瓣和acfun的用戶群:一邊拿愛綁架網站運營者,一邊故步自封瘋狂噴新人,還不斷地搞小圈子破壞社區積極氛圍,把網站帶到萬劫不復的「喪」之中去,這群傢伙只是想要借AcFun維持自己的優越感罷了,他們才不會真的關心網站的生死。」

那文章寫的主角是A站,「豆瓣網友」竟也無辜躺槍,給掃進了「給社會拖後腿」的人堆兒里,還是被最看不上的微博首領,擱誰誰能愛聽?一時間,豆瓣大規模diss起了王總,有點沸反盈天的意思。但這兒的人畢竟還是見過些世面——豆瓣SNS化的時候,王高飛還在帶著一幫碼農吭哧吭哧做彩信,新浪微博連Twitter的液體都還不是呢。見過世面,就不容易群情激憤,豆瓣大部分觀點還是:那「沒價值」論聽著就市儈,不值一駁。

其實曾經互聯網主要的內容產生源豆瓣,今天已經與主流世界平行化太久了,好不容易打破次元壁,發生了這麼一次衝突,還是挺讓人高興的。而作為一註冊11年多的豆瓣網友,我突然從這一幕里發現:豆瓣,真是個精英社區啊。

不不,別誤會,雖然到了2017年,但我知道,無緣無故地說誰「精英」仍不像是懷著好心,我的意思是,豆瓣的網友,其實是精神上的英國人。

這個theory至少有四點理由,下面我展?開?講?講?。

第一,對外聯合王國,內部四分五裂。

英國的英蘇威北四國人,在國外拿的是一樣的UK護照,但回了島上,誰也不尿誰,誰也不覺著誰能代表誰。且不說去年英國脫歐前跟蘇格蘭先鬧得急赤白臉,就在萬里之外的中國,你跟一格拉斯哥人說他是English,他得跟你急,非得糾正你他們是Scottish,要是一北愛爾蘭人,甚至連British都快不認了,還不如說他是Irish。

對於英國人來說,沒有哪個指某一群體的詞兒是能安安全全地使用的

這個你國人民互相看不上的勁兒,跟豆瓣用戶真是如出一轍。在中文互聯網世界,別人談論起他們時會統稱「豆瓣網友」,但真正的豆瓣網友會告訴你,沒人對「豆瓣網友」這四個字有身份認同。如果豆瓣的面積有地球那麼大,上面住滿了豆瓣用戶,那麼每一個種類的豆瓣用戶,只能分到一90平米的兩居。

加八卦組、傻逼組和月亮組的豆瓣網友,跟加入ECM、Detroit Techno和威廉·吉布森小組的,會是一種豆瓣網友嗎?天天給張佳瑋鮑鯨鯨廣播點贊的豆瓣網友,和十幾年來只分享冷爵士音樂、東歐電影和南美文學的,能是一種豆瓣網友嗎?但不管哪種,他們的一個共同點都是,最喜歡鎖上自己兩居室的門,不讓一句話浪費給非我族類的人。

隨機抽取的用戶A

隨機抽取的用戶B

隨機抽取的用戶C

在同一條廣播下點贊的隨機抽取3個用戶,他們有哪怕一點兒交集嗎?豆瓣用戶真是人類學的最佳樣本。

跟今天人們見面就加微信不同,豆瓣用戶最大的心病,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里完美地隱藏自己的豆瓣用戶身份,這是一場小心翼翼的戰爭,若兩個同事不小心知道了對方有豆瓣,那要怎麼聊這件事就尷尬到了極點,若是不小心知道了對方id,那簡直是一場災難。如果你見過在機場安檢排隊、在度假酒店的自助餐區、在渡輪的候船室里極不情願地發現對方是同胞的兩個英國人,聽過他們痛苦的寒暄,你就會明白豆瓣之尷尬在實際生活中,早有了成熟的表現形式。

第二,都有個偶爾發言的名義上的統治者,但只是吉祥物。

別說比QQ用戶眼裡的馬化騰,阿里店主眼裡的馬雲了,阿北在豆瓣還不如他的貓受尊重。女王怎麼說都是個受人尊敬的老太太,豆瓣的吉祥物卻是一名有可能很猥瑣的叔叔。

但讓人安心的是,大家都知道,阿北雖然不說話,但阿北就在這社區里,阿北雖然這不好那不好,但再怎麼不好,自己管理自己蓋的房子,都比外面請來的物業強。

第三,內部充滿各種階級分層和隱秘鄙視鏈。

英國大概是世界上階級分層最密集的社會,光中產階級就能分成上層中產,中層中產,下層中產,再加上一級底層階級和至少兩級上層階級,他們業餘愛好、購物習慣、房屋布置甚至對同一個意思使用的詞兒都完全不同。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隔閡,有階級的地方就有鄙視鏈,縱向密集的階級分層加上橫向寬廣的人群區隔,英國社會的鄙視鏈,比給國寶用的安保紅外線還複雜。

2013年,BBC調研將英國社會劃分7個階級。7個,麥當勞的套餐都沒這麼多種

豆瓣也一模一樣,每個豆瓣用戶都靠關注和加組定義足跡屬於哪個人群,而個人首頁的布置,大概會說明你屬於豆瓣里的老貴族還是新富階級。

會把書影音里收藏最多的那種,放在個人頁面的最頂端嗎?那你是個著急獲得認同的「豆瓣下層」。維持2005年的風格不動搖?那你可能是個沉默的老炮兒。會在簡介里寫上太陽上升月亮星座,會寫兩屏作家名和三屏最愛作品還標註「不定時發神經,不喜勿關」嗎?那大概和在車窗底下放一排毛絨玩具還貼了Baby In Car和秋名山賽道圖一樣浮誇。會寫一句武俠小說的引言和低解析度的頭像?那你可能是個每年都能收到寄到桌子上的豆瓣音樂會門票,連謝謝都不用說的傢伙。

豆瓣用戶總能敏銳地感知到其他人與自己的不同,這是像渴了喝水、餓了吃飯一樣的天然能力。自豪於社區的自治力、自豪於平等、多極、低權威的豆瓣用戶,在中國互聯網能提供的最舒適環境中,品味著彼此的不相同,欣賞著互相的「看不起」。

第四,只有當他們共同面對法國人時,發現還是對(那些煩人的)同胞才有認同感。

但是,無論英國人的階級相差多麼懸殊,當一個世襲貴族、一個金融從業者和一個醫療儀器廠工人站在一起,共同面對一個喋喋不休、捧腹大笑的法國人時,他們就能在一秒鐘內意識到彼此身上的「英國性」。這強烈的對比告訴他們,比起世界上的任何人,他們都還是更像自己的同胞。

豆瓣亦相同。比起知乎用戶,他們缺乏那種沒來由的智識優越感,比起微博用戶,他們缺乏對名人大V熱點事件一擁而上的動力,比起AB站,他們也沒有小圈子同好會地下黨接上頭的興奮感——剛才說了,他們焦慮地忙著隱藏自己的身份。

沒有哪個社區比豆瓣用戶還不抱團,但這一次卻被門外的法國人給激著了——王高飛的微博截圖,被貼到豆瓣。於是,id為「無非」的用戶說:「微博CEO今天說豆瓣網友是互聯網最沒有價值的群體,不知道豆瓣友鄰在揭發戀童癖,挺李銀河,捍衛豆瓣電影公正評分的時候,微博在幹嘛?賣熱搜、賣粉,封殺和禁言用戶嗎?是挺有價值的。」

這條廣播有700多轉發,在豆瓣已是難得的熱帖——這個有1.7億註冊用戶的社區實在是太去中心化了,再熱點的事件一般都傳不出兩度人脈,而那些一反常態激憤起來的豆瓣用戶,卻是因為一個「法國人」,才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同一性。

王高飛所引用的「豆瓣用戶是中文網站圈最沒價值用戶」的論斷,既對,又不對。豆瓣網友的確懶得看中文互聯網的low炸廣告,不愛買國內產的土逼東西,確實沒什麼商業價值。甚至阿北偷偷在主頁上放個小廣告banner的行為,也會被他們迅速發現並以「有礙觀瞻」的名義群起而聲討。

但他們的價值又比商業邏輯所能涵蓋的東西更廣闊,就像「文化」的價值對於「知識」的價值。或許在靠互聯網發家的新貴看來,「文化」不如「知識」有用,或者在他們看來,「知識」乾脆就等於「文化」,於是,有用即是正義,商業價值就等於價值。豆瓣用戶這個群體,如果有什麼同一性的話,那就是對實用主義至上價值觀的反對。而在更現實的層面上,對這個時代里走紅的暴發戶的鄙夷,再加上對產生暴發戶這個時代的一點點無力感,才是豆瓣網友之怒的起源。

但憤怒這種情緒終歸不太精英,所以不會在豆瓣蔓延,第二天,該讀書的讀書,該吸貓的吸貓,看看那些開玩笑的喪圖,笑一笑,十年少。

沒錯,豆瓣就是這麼英式,它孤懸在互聯網大陸之外的北大西洋上,固守著自己的精神價值與傳統,對日新月異的互聯網大陸隔海相望,對十二年目睹的怪現狀,發出一聲「oh come on」式的抱怨,就退回自己的兩居室,接著忙自己的事去了。

英國—豆瓣

高冷喪,modern life is rubbish

法國—微博

一年出事300天,日常生活就是各種安檢

德國—知乎

自認為是哲學故鄉,其實培養一堆小蓋世太保

俄羅斯—天涯

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但廣袤大地里已經無人問津

西班牙—大眾點評+餓了么

逛吃逛吃逛吃逛吃逛吃逛吃

葡萄牙—B站

面朝大海,別的不管,只有隔壁的外賣送得進來

挪威瑞典丹麥—淘寶

不管掙多少錢最後都得花在這裡

冰島—A站

曾經挺吸引人,但火山大噴發以後,島上就只剩下草了

荷蘭—百度

你以為從這能去全世界,其實只能到波羅的海

義大利—網易新聞

所有的評論都可以化為italian finger

奧地利—蝦米

為了方便關押,我把音樂風格都分好了

波蘭—網易雲音樂

在這寫書的比聽音樂的多多了

上面這張圖,就是我眼裡的中文互聯網版圖。守在遠方的豆瓣姿態超然,對「精英」二字當之無愧,只有一個比他們更遠的站,那是AcFun,他們是「精神上的冰島人」,是「精冰」,因為對自己所處的位置深表認同,所以他們大概也可以叫做「深精冰」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科技新報 的精彩文章:

亞馬遜、微軟跟 Google 都在爭搶的雲端運算到底是什麼?
為何 AMD在x86 CPU 被英特爾打壓整整 10 年?戰況會改觀嗎?
摩拜6億融資引發的120萬名譽侵權案,被自媒體罵吸血蟲能忍嗎?
英特爾 Core i9 處理器與 VR 解決方案現身China Joy,遊戲迷的狂歡Day

TAG:TechNews科技新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歐洲攻略》唐嫣腳踩恨天高,網友:不懂事!
周杰倫、昆凌的甜蜜歐洲之旅,網友們的評論讓人哭笑不得
扎克伯格歐洲聽證會演講稿曝光,稱「安全領域做得不夠」
這幾把劍真怪!腿骨劍、舌頭劍,歐洲國王不敢摸,非洲女俘不敢看
佛羅倫薩的誘惑,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你願不願意去看一看?這樣的美景
南海不是中東,歐洲海軍要來鬧事,註定不會有好結果!
不是矽谷,也不是歐洲,亞洲才是區塊鏈技術的中心
無視豆瓣,酷吳亦凡,帥梁朝偉,冷杜鵑,《歐洲攻略》沒想像的那麼糟?
皇馬的核心,踢橫掃歐洲不是夢!
俄媒:不錯;特朗普所做的,就是讓歐洲人看起來像傻瓜
不可不讀的歐洲版《紅樓夢》
歐洲為什麼沒有互聯網巨頭?
歐洲足壇的夏窗標王就是他?不是凱恩,也不是薩拉赫!
倫敦、巴黎還沒看膩嗎?他帶你看真正的歐洲風光!
歐洲人將筷子改動的面目全非,中國網友哭笑不得:「這是鑷子吧」
歐洲雖然不好玩,但是很好買啊!
歐洲和中國差不多大,為什麼不能統一?原因竟然是這樣的,網友:漲知識了
伊朗吃了定心丸!歐洲罕見和中俄站一起讓美國很生氣
特朗普為何看不起歐洲,對其不屑一顧?
德國扯下歐洲遮羞布,新機研發再次一敗塗地,網友評論很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