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鐵」投資公司被舉報非法集資 創始白董事長被抓,共32名人員被刑拘

「巴鐵」投資公司被舉報非法集資 創始白董事長被抓,共32名人員被刑拘

打傳防騙7月3日網訊: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記者 張蕊)7月2日下午,記者從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獲悉,針對有投資人舉報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從事非法集資活動的情況,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高度重視,依法立案偵查,積極開展了調查取證工作。2017年6月28日,29日,30日,警方先後將白某(男,47歲,河北省邢台市人)等三十二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目前上述人員均已被依法刑事拘留,警方正在全力開展審查取證。追繳涉案資產等工作依法最大限度保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相關工作進展情況,將實時予以通報。

警方提示,投資人儘快到合同簽署地公安機關報案,依法理性反映訴求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偵查辦案和調查取證工作。

巴鐵」即立體快巴,從6年前提出到如今試驗,被質疑是借項目圈地和融資。8月2日,巴鐵1號試驗車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啟動綜合試驗,再次引發輿論關注。據介紹,巴鐵呈「門」字形結構,上層載客,下層鏤空部分可正常行駛高度2米以下的車輛,可緩解交通堵塞問題。當天,媒體紛紛刊文「巴鐵」的有關消息,將之譽為「全世界地面公共交通領域的一次革命」,讓「中國再一次驚艷了世界」。

但是,關於巴鐵的輿論很快出現反轉,項目遭到多方質疑。有網友指出巴鐵從技術、安全上均無法保障,投資公司更被曝出是一家P 2 P理財公司,有借項目融資的嫌疑。專家指出,巴鐵實際上就是6年前炒得沸沸揚揚的「立體快巴」,2 0 10年曾聲稱落戶北京市門頭溝區,隨後銷聲匿跡。南都記者通過採訪梳理,提出巴鐵疑雲六問。

1、巴鐵是什麼?

6年前銷聲匿跡的「立體快巴」捲土重來

8月2日,號稱由我國自行設計研製、全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空中巴士」巴鐵1號試驗車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啟動了綜合試驗,測試內容包括剎車距離、摩擦係數、耗電等。

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向媒體介紹,巴鐵1號試驗車為一節車廂,車長22米,寬7.8米,高4 .8米,額定載客數為300人。車廂內有55個座位,乘客區設有20根豎立扶手,滿足高峰時段不同身高站立乘客的需求。同時,車體配備多個液晶電視屏幕和4個動態地圖。

據介紹,「巴鐵」適用於城市主幹道路面的上空,依靠電力驅動,採用大運量寬體高架電車設計,隆起的架構設計上層可載客,下層鏤空部分可以正常行駛高度2米以下的車輛。

早在今年5月召開的第十九屆中國北京科技產業博覽會上,「巴鐵」就已經亮相,負責「巴鐵」項目總工程師宋有洲稱,巴鐵採用高效低碳公共交通新技術,具有緩解交通擁堵等眾多優點。

事實上,「巴鐵」的概念早在2010年就已經被提出,當時其名為「立體快巴」現身於第13屆北京科技博覽會,設計師就是「巴鐵」總工程師宋有洲。從周口市人民政府網站上,巴鐵即「立體快巴」。

據媒體報道,當時在研發設計「立體快巴」的深圳華世未來泊車設備有限公司表示「北京市門頭溝區科委已經接洽項目,『立體快巴』有望在門頭溝內使用」。

當時的報道稱,上層載客下層通車的「立體快巴」項目已進入製造環節,並將於2011年底在門頭溝載客運營。

而門頭溝區科委主任張文波卻表示,「立體快巴」只是一個規劃設想,連產品和各種產品的技術說明都沒有。轉眼6年過去,這座「未來之城」的夢想卻並未實現。

昨日(4日),南都記者致電門頭溝區政府和交通局詢問相關情況,工作人員均表示,他們從未聽聞「立體快巴」項目。

2、哪些地方政府感興趣?

周口市:已拿地300畝,但還在研發和試驗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近兩年巴鐵公司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多是與某地政府簽訂合作協議。

最早的消息始於2015年12月30日,巴鐵公司與河南周口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簽訂合作協議。周口市政府官網顯示,協議簽訂後「中國第一家巴鐵研發及生產基地將落戶周口,而世界第一輛巴鐵將在周口誕生」。據稱,巴鐵是「通過兩年多的努力招商,多次對接洽談,成功引進的一個投資超百億元」的項目。

到了4月10日,周口市政府官網顯示,此時巴鐵項目已被列為河南省重大工業項目。此外,該項目還被列為周口市「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成立了以市長劉繼標任組長,市直有關單位為成員的「高規格領導小組」。

昨日,周口市委宣傳部方面告訴南都記者,目前巴鐵公司在7月14日,第一期摘牌拿地300畝,其他暫無實質性進展,至於巴鐵什麼時候上路更是未知數。

針對外界對巴鐵項目可行性的質疑,周口市委宣傳部告訴南都記者,相關部門對此回應稱,巴鐵是一個新興事物,現在還沒有行業標準,還處於研發和試驗階段,相關論證應該是企業找上級相關部門,不應該找該市政府論證。

南都記者還了解到,巴鐵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2000輛新型軌道車輛。項目總建築面積約22萬平方米,計劃投資100億元人民幣,2020年將全部建成投入運營。2016年計劃投資15億元,主體廠房建成。

昨日,巴鐵公司官網還發文章稱,該公司與多地政府完成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包括河南南陽、遼寧瀋陽、河北秦皇島、天津。

8月2日,巴鐵1號試驗車,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啟動綜合試驗。不過,北戴河區委宣傳部方面告訴南都記者,對巴鐵的具體情況並不知情,「我們想進去看也被告知還處於保密階段,也不知道他們具體和哪個部門合作。」

3、背後是什麼公司?

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的互聯網金融公司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12月24日,經營範圍包括工程和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技術開發、推廣、轉讓、諮詢、服務,計算機技術培訓,經濟貿易諮詢、銷售等。

資料顯示,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朱紅斌,股東為朱紅斌和白丹青,而白丹青同時又是華贏集團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

南都記者查詢發現,華贏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9月23日,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法人股東,而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是白丹青,公司經營範圍與華贏集團有限公司基本一致。

華贏集團在「巴鐵」項目的推進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2015年12月30日,華贏集團與河南周口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合作,雙方在華贏集團北京總部展開座談,簽署了世通巴鐵項目合作協議,周口市長劉繼標,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國連均赴京參加簽約儀式。周口市政府官網上稱,這標誌著中國第一家巴鐵研發及生產基地將落戶周口,由宋有洲任巴鐵項目總工程師。

據華贏凱來公司官網介紹,該公司依託互聯網金融平台,與業內幾十家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合作,通過對客戶投資偏好、理財需求等綜合剖析,為客戶定製財富管理策略,幫助客戶實現財富增值。華贏凱來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目前已投資完成山東金鄉縣交通道路建設項目,單縣便民休閑體育中心及其他城建工程項目。

4、是否涉嫌融資騙局?

今年5月其旗下理財已開始募集「巴鐵」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巴鐵公司的董事長白志明也是另一家名為「華贏凱來」的理財公司的董事長,而該公司正受到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重點監測。

去年12月21日,在巴鐵公司與河南周口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簽訂合作協議之前,《財新周刊》報道稱,當時高層已經高度重視非法集資風險,要求在12月下旬前完成全國性的風險排查。

各地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重點監測關注e租寶、e聯貸、恆昌財富、銀谷財富、首山財行、紫馬財行、證大財富、魯金所、借貸寶、天峰財富、開開貸、捷越聯合、華贏凱來、望洲財富等多家互聯網金融機構。

對此,周口市委宣傳部方面告訴南都記者:對這一情況並不了解,也不清楚該公司的運營情況。

今年5月開始,華贏集團旗下理財投資公司已經開始募集「巴鐵」基金。該公司《巴鐵項目投資推介報告》,該報告顯示,北京天爾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在銷售該款「北京巴鐵項目基金」,基金規模5000萬元到1億元,認購金額為100萬元起,預期年化收益12%。該產品的還款來源主要是線路運營、站台上鋪、車廂廣告、站台傳媒以及其他衍生出租產業等。

不過,華贏集團董事長白志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巴鐵」一期基金是否已經募集完尚在確認之中,12%年化收益的說法不準確。

南都記者以投資人身份撥打華贏凱來官網客服電話詢問相關情況,接線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華贏凱來所有理財項目都是和政府合作的項目,最高利率為年化12%,項目由政府兜底,相關擔保方為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簡稱中建聯)。

多名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巴鐵項目被一家可能存在自融資擔保的公司緊急推出,而且在項目還沒有確定的情況下就已經開始商務合作。這種行為看起來更像是為了圈錢才推出一個項目來忽悠投資人。

5、董事長白志明何人?

自稱有上千億項目,民政部曝光「山寨社團」成立人

據公開信息顯示,白志明是中國華贏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專註於名企理財和房地產領域。而此次的巴鐵項目就是由華贏集團旗下理財投資公司———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募集「巴鐵」基金。

南都記者訪問華贏凱來官網得知,華贏凱來隸屬於華贏集團,後者全稱為中國華贏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中心總部位於中國北京,在香港註冊,董事局主席為白志明。

在去年「第十二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上,白志明發表演講表示,華贏凱來在行業首創了P 2G模式,已成為民營企業PPP模式絕對的領跑者,在河北、天津、湖北、湖南、廣西、貴州等全國十餘個省區市,有上千億的項目正在實施中。

2016年5月召開的「2016中國金融論壇」上,白志明則以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身份出席並演講。他提到巴鐵於2010年就作為全球50大發明之一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周刊,並表示如果132年前有巴鐵的出現將不會有地鐵的誕生,「發改委的數字每投資一億元的軌道交通,可以增加2.6億的GDP,可以解決八千人就業,按這個數字算下來,我們光在中國投資3.5萬億,可以增加九點多萬億的GDP,這個數字不是吹的」。

然而,2016年4月,經民政部核查曝光,白志明成立的非營利性民間組織———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是「山寨社團」之一。據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3月17日公布的信息顯示,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繫,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單。

6、發明者宋有洲何人?

巴鐵項目總工程師,「只有小學學歷的發明大王」

2010年5月,宋有洲帶著「立體快巴」參加第十三屆北京科博會,同年7月,宋有洲再參加了優米網一期節目。此後,「立體快巴」被新華網、人民網、新浪新聞等媒體廣泛報道,隨後「立體快巴」登上了《紐約時報》8月18日的封面,還被《時代》周刊列入2010年50大「最佳發明」榜單。一時之間,宋有洲和他的「立體快巴」受到舉國關注。

2016年8月2日,大載客量交通工具「巴鐵」在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開始啟動綜合試驗。時隔六年,宋有洲再次以巴鐵項目總工程師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並再次引爆輿論。

據南方周末報道,宋有洲是一位「只有小學學歷的發明大王」,出身於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其自述,早年曾經當過兵團戰士,採過礦,做過木工,後來一直做生意,涉足過煙酒批發、水暖建材、石粉和飯店等多個領域。南都記者檢索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發現宋有洲的發明專利多達138項,其中便有「立體快巴」、「帶有上下車裝置和快速逃生裝置的高架寬體電車」。

但南都記者發現,以「立體快巴」為關鍵詞檢索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共出現了9項發明,發明人顯示均為宋有洲,而申請專利人則均為中聯運(北京)立體快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此外,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顯示的這9項「立體快巴」相關發明中,有8項曾於2015年末2016年初進行過專利申請權、專利權的轉移,主要集中在2015年12月23日,還有一項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駁回。

專家觀點

正方

項目可行性評估組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建武:

「基本可行」其實有很多前提

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建武告訴南都記者,自己曾於2009年-2010年間參與立體快巴項目的可行性評估。張建武回憶,2009年,宋有洲曾親自到上海交通大學向其發出邀請,而昔日的立體快巴正是如今的巴鐵。

公開報道顯示,該項目確系由交大汽車研究院接手,並由該院主管教學的副院長張建武教授領銜,喻凡和王麗亞兩位教授分別擔綱車輛和基礎設施的論證。

專家認證持續了一年時間,最終認證結果於2010年出爐:從車輛本身來看,立體快巴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可行性為「基本可行」。

張建武向南都記者強調,「基本可行」其實有很多前提。他坦言,當時專家組給宋有洲提出了若干修改建議,其中首要是保證巴鐵的16個電動輪骨同步運動,以保證穩定前行。

南都記者注意到,2016年8月2日綜合試驗曝光的巴鐵照片顯示,實驗車所採用的輪子和軌道並非此前宣傳的類似應用於火車、地鐵的鋼軌鋼軌系統,而是實心膠輪和水泥地面凹槽組成的軌道。這意味著「空中客車」脫軌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照片在網路流傳開來後,質疑的聲音不斷傳來:水泥地面的淺凹槽要如何限制膠輪的方向?一旦100多噸的立體快巴不能按照原定路線行駛,或會成為馬路交通安全的很大隱患。張建武對南都記者說,6年前的可行性報告建議對車身進行輕量化改造,將材質從鋼材改為鋁合金。

張建武表示,當時專家組還建議發明者增強巴鐵的防震性能。本次試驗圖片顯示,立體快巴避震採用的是單液壓缸。有專業人士稱,此避震措施並不能快速響應抵消車輛行進過程的左右擺動,仍存在安全隱患。

除此之外,張建武認為,除了車輛本身以外,立體快巴要正式投入應用還需解決一系列城市交通建設規劃的問題,比如:如何在城市上空鋪設電纜解決電動車送電問題、如何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駕駛習慣和交通規則、如何運用燈光指示底下車輛如何通過等等。

反方

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沈鋼:

「這是瞎搞,不能為創新而創新」

同樣在6年前受邀參與立體快巴可行性項目評估的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沈鋼對巴鐵的態度則更為冷淡。

「這就是一個可以移動的龍門吊」,他告訴南都記者,在國外並沒有巴鐵這一概念,這個概念並不成熟「這是瞎搞,不能為創新而創新。」

「首先,目標就是不合理的」,沈鋼表示,巴鐵聲稱可以解決城市堵車問題,其實並不實際,「如果巴鐵發生了故障,那麼整條軌道的車也不能運行了,這同樣會造成交通堵塞」。

沈鋼指出,巴鐵項目屬於為創新而創新,因為建設巴鐵的成本非常巨大,需要重新設計城市的軌道交通,維護費用也很高,「遇到紅綠燈怎麼辦?遇到立交橋怎麼辦?」更重要的是,巴鐵無法解決拐彎的問題。在城市現有的道路上加設能讓這一龐然大物拐彎的軌道,技術上並沒有實現。

沈鋼告訴南都記者,「我們提出了一些改造意見之後,快巴是可運行的了」。然而,其表示可以運行,並不等於適合成為城市裡的公共交通工具,「可以用作公園裡觀光、遊玩項目的交通工具,只運行一小段直線距離,這樣是比較新奇有趣。」

據南方周末2010年9月報道,當時宋有洲自稱已將上述可行性報告交付中國南車集團石家莊車輛廠,用於參考進行樣車試製。而石家莊南車方面則對宋表示,40天可設計完,三個月可出簡易樣車,試驗則要幾個月。

昨日,昔日專家組成員向南都記者表示,在2010年提交可行性報告後,他們與宋有洲便很少有聯繫了。

「巴鐵」大事記

2010年5月27日,北京科博會現場,深圳華世未來泊車設備有限公司展示立體快巴。

2015年12月30日,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河南省周口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周口市已規劃120公里的巴鐵專用線,並協調鄭州市規劃200公里的鄭州巴鐵運營線。

2016年4月22日,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天津市河北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6年4月27日,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秦皇島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6年5月17日,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瀋陽沈北新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6年5月19日,北京科博會上,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展示的高架巴士三節車廂。

2016年5月21日,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河南南陽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6年8月2日,巴鐵1號試驗車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啟動綜合試驗。

2017年6月30號 北戴河「巴鐵」測試軌道線全部拆除,車體被拖至附近停車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打傳防騙 的精彩文章:

經銷商跳樓、總部遭調查 康寶萊又雙叒叕陷傳銷疑雲
小伙真實講述誤入保定傳銷洗腦實錄,筆記曝光
7622打擊傳銷解救大揭秘

TAG:打傳防騙 |

您可能感興趣

「證大公司」涉嫌非法集資被上海警方立案偵查 41人被刑拘
上海警方通報「證大公司」非法集資案調查進展,刑拘41名犯罪嫌疑人,已查封涉案資產
資本在線案進展:6人涉嫌集資詐騙被審查起訴
銀豆網涉嫌非法集資被立案偵查,CEO等11名高管被刑拘
上海警方通報「證大公司」非法集資案調查進展,刑拘41名犯罪嫌疑 實控人投案自首
陝西智冠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關聯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犯罪嫌疑人千某輝被逮捕
「江蘇聯寶」非法集資案67名涉案嫌犯被移送審查起訴!
唐小僧母公司涉非法集資被立案 實控人在逃
團貸網涉案人員被批捕,唐軍涉嫌集資詐騙等罪
千名老人「以房養老」被騙案落定,非法集資主犯陸航被判七年
4名「錢寶網」集資參與人 因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被刑拘
快鹿集資詐騙案宣判,13人獲刑,靠發傳單非法集資434億
蚌埠:非法集資數百萬 涉嫌犯罪被批捕
萬盈金融涉嫌集資詐騙被立案 8名高管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零壹新金融日報:銀行業協會消費金融專業委員會獲准成立;上海超8成非法集資案件在逃人員落網
警方通報!上海超8成非法集資案件在逃人員落網,聯璧金融、聚財貓案已查凍12.4億資金
知名網貸平台「唐小僧」或涉嫌非法集資被立案偵查
涉嫌非法集資!50家P2P被公示 聯幣金融在列
金誠集團涉嫌非法集資遭立案調查,實控人韋傑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陝西鳳翔副縣長等6人受黨紀處分:被舉報向礦企集資考察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