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國羞辱乾隆帝,清朝四次征討,全軍覆沒,主將陣亡
清朝乾隆帝好大喜功,在位期間多次用兵,稱之「十全武功」,本人則自詡「十全老人」。其實在這「十全武功」,有一場戰爭堪稱敗筆,乾隆帝四次調兵遣將,卻被一個小國打敗,甚至全軍覆沒,主將陣亡!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痛毆清軍,羞辱乾隆皇帝的這個國家就是緬甸!眾所周知,緬甸是東南亞地區一個比較大的國家,在古代的時候,一度稱霸中南半島。到了清朝乾隆初期,緬族領袖雍籍牙在貢榜建立政權,後統一整個緬甸,史稱「貢榜王朝」。
1763年,也就是清乾隆二十八年,孟駁成為緬甸國王,他開始不斷對外誇擴張,向南攻打暹羅,向東攻打寮國,向西侵入引得的曼尼普爾王國,向北攻打受中國庇護的撣邦諸土司,甚至一度侵入清朝普洱地區,騷擾邊境。
最初清朝沒有在意,乾隆下詔稱「緬夷雖僻在南荒,其在明季,尚入隸版圖,亦非不可臣服之境。但其地究屬遼遠,事須斟酌而行,如將來辦理,或可相機調發,剋期奏功,不至大需兵力,自不妨乘時及事」。乾隆認為,最好不動武,如果動武,稍稍懲戒一下就好。
早在孟駁即位的前一年,即1762年,緬甸與清朝發生了第一次戰爭,緬軍幾千人入侵車裡土司,之後更是肆無忌憚,攻到雲南思茅一帶,時任雲貴總督的劉藻急忙派兵,結果反中緬軍計策,損失數百人。事後乾隆震怒,謊報軍情的劉藻自殺。
之後,楊應琚出任雲貴總督,秉承乾隆的旨意,想憑藉雲南本地的幾萬綠營就搞掉緬甸。清軍、緬軍在中緬邊境一帶開展數次戰鬥,清軍屢戰屢敗,緬軍一度殺入清朝境內。但楊應琚謊報軍情,乾隆派人調查,龍顏大怒,將雲南提督處死,總督楊應琚賜死。
經過兩次失敗後,乾隆決定調兵遣將,派出自己的愛將明瑞擔任雲貴總督。明瑞身份很高,乾隆皇帝是他的姑父,且戰功卓著,乾隆派他來,希望明瑞能扭轉戰局。明瑞驕傲輕敵,親率數萬大軍,攻入緬甸境內,準備犁庭掃穴。
交戰之初,緬軍一度戰敗,後改變策略,且戰且退,誘敵深入,堅壁清野。結果搞的清軍補給陷入困難,反而被緬軍切斷後路,被其包圍。緬軍當時裝備了當時西方先進的火槍,反觀清軍仍然是大刀長矛,因此最終的突圍戰十分慘烈。主將明瑞被迫自殺,清軍數萬人全軍覆沒。
乾隆不甘心失敗,第四次調兵遣將,這次派遣內弟傅恆為帥,統兵數萬再戰緬甸。1769年,傅恆率軍出征,最初還算順利,佔領新街,但之後頓兵老官屯之下,此地易守難攻,緬軍防守堅固。清軍反而因水土不服,陷入疾病當中,死傷無數,甚至連主將傅恆也染上惡疾,上吐下瀉,一病不起,兩個月後病死。面對這樣的局面,而此時清軍只得與緬甸達成停戰。
乾隆帝在清朝最鼎盛的時期,前後7年,四次對緬甸用兵,結果反而損兵折將,堪稱一大敗筆,足以讓乾隆蒙羞。直到18年後,當時的緬甸國王孟雲派遣使者與清朝議和,奉表納貢,雙方重新確立藩屬關係。不過乾隆仍然將對緬甸的戰爭納入「十全武功」,實在是有些過份。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微信公眾號:縱橫五千年


※岳飛麾下五虎上將,各個威猛,卻只有一人善終,其他慘死
※朱元璋殺功臣,該罵!但他有次處死上萬官員,卻應點贊
※朱元璋死前,留下最後一封詔書,比殺功臣還狠,讓人唾罵
※做屠夫,當酒保,他後成天下名將的祖宗,被尊為武聖
TAG:縱橫五千年 |
※朱棣稱帝後的第一次慘敗,五次出征蒙古,十萬明軍全軍覆沒!
※明朝的一次戰役,十萬大軍遠征,戰報只有四個字:全軍覆沒
※朱棣稱帝後的第一次慘敗,出征蒙古,十萬明軍全軍覆沒!
※大明四支最後的強軍,全軍覆沒以殉國,一個王朝最後的脊樑!
※明朝對元朝軍隊的最後決戰,蒙古軍對全軍覆沒,元皇妃遭辱自盡
※俄國最恥辱一戰:死傷七十萬,海軍全軍覆沒,堪稱奇恥大辱
※清朝最慘烈的一場戰鬥,三萬對八千,自己全軍覆沒而對方只死五個!
※同樣是二十多萬明軍,一次全軍覆沒,一次大獲全勝,區別在哪裡?
※明清兩朝之間的大決戰,13萬明朝軍隊,為何會全軍覆沒?
※美軍戰史上唯一一次全軍覆沒,連番號都被抹去,軍旗竟被藏在中國
※清朝前期最慘敗仗:雍正帝一生的噩夢,四萬大軍全軍覆沒
※解放軍唯一一次徹底的敗仗,近萬人全軍覆沒,教訓太慘痛
※西路軍全軍覆沒之謎,徐向前元帥說出三個原因,隱瞞了半個世紀!
※明朝與清朝的大凌河大戰,4萬明朝軍隊,為何全軍覆沒?
※戰神薛仁貴的唯一一次大敗,被軍二代坑得全軍覆沒
※這個國家曾讓王子帶兵,來與我軍交戰,首戰,差點就全軍覆沒
※西路軍全軍覆沒之謎,徐向前元帥說出三個原因,隱瞞了半個世紀
※萬曆朝鮮之役,第一次出現的三千明軍騎兵真被日軍打得全軍覆沒?
※明朝初年最慘敗仗:十萬明軍全軍覆沒,讓朱棣龍顏震怒
※最慘烈的一戰,桂軍6個師全軍覆沒,統帥白崇禧痛哭一天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