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 守望新茶園
編者按: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好奇,希望小學是怎麼樣的?那裡的孩子又是怎麼樣的?今年6月期末考試結束後,我們來到了位於甘肅省隴南市茶園村的茶園小學,去了解情況。到了茶園村,我們就被那裡淳樸的民風,以及社會中其他人所奉獻的愛心深深地震撼到了,再次使我們相信,關懷永遠都不會缺席。
序曲
建校背景
茶園小學真的可以被稱為命運多舛。在5·12地震中,因為所在的地理位置與震中十分臨近,茶園小學幾乎被完全摧毀,而又因為正好處於甘肅省中,所以沒有受到主流媒體的關注,於是就沒有足夠的善款得以重建,原來茶園小學的學生也只能去鎮上的「肖家學區中心小學」上學,然而這就意味著他們每天早上都要走一小時左右的山路,對於只是小學生,甚至還有學前班的孩子來說,實在是過於辛苦了。
徐燦學長當時向朋友們募集了資金,正好在尋覓一個私人籌集的善款得以利用的地方,於是便找到了茶園小學。為了節約成本和更有效地幫助到村民,徐燦學長決定自己來建造這所小學,自己購買建材,自己運輸資源,自己僱傭工人,待學校建好後再向當地教育局申報。雖然施工的條件艱苦,但是重建的茶園小學還是趕在了2010年秋季開學。
那裡的老師也十分可敬:校長趙老師從2010年重建就和孩子們在一起,和妻兒分居兩地;陸老師原本是在北京的一個秘書,官職已至副廳級幹部,現在儘管退休了,依然不斷地付出。用他們的話來說,他們已經和那裡的一草一木,那裡的孩子和村民結下了羈絆,已經放棄了想要走的念頭了。
雖然這個項目為災區中的只是給一個村子帶來一所學校,但為村民們所送去的還有來自這個社會的溫暖,並且向整個世界大聲宣告,這個社會中總是會有人關心他人的。
文/張登鈐
插曲一
上山
我們走進村裡的那一天,走了一個多小時山路(走完山路才發現生在平原是一種幸運),進山的一路上本人持續喘氣,出了一身冷汗,山路都是沒有欄杆的!!!據說,他們取快遞要到約30分鐘車程的碧口鎮上。而且,在茶園村住的幾天,我們住的條件在當地算是比較好的,有衛生間(據悉,有很多村民家裡沒有衛生間,只能到別人家或者學校里上廁所);吃的伙食也比平時他們吃的要豐盛,有臘肉。有一天中午我在茶園小學裡和孩子們一起吃午飯,只有一盤辣黃瓜、一盤辣茄子和米飯,他們真的很不容易。那裡有那麼一群自強不息的人們,一群課外學習的孩子們,我想我們應盡全力幫助他們創造美好生活。
文/樂天
一樂章
「聯誼」
茶園小學那邊的小朋友都特別熱情,聽說我們到了,一早就懷著滿腔熱情到校門口迎接。他們還悉心準備了很多特別精彩的節目,甚至有以前的畢業生來表演。據說那個畢業生是一個藝術特長生,她唱美聲真的特別厲害,就是那種可以把話筒唱爆掉的感覺,嗓子特別好,令人嘆為觀止。他們表演的節目雖然稚嫩,但是卻真摯而且包含了對我們的熱烈歡迎,每個人表演的時候都一臉認真堅定,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我們,真的讓人感動至深。
文/戴之頎
24日一早,我們九個人便從寄宿處輾轉來到了茶園小學,參加聯誼活動。近乎所有人都參加了表演,甚至還有茶園小學的兩位姐妹校友,聽說現在在藝術學院學習。首先是趙校長關於茶園小學建校的不易以及希望學生出人頭地的講話。在我們表演的「男孩女孩」之後,茶園小學的學生為我們吟誦了不少詩歌,我們也組織了「指手畫腳」的遊戲,還有不少歌唱節目。此外,樂爸和豆媽也分別帶來了關於動脈出血自救和心肺復甦術的微講座。在聯誼活動中間還穿插著20分鐘,用於讓我們和那邊的孩子們互相了解,我們交換了自己所知的趣聞軼事,也聊了關於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們氣氛十分融洽,即使我們生長的環境相隔十分遙遠,我們還是一見如故,好似我們的心靈都是聯通的。「啊男孩~啊女孩~全世界的孩子相親相愛~」
文/張登鈐
二樂章
「支教」
這次我們六個同學以及兩位家長分別為茶園小學的孩子們準備了不同方面的課程:有關於法律、歷史、經濟、心理這種比較嚴肅的,也有像美術、表演、自我保護這樣相對輕鬆活潑一些的。這裡上課分為小學部和學前班,我們是給小學部的同學上課。他們上課都非常積極,回答也非常富有想像力。在表演體驗課上,儘管他們是第一次接觸相關表演的內容,但很快就進入了狀態。叫他們到大家面前來談談自己的感想時,雖然略顯青澀和害羞,但也都是表達了自己的。令我影響最深的是他們在上課的時候看我們的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位老師,而更像看什麼從未見過的珍寶似的:炯炯有神、畏懼、新奇。我們盡我們最大的力量為他們與外面的世界搭起一座橋樑:我們留下了地址以及聯繫方式,並且和部分孩子保持著書信來往。非常期待下一次再去為他們帶來精彩。
文/彭書田
安珈碩的「戰壕與坦克」
我在茶園小學教的是一戰和二戰史。最初我為能教他們歷史而高興,但是我在做課件的時候完全忽視了他們的接受能力,並沒有意識到他們是否掌握了一些基礎知識,比如「蘇聯是什麼」,而了解這類知識是我所要講的基礎。儘管我已經儘力將課程的難度降到最低,把課件設置得更加簡潔,可對於茶園小學的學生們來講,沒有了這些基礎知識,理解起來還是很難的。好在我講課前又對課件和講課方式做了進一步的修改,避免了陷入太尷尬的境地。
但說實話,在講課的時候,我十分緊張。一,和學生上課開小差;二,怕自己維持不了上課秩序。在上課的時候,我一直抱著一本二戰地圖用來解壓,手心裡都是汗。好在我之前用心準備課件的效果出來了,我就一直跟著它講。講到興起的時候或者必要的時候,可以稍微拓寬一些,講一講德國侵略捷克獲得了什麼利益,或者是美國在哪個洲上。我承認我講的東西對茶園小學的孩子們來說會很難,令我欣慰也震驚的是,沒有任何一個人開小差。當我拿著地球儀,想學生逐個介紹國家的時候,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用著好奇和求知的眼神看過來,這種眼神震撼了我。此時此刻,當我在這裡,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感到慚愧,想想自己聽課的時候在幹什麼,而他們又在幹什麼。
通過這次支教我不禁發現自己的問題,也發現了教育上的問題。每個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當我們在大城市抱怨補習班太多的時候,而那些山區的孩子們,為沒有辦法接受足夠的教育而發愁。因為缺乏師資,這些孩子們會連一些我們都耳熟能詳的知識都不知道。在這種現狀被改變之前,我們應該為能很好地接受教育而高興,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文/安珈碩
插曲二
醫療條件
之前去蘇林鈞(他們的班長)家家訪的時候,聽到他爸爸在說村裡的一個人小時候得了由缺鈣引起的驚厥,結果到離村比較近碧口診斷為癲癇,後來由於治療不對症就成了腦癱。蘇林鈞小時候也得了這個病,但是他爸爸覺得到碧口診斷的不太靠譜,所以轉診到車程2個半小時的廣元,廣元不能確診,再去了更遠的成都華西醫院,才沒有延誤病情,得到了及時的治療。可是由於治療拖延時間太久了,蘇林鈞的身體就一直很虛弱。他們對於醫療設備和醫療方面精英的缺乏是我們應該去關注的一個問題,我們能做的就是幫他們宣傳他們的特產,先解決貧困的問題,這樣那些出遠門打工的年輕人就能回來,他們就會有更多的教師以及醫護資源了。
文/戴之頎
插曲三
蟲子
茶園小學所在的茶園村位於深山之中,自然生態環境非常好,各種野生動植物與人們友好相處。嗯但是這些野生動植物中也包括各種各樣從來沒有見過的……蟲子!!!!!有蛾子蜘蛛蜜蜂蚊子蟑螂螞蟻還有一群一群不知名會飛會叫的蟲子(手動再見)因為我們女生住的房間在一樓,所以極容易遭到各類蟲子的入侵…晚上每次出房間,我們都像執行任務一樣:三人一起行動,排好隊,由我帶頭,dzq斷後,生怕有蟲子進房間。原本以為住在二樓的男生們的情況會好很多…但是!他們衛生間窗戶正對著的那戶人家,養!蜜!蜂!所以說他們一直都是和蜜蜂們一起洗澡的hhh。想想我們衛生間里也只是有兩隻安詳的蜘蛛老人家而已嘛。到了在茶園住的最後一晚,面對一如既往的一窩蟲,我們已經練就了「手起鞋落蟲死」的神功,我們的內心毫無波瀾甚至還有一點…想笑。其實慢慢就習慣了和蟲蟲們的共處,有飛蟲過來也不會再一驚一乍的大叫,而是揮揮手把它們趕走。以後回想起來,這一定會是一段很難忘的回憶吧。
文/彭書田
三樂章
「家訪」
25號下午,當聯誼與支教活動全部順利結束後,小二班的同學與家長們便在徐燦學長和村委們的帶領下兵分二路,挺進大山,挨家挨戶走訪茶園小學學生們的家庭。由於並不知道這些家庭需要些什麼,便在村支書的建議下拎了一桶油、一袋米,略表寸心。我們並沒有為他們帶去太多,但所到的家庭卻都十分殷勤好客。一見我們的到來,便沏茶泡蜂蜜洗水果;待我們要走的時候,又硬是塞上了自家產的茶葉和蜂蜜。雖然說是家訪,可這次的家訪與原來老師給我們的家訪大相徑庭。在這次的家訪中,我們並沒有對孩子們的學業與成績給予太多的過問,而是在最簡單的寒暄與拉家常中對這些家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們了解到,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都迫於生活外出打工,每年只有種茶收茶的幾個月是在家的,也就迫使了這些孩子成為了留守兒童。看見我們到訪,孩子們都十分高興,但也微微透露著幾分羞澀。我們看到了一段不一樣的生活,聽到了一種不一樣的故事,也希望通過這次家訪,能有更多的人能夠給予這些不單單是物質上的扶持,還有生活上的關注。
文/楊子昱
插曲四
村民們
當地居民十分熱情,我們的住家拿出了不常吃的豬肉,雞蛋來款待我們,使我們每天都能過上大魚大肉的生活。最後一天,一位學生家長還給我們殺了一整隻雞燉湯。大家可能都會認為:這沒什麼了不起的,在上海,我們不是每天都吃肉嗎?可是要知道,這是一個連孩子們都吃素的地方,為了我們,他們又殺了雞,又給我們弄肉吃。一次我去村子裡家訪,村民們把自己種出的茶葉送給我們,本來想拒絕,無奈他們實在是太過熱情了。村民們是把自己最好東西拿出來款待我們了。
村民們待人友善。我記得村子裡有叫寶林的腦癱患者,儘管已經20多歲了,但生活依舊不能自理,只能打手勢,大聲叫喊或者走路。本來以為村民會很排斥他,拒絕他或者嘲笑他。不料所有人都對寶林非常接納,帶他去捉魚,塞給寶林玉米吃。村裡的孩子見到我們也會主動跟我們打招呼。漸漸的我在這這個村也有了好感。
他們十分團結,在512汶川大地震以後,村子裡的每家每戶都派人出來重建茶園小學。前段時間,政府要通過「電商扶貧」來幫助茶園村,可誰來經營網店,大家也說不定。正好,村子裡有一位腿不好的年輕人,其他人就放棄這個職位,讓這個年輕人來經營網點,而其他人也對利益不眼紅心甘情願地向他付出10%提成。所有人一起努力讓大家越來越富有。
文/安珈碩
四樂章
玩耍
6月25日上午,我們繼續到茶園小學支教;午飯後,分兩組到留守兒童家庭家訪;傍晚,茶園小學李朵同學的爸爸自告奮勇帶我們去耍耍——到小溪里抓魚……
首先,我們得從與小溪相對海拔5-6米的小路走下去(我是爬下去的),往下的路特別陡而且沒有階梯,只有布滿黃沙和小石子的斜坡,這令我望而生畏。我穿的是涼鞋,鞋底特別滑,最後是被扶著爬下去的。小溪很淺,水只沒過腳踝,裡面有大大小小的石頭,林林總總的分布著。當我來到小溪邊時,幾位先走下去的同學都已經浪了很久了……而茶園小學的幾位同學更是在小溪里蹦蹦跳跳,抓青蛙、抓小螃蟹玩得不亦樂乎。
李朵爸爸和當地的幾位「捕魚達人」在小溪的水流湍急處拉了一張網,等著魚兒自投羅網,我和大彭兒、小戴一起往撒網處挪去時手拉著手,這樣大大減少了滑倒的幾率(整個山裡迴響的都是咱的尖叫)。燃鵝,在多次大難不死後,我踩了一塊晃動的石頭(上面似乎還有苔蘚),然後,摔了個「樂天吃浮游」!!!所幸我及時用手撐在一塊石頭上(並且划了一個三天都沒結痂的傷口,滿滿都是血淚史),不然我現在已經是面目全非了(我是認真的)。
26日我們進山了(我以為只是去一座不遠的橋邊,其實是原始森林),根據蘋果手機自帶記錄,我們走了40層樓、12000多步(每天都是10000+),終於找到傳說中被封了的金礦,結果路被樹叢堵住了,只能仰望一下。再往山裡走,遇到一處山澗,我們中膽大的童鞋用礦泉水瓶灌滿山泉水,我只用瓶蓋嘗了嘗,還有怕中毒不敢喝的,呵呵……
文/樂天
插曲五
孩子們
雖然只有短短几天的接觸,但是茶園的小朋友們給我留下的印象卻非常之深,我想我最忘不掉的,大概是他們的眼神。因為教育資源在那裡頗為匱乏,他們知道的東西並不多;但也正因為他們知道的不多,才讓他們的待人、交流、生活變得那麼質樸。我們在那裡支教——雖然說是支教,一人不過也就上個一到兩節課。來自城市的我們,對這個世界有著更多體驗的機會,身上總是會帶著一股摩登都市的熱度。他們雖然似懂非懂地聽我們講課,眼神中卻看不到半點獃滯。待我們離去後,他們贈予了我們一首「送別」作為離別禮物,還為我們稚嫩地塗鴉了一副黑板畫。即使他們見到我們略帶羞澀(當然,我們也同樣有些不好意思),但那樣一種濃烈的求知慾,那樣一種樸質無華的熱情,著實令人感動。
文/楊子昱
尾聲
微店
我們回來就想到底能幫他們什麼。這幾天溝通下來,發現他們有非常好的農副產品。茶葉,我們在茶園村的時候喝過,很嫩很香!最好的明前茶的價格是我們這裡的十分之一左右!土蜂蜜是我們家訪時嘗到的,不是那種很甜很膩的,是很清甜,很好喝!紅皮小花生很香,但產量不高,所以價格相對貴點,不過我們後來到劍閣縣問了下要20多塊錢一斤。所以我們想力所能及地幫他們把農副產品推銷出去,帶動他們的經濟,幫他們脫貧,這也許才是真正幫到孩子們,讓他們不再是留守兒童,讓他們也能跟我們的孩子一樣,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
文/豆嫲嫲
我們從來不插播廣告
這一次為了茶園小學,我們也是破例啦


※奶茶一般都有什麼口味?
※成都業主把家裝成了熱帶雨林,頭次見打通客廳與茶室這樣做隔斷
※最適合夏天喝的祛濕茶,讓濕氣不再纏著你
※如何打造一個雅緻的家庭茶室?
※某品牌時裝周秀場 奶茶妹妹一襲黑裙低調亮相 膚白貌美惹人羨
TAG:茶 |
※新春特輯·舌尖
※新春特輯▎美食
※壁紙 ▏新春特輯!
※春之特色園林植物 · 華南特輯
※新春特輯︱故宮掠影︱壹
※聯韻沁芳:新春特輯
※寒假特輯 新春小貼士
※【新春特輯】羅馬之旅
※新年特輯 新春民俗
※孩童的守護神—寶寶佛,翡翠嚴品新年好禮特輯
※中國畫欣賞——張迎春戊戌新作特輯
※《紫羅蘭永恆花園》同人特輯 賞析
※新春特輯.清新播讀
※投資雅談 新春特輯
※終於原著《綠毛怪格林奇》公開新特輯
※新春特輯 · 會員風采 ②
※美圖特輯——花木蘭特輯
※新春特輯 · 會員風采
※造就新春特輯 設計喚醒世界
※小鸞在德國之新春特輯——人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