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銳龍還買i5是傻子?詳細測試解析暑期攢機CPU之選

有銳龍還買i5是傻子?詳細測試解析暑期攢機CPU之選

記得小編上小學時,在那個娛樂匱乏的年代,一台紅白機加幾盤卡帶就打發了無數個寒暑假。近20年如白駒過隙,生活質量今非昔比,電腦遊戲的體驗也與兒時不可同日而語,平時以學習為重無暇顧及的那些遊戲大作,假期里花些時間暢玩一番,依然是相當愜意的事。

學生沒有收入,買電腦要看爹媽的臉色,心想事成的同學畢竟是少數,大多數還得在性價比上精打細算。2017年的暑假已至,為了幫助各位要攢機的同學愉快地度過這兩個月,本文小編將以實測數據為佐證,探討適合學生的攢機配置。

顯卡對遊戲性能而言是剛性需求, 1920×1080解析度下玩單機大作要畫質全開併流暢體驗,GTX 1070是最合適的,退而求其次也得是GTX 1060,這方面沒多少迴旋的餘地,所以顯卡的選擇不在本文研究範圍。

關鍵點在於CPU和主板,它倆至少要佔攢機預算的一半,對遊戲性能的影響卻不那麼直接,但整套配置能否少花錢多辦事,往往取決於它倆。平衡性能需求和價格,以往在這個定位上一顆千元左右的四核i5處理器加幾百元的B系列主板已經是約定俗成的配置,然而現在情況有了變化,AMD銳龍的強勢殺入讓我們有了第二種選擇。

AMD Ryzen 5 1400與Intel Core i5 7500

小編曾幾次撰文對AMD銳龍平台與Intel酷睿平台的性能做了對比,數據清晰表明相同價格段內銳龍的性價比是明顯優於酷睿的,不過之前測試對比的型號定位都偏高,並不十分適合學生選購。本次要對比的將是基於單核與多線程考量下適用於該定位的兩款千元級處理器:Ryzen 5 1400與Core i5 7500。

在這個價位,是否也值得放棄我們熟悉的Intel配置去嘗鮮銳龍呢?這便是本文小編要為同學們做的測試。

千元價位銳龍與i5技術性能解析

測試之前我們先從賬面數據來做一定分析,下方列表清晰列出了兩款CPU與性能和功能有關的主要參數。

首先兩款CPU都是由14nm工藝製造,官方TDP恰好也是相同,都為65W,基本不存在費電與省電的爭議。i5是沒有超線程的,7500隻有四條物理核心的線程,而銳龍目前所有型號都支持超線程,Ryzen 5 1400在這方面擁有與i7水平的配置,這是它的一個重大優勢,多任務能力勢必要比前者出彩。

在此前的數篇有關銳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詳細描述過AMD ZEN架構的特點:目前包括Ryzen 5和7的所有銳龍均來自同一款原生晶元,這個先天優勢也使Ryzen 5在某些方面具備了Ryzen 7的素質—— 1400配備了大容量的二級、三級緩存,包括連接路數,都在i5 7500之上。事實上為了AMD為了清晰產品線定位,已經強制關閉了1400的一個CCX,以至於1400不能像其它銳龍一樣在兩個CCX中選擇活動的核芯,同時被關閉的CCX所屬的三級緩存也失效,但總量仍比i5 7500大。

不可否認,頻率和單核性能是Intel的強項,i5 7500無論起始頻率還是睿頻都比Ryzen 5 1400高。但不要忘了,任何銳龍都不限制超頻,後者能很輕鬆的超頻到4GHz,AMD厚道的決策還是有希望彌補這一劣勢。

最後關於核顯,既然是我們的初衷是攢機玩遊戲,有和沒有都無差別,沒什麼可討論的了。

AMD Ryzen 5 1400搭配AMD B350主板

Intel Core i5 7500搭配Intel B250主板

在平台綜合成本方面,AMD的B350與Intel的B250這兩款定位相同的主板售價近似,AMD或許還略便宜一些。

另外由於AMD涉及到超頻,或許有人會對散熱器成本提出疑問。這裡小編可以負責任地說,AMD堅持釺焊封裝的做法在這裡回報豐碩,它使散熱器性能得以充分發揮,對於1400這種只有一個CCX活動的CPU,一個普通的散熱器完全可以勝任。

測試平台與測試方法簡介

在開始對比測試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測試平台配置。

文章一開始小編就提到過了,要在1920×1080解析度下以全特效從容享用今天的單機遊戲大作,至少要有GTX 1060或GTX 1070級別的顯卡。咱們接下來測試考察的重點其實就是平台性能是否能充分發揮顯卡性能,那麼走高不走低,測試使用的顯卡就使用GTX 1070。

測試平台實拍,板卡均為華碩提供

由於溫度體質比較穩定,幾乎每顆銳龍都能很容易超頻到4GHz使用,而且超頻過程極其傻瓜,小白都可輕鬆掌握,所以我們不能埋沒銳龍這一大優勢,Ryzen 5 1400將以4GHz主頻對抗i5 7500。

散熱器用一個叫"冰曼"的便宜貨

上文的分析中既然說到超頻的散熱成本,小編就給這兩套平台準備了一個75元的便宜貨,雖說是雜牌,但做工用料都還說得過去,雙塔6熱管加9cm風扇,相信大多數攢機的玩家買散熱這點錢總是要掏的吧。

超頻只需三步,銳龍可當4GHz用

既然小編要在對比測試中直接將Ryzen 5 1400放到4GHz來用,就必須展示超頻設置過程,以證實確實傻瓜到不超白不超。

只需三步:

第一步還是老套路,銳龍的默認匯流排頻率也是100MHz,將倍頻設置到40就得到4GHz主頻。

第二步將核心電壓設置到1.4V。是不是覺得比Intel電壓高許多心裡發慌?別擔心,AMD與Intel的工作電壓不在一個層面,即使你不設,動態擴頻時系統也會自動加到這麼高的電壓,甚至更高。銳龍的體質很穩定,一般來說1.4V剛好能穩定4GHz,燒機測試如發現不夠也頂多再加0.02V。

負載電壓修正,大多數主板都有這一項,如果有就設到次高或最高。當CPU在負載時通常會出現壓降,這個功能可以在CPU負載時提供一定電壓補償,這樣就可以少加一些CPU核心電壓。 當然如果你懶得調,或不想碰,也可以無視它,保持AUTO默認值就好。

關於內存的設置,小便測試用的這款賊船復仇者內存標稱規格是DDR4-2400,裡面還追加了一個DDR4-2667的X.M.P信息,在AMD的B350主板上是可以調用的,而Intel的B250最大隻支持DDR4-2400的頻率。

玩過的資深玩家都知道,在Z270、X370這樣的性能級平台上,AMD對內存高頻的支持能力是不如Intel的,可是由於B250主板自身的限制,在這個攢機定位中內存性能竟也變成了AMD平台的優勢。

CPU單線程性能理論測試

下面是時候對比兩套平台的性能測試結果了,再次說明,Ryzen 5 1400由於極其傻瓜的超頻操作而運行於4GHz主頻,i5 7500由於不能超頻,則保持睿頻開啟,獲取3.8GHz的最高性能。

先來看單線程測試。

Ryzen 5 1400 Super Pi-1M測試結果10.842s

Core i5 7500 Super Pi-1M測試結果9.688s

Ryzen 5 1400 CINEBENCH R15單線程測試得分159

Core i5 7500 CINEBENCH R15單線程測試得分163

Intel的單核性能確實壓製得AMD沒話說,即便主頻了高了200MHz,Ryzen 5 1400依然略輸i5 7500,不過差距已經很小了。

CPU多線程性能理論測試

再來看多線程理論測試,情況大有不同。

Ryzen 5 1400國際象棋測試結果30.79/14778

Core i5 7500國際象棋測試結果23.81/11427

Ryzen 5 1400 CINEBENCH R15多線程測試得分856

Core i5 7500 CINEBENCH R15多線程測試得分608

多線程測試其實無懸念了,沒有超線程的i5隻有被吊打碾壓的份,說後者在這方面是i7級的能力不是吹牛的。即便1400不超頻,相信局面依然如此。

內存與緩存性能理論測試

內存與緩存性能測試,也基本沒啥懸念了,因為銳龍平台可以比i5+B250運行更高的內存頻率。本來Intel酷睿平台對於高頻內存支持的成熟度是高於AMD銳龍平台的,奈何它的B250主板自廢武功,結果就是DDR4-2667 PK DDR4-2400。

其實B250已經不錯了,之前的B150主板更荒誕,竟然只支持DDR4的起始頻率2133,如果那時就有銳龍,Intel肯定不敢這麼幹了,都是慣的呀。

AMD Ryzen 5內存與緩存性能測試

Intel Core i5 7500內存與緩存性能測試

測試結果基本佐證了上文對兩款CPU的理論性能分析,只有一級緩存性能Ryzen 5 1400輸給i5 1500,內存性能和二、三級緩存性能前者均完勝後者。

遊戲性能基準測試與幀數實測

最後看看實際遊戲性能吧,下面測試結果包括基準跑分和幀數實測。

Ryzen 5 1400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得分7859,CPU單項得分13562

Core i5 7500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得分7492,CPU單項得分8163

3DMARK跑分中包含一定的物理分數權重,而這部分物理計算是由CPU負責的,線程比人家少一半的i5自然處於很大劣勢,受此影響,不但是CPU單項得分,連總分也是銳龍完勝了。

實際遊戲幀數的表現不出所料,4GHz的Ryzen 5 1400在大多數遊戲中的表現都比睿頻3.8GHz的i5 7500強。儘管我們一直念叨遊戲對多線程優化不好,然而事實上越來越多的遊戲開發加大了對多核利用的重視。畢竟這麼多年來單核性能如同擠牙膏一樣的提升,顯然是在技術上觸到了天花板,要想看到它再次爆發必須經過若干時間的等待,以至突破某種技術障礙。

現在無論是AMD還是Intel,都將升級換代的主要方向放在了增加核心數量上。事實上就連每一代都水漲船高的圖形性能也是建立在增加多核並行數量的基礎上,只是CPU的多樣化指令集和多架構計算並不像精簡指令的圖形計算那麼容易做並行計算。說白了,就是有待軟體環境乃至操作系統的革新。

回到本文的主題,不算顯示器,絕大多數學生家長願意為孩子的PC買單的價位差不多在5000元上下,若給顯卡留足預算,i7想都別想,用i5那是以前沒得選,現在有了銳龍你還會委屈自己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民星空 的精彩文章:

《王者榮耀》貂蟬絕美COS 傾國尤物令人大飽眼福
《七大罪》遊戲預告公布 在魔法和爆炸中探尋罪惡
《荒野之息》大神速殺黃金人馬 一塊石頭教Boss做人
游點意思:行走的文藝范恐怖片 只為給妻兒畫一幅畫
《代號血脈》新實機演示 暴力戰鬥刀刀飆血

TAG:遊民星空 |

您可能感興趣

還有誰能打?OPPO Reno閃充技術解析
DIY電腦實戰解析:CPU性能怎麼看?怎麼選?
華為P20細節設計跑分全解析 倘若這些是真的你還買么?
買買買還是繼續等待? 新一代AirPods大解析
買買買還是繼續等待?新一代AirPods大解析
AJ4酷灰細節解析測評!
不做花瓶,拿產品實力說話!先期解析細分領域的WEY VV6
測試有真相:iPhone 8/8P/X更換非原機屏問題解析,蘋果手機的硬體加密其實是變相讓消費者多掏錢?
vivo NEX 2有哪些黑科技呢?這是所有賣點解析
每一處都是暗藏的小驚喜 OPPO Reno靈感版解析
這可能是18款 MacBook Pro 最全的解析!買不買?
日本珂潤Curel精選解析,敏感肌一定不要錯過哦!
PS詳細解析人像後期磨皮的小技巧
飛俠碎碎念:為了上5K解析度,我只好選擇了這台NUC 8
核顯也能流暢吃雞?AMD最新APU解析:它適合這些人購買…
全新朗逸Plus解析,該選哪一個配置?
EOS值得你長期擁有么——運作機制解析
這次的iPhone XR,不止解析度低,還有超大黑邊框
詳細解析PS和AI的排版小技巧
PS+AI解析臨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