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接受成了習慣,何來感恩
聊天時,聽一位老師說起前幾天去學校給自己上高一的孩子開家長會的感受。那是一個全封閉的私立學校,管理非常嚴格,孩子要幾周才能回家一次,聽她說起自己的女兒,從開始的不習慣、鬧情緒、反應強烈到現在慢慢適應、平靜和安下心呆在學校里,成功的經驗就一個字,那就是當父母地要「狠」,否則會讓當爹媽的過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牽腸掛肚,不得安生的日子。家長會開的得很成功,老師定好的主題是「在感恩中學習」,然後交給孩子們去組織,在會上分別由家長代表和學生代表做了發言,氣氛非常感人,孩子們用作文、詩歌等表達了對父母的感恩和好好學習的決心,最後老師總結,孩子皆努力,父母皆滿意,家長會完美結束。
我陷入思索中,我不知道那個「狠」字,和為了感恩父母而學習是否正確,我只是在想,這是孩子們心裡喜歡的嗎?是他們真正想表達的嗎?這個時代讓現在的孩子們擁有了寬闊的視野和家長們想像不到的成熟,是這個大時代和成長環境讓他們成為現在的自己,他們是在說自己想說的?還是在說大人想聽的呢?這還真值得我們思考。
說到感恩,它的書面意思就是對別人給予的恩惠表示感謝,是一種獲得幸福的能力。可我們要知道,等待幸福是幸福的一部分,而現在的孩子,是在老人與父母的寵愛中長大的,幾乎所有的要求一提出就被滿足,實際上已經被我們剝奪了等待的過程和感知幸福的途徑。所以,我們不要抱怨我們的孩子不知道感恩,他們不曾知道,被滿足乃是一種恩情,又如何能感恩,當接受成了習慣,何來感恩呢?說到底,責任還是在我們父母。
由孩子想到我們自己。這個時代什麼最多?答:朋友最多。拇指一點,QQ、微信里就會多一個人名,多一個朋友,不管認不認識;只見過一面的泛交、只打過一個照面的成功人士,統統被納入「朋友陣營」。開口閉口「那是我朋友」。當友情成了炫耀身份的資本,當朋友的數量成為一個成功的條件時,就可以解釋為何很多人明明朋友那麼多,卻還是會孤單。功利化的朋友,讓所有的恩惠變成了有償的服務,讓友情的含金量越來越低,這時,感恩就會成為一種奢望。其實,朋友還是越簡單的越珍貴。
人與人之間,就是一種緣份,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是生命中一段珍貴的陪伴,所以要好好珍惜,用心付出,努力感恩,必會收穫心的滿足與幸福。


TAG:婚姻家庭諮詢師 |
※習慣了接受,就忘記了感恩,這就是人性!
※●習慣了接受,就忘記了感恩,這就是人性!
※當我回神過來,瑜伽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習慣了,逆來順受
※好習慣,成就你的未來
※做人,別習慣了得到,便忘了感恩
※想你,已成習慣
※有了好習慣,將來不怕沒成就
※當傷痛成為了一種習慣,就會奮不顧身的站起來,繼續前進
※在感情中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你習慣了,他卻感到不習慣了!
※習慣了不能習慣的,那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習慣了安逸,迎來了死期
※不要習慣了得到,卻忘記了感恩!
※喜歡久了就成了習慣
※習慣難受,習慣思念,習慣等你,可是卻一直沒有習慣看不到你
※對不起,我把暗戀當成了習慣
※願你熬成習慣,熬出未來
※李敏鎬,喜歡你渾身散發的貴氣,喜歡你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習慣不是喜歡,喜歡卻會成為習慣
※愛你已經成了習慣,習慣哪有那麼容易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