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聽司馬懿的話,曹操痛失打垮劉備的良機,而且機不再來

不聽司馬懿的話,曹操痛失打垮劉備的良機,而且機不再來

建安十九年,曹操手下的大將夏侯淵統領大軍,開始做打平漢中張魯的布局。僅僅到了第二年,夏侯淵就齊集涼州的精銳部隊,在休亭與曹操自領的大軍會合,一舉迫降張魯,攻下了漢中。

就當時三國的形勢而言,漢中自然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所在。說白了,漢中就是曹魏和蜀漢的聯結帶,哪一方要向對方先動手,都得先掌握漢中。

這一次,歷史的天平倒向了曹操,他既得漢中,往南揮動大軍便可進入益州,就可以攻打蜀中的劉備了。

正是在曹操收降張魯并吞漢中之後的高級軍事會議上,一個風雲人物站到了前台,他就是時下以一部《軍師聯盟》在當今觀眾心中大火的大軍師司馬懿。

當時,司馬懿上前南策,請曹操繼續向南,越過大巴山,攻打劉備,「踞漢中而攻益中,此就高趨下之勢,夫兵形勢水,此其時也!」

那時的司馬懿在曹操帳下的官職是「主簿」,也就是只會耍嘴皮子的楊修的職務,並不是郭嘉、程昱這樣真正的軍師。然而司馬懿一言既出,足顯其識過人。

司馬懿認為,這時曹操從漢中攻蜀中,有三大有利條件。

劉備乃是用非光明正大手段「騙取」了劉璋的蜀地,益州的許多百姓和劉璋的原部下,都口服心不服,此其一也。

劉備那時正好親自帶兵前去爭奪荊州,勢必和孫權軍隊爭個你死我活,無暇後顧,此其二也。

曹操大軍新得漢中,士氣正旺,這時進攻,機會正好,此其三也。

可是曹操在考慮了一番後,卻沒有採納司馬懿的計策。而是留下了已升為「征西將軍」的夏侯淵,自己率大軍返回魏郡的鄴縣去了。

臨走前,曹操還對司馬懿說了一番大道理:「人心不知,甘盡苦來。孤既得隴,復望蜀耶?」成語「得隴望蜀」,由是產生。

可是曹操之不趁勢攻打蜀中,並非滿足於「得隴」的成就感,而是他另有所圖。

原來,這時他重點考慮的是自己的加爵問題,也就是要把自己由魏公升為魏王。果然,到了建安二十一年,漢獻帝就不得不下詔,把曹操封為了「魏王」。

除了忙於考慮封王,曹操不打蜀中的另一個考慮,是覺得劉備的能力有限,先留下夏侯淵足以對付,等封王完成後,再慢慢收拾他不遲。

曹操忘了「機不可失」這句話。實際上,司馬懿勸他打劉備的時機,就是曹操最好的時機,此後,就再沒有這樣好的機會了。等到夏侯淵被陣斬於定軍山,曹操要進攻益州就更是化為泡影了。

不知那時,曹操是否曾暗暗後悔沒有聽司馬懿的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戰史 的精彩文章:

鋼鐵巨怪大集合,各場戰爭中的列車炮,找出你認為最猛的那款吧
大軍師司馬懿,真正高明的權謀在這裡,諸葛亮望之不及也
驚人場面,煙花般密集的美軍火力,只為殺死一名北越狙擊手

TAG:看戰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女人會對你動情的最佳時機,錯不了,請不要錯失良機!
你能不能得到跳槽的良機?
曹操、孫權都曾有機會殺死劉備,皆有所顧慮錯失了『良機』
朱棣起兵謀反,朱允炆自大沒有啟用殺手鐧,最終錯失良機皇位不保
錯失登頂良機,對魯能來說,並非是壞事!
導演心中的許仙竟是她,因片酬不夠錯失良機,多年之後仍不能釋懷
你的不經意 往往讓你錯失良機
曹操還鄴為劉備在漢中發展創良機,並非他年邁糊塗,而是另有打算
濕疹久治不愈?不要慌,這裡一個辦法來幫你,別錯失良機
因孫策錯失良機,東吳則失去了成為正統的機會
再次錯失和談良機,韓國這次出力不夠,接下來好日子夠嗆!
朱元璋陳友諒大戰時,張士誠白白錯失良機,原來有不得已的苦衷
火箭曾給一人機會,卻遭拒絕,他其實錯過絕好上位良機
亮劍:秀芹本可不用死,卻因不敢喊出這句話告知楚雲飛,錯失良機!
曹操因怠慢一人而痛失一統天下的良機,劉備因善待此兩人而得益州
臉上這些癥狀說明肝不好?往往已經是錯失良機了!
賺錢能力強,卻總因為不夠大膽錯失良機的星座,有摩羯
朴槿惠當時錯失良機,失去了唯一翻盤的機會!如今只能任人擺布?
聽話的孩子就是乖?不聽話才是理解孩子的良機
兩次天賜的良機,韓信當時如果帶兵造反,劉邦極有可能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