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琴意 易尋,知音 難求

琴意 易尋,知音 難求

談到古琴,即便是一無所知的人也知道高山流水的故事,伯牙彈琴,意在高山,子期答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心意一轉,意在流水,子期贊曰:「美哉湯湯乎,志在流水!」自此,兩人遂為知己。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伯牙的高超琴技,心中有所想,琴上有所音,琴心已合一,子期也不是泛泛之輩,尋音求意,絲毫不差。但為何伯牙彈的兩段琴曲,一個是「高山」,一個「流水」呢?這其中又有何深意呢?

提到山,大家的印象是巍峨、堅挺、雄偉、厚實等等,是一種強大的威嚴,人在山的面前會感到極其的渺小。提到水,大家的印象是柔和、清涼、溫順、細流等等,是一種綿綿的溫柔,人在水面前會感到清爽的舒心。

高山仰止,流水涓涓,這是兩種極致的自然。山是靜止的,高聳入雲,水是流動的,蜿蜒細流,一靜一動,立意鮮明,正是有了強烈的對比,才有明了的判斷。倘若立意模糊,差別細微,彈琴人不好抒情,聽琴人也不好尋意,那麼知音的故事也就不會存在了。

伯牙高明就高明在將立意放在了「高山」和「流水」之上。琴技高超的人並不缺乏,能移情山水的也並非沒有,但彈琴人站在聽琴人的立場上去尋找合適的意境並完美的通過琴聲表達出來,這個就很高明了。我們知道,子期雖然有琴學的基礎,甚至說是有些造詣,但和伯牙比起來就相差太遠,他只是一個樵夫,接觸的層面畢竟有限,那麼他能聽懂的意境必然是和他生活息息相關的。而高山與流水,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打柴挑水,生活必需,天天都與之打交道,怎能不熟悉呢?

伯牙他經過思考之後,將心緒放在了高山之上,繼而放在了流水之上,琴音透意,形象鮮明,子期一聽,就找到了琴音的內容,因為這琴音就是他的熟悉的生活。倘若伯牙將意境改為君王威武、賢者明達上,那麼子期可能就難以體會了,畢竟這離他太遠了。又或者說伯牙將意境放在泰山和華山上,雖然同樣高山,可能細別之處,子期就難以捉摸了。甚至伯牙他都不能將意境放在大江和大海上,因為子期沒有見過江海的洶湧和寬廣,難以體會其中的差別。

立意在巍峨的高山和涓涓的泉水,看似是一個偶然,其實是伯牙的深思熟慮之後決定的,雖然這個決定只花費了很短的時間。當然子期也是了不起的,一個樵夫,能夠與琴界大師論琴本身就是了不得的事情,這是一位有內涵有追求的樵夫,能跟上大師的腳步,能給大師一個驚喜的樵夫,自然能夠讓大師愉悅了。

因為素不相識,又機緣巧合,恰好又能夠心意相通,這種緣分可謂千年難遇,所以知音並非那麼好求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弦古琴 的精彩文章:

傳承經典,從琴棋書畫開始
酒狂一曲 醉紅塵

TAG:七弦古琴 |

您可能感興趣

知己難求,知音難覓
好茶難尋,知音難覓
人呀!真情難遇,知音難尋
真情難遇,知音難尋,盡在珍惜
真心難遇,知音難得
知音難覓之謎
千金易得,知音難覓
知音難覓,石頭情深
高山流水(詩一首)知音難覓,可遇不可求
知音難尋!但藝術家不需要知音,藝術家屬於孤獨!
頂尖的藝術作品是雅俗共賞還是知音難尋?這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幽默笑話:某書生愛彈琴,常感慨知音難覓,鬱鬱不樂
知音從來就難覓
人生幾何,知音難覓
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最難覓知音
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難覓一知音
古風·微殤·男生頭像,知音難找,路難尋,八百里路不見君
人再完美,也需要知音,心再堅強,也需要慰藉
人再完美,精神也需要知音
人再完美,精神也需要知音,心再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