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司機需要更多收入,有家公司幫他們在車裡開便利店
邊乘坐 Uber 邊買零食,這是一家創業公司在做的生意。
紐約初創公司Cargo開始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在 Uber 司機的車裡開便利店。他們說服司機在駕駛座旁邊放置一個小盒子,通常這是放置水杯等雜物的地方。盒子中有各種小商品,比如口香糖、能量棒、衛生棉條、安全套……
這些商品為乘客提供,和 Uber 本身的支付體系也沒什麼關係。在 Cargo 的移動頁面輸入代碼並支付後就可以取走商品了,並不需要下載應用。
商品大多在 1-2 美元,也有部分是免費。但不管乘客有沒有付錢,司機都會收到一部分錢。並且乘客也可以用 Cargo 來給司機小費。
這麼做是因為,Cargo 並不需要賣小東西來維持收入,實際上他們的主業是和品牌方合作,在 Uber 車內推廣他們的產品——這相當於另一種廣告,只不過從后座的顯示屏幕換成了裝滿實物的小盒子。
Cargo 2016 年成立,此前在美國數個州測試服務,現在他們準備把這項服務推向全國。據 Cargo 官方的說法,這種商業模式能為司機帶來更多的收入,平均每個月每位司機會多得到 100- 300 美元。
不管這個數字是不是過於理想,但 Uber 司機缺錢倒是事實,矛盾也從未間斷。除了抱怨達不到宣傳中的收入水平,司機也在迷惑自己和平台到底是什麼關係——否認僱傭關係 Uber 會節省一大筆用人成本,不必為司機代扣繳納稅款,也不必承擔社會保障金。
Uber 一直以「合伙人」的說法形容和司機的關係,但美國曾經有 38.5 萬名司機表示 Uber 把自己當做「外包工」,缺少報銷費用和福利保障,將 Uber 告上法庭。最終 Uber 同意拿出 1 億美元「和解」,也通過第三方為司機提供了保險。
但司機還是沒能滿意,根據去年 11 月 Uber 發布的司機報告,一名美國司機的月得僅比依靠體力勞動工作的最低收入稍高一點,處於整體收入的下游水平。
在 CEO 出走、高層地震之後,今年 6 月 Uber 開始了一項 180 天的變革計劃試圖挽回司機。首先推出的政策是允許司機通過 Uber 應用收取小費,另外如果乘客讓司機等待的時間超過兩分鐘,這部分時間也會向乘客收取費用。
Cargo 並不只針對 Uber 司機投放商品盒子,Lyft 等平台上的司機都可以在車裡安裝。但 Cargo 表示更願意和 Uber 司機合作,如果司機同時用多個平台開車,那麼也只能得到一個箱子。
題圖來自 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走偏」這麼久,Kenzo 在新一季秀場上又強調了自己的起源
※朝日集團賣掉康師傅飲品的所有股份,轉戰東歐新興市場
※英國警方逮捕了一個畫風有點奇怪的恐怖分子
TAG:好奇心日報 |
※我們不僅需要電動汽車,我們還需要更少的汽車
※分析顯示自動駕駛汽車將讓人們不再需要擁有私家車
※剎車片能用多久?汽車在剎車時出現這3個現象就需要換,別不信
※過期的的酸奶不要扔掉,在我們的生活中作用很多,家家戶戶都需要
※汽車裝配工廠更需要人,而不是機器人
※騎自行車不需要太多的大腦,僅僅兩個神經元,機器人也可以做到!
※只用一個塑料袋,馬桶再也不臟也不臭,趕緊收藏,家家戶戶都需要
※小小檸檬用處多,家家戶戶都需要它,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趕快買回來當作寶
※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包機提車你們學不來~
※塑料瓶提手我再也不扔了,沒想到還有這3大妙用,家家戶戶都需要
※停放需要4個車位,上車就像在攀岩,平時洗車都要加價
※特斯拉電動卡車首運,不談家用車,城市中為什麼需要電動工作車
※新手開車需要注意的事,這樣開車等於毀車
※娜扎家裡有點亂吶,需要我幫你收嘛
※敢把車停別人車位不?細數那些停車需要掌握的姿勢
※俄軍事裝備太強大,需要有專車護衛,該戰車還配置了無人機
※牙膏與花露水混合一起,沒想到作用這麼大,家家戶戶都需要
※開坦克需要坦克車鑰匙嗎?還是上車就能開?
※庫里不在需要有人扛起大旗,這是杜蘭特很好的一次自我救贖機會
※黃子韜又炫富?節目自爆出門選車需要半小時,網友:你家是有多少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