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碗梨說FM:三位90後故事中的香港20年

碗梨說FM:三位90後故事中的香港20年

最近南方普遍都是大雨傾盆

到處都是濕漉漉的

請外出在外的朋友們一定要小心!

注意安全!

夏日的雨天,潮濕悶熱

最適合的乾的事情,就是開著空調

吹著徐徐的微風,端著酒杯聽故事

而碗梨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故事

是曾有亞洲四小龍之稱的

香港 | HONG KONG

故事:拿鐵

我有一個好朋友,我們都叫她拿鐵。因為她特別喜歡喝咖啡,一天都要喝上個好幾杯。她可是一個地地道道香港妹子,我們有時會戲稱她港姐。

她是我大學同學在香港實習的時候認識的,有次跟我同學約飯,就剛好碰見一起玩起來。因為碗梨地處廣州,離的很近,所以經常去到香港,就經常會約她出來逛逛吃吃,一來二去,也就熟悉了。

在香港實習的日子是很辛苦的,對於我們這群原先在瑞士留學的孩子們來說。在適應了安靜恬適的生活環境之後,突然轉變為一個看著紅燈都恨不得跑過去的節奏,開始的確是不太適應的。可是拿鐵同學卻仍然每天笑嘻嘻,同時兼職三份工,還在周末去周邊社區做公益,義跑等等等等。我每天都很好奇的是,她哪裡來的這些時間和能量去均衡自己的生活。

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樓距窄,樓層高的設計,是香港居民樓的普遍建築群體。對於外地人來說,一進門就是床,床旁邊就是廚具,廚具旁邊就是廁所的不到10平米的通房,是他們普遍居住的房間的樣子。所以,香港人的多數時間都在外面,在工作,在學習,在社交。就拿拿鐵來說,她從很小就有意識去出門打工掙零花錢或者義工等社會活動,甚至於大學的學費都是自己掙出來的。他們有專為青年人的開設的招聘網站,家教,酒店服務員,空乘等等各行各業的諮詢在上面一覽無餘。上面的資質條件限制和信息都非常的全面,適合他們按照自身要求去填寫。

我很驚訝於拿鐵的成長,因為我們年紀相仿,她卻干過太多太多有意思的工作。早上在酒店調酒,下午去咖啡店做咖啡,晚上去學校學舞蹈再順便打一場校際排球聯賽。在她身上,時間彷彿停留的更多,在大家相同的有限的時間裡,拿鐵的日子永遠是那麼的豐富多彩。我經常在她的朋友圈裡看到,她周末去為一些慈善組織去義跑,義賣,甚至在端午節,在龍舟上豪爽的敲龍舟鼓。那時候的她,頭上圍著必勝的紅絲帶,手握鼓錘,颯爽英姿。古人常說,巾幗不讓鬚眉,大概也就是這個樣子了吧。

她曾經告訴我,香港人很有生活,但也很善意,但是他們卻遵循自己的那個不成文的冷靜界限。就像她會把她上班的平底鞋換給我,因為我需要站吧台更久的時間。就像她會早上5點多爬起來,就為了幫我稍一份學習資料。她會直接讓我在需要填寫地址的欄里,寫上她的地址,讓我把我那些寶貴的葡萄酒們都暫時寄存在她的家裡。

她的善意,體現在我需要,她就在。而她的冷靜,也體現在平時沒有太多嘰嘰喳喳的問候和念叨。至少到現在,我也只知道她叫拿鐵,但我們卻比很多不止知道對方名字的人更了解彼此。

故事:Nico

Nico在香港已經生活了快10年了,他是小的時候,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就舉家搬去香港,並在香港常駐,算是「新移民」的一員。每當他回來的時候,我們都會好奇的問他,生活習不習慣呀,跟大家相處的如何呀,會不會有距離感呀之類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不必問,漸漸地,Nico每次回來我都會看到他身上潛移默化的變化。

像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嚮往自由,嚮往freestyle的生活方式,所以生活的洒脫和隨性。但是自由的生活並不是散漫的態度和無拘無束的放縱。人類文明的建立是因為我們加入了很多自我約束和道德行為規範,就是這樣我們擁有了現在的法制生活。

那個出門坐電梯永遠站在右側的Nico,現在也老大不小了,但是身邊卻沒有人拉著他苦口婆心的講很多很多大道理。可以熟練運用國外各種社交軟體的Nico,卻不清楚一個app的付款能力有多麼強大,電費水費煤氣費,話費油費暖氣費等等雜費都可以手機一鍵支付而不是拿著公司寄過來的賬單,默默的去便利店掃碼。身邊接觸多元化文化更多更早的他,驚訝於內陸外賣小哥那驚人的送餐速度和DiDi打車便捷。這樣的Nico,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二者的本土文化的差異性。

很多人告訴我說香港自由,但是碗梨卻覺得在現在的生活方式上,現在的內陸地區更加瀟洒。

就像Nico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被計劃和規矩約束著,雖然每個人都遵循著這一條條法則,但有時候也可能被法則所累。文明社會在進步的過程中,總要去嘗試新的事物和觀點,自由度和規則當然是都需要存在的,但是兩者之間的權衡更是我們社會在不斷發展中,更需要去探索和平衡的。我們永遠不能說哪一種更好,碗梨只能說更多選擇,更多歡笑。

故事:碗梨君

碗梨曾因為大學專業的原因,在香港某著名酒店實習過半年多,就住在那個前文提到過的十幾平方米的小通房裡。雖然辛苦,雖然很累,但是那也是我人生中很可愛很有意思的一段經歷。

眾所周知,香港的工作就業壓力非常大,而碗梨好死不死的選擇了壓力更大的方向——酒店業。至少在香港,碗梨並沒有感覺到有淡季和旺季之分。只有,旺季,和旺旺季,甚至旺旺旺季。

在下午茶時段里,我們的顧客訂單就像一個上了發條的布娃娃,循環式發出,但從不停歇。我在工作時,聽過兩句最逗的話,也是所有酒店人都會用到的英文句子。「can do 或 can not do」?(你可以嗎?或者 你不可以嗎?)只要你一旦對著大經理說了can do,之後便要一肩扛起所有責任。

碗梨就是因為這樣,習慣性的不會拒絕,且本著怎麼能承認我不行呢的心態,滿口答應了Can do,而體驗了一把一個人單挑旺旺旺季所有客人的茶咖飲料,最長工作時長長達16個小時,連續壓榨12天無休的悲慘經歷。可是當我看到身邊的經理助理,帶病上陣…每天休息3-4個小時輪展會的樣子,就暗自唏噓,人生如果建立在對比之上的話,真正的拚命三郎也大有人在。

但是他們也會在私下裡,午飯啊,更衣室啊這些地方,大談特談自己的苦楚。抱怨「生活的不公」和自己「凄慘的人生」。

碗梨每一次路過這種情形,都被他們超強大的幽怨感震懾到,而不得不停下腳步去安慰,可是前腳還鼻涕一把淚一把的他們,但凡到了工作時間,又像打不倒的戰神一樣,衝鋒陷陣,誓死不休。彷彿剛剛所有的抱怨和哀婉都不是他們說的一樣。久而久之,碗梨也就習慣了,這種真是好生氣哦,但是還是要保持微笑的「敬業精神」。

碗梨君的拿鐵拉花

還記得我剛剛工作那會兒,大經理和副經理總是笑我的廣東話講的並不那麼標準,卻寧願用蹩腳的普通話跟我聊天也不願意用雙方都可接受的英文溝通。我把她們的這種看作是一種善意的示好,雖然不顯山露水,但卻讓人有很多很多的小暖心。

但是我也曾記得,工作上由於配合不佳,出現了差錯,經理炮轟似的,劈頭蓋臉的罵人,當場把小同事罵哭的經歷比比皆是。上下級關係,也很微妙。畢竟香港的酒店還是較多的階梯式管理,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而看排班就能分清楚你這周或這個月在上司心裡的位置。

上六修一屬於無功無過,特批單日加放大假屬於「恩,你是我的人」,而工作12天後,才能休息的人就要回家好好思考是不是哪裡得罪了大經理了。但是奇怪的是,同事們總能在煩勞的工作之後,撐著最後的力氣去蘭桂坊,一醉方修,碰杯解千愁。

也會在我終於Last day的時候,幫我辦Fareware Party,自發的在紙上寫寫畫畫,去紀念這半年我們的風雨同舟。

可見,香港有時會給人一種若即若離的歸屬感,感覺並沒有讓人有機會去熱情地攀附融入,但也不會給人帶來太多的寄人籬下的疏離。它看似格格不入,但是處處包容。你可以說我很奇怪,卻不能否認我的可愛我的美。

最近,正值20年大慶,聽聞有盛大煙花表演。而碗梨這麼不安分,這麼愛湊熱鬧的屬性,當然不容錯過,便顛顛地前去觀看。現場版雖然有水泄不通的人群,有怨氣連天的抱怨,有剛好的傾盆大雨和夏日燥熱的天氣。但是認真負責的秩序以及工作至深夜的敬業,包括人與人之間眉眼傳遞的微笑,都讓這個煙花盛會變得更加完美起來。

當煙花綻放,燈火交相輝映。身邊的一切好像也都柔和起來。環顧四周,看看左右,我們都很善意,我們都飽滿著人情味兒。

我們,都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碗梨說 的精彩文章:

TAG:碗梨說 |

您可能感興趣

1945年的香港
1980年 夜香港
中國紙幣-SBP 2018年4月香港春拍亮點
香港未來5年每年落成20800個私樓單位
歷史香港珍貴影像之1890年—1899年!
歷史香港珍貴老照片之1870年—1889年
老照片:150年前的香港
許家印繞道香港,2017年底3億美金投資FF,持股20%成謎
60年代興起於香港的「潮州幫」,僅憑2點,20年後稱霸江湖!
香港的三大區域之一 1994年10月的九龍
1年關店1009家!香港女鞋巨頭連虧3年
1982年和1983年的香港影帝有哪些,你知道嗎?
8點20發|小米IPO鎖定香港,目標估值900-1100億美元 韓國三星入局幣圈:本月起將為中國生產礦機晶元
1982年的香港罕見老照片
香港賊王季炳雄逃亡17年 被178個國家通緝 2019年將出獄
我眼中92年的香港
香港每4個90後就有1個月光族
80-90年代香港電影
那個不可忘記的歷史,1841年1月26日,香港首次升起英國旗!
80年代老照片:80年代的北京,80年代的上海,80年代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