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二俞穴:既可治病亦助診病

十二俞穴:既可治病亦助診病

十二俞穴,又稱十二背俞穴、背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背腰部的腧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第一側線上,大體依臟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共12穴,即肺俞、厥陰俞、心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

背俞穴在臨床上的應用很廣泛。由於俞、募穴均與臟腑之氣密切聯繫,臨床上常常將病變髒腑的俞、募穴配合運用,以發揮其協同作用,此為俞募配穴法,是前後配學法的典型實例。《素問﹒奇病論》載:「口苦者……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即是最早記載的俞募配穴法的具體運用。

背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分布的俞穴,背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背部的俞穴,並與人體內臟相互對應聯繫:

《靈樞·背俞》: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

《難經·六十七難》:陰病行陽,俞在陽。指出五臟有病常在背俞穴上出現反應,按壓背俞穴可以協助診斷。

同樣張景岳謂:五臟居於腹中,其脈氣俱出於背之足太陽經,是為五臟之俞。

因此,俞穴是聯繫內外的樞紐,是反映人體內臟生理、病理變化的窗戶。

有些疾病,可通過俞穴的壓痛、過敏、隆起、穴下軟結、腫脹、硬結、癢、熱,涼及經絡循行部位皮膚的色澤、瘀點、丘疹、脫屑、肌肉隆起、凹陷等反映出來,故診察背俞穴可助診斷。

GIF/1K

背部俞穴的分布

【心俞】位於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癲癇等心與神志病變;

咳嗽,吐血。

現代常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病、肋間神經痛、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配巨闕主治心痛;

配脾俞、神門、足三里、三陰交主治失眠健忘;

配大椎主治癲癇。

【肝俞】位於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脅痛脹痛、黃疸;

癲狂癇;

脊背痛。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結膜炎、夜盲症、近視等。

配太沖主治脅肋疼痛。

【脾俞】位於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腹脹,腹瀉、嘔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腸腑病證;

背痛。

現代常用於治療胃潰瘍、胃炎、胃痙攣、神經性嘔吐、腸炎等。

配中脘、三陰交、足三里主治嘔吐;

配胃俞、中脘、章門、足三里、關元俞主治泄瀉;

配腎俞、三陰交主治消渴。

【肺俞】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咳嗽、氣喘、咯血等肺疾;

骨蒸潮熱,盜汗。

現代常用於治療肺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等。

配列缺、合谷、外關主治風寒咳嗽;

配尺澤、曲池、大椎主治風熱咳嗽;

配脾俞、太淵、豐隆、合谷主治痰濕咳嗽。

【腎俞】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腰痛;

耳聾,耳鳴。

【腎俞養生保健的重要性】《扁鵲心書》:腎俞二穴,凡一切大病,於此灸二三百壯。蓋腎為一身之根蒂,先天之真源,本牢則不死。

現代常用於治療腎炎、腎絞痛、性功能障 礙、月經不調、腰部軟組織損傷等。

配氣海、三陰交、志室主治滑精;

配關元、三陰交、太溪、水泉主治月經不調;

配中脘、天樞、足三里主治五更泄瀉;

配委中、太溪主治腰痛。

【厥陰俞】位於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循環系統疾病:心絞痛,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心外膜炎;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

其它:胃炎,齒神經痛等。

【小腸俞】位於第一骶椎棘突下,旁開1.5寸。

遺精、遺尿、尿血、尿痛、帶下等泌尿生殖系統疾患;

腹瀉、痢疾;

腰骶痛。

現代常用於治療腸炎、痢疾、盆腔炎、骶髂關節炎等。

配腎俞、關元、中極、三陰交主治遺尿;

配關元、腎俞、帶脈、太溪主治帶下。

【膽俞】位於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黃疸,口苦,脅痛等肝膽疾患;

肺癆,潮熱。

現代常用於治療膽囊炎、膽石症、急慢性肝炎、胃炎、消化道潰瘍、肋間神經痛等。

配日月治療脅肋疼痛;

配公孫、至陽、委中、神門、小腸俞治療黃疸。

【胃俞】位於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胃脘痛,嘔吐、腹脹、腸鳴等脾胃疾患;

背痛。

現代常用於治療胃潰瘍、胃炎、胰腺炎、腸炎等。

配中脘主治胃痛、嘔吐;

配上巨虛主治泄瀉。

【大腸俞】位於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腹脹,泄瀉,便秘;

腰腿痛。

現代常用於治療腸炎、痢疾、痔瘡、闌尾 炎、坐骨神經痛等。

配腎俞、命門、腰陽關、委中主治腰脊強痛;

配小腸俞主治二便不利。

【膀胱俞】位於第二骶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小便不利,遺尿等膀胱氣化功能失調等證;

腰骶痛;

腹瀉,便秘。

現代常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痛、膀胱炎、痢疾等。

配中極、陰陵泉、三陰交、行間主治小便不利;

配陰陵泉、下巨墟、天樞主治腹痛泄瀉。

【三焦俞】位於第一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腸鳴、腹脹、腹瀉、水腫等脾胃疾患;

腰背強痛。

現代常用於治療腎炎、尿瀦留、胃炎、胃痙攣等。

配小腸俞、下髎、章門主治腸鳴腹瀉;

配腎俞、委中、太溪、命門主治腰脊強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斯太和官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斯太和官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的診病法:察色診病
到處就醫卻找不出原因,沒想到綜合性醫院竟有六成門診病人患此病!
咳血後如何確診病因?
大魚際的妙義 - 教你如何用手診病治病
中醫的診病法:聞聲嗅味診病
手診也不贊成自行診病治療
中醫診病先望舌,治法都在這首歌
四脈診病探微
打球後肘關節疼,要先確診病因,再談治療
「針醫案」獨立的中醫思維,才是我們診病的關鍵
中醫的診病法:問診
舊鞋診病法:看鞋子磨損位置,辨別你可能得上5種病
中醫諺語之診病的依據
中醫 | 劉力紅:為什麼中醫把脈可以診病?
被「怪病」折磨十餘年的上海女孩確診病因時 父親失聲痛哭
87歲老中醫堅持站著診病!不同站姿功效不同!三高、胃病……都是站沒的
秦可卿診病為何不用幔子遮擋?真正的原因是這樣的!
200種臨床常見病情用藥以及確診病情要點!醫護人必須謹記!
中醫 | 李可: 腹診注意這8點,是診病的關鍵!
舌象臟腑分屬和診病借鑒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