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乾貨:探秘不同咖啡器具的萃取方式

乾貨:探秘不同咖啡器具的萃取方式

01

濃縮咖啡機

這是連鎖咖啡館最常用的萃取方式,很遺憾,九成以上業者的濃縮咖啡比餿水還難喝。為了降低濃縮咖啡的焦苦味,業者自作聰明,將咖啡粉磨粗並加快流速,每杯30~45毫升,萃取時間15~20秒搞定,試圖以萃取不足來降低焦苦的咖啡味,看似聰明,實則自欺欺人。

正宗濃縮咖啡萃取時間至少要23秒以上,最佳時間在23~30秒之間。至於為何市面上的濃縮咖啡萃取時間不敢拉長到23秒以上,問題就出在豆子上。它們不是新鮮度不夠,就是烘焙失敗。咖啡豆只要新鮮度夠且烘焙得當,以23~30秒萃出30毫升膏稠狀咖啡,入口會是有如「百花盛開」的香醇甘甜,餘韻持久,一點也不焦苦。

換句話說,如果你家的濃縮咖啡經不起萃取時間考驗,一定得加快流速才稍能入口,那就是豆子的問題,不是萃取時間的問題。一般業者不求甚解,倒行逆施,製作出稀薄如水的冒牌濃縮咖啡。解決之道,只有換豆子或用心學好深焙功夫,別無他途。

02

手沖壺

手沖壺越玩越覺博大精深,易學難精,是最能展現技巧的萃取方式。但凡水溫、水量、注水快慢全靠沖泡者自己拿捏,想用80℃、68℃或90℃水溫沖泡,只要有根溫度計,以冷、熱水來調配,可以全照自己的意思來詮釋,玩咖啡的空間無限大。

手沖壺技巧好壞的出入很大,虹吸式則在較固定且狹窄的溫度範圍內萃取,少了一點揮灑空間與挑戰性。

手沖壺的最佳萃取水溫,視烘焙度而定。原則上,越深焙,水溫越低;越淺焙,水溫越高。

萃取方式可分為斷水法與不斷水法

所謂斷水法是指:醒豆一注水二注水三注水。

醒豆是以細小水注潤濕咖啡粉後便即刻斷水,咖啡粉隆起的同時,杯底有幾小滴咖啡液滲出最佳,表示醒豆均勻徹底。醒豆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悶出焦苦味,約醒個5~20秒就夠了。豆子越深焙,醒豆時間越要縮短。

GIF/699K

接著從中心第一次注水,順時鐘方向從里往外畫圓,咖啡粉隆至高點再斷水。等濾杯的水快流完,再二注水。如此再重複一次,完成三注水。萃取時間控制在 2分30秒至3分鐘。這需要多加練習,才能體會注水節奏快慢與風味的關係。基本上,注水越慢,越能拉長萃取時間,咖啡越濃郁苦香。斷水法適合口味較重者。

不斷水法的風味較淡雅,甘甜味明顯,雜苦味較低。剛開始以極細小水流從中央緩慢注水兼醒豆,初注水要細而慢但不要斷,咖啡粉從中間慢慢隆起逐漸展開至濾斗邊緣,再開始由里向外畫圓(你會發現深焙豆隆起幅度比淺焙豆佳),再從外圈往內畫,水流不要斷。如此反覆來回,水流可先小後大,萃取速度先慢後快,時間控制在2分30秒左右。

同款豆子以斷水法和不斷水法萃取,會有不同的風味,端視個人喜好。原則上,斷水法較濃醇厚實,不斷水法較甘醇淡雅,各有千秋。手沖壺的最大優點是有熱水壺就可沖,不需酒精燈或瓦斯,清理方便,可濾掉咖啡油且咖啡因含量低,是最健康的沖法,但切記沖泡前先以熱水溫杯並沖潤濾斗里的濾紙,一方面保溫,另一方面可沖洗掉濾紙可能附上的熒光劑或紙漿味。

手沖壺的咖啡豆與水量比例最好落在1∶10至1∶13之間,即15克咖啡以150~190毫升水萃取,比例超出此限容易偏淡。要注意咖啡粉最好不要超過25克,以免粉層太厚增加阻力,影響萃取順暢度而增添額外苦味。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把細嘴手沖壺,因為出水口太粗將不易控制水量。

03

虹吸式

虹吸式亦稱「塞風」,最早源自歐洲,早在1830年代就在德國出現,經過法國、英國不斷改良,成為上下雙壺,吸引力十足的咖啡沖煮法。下壺水加熱,產生上揚的蒸汽壓力。下壺水接近沸點前,即可把熱水通過上壺下插的玻璃管帶入上壺,但火源移開或關火後,下壺的蒸汽推舉力道瞬間消失,上壺咖啡液好像被吸往「真空」的下壺,故歐美慣稱為真空壺(vacuum pot,其實並非真空)。

目前歐美已很少見這種泡法。塞風或虹吸壺,在日本也逐漸被手沖壺取代,可能與塞風壺易破碎、使用不方便,以及濾布常有異味造成不衛生的問題有關。

虹吸壺最大的缺點是萃取溫度較高,上壺達90℃~93℃,不適合詮釋深焙豆的甘醇味,很容易煮出焦苦味。由於水溫高,比較適合表現淺焙至中深焙的上揚酸香、花香和甜味,這意味著虹吸壺不屬於全能型沖泡器具,先天有不小缺陷,難怪逐漸被歐、美、日淘汰。

虹吸式沖泡法的萃取溫度多半落在90℃~93℃之間,甚至很容易「咬住」91℃~92℃,缺少靈活變化空間的萃取溫度是其最大缺點,但也是最大優點,因為變數遠比手沖壺小得多,發揮穩定的「鎖溫」與「鎖味」效果。

淺焙、中焙至二爆初期的豆子,比較適合虹吸式沖泡法。但進入二爆中後段或法式烘焙的優質重焙豆,如採用虹吸式沖泡法,那就是暴殄天物了。如果你偏好烘焙度稍淺的咖啡,可以考慮使用虹吸壺。

但我還是覺得在對咖啡豐富度的詮釋上,虹吸不如手沖壺,因你只能在90℃~93℃的狹窄溫度區間下萃取,難以嘗試各種烘焙度的咖啡豆所展現出的不同風味,而且浸煮式較容易凸顯土味,手沖式較容易修掉雜味。

GIF/1.3M

虹吸式沖槍法的萃取時間約40~60秒。有人用40秒完成萃取,也有人慢煮到60秒甚至75秒。基本上萃取時間越長,咖啡粉就要磨得越粗一些,只要掌握此要點,要泡40秒或75秒就沒有對錯問題。我個人較偏好快煮,盡量在40~45秒完成,以免拖太長時間增加變數,煮出雜苦味。

快煮法的秘訣在於下壺水揚升注滿上壺後,先不急著倒入咖啡粉,調小火讓下壺的蒸壓力足以支撐上壺水,不至下沉為準。此時水溫還不到90℃,先熬煮20秒,讓上壺水溫穩定在91℃~93℃,然後迅速下咖啡粉,攪拌速度要快,有畫圈、畫8字、畫井字或採下壓法,都是故弄玄虛的花招一堆,並無對錯問題,以你自己最習慣且快速的手法攪拌即可,儘速讓咖啡粉溶入水中,再順時針畫2~4圈,讓咖啡粉充分與水混合,靜待40秒。其間要不要再攪拌並不重要,因為水會對流。

最上層為最輕的銀皮屑沫,與空氣接觸,故溫度最低約82℃~84℃,此層並無風味,就讓細沫留在上層。第二層為有風味的咖啡粉,溫度約87℃~90℃;第三層即底層,最厚,為溶入的咖啡液,溫度最高約在91℃~93℃。第二層與第三層會自動對流,翻動它似乎多此一舉。

萃取40至45秒後,關火併快速畫幾圈攪拌,再以濕布擦拭壺身上半部,加速咖啡液下沉,以免過度萃取。快煮法風味較乾淨香甜,如果以此法慢煮60秒,就很容易萃出雜苦味。

04

法式濾壓壺

此法在歐美最常見,也是擅長重焙的畢茲咖啡招牌泡法。法式濾壓壺能充分詮釋淺焙和重深焙咖啡,是一種既簡單又全能的泡法,由於採用浸泡萃取法,最能喝出無修飾的咖啡原味,向來是歐美咖啡專家的最愛。

但法式濾壓壺在亞洲就不受歡迎,它的最大缺點是金屬粗濾網過濾咖啡渣效果差,咖啡液濁度高,容易喝到渣渣。此法的咖啡油保存最豐,醇厚度與香氣是所有濾泡式之冠。

濾壓壺沖泡法很容易上手,咖啡粉與水的重量比,視個人口味以1∶12至1∶17即可,咖啡粉的研磨程度與手沖法的粗細度相近或更粗,如採用手沖式粗細度,浸泡約兩分鐘至兩分半;如采粗研磨,萃取時間就要三分鐘以上。

磨粉置入壺內,以少許熱水潤濕咖啡粉攪拌後醒個10秒鐘,再倒入 85℃~92℃熱水,(視個人口味而定,原則上若烘焙度深,則水溫宜低;若烘焙度淺,則水溫宜高)攪拌後靜置。(水溫高低及磨粉粗細度看個人口味決定,自主空間不小)萃取2分30秒左右,壓下金屬濾網,好沖又好喝,但前提是你已喝慣了有渣渣的濁咖啡。

05

另類泡具「愛樂壓」(aeropress)

這是一種新奇的泡具,堪稱法式濾壓壺的升級版,狀似一支特大號針筒,以活塞的壓力提高萃取效率,只需30秒即可壓出一杯咖啡。咖啡粉置入柱形泡具,加入熱水預浸10秒,再套上活塞,往下壓約20秒,即可把咖啡壓榨到底部容器。

不同於法式濾壓壺的金屬濾網,「愛樂壓」附有專用的圓形濾紙,可以完全濾掉殘渣,咖啡風味相當乾淨,不輸手沖式和虹吸式。此泡具的水溫不必高過90℃,可用稍低水溫來萃取,大幅降低苦味,濃度也不低,咖啡風味的詮釋比預料中好,至少優於美式咖啡機。

但因為這種器具太方便,反而缺少玩咖啡的手感,但頗適合喜歡喝咖啡卻不肯用心學習泡咖啡的懶人,因為此泡具不需技術亦可壓出口味不錯的咖啡。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這杯咖啡里有大糞!星巴克等多家著名咖啡連鎖店被指冰塊不幹凈?
你知道咖啡的歷史,那咖啡機呢?
韓國網友帶玩偶去咖啡廳 結果居然被一隻乾脆面搶了!
我在這個咖啡館,點了一把螺絲刀、兩個扳手、十根電線……
你的命運都爛在土耳其咖啡的渣里了

TAG:咖啡 |

您可能感興趣

法壓壺 愛喝茶的你身邊隱藏的咖啡萃取器具
為什麼杯測的方式不容易過度萃取?
能放進包包的智能萃取沖泡器
咖啡機里的「勞斯萊斯」,雙鍋爐變壓萃取,在家也能做地道意式咖啡
眾道妙方推拿專用精油,植物萃取,全方位呵護寶寶健康成長
風靡日本的智能咖啡萃取機,堪稱隨身咖啡大師!
膜分散微萃取器在低濃度稀土離子富集回收方面的研究
什麼是萃取技術
咖啡師之手伸進家中,螺旋臂模擬人工手法,精準沖泡萃取咖啡精華
跨領域成功的秘訣 能力萃取
孔雀石萃取液護膚?那孔雀石美容護膚的功效你怎麼看!
茶多酚┃新鮮綠茶的萃取精華,洗肺、洗凈、拔出,還您綠色呼吸!
春運開車必備醒神霜,植物萃取配方,抹一抹,開車犯困立刻醒!
鼠尾草常栽培來做廚房用的香草或醫療用的藥草,也可用於萃取精油
全新陶瓷咖啡機來襲,冰火兩重天,專利萃取技術,留存最佳風味
萃取食材:山藥的功效和配伍介紹
風靡日本的智能咖啡萃取機,讓你把咖啡大師帶在身上!| 智黑智選
把手工萃取的咖啡融進牛軋糖:濃醇香,吃了上癮!
數據分析烘焙對滴濾咖啡萃取的影響
獵奇短話,從螳螂體內萃取出來的精華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