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瘦西湖 美景之多 數不勝數

瘦西湖 美景之多 數不勝數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城西北郊,總面積2000畝,水上面積700畝,遊覽區面積100公頃。「瘦西湖」之名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為清初吳綺《揚州鼓吹詞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乾隆元年(1736),錢塘(杭州)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在飽覽了這裡的美景後,與家鄉的西湖作比較,賦詩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時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瘦西湖主要分為14大景點,包括五亭橋、二十四橋、荷花池、釣魚台等。

大虹橋是清代二十四景之一,始建於明崇禎年間,橫跨保障湖水,原橋為木質紅欄,故名紅橋。清代乾隆年間改建為石橋,如長虹卧波,改名虹橋。現已改建為7.6米寬的3孔低坡青石橋。長堤春柳,堤長六百餘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間。每當陽春三月,春花繽紛爛漫,柳絲婀娜起舞,飛揚如煙。相傳當年隋煬帝楊廣為到揚州,下令開挖南北大運河,河道開挖好之後,翰林學士虞世基建議在河兩岸種植柳樹,一來可以遮蔭,同時也可以保護堤壩。隋煬帝當年還親手栽了一株柳樹,並賜姓為「楊」,後來人們便稱柳樹為「楊柳」。吹台,又名釣魚台。相傳乾隆曾於此釣魚而得名。釣魚台巧妙地運用了「框景」手法,成為中國園林「框景」藝術的經典之作。

五亭橋,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建築風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教授曾評價說:「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壯美的橋是盧溝橋,最秀美的、最富藝術代表性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了」。中秋之夜,可感受「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的絕妙佳境。鳧庄建於1921年,是揚州鄉紳陳臣朔的別墅。鳧庄之勝在環於水而又鳧於水,反映出當時的園主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自主沉浮,如今這裡有平台雕欄,可以露天而坐,憑水而眺。西側有一道曲廊拂水,可以於此仰視橋亭之美,俯視游魚之樂。

從小金山景區可以看到的就是瘦西湖的主湖區。穿過徐園,就到小金山。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島嶼,也是湖上建築最密集的地方。風亭、吹台、琴室、木樨書屋、棋室、月觀,全都集中在這裡。望春樓是與玲瓏花界隔湖相對的建築,是江南園林的風格,規模從屬於熙春台。望春樓下層南北兩間分別為水院、山庭,將山水景色引入室內。卸去樓上的門窗就變成了露台,是中秋賞月的好地方。熙春台是二十四橋景區的主體建築,這裡也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郁達夫曾評論說:二十四橋的明月是中國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熙春台一帶的建築風格處處體現出皇家園林的宏大氣派。所有的建築都選用了綠色的琉璃瓦朱棟、白玉的玉體金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陪你走過大江南北 的精彩文章:

TAG:陪你走過大江南北 |

您可能感興趣

克羅埃西亞不只是足球出彩,美景也是數一數二
撫順渾河美景:數十萬隻野鴨越冬
日本對外示人的美景絕對多的數不勝數!
廣東一景區出名啦!不少遊客前來拜佛求籤,其中美景也是不勝其數
浙江曾經不起眼的水庫,如今成為5A景區,美景不亞於西湖
地方美食之蘇州:這裡的美食應該和美景一樣,數都數不來!
多彩老君山,四季皆美景
江西十大最美景點
浙江多美景,這9個地方不要錯過
江西最低調古鎮美景不輸婺源 坐擁「世界第八大奇觀」卻少有人知
西湖美景甲天下?其實西湖旁邊不遠的這個湖更加迷人
貴州之最,不容錯過的美景!
清遠人最熟悉的絕美境地!兩岸青山、一江綠水,藏盡無數美景!
最反差景點:富士山美景最佳觀賞地,卻因自殺人太多出名
祖國十大景色優美景區,口碑好,不宰客,值得一去!
西藏美景太多,林芝尤為壯闊!記錄這些美景,NEX雙屏版足以!
不用去婺源看油菜花!六安這8個美景之地,已經美成了大片!
耗資20億打造的山東最美旅遊度假區 美景不輸西湖 創多項國內之最
去過多次貴州,卻不知貴州有這麼多美景!
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廬山,絕美的自然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