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宣帝處死這四位大臣,算不算是其為政的大污點?

漢宣帝處死這四位大臣,算不算是其為政的大污點?

漢宣帝劉詢是中興之主,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但司馬光卻在《資治通鑒》中說,「趙、蓋、韓、楊之死皆不厭眾心,其為善政之累大矣!」 意即漢宣帝處死或逼死趙廣漢、蓋寬饒、韓延壽、楊惲,是他執政的最大污點。

漢宣帝處死這四位大臣,算不算是其為政的大污點?

那麼,趙、蓋、韓、楊之死,到底算不算是漢宣帝為政的最大污點呢?我們且先來看看他們都是什麼死的。

1、趙廣漢之死

趙廣漢字子都,廉潔奉公、精明強幹,尤其擅長處理政務。在擔任潁川郡太守、京兆尹期間,趙廣漢不畏權貴,果斷打擊違法亂紀的江湖宵小和結黨營私的豪門大族,名揚天下,深得老百姓的敬重與愛戴。

公元前65年,趙廣漢的門客私自在長安街上賣酒,被人舉報。趙廣漢懷疑是丞相魏相的手下榮畜指使人乾的,便借故以其他罪名將榮畜處死了。

有人上書朝廷告發此事,漢宣帝命丞相魏相、御史共同負責審理此案。

漢宣帝處死這四位大臣,算不算是其為政的大污點?

趙廣漢為了脅迫魏相停止審理此案,派人進入丞相府,暗中收集丞相違法的罪證。恰巧,魏相家中有一婢女自殺而死。趙廣漢獲此信息,懷疑婢女是被魏相的夫人逼死的,大喜過望,馬上派人去與魏相談判。但魏相不為所動,反而加緊了對趙廣漢的審查。

於是,趙廣漢親自率領官吏、兵卒進入魏相的丞相府,召魏相的夫人前來,跪在院中接受盤問,並抓走了相府奴婢十餘人。

魏相上書漢宣帝為自己辯白,漢宣帝命廷尉負責處理。經查明,婢女之死並非像趙廣漢說的那樣。漢宣帝因此更加厭惡趙廣漢的行為,下令逮捕趙廣漢,將其腰斬。

漢宣帝處死這四位大臣,算不算是其為政的大污點?

2、蓋寬饒之死

蓋寬饒字次公,河北人,曾任太中大夫,司隸校尉,負責對上至皇后太子,下至公卿百官的監察工作。因其檢舉、彈劾無所迴避,不畏權貴,被稱為「虎臣」。

然而,蓋寬饒為人過於苛刻,好捕風捉影陷害他人,又好批評朝政,冒犯旨意,所以既與不少同僚結怨,也不得皇帝喜歡。

蓋寬饒曾上書彈劾張安世的兒子張彭祖過殿門不下車,但後來經過調查,證實張彭祖當時過殿門時,的確時下了車的。

漢宣帝處死這四位大臣,算不算是其為政的大污點?

漢宣帝親政後,注重刑法事務,任命宦官擔任中書官。蓋寬饒對此頗有微言,於公元前60年給漢宣帝上了一道秘密奏章說:「如今聖賢之道逐漸衰微,儒家經術難以推行,把宦官當作周公、召公,把法律當作《詩經》、《尚書》。」又引用《易傳》說:「五帝將天下視為公有,三王將天下視為私有。視為私有則傳給子孫,視為公有則傳給聖賢。」

蓋寬饒這是什麼意思?說漢宣帝的世道不好?說漢宣帝應該視為公有,將皇位禪讓給他人? 漢宣帝看到上書,勃然大怒,下令免去蓋寬饒的職務。

直到此時,蓋寬饒仍然不知悔悟,仍然覺得自己忠心不得用,於是在未央宮北門之下用佩刀自殺而死。

漢宣帝處死這四位大臣,算不算是其為政的大污點?

3、韓延壽之死

韓延壽字長公,燕地人,曾任諫大夫,潁川太守,東郡太守,左馮翊等職。韓延壽為官,崇尚禮義,推行教化,每到一地,必定聘請當地賢士,以禮相待,以廣泛地聽取建議,採納他們的批評意見。所以,韓延壽所治理過的地方,大多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刑獄大為減少,風氣大為改善。

公元前57年,韓延壽代替蕭望之任左馮翊,蕭望之升任為御史大夫。

蕭望之聽說韓延壽在任東郡太守時,曾私自發放官府之錢一千餘萬,便派御史前去調查。韓延壽聽到消息,也派人調查蕭望之任左馮翊時,發放屬於廩犧令掌管的一百多萬錢之事。

漢宣帝處死這四位大臣,算不算是其為政的大污點?

蕭望之上書替自己分辨說,我是御史大夫,職責是總領天下監察事務,聽到有人檢舉,就不敢不聞不問,如今卻受到韓延壽的要挾。

漢宣帝下令,對二人分別進行調查。結果,韓延壽指控蕭望之動用官錢一事並無事實根據,而蕭望之派到東郡的御史卻查出了韓延壽的多庄罪行:

韓延壽在考試騎兵之日,奢侈豪華,超過規定;動用官銅,仿照尚方鑄造御用刀劍之法,等到月食時鑄造刀劍;動用官錢,私自僱用管理徭役的官吏;加裝自己車輛的防箭設施,花費在三百萬錢以上。

韓延壽因此被指控犯有「狡猾不道」之罪,被斬首示眾。

漢宣帝處死這四位大臣,算不算是其為政的大污點?

4、楊惲之死

楊惲字子幼,陝西人,其父楊敞曾兩任丞相,其母是司馬遷的女兒。宣帝時,楊惲曾任左曹,因告發霍氏謀反有功,封平通侯,遷中郎將,後升為光祿勛,位列九卿。

楊惲為人無私,有文采,但愛誇耀自己的才幹,為人尖酸刻薄,好揭人隱私,所以在朝中結怨很多。

韓延壽被漢宣帝免職時,楊惲曾上書為韓延壽辯護。郎中丘常私下問楊惲:「聽說你為韓延壽辯解,能救他一命嗎?」楊惲說:「談何容易!正直的人未必能保全!我也不能自保,正如人們所說:「鼠不容穴,銜窶數。」又說:『正月以來,天氣久陰不下雨,這類事,《春秋》上有過記載,夏侯勝也說到過。這意味著將有臣下犯上作亂。」

公元前56年,有人上書控告太僕戴長樂有罪。戴長樂懷疑是楊惲指使的,便也上書控告楊惲,將楊惲私底下對丘常所說的話全都抖了出來。

此事鬧到廷尉那裡,廷尉認為,楊惲心懷怨望,惡言誹謗,大逆不道,應當處死。但漢宣帝不忍心殺人,下詔將楊惲、戴長樂全都免官貶為平民。

漢宣帝處死這四位大臣,算不算是其為政的大污點?

楊惲失去封爵和官位,回到家裡,天天宴請朋友,大肆揮霍取樂。楊惲的朋友孫會宗寫信勸戒他說:「大臣被罷黜貶謫之後,應當閉門在家,惶恐不安,以示可憐之意。不應治理產業,交結賓客,享有聲譽。」

但楊惲因遭到罷黜而內心不服,便回信說:「竊自思念,過已大矣,行已虧矣,常為農夫以沒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不意當復用此為譏議也!夫人情人所不能止者,聖人弗禁;故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羔,斗酒自勞,酒後耳熱,仰天拊缶而呼烏烏,其詩曰:『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誠荒淫無度,不知其不可也。」 滿腹牢騷,躍然紙面。

漢宣帝處死這四位大臣,算不算是其為政的大污點?

另外,楊惲兄長的兒子楊譚對楊惲說:「你的罪並不大,又曾於國有功,將會再次被任用。」楊惲卻回答說:「有功又有什麼用!不值得為皇上儘力!」

後來,有人上書告發楊惲驕傲奢侈,不思悔過。經廷尉核查,發現了楊惲寫給孫會宗的信。漢宣帝看後,對楊惲深惡痛絕,廷尉於是以大逆不道之罪判處楊惲腰斬。

總之,趙廣漢與韓延壽是因公報私仇、脅迫公卿而死,蓋寬饒與楊惲則是因為不識時務,冒犯龍顏而死,都是死有餘辜,怪不得他人。司馬光把趙、蓋、韓、楊之死視為漢宣帝的政治污點,實在是值得商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歷史 的精彩文章:

魏相何以能成為西漢名相?其成功之道是什麼?
漢高祖劉邦與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成功的帝王之術
如果讓您來當皇帝,這八位歷史名相您會選擇誰?
霍光一生最輕率的決定,導致家族被滅門
揚我國威:盤點中國歷史上三大威震四夷的著名戰役

TAG:至簡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七位被稱為政壇女強人,卻至今未婚,有一位甚至從沒談過戀愛!
看看年輕時的英拉長什麼樣?不愧為政壇第一大美女
武則天傳位給李姓的人,是不是因為政變的導致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孝賢皇后去世後,為政寬容的乾隆突然變臉,竟以懲罰大臣為樂事
各自為政的策展人,真是一桌不好點評的菜
南京不只經歷過一次屠城,這次屠城兇手是漢人,還被譽為政治家
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名士名臣可以自由往來各國為官為政,卻不被認為是「不忠不義」?
契卡首任領袖是個狠角色,斯大林將其視為政敵卻不敢動他分毫
被諸葛亮害死的三位蜀漢將領,本可以一展宏圖,卻淪為政治犧牲品
袁紹九大謀士為何不如曹操五大謀士?一個眾志成城,一個各自為政
世界上最混亂的幾個國家,因為政府的無能,連叛軍都打不過
大秦帝國第一家族代表,終淪為政治犧牲品,連唐太宗都覺得他最冤
加拿大五胞胎成為政府與父母的搖錢樹,終獲自由不久就發生悲劇
人民日報批「指尖四風」:幹得好不如曬得好,留痕為政績注水,工作群微腐敗…
曹操這計借刀殺人,難道只是因為政治原因嗎?還是另藏玄機
無論老大是誰他都敢批,由一介書生成為政府主席
因為政治婚姻而嫁到皇家 ,用情專一,直到皇家落敗仍不離不棄
將軍的千金,卻因為政治聯姻被迫嫁給了一個傻子,最後被逼瘋
美國出售的武器總被用來對付自己,對此你怎麼看?因為政局原因
此人被匈奴稱為第一勇士,用兔毛髮明毛筆,最後成為政變的犧牲品